| 我沒有碰土壤學已經很久了,下面是憑印象,應該有疏漏XD,參考看看~ 更詳細的你可以查詢網路資料或是去圖書館找書~~
1.請捨棄蛭石這種會因隨使用逐漸化成爛泥狀的介質,若沒有穩定的幫助~~ 就不用刻意花錢買,玫瑰不像非洲堇,種到最後要更新介質會考驗你的腰力~~ 2.沙土或細沙土排水透氣很好,但無法高效吸附營養物質~ 這導致玫瑰會呈現營養不良的狀態,你努力施肥也將更花錢~ 因為多數養分會隨著澆水直接流出花盆外,不會被盆內介質保留~ 3..玫瑰介質需要加入泥土,看來你只好花錢買赤玉土了~ 4.你的第四種介質比較接近玫瑰需求,但紅土是因為土壤化育時間較長~ (土壤化育就是從大塊岩石變成細顆粒土壤的過程,沙土就是不夠久所以還保有大顆粒的樣貌) 它多數礦物成分已經被雨水淋溶帶走,只留下鐵跟鋁的相關化合物~ 這種土壤比較明顯偏酸性,pH酸性也會致使土壤殘留的微量礦物改變分子結構~ 多半是植物無法有效吸收的結構,所以你有黃土的話,會比紅土好~ 黃土通常基本上只是缺乏有機物質所以比較黃,施肥就可以改善~ 5.椰纖土或泥炭土以及培養土都會隨著時間使用而減少~ 你當初花盆可能種整個9分滿,過半年就剩下八分滿了~ 台灣高溫多濕,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力旺盛,所以這些有機介質會繼續分解~ 因此它的比例不用放到太高,因為最後都會消失,尤其你的環境似乎偏潮濕~~ (我記得你說過都接近10天盆土還很潮濕) 不太確定你的環境要怎麼調整,但我開個藥方,你自己再修正~~ 珍珠石15% 碳化稻殼15% 泥炭土(或類似的)25% 赤玉土(或泥土加砂土)45%
泥土若本身不會結成硬塊,砂土就可以少放~~ 如果很黏而且澆水會出現暫時性積水,砂土比例就增加~~
春季從小花盆換大花盆時,幫助排水的介質(珍珠石或唐山石以及植金石)~ 可以提高,但最後佔總體積不超過50%,也就是你至少要維持另一半是真正的土壤~ 這個真正的土壤再細分,以無機的泥土為主,培養土泥炭土之類的可以減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