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是起因於小弟上個週末整理玫瑰的心得,由於今年花況很差~ 跟去年同期完全不能比,甚至發生幾盆玫瑰快速枯枝病而掛點的狀況~ 心想真是中邪了.....囧rz
枯枝病引發玫瑰掛點之前,玫瑰正常抽新葉還來幾個花苞~ 接著明明是新葉,卻突然失水,在枝條上萎縮,並1~2天內凋落~ 這時候枝條可能還是全綠,也可能看得出綠枝上有點不同的色彩~ 這樣的枝條會在將來1~2天後快速轉換成褐色枯枝~ 我當初的第一個反應是:沒有修剪竟然枯枝?而且現在是冬季耶~ 夏天沒枯枝,反而冬天發生得這麼嚴重,真的很怪~ (雖然高雄的冬季不是很冷) 馬上消毒的剪刀剪到沒有褐色斑點的位置,噴上殺菌劑~ 但完全沒有用處,枯枝持續發生,而且範圍之大簡直沒有剩多少枝條可以剪~ 一次都是20~30公分的枯枝,短短1~2天內由綠轉褐色~ 趕緊剪下芽點或是僅存綠枝作繁殖,通通沒用,最後都是枯褐色~
清理這樣的植株時,倒出盆土就恍然大悟,盆子那麼大~ 但是多數根系只有15公分左右的長度,沒有向下到花盆的深處~ google 一下是否有討論,才知道介質長期潮濕時,根系衰弱~ 很容易從下部經過植株的維管束組織,向上感染到全株~ 尤其冬季的太陽強度也減弱,盆栽的蒸發散程度減少~ 水分的消耗趨於更緩慢,所以出現夏天沒枯枝冬天卻死掉的慘劇~ 所以怪不得怎麼取芽點或是綠枝,試圖繁殖留種卻就是發黑~ 因為病菌早已經存在植物體內了,所以表面噴殺菌劑也沒有用~
所以回到介質問題,顯然是水分管理出了問題~ 只怪我後知後覺,早已經知道大花盆裡的土好像不太容易乾~ 常常10天去檢查盆土,用手指淺挖表土還有點濕氣~ (所以看不見的深處土壤其實應該還有不少水分) 顯然換的花盆對植物太大,水分管理不當才害死它們~ 由於無法提供玫瑰們地植的環境,一心認為用大花盆也有類似的效果~ 所以幾種強健可以變大型的品種,明明是一年株卻急著搬入大花盆~ 剩下原本在八吋盆成長得快樂的品種,也開始在我夢想有更美的花況下~ 而陸陸續續換到一尺二或是一尺三的花盆,最後成果就是現在,一朵花都沒有~
本來很猶豫要不要花時間換回小花盆,一想到就好累~ 但想一想,人們夏天炎熱便穿短袖,冬天冷了就穿長袖加大衣~ 需求會隨著環境的條件差異而改變,那麼盆栽是否可以同理比照? 想一想,決定在上個週末動手,其實做了之後,我很高興我做了這樣的決定~ 因為翻盆後,每一盆在大花盆的玫瑰,根系都不是很深入盆土深處~ 通通只有20公分多的長度,而且深處土壤一倒出,明顯是很潮濕的~~ 我上次澆水是一周前,已經七天了盆土竟然還沒半乾燥~ 如果我再偷懶不換回小盆,死傷會更多吧~~
回想一下前年冬天到去年春天我幫玫瑰們換大盆的情景~ 在八吋盆的根戲是非常豐富健康的,比照今年我手上的植株~ 不進反退,根部在側根的數量與長度上雙雙減少........ .所以換盆真的不能求快,也不能跳級太多~ 我在想,也許玫瑰呆在八吋盆它就可以快樂好幾年~ 我只要每年固定換一半的舊土,加入新土就可以維持得很好~ 或許它下一個花盆是一尺,而不是一尺二這樣的豪宅~ 雖然尺寸數字只是差個2吋,但能容納的土壤容量就有相當差距~
分享我的(冗長)心得給大家參考,謝謝收看,我們下次再會(希望不要有下次比較好: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