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資料:
威望: 0
魅力:  
經驗:  
來自: 嘉義市
發文: 16285 篇
精華: 0 篇
在線: 88天13時35分57秒
註冊: 2003/06/21
|
|
Message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複製 引用 回覆 | [樓 主] |
|
| 歷經十年圓夢,『社區家園』啟用, 將成為脊髓損傷者回歸社會的橋樑。
發稿單位:社團法人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 會 址:嘉義市林森西路364之1號 電 話:(05)2161873 傳真(05)2161875 聯絡人:總幹事 黃清助 0936-255571 信 箱:cyc.sci@msa.hinet.net
時間:五月二十七日(星期日) 上午10:00整 剪綵啟用 地點:嘉義市保安四路79號 (保安四路&保安一路口)
◆因車禍受傷近十四年~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總幹事黃清助有感而發的說,受傷後過著臥床足不出戶的生活長達兩年,85年間因緣際會得知在桃園縣有一所由傷友所籌建的私立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尚無法坐在輪椅上的他,毅然與老母親克服交通北上,與來自全國的傷友一齊接受訓練。 經過二個月住宿、密集的魔鬼生活重建訓練,讓他多次在夜裡掉淚,原因並不在於苦,而是自責於:來到這裡才發覺,如自己如此傷殘嚴重的狀況,在資深傷友的帶領訓練下,仍然可以有限度的生活自理!而自己竟然讓自己無所是事的過著讓家人料理一切吃喝拉撒的癱瘓放逐生活!臥床兩年的時間,讓母親因日夜照顧而顯體衰髮白,兄長工作及家庭生活秩序也嚴重受到影響。 回到嘉義後,黃清助與多位傷友以推動傷友生活重建為宗旨成立了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十年來,社會歷經921震災、政經動蕩、經濟蕭條,脊髓損傷族群的需求與權益一直未被重視,協會自力籌建的社區家園,募款永遠達不到所需經費。
◆本身是神經專科醫師的嘉義西區扶輪社宋思權社長,上任後主動與脊髓損傷者協會聯繫,得知協會苦於無場地及經費不足的困境,多年來想推動的脊髓損傷者社區照顧的計劃,延宕已久;歷任幹部看著損傷者的生命一天一天流逝,苦在身、急在心。
宋社長遂極力在社裡奔走推動,得到全體社友支持,並展現其社團極高的凝聚力,將協助本會成立『脊髓損傷者社區家園』計劃,納為該社2006-07年度社區服務的重點工作之一。地區總監Robert率先響應,短期之間社友們的捐贊即達到100萬元。 在宋思權社長告知,已在全社友支持下募得為損傷者圓夢的基金了。協會欣喜若狂,立即四處尋求場地,目前簽租保安四路一處民間場地,各項設備已規劃完成,在5月27日(星期日)上午舉行啟用儀式,6月份起將招收第一批傷友。
◆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理事長沈坤山表示,社區家園每年約可提供30名因交通事故、工作傷殘傷友來此做重建,期望能使30個家庭回歸正常化生活。 服務內容:以日常生活自理訓練、輔具使用、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身心功能重建、脊髓損傷者運動休閒、社會適應、傷後生涯規劃、職訓服務、家庭與婚姻、家庭與親情、兩性關係、與其他支持性服務。因為家園場地有限,協會即和本市相關機構、單位已陸續達成聯結,因此城市與社區裡就是訓練場,所有課程都是針對無障礙生活重建而設計,實用而活潑。 另外為輔導重建完成傷友自力更生,社區家園也規劃一區「豔紫荊電子商務工作室」,團隊已有8名傷友投入其中,目前獲得安可羨服飾公司專櫃服飾、王李基金會李水木執行長畢生收藏整批郵票捐贈外,更有化妝保養、傢俱、燈具、百貨飾品、農產等等公司行號所提供的商品,供工作室網拍及行銷。
理事長沈坤山更表示,雖然社區家園目前在沒有得到政府補助下辦理,但協會仍堅持社會服務應擺脫營利眼光,因此來受訓的傷友從交通接送、餐飲、活動安排、講訓等,為不讓傷者家庭負擔,完全以免費方式提供服務。
協會透過媒體呼籲: 1.有需要接受訓練的脊髓損傷傷友,請與協會聯繫。 2.籲請里鄰街坊存好心通報傷友,協會隨即會安排人員前往,期能協助隱藏在社會角落的待援助傷友及家庭回歸正常生活。 3.並歡迎各機團體安排參訪,有人員安排時間、行程。 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05-2161873
| | |
|
|
|
|
2007/05/25 08:56am IP: 已設定保密 | [本文共 3073 位元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