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玫瑰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75)
--- 大花盆對玫瑰保證好嗎?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75&topic=4076)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1/21 10:15pm

這篇文章是起因於小弟上個週末整理玫瑰的心得,由於今年花況很差~
跟去年同期完全不能比,甚至發生幾盆玫瑰快速枯枝病而掛點的狀況~
心想真是中邪了.....囧rz

枯枝病引發玫瑰掛點之前,玫瑰正常抽新葉還來幾個花苞~
接著明明是新葉,卻突然失水,在枝條上萎縮,並1~2天內凋落~
這時候枝條可能還是全綠,也可能看得出綠枝上有點不同的色彩~
這樣的枝條會在將來1~2天後快速轉換成褐色枯枝~
我當初的第一個反應是:沒有修剪竟然枯枝?而且現在是冬季耶~
夏天沒枯枝,反而冬天發生得這麼嚴重,真的很怪~
(雖然高雄的冬季不是很冷)
馬上消毒的剪刀剪到沒有褐色斑點的位置,噴上殺菌劑~
但完全沒有用處,枯枝持續發生,而且範圍之大簡直沒有剩多少枝條可以剪~
一次都是20~30公分的枯枝,短短1~2天內由綠轉褐色~
趕緊剪下芽點或是僅存綠枝作繁殖,通通沒用,最後都是枯褐色~

清理這樣的植株時,倒出盆土就恍然大悟,盆子那麼大~
但是多數根系只有15公分左右的長度,沒有向下到花盆的深處~
google 一下是否有討論,才知道介質長期潮濕時,根系衰弱~
很容易從下部經過植株的維管束組織,向上感染到全株~
尤其冬季的太陽強度也減弱,盆栽的蒸發散程度減少~
水分的消耗趨於更緩慢,所以出現夏天沒枯枝冬天卻死掉的慘劇~
所以怪不得怎麼取芽點或是綠枝,試圖繁殖留種卻就是發黑~
因為病菌早已經存在植物體內了,所以表面噴殺菌劑也沒有用~

所以回到介質問題,顯然是水分管理出了問題~
只怪我後知後覺,早已經知道大花盆裡的土好像不太容易乾~
常常10天去檢查盆土,用手指淺挖表土還有點濕氣~
(所以看不見的深處土壤其實應該還有不少水分)
顯然換的花盆對植物太大,水分管理不當才害死它們~
由於無法提供玫瑰們地植的環境,一心認為用大花盆也有類似的效果~
所以幾種強健可以變大型的品種,明明是一年株卻急著搬入大花盆~
剩下原本在八吋盆成長得快樂的品種,也開始在我夢想有更美的花況下~
而陸陸續續換到一尺二或是一尺三的花盆,最後成果就是現在,一朵花都沒有~

本來很猶豫要不要花時間換回小花盆,一想到就好累~
但想一想,人們夏天炎熱便穿短袖,冬天冷了就穿長袖加大衣~
需求會隨著環境的條件差異而改變,那麼盆栽是否可以同理比照?
想一想,決定在上個週末動手,其實做了之後,我很高興我做了這樣的決定~
因為翻盆後,每一盆在大花盆的玫瑰,根系都不是很深入盆土深處~
通通只有20公分多的長度,而且深處土壤一倒出,明顯是很潮濕的~~
我上次澆水是一周前,已經七天了盆土竟然還沒半乾燥~
如果我再偷懶不換回小盆,死傷會更多吧~~

回想一下前年冬天到去年春天我幫玫瑰們換大盆的情景~
在八吋盆的根戲是非常豐富健康的,比照今年我手上的植株~
不進反退,根部在側根的數量與長度上雙雙減少........
.所以換盆真的不能求快,也不能跳級太多~
我在想,也許玫瑰呆在八吋盆它就可以快樂好幾年~
我只要每年固定換一半的舊土,加入新土就可以維持得很好~
或許它下一個花盆是一尺,而不是一尺二這樣的豪宅~
雖然尺寸數字只是差個2吋,但能容納的土壤容量就有相當差距~

分享我的(冗長)心得給大家參考,謝謝收看,我們下次再會(希望不要有下次比較好:P)~


-- 作者: 海怪
-- 發表時間: 2013/01/22 01:01pm

根滿出盆底再換會比較好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1/22 03:13pm

謝謝海怪大大回應,不過盆栽放在水泥地上,根系很少竄出耶~
(可能我地板定期清掃,太乾淨了吧:P)
您說的狀況比較像是花盆放在泥地,或是水泥地板太多塵土落葉累積~
在排水孔附近有其他可作為介質的堆積物,才會有根系跑到花盆外的狀況~

我的問題除了一部分小苗太早進入大盆之外~
剩下的其他植株則是確實已經長滿根系,但換盆時挑選太大尺寸的新盆~
從8吋跳到一尺二吋,土壤的容量相差幾乎多了一倍~
所以根系不增反減,這也是我寫這文章的原因~
個人感覺,幼零植株在一尺盆以下的花盆,換盆時可以跳個二吋大來增加~
(例如6吋換到8吋,長得好再換一尺)
但超過一尺盆之後,相差二吋的二種size大盆相疊,盆口直徑就差那麼一點~~
但是可填入的土壤卻是差距不小,也是需要注意的~~

而且另一個我在思考的是,要怎麼知道已經換到最適當尺寸的花盆呢?
(也就是說不用再繼續換更大的花盆,維持現有大小的花盆即可)
當一株玫瑰在現有的花盆內生長茂盛時,栽培者很容易想再替它換大盆~
我的ER威廉莎士比亞2000在六吋盆時,生長非常旺盛~
我還心想網路上說這品ER很難栽培,好像其實還不算太難克服~
等到這株茂盛的ER換到8吋盆時,不到一年就因為敗根而全株枯枝病~
(除了自己周期性給水,脾氣多變的老天爺常常也幫我澆水)
我才感覺到像莎士比亞2000這種根系本身不旺盛的品種~
應該多停留在小盆狀態,澆水會比較容易控制,即使豪雨後介質也比較快乾~
不過買玫瑰時,業者只會跟買家說某品種香不香,抗病性好不好~
通常不會提到一種品種的根系是否本身健壯或是較虛弱~
看來這必較像是需要經過失敗才能獲得經驗吧:P~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1/22 08:59pm

[UploadFile=a_1358859333.jpg]
補充一下我一樓文章提到的狀況,枯枝發生,這時算是中期吧~
種一堆盆栽時遠看不一定會馬上注意,但當看到沒葉片的枝條時~
近看就發生已經出現褐色斑塊~

[UploadFile=a201_1358859468.jpg]
整個枯枝的發生範圍可以一條35公分的枝條就這樣掰掰~
這時候的枯枝還會夾雜著些許綠色,但保證隔天整個黑掉~~
供大家參考:)


-- 作者: 南部人
-- 發表時間: 2013/01/29 02:15pm

我想,不是大盆不好
而是介質上的問題
如果大盆不好,那田植就有爭議了
7天盆土還很多水,就是主因
我地植的因雨水一週還不退,一棵棵掛
市售玫瑰我大約擺一個星期就換一尺盆,不開花沒關係,要會長大就好
盆底都用木炭鋪一層當底,用田土混一些細石垢養土的
冬季3~4天就要澆水了,夏天戶外日曬如果超過3天盆子還有水就要小心了
這是我的經驗
記得有看過,玫瑰不用深種,多水重肥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1/29 06:00pm

謝謝南部人大大的回應與經驗分享,我的介質調整得很排水說~
原本在8吋盆的玫瑰,冬天就常常2天給水一次,否則嫩芽會失水下垂~
當初也是因為想說地植玫瑰很壯大,我就盡量換大盆,一次跳到一尺二盆~
(二種尺寸的花盆其土壤可納容量大概相差了一倍)
而且換到大盆後,給水之前都會手指淺挖盆土,看一下是否七成乾燥了~
去年的12月,大概是4~5天給水一次,盆底也順利流出多餘的水~
但有幾種品種就出現的枯枝病,我就刻意把給水拉長到至少7~10天~~
但還是有一株玫瑰再次出現這樣的枯枝症狀,所以就通通換回8吋盆~

後來換回小花盆的過程時,發現表土乾鬆,但底土是濕潤成團塊狀~
灌木型的品種之大部分的根系都停留在土壤會明顯乾濕的部分~
大概是花盆的上半段高度的位置,也是我起初挖土判斷給水的位置~
(蔓性品種則長得還不錯,都有根系進入到盆子深處,所以沒回到小花盆內)
花盆底部長期處於有水可吸收,但玫瑰們的根卻不願向下深入~
顯然是土壤空氣的交換出了問題,長期潮濕的土壤顆粒間都是水~
沒有空氣可供根部呼吸,自然就不會有根長到呈窒息感的此處盆土~

地植玫瑰的根多半在淺層土壤,尤其是比較潮濕的地區~
(乾燥地區的玫瑰則會向深處尋找水分,以度過乾旱季節)
所以地植玫瑰的優勢在於它有左右都是可以伸展的範圍~
如果深處的土壤不適合它根部,至少左右淺層仍有充分可用土壤空間~
但花盆裡的玫瑰之根部能伸展的寬度有限,需要向下發展~
加上我給水失當,造成玫瑰換到大花盆卻沒有變大株的情形~

其實不只是玫瑰,我曾經種植過很多植物,在小花盆時長得很有活力~
用了一樣配方比例的介質換到大花盆時,給水頻率就不易輕鬆判斷~~
換盆的順序需要循序漸進,就好像小孩子終究會長大~
但不能在他25腰的時候就急著買32腰的褲子給他穿,因為尺寸差太多了~

正如南部人大大說的,越是到大盆,粗料的比例會需更加提高~
木炭塊是不錯的選擇,此外以後我換大花盆時,除了不一口氣換太大之外~
也不一定在大花盆內一口氣填滿土壤,我想試看看先6分滿~
看生長狀況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加土,也是變通的方式吧~~


-- 作者: 南部人
-- 發表時間: 2013/01/30 01:10pm

play大,一起分享經驗
所以您說的最後一點是個重點耶,我要記好...

這樣想想,我的盆土應該只有6~7分滿
那個時候在北部,土很重又要買,原先只是為了省土
而且原來盆子的土也大概只有5~6分滿
而木炭就真的是為了疏水和盆底的好空氣而鋪的
那些玫瑰搬回來後也掛了幾棵,重點是沒水.......
家人也不會欣賞玫瑰..幫澆水都是有灑就好....哎
這樣我也失去了種玫的力氣,剩下的就苟延殘喘的了


-- 作者: 真實的詩篇
-- 發表時間: 2013/01/30 11:20pm

我常常幫我家的玫瑰做"根部訓練",有時忘記澆水幾天,他們的根系不得不往下扎根,我的介質是用砂壤土+進口的泥炭土,我的種法比較奇怪,有的三吋盆就移植到1呎2的、比較多的是7寸移到1呎的,心血來潮時,會拿竹籤一直戳土,我都是間隔一段時間才這樣做,做完之後灌一些開根的液肥+實施弱剪。[UploadFile=IMG_3330_1359559211.jpg]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1/31 02:16pm

安娘威啊,真實詩篇大大,你家的玫瑰也太優了吧~
葉片都這麼青翠而且茂盛,即使沒有花也很賞心悅目~

7吋盆移到一尺盆算很合理的更換,三吋苗搬家到一尺二~
這個厲害了,這個品種是本來就會生長很大型,所以一口氣換大盆嗎?
不知道這種盆栽條件下,您是怎麼判斷給水的時機呢?

本來很愛澆水,最近我總是很怕植物爛根,所以都忍著不要給水~
即使是高雄連續大太陽,表土都乾了,我還是猜想大盆的底深處有充足水分~
結果又太過頭了,好幾盆本來很強壯的玫瑰大量黃了葉片~
對植物限水限過頭了,整盆都乾掉,葉片掉光光更難看,光合作用的工廠沒了~
本來期待春天時玫瑰能抽筍芽或開花,現在恐怕更加遙遠了,哭哭.......

如果玫瑰有新生嫩芽,缺水時的反應就很明顯,一看到嫩芽下垂就知道該給水~
但成熟的葉片比較"堅忍",成熟葉片們會維持綠色到最後一刻,然後乾黃~
正好我家的盆栽目前都多半沒有新生嫩芽,我也沒有去輕剪刺激生長~
看著成熟綠葉我以為可以多延後幾天再給水,結果一旦乾過頭~
缺水植株的葉片至少有7成會因此凋萎~~

種玫瑰已經邁入第三年,突然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越種越難看~
水分管理真是很需要經驗~


-- 作者: 真實的詩篇
-- 發表時間: 2013/01/31 11:0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真實的詩篇在 2013/01/31 11:38pm 第 2 次編輯]

我記得是把一棵很幼小的Molineux的小苗移植到1呎2的華兒姿盆,目前為上篇相片左後方的那一棵,他的主幹有我腳拇指那般粗壯XD
說起來慚愧,我根本不住在這裡,有時後偷懶就忘記去澆水,某幾盆都是危在旦夕,又被救回來的,看到乾焦的嫩葉心中淌血,稍微修剪一下,澆"速達多水"補一下,就恢復元氣了。
當初會想種在大盆裡,是希望....少澆水XD有機肥我也是大把大把的下,我想不會肥傷是因為盆土裡的雜草也在幫我搶肥吸水吧XD這招叫做..."草生栽培法",哈哈,整個很粗放的方式,這樣也可以讓病蟲害轉移目標。有時候雜草太囂張,我會整株扯上來再倒栽蔥鋪放於盆面,作為覆蓋保溼的綠肥,我感覺扯動雜草根系,土又像是農地中耕後那樣鬆軟了!
因為盆內很多雜草,只要一天不澆水,我的玫瑰就會嚴重垂頭,所以在根系冒出盆子後,我是幾乎每天都澆水,當初我也覺得很神奇,根怎會竄出盆底,原來是流失的土壤積存底部,根系也偷偷地向外發展了XD獻上昨天開的卡迪爾[UploadFile=IMG_3322_1359646597.jpg]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2/01 01:52pm

謝謝真實詩篇大大的回應,我就是手賤愛澆水才害了植物~
所以這篇文章標題的邏輯,其實就是"小孩多吃飯可以健康長大嗎?"~
在合理的管理條件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暴飲暴食會傷身~
玫瑰也是如此,吃太多水了,產生了不利生長的條件~~
當然種大盆加上介質沒有適當放乾就不好了~

您這麼一說,夏天時我的玫瑰花盆冒出很多九層塔~
它是非常會耗水的植物,而且土壤一乾時,其葉片缺水很明顯~
所以我看到九層塔的葉片下垂,就馬上給水~

你的卡迪爾好美,我家的都沒有芽動,要給它輕剪刺激萌新芽比較好嗎?
我以為這種季節它應該會自己大量萌芽才對~
玫瑰在這時候除非有生長嫩芽,否則成熟枝葉並沒有明顯缺水徵兆~
但也因為九層塔非常會搶養分,所以去年11月我就清除掉那些植株~
希望入秋冬後可以讓玫瑰百分百吸收我施的肥,不要給九層塔搶了~
這麼一說...本來是靠它們幫我消耗多餘的水分,玫瑰在夏天才沒枯枝問題~
結果它們被鏟光之後,玫瑰們只能靠自己承受花盆裡潮濕的土壤條件~
才會接連出現枯枝@o@


-- 作者: 真實的詩篇
-- 發表時間: 2013/02/01 10:45pm

play大大,你也太強了XD在盆子裡長出九層塔,酷喔!
不過九層塔屬於灌木,感覺上搶水搶肥的能力應該超級強的吧,難怪您會在秋季鏟光他們~~"
目前我的盆面是爬滿了黃花酢醬和小葉碎米麡,澆水反而不容易噴濺到玫瑰,紅蜘蛛攻擊目標會轉向小葉碎米麡,不過多噴點"礦物油"在小葉碎米麡上,紅蜘蛛很快就不見蹤影了~
灌木還是別跟玫瑰共生比較好,感覺根系很容易纏在一起~!我看過一位花友把羊齒蕨和玫瑰種在一起,聽說是羊齒蕨會讓土壤"團粒化",我沒考究過,不得而知,不過他家的玫瑰很漂亮就是了!
卡迪爾我家這顆是嫁接的,一入冬就飛快的抽嫩葉、茂花苞,目前他是花園裡開的最燦爛的,我有嫁接3棵卡迪爾,都從不同植株上取得的芽點,花所開出的花型和花色皆有巧妙的不同,我所PO的這棵,是色彩最濃艷的一棵,剛綻放時,呈現珊胡紅,另一株較老的,色澤較為粉膚色。
我想應該給她輕剪一番,促進萌生新芽吧!順便施放有機開花肥,才會花開多多喔!^^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2/02 02:12pm

真實詩篇大大,以前我種過九層塔,開花後的殘株埋到土裡作堆肥~
後來混玫瑰介質有用到那一桶舊土,所以九層塔小苗就雨後春筍般冒一堆~
用羊齒蕨來做草生栽培好像不錯耶,它有走莖會繞著花盆~
又不會像種子植物會生長花果,而大量吸收養分~
根也是細鬚狀,真是太感謝您提供這個點子,我跟朋友要看看好了~

我的卡迪爾是花市買到的,當時算是夏花狀態,小小朵但很香~
不知道詩篇大大您家的卡迪爾在這個季節通常有多大朵的水準呢?
三株有點差異,真是令人好奇,有機會請您多多貼這款美花給大家聞香啦~~

題外話插播一下,2008年在比利時有發現卡迪爾的蔓性變種~
不過相關照片或是描述都很不是很多參考資料~~
有日文網頁說蔓性芽變是一季開,相信很多人看到一季開就冷感了(無誤)~


-- 作者: 真實的詩篇
-- 發表時間: 2013/02/02 10:07pm

play大大,目前我家的卡迪爾全開時,有我拳頭大小的水準。
有蔓性品種的啊,不錯說,不過一季開真讓人望之卻步~~"
play大大的卡迪爾是在X之鄉買的嗎?他們家的肥料很不錯用,目前我家都改用那種了^^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2/02 11:58pm

真實詩篇大大,是在那邊買的沒錯,我以為這種還只有網拍才有~
沒想到已經跑到花市了~

您看到的羊齒蕨是這個嗎?
http://www.herb.nat.gov.tw/b2b_cpinfo.asp?id=989
我看一些網路資料都它喜歡散光,不確定是否能曬~
那位花友是去曬這種蕨類,或者他有使用更耐曬的種類呢?


-- 作者: 真實的詩篇
-- 發表時間: 2013/02/03 05:28pm

他有種好多種蕨類,我記得有像是連結裡的這種,還有波士頓蕨耶~!^^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2/03 08:38pm

謝謝真實詩篇大大的回應,那我就去找看看腎蕨了~~
希望一年後的這個季節,我能幫版上增加點美圖~
今年是沒希望了...囧rz~


-- 作者: 過山風
-- 發表時間: 2013/03/05 01:10pm

盆太大會造成薔薇幼苗根部生長緩慢而枝葉生長旺盛,而根部生長緩慢將造成植株本身更容易被淹死。另外介質中應該加入珍珠岩,以保證根部能夠得到足夠的呼吸空間。


-- 作者: 白雪公主
-- 發表時間: 2013/03/22 11:19pm


我的大盆底部內也是墊了一堆有的沒的;粗細枯枝、石頭、樹皮... 墊五公分厚!

另外,加底盤,但是底盤內墊高花盆∼ 約兩公分高。。

其實我發現:大盆要多排水孔!若是美麗的大瓷盆除了上面那樣做,我還會選高窄型的(就是偏高但不太瘦型的瓷盆),注意盆子與植株形態要不易倒,植株還蠻健康的!

記得有前輩說過:盆過於寬大,會導致植物把能量先耗在發展根系!根部以上停滯。而盆過大還會因根部距離盆緣遙遠,使得根溫過低不利植物!!


Play∼
你試試將卡迪爾強剪看看!我都是等她開完一輪花後,葉子老化開始生紅蜘蛛葉蟎時就全株半強剪!約剪至:像三折雨傘打開時最內圈傘骨的模樣∼
再冒出的新芽會很漂亮並同時開花ㄛ


-- 作者: play
-- 發表時間: 2013/03/23 02:59pm

謝謝白雪公主大大提供的訊息,原來盆子的形狀與大小有如此影響~
我的狀況確實是中盆長得很好,換大盆就怪怪的,給水也拿捏不準~
澆水果然是一門可以很細緻的學問,也謝謝您的修剪建議~~


-- 作者: xshou
-- 發表時間: 2013/03/24 11:54am

腎蕨(羊齒蕨)也可以和喜歡陽光的鐵線蓮種在一起.  
當玫瑰大一點時, 種在美玫下面的腎蕨多少會被玫瑰的花,葉子遮著.  其實還OK 啦.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