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123
這棵品係葉姿比前兩次所貼照片更顯得挺拔
-- 作者: orchidboy
就是喜歡她青秀的樣子
-- 作者: 123 這盆剛從"山裡"端出來的,可能要一年後才可以知道是否適應平地氣候.
-- 作者: Amin
嚴格說...這是桃腮素..
-- 作者: 123
[這篇文章最後由123在 2005/03/18 00:50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amin 呵...對桃腮沒什麼嚴格字面的定義,有的或稱水嘖,水印..就拿四川春劍銀桿素來說,舌苔也甚不白淨.. 一般就是稱黃苔素心. 素心就是要白淨為宜 國蘭裡,有沒有"semi-alba"的說法...小弟孤陋寡聞
-- 作者: 123
[這篇文章最後由123在 2005/03/18 01:24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Amin To 123兄: 呵!火氣別那麼大.在塔內都是朋友.小弟這人直腸子,有話直說. 我只是就傳統的春蘭鑑賞的觀點說:"嚴格來說...不能說是素心",但我可沒說不能稱"素". 素在文意上是淡雅之意,不代表無雜純色.這也因此在春蘭命名中即使是桃腮或黃苔等等.我們依然稱為XX素.而淨白無雜,才稱為素心. 這不是玩文字遊戲,蘭色的命名如同蘭花瓣型,經幾百年來有約定成俗的一套規則.當然這樣的傳統規則並沒有什麼強制性可言,只能說大家習慣上如何如何說.這也是為何小弟說"素心就是要白淨為宜". 說回來,你這棵台灣素蘭...花型還不錯.喜歡就好. 養蘭如養心 如有冒犯得罪之處,煩請見諒
-- 作者: 1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18 04:55pm[/i] 發表的內容:[/b] 呵!火氣別那麼大.在塔內都是朋友.小弟這人直腸子,有話直說. 我只是就傳統的春蘭鑑賞的觀點說:"嚴格來說...不能說是素心",但我可沒說不能稱"素". 素在文意上是淡雅之意,不代表無雜純色.這也因此在春蘭命名中即使是桃腮或黃苔等等.我們依然稱為XX素.而淨白無雜,才稱為素心. 這不是玩文字遊戲,蘭色的命名如同蘭花瓣型,經幾百年來有約定成俗的一套規則.當然這
-- 作者: havalley
[quote][b]下面引用由[u]123[/u]在 [i]2005/03/12 07:48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min
[這篇文章最後由Amin在 2005/03/19 06:58am 第 2 次編輯] 呵!後現代主義都出來了..看來老朽真的有點像食古不化的老頑固. 塔內是個好地方,但畢竟不是專業的國蘭論壇.不是所有愛蘭的都知曉什麼叫素,什麼是素心.也因此小弟才會就傳統的蘭藝定義來回應;算我是比較囉嗦. 文字語言本來就只是溝通的工具,隨著時代背景的變遷.同個詞彙的意含也可能隨之有所不同.這點,我100%承認 恕小弟古板..小弟以為詞彙既然是做為溝通工具,就理應為約定成俗的講法.否則就容易產生彼此認知不同的情況.或許台灣蘭界比較開明進化,能接受新詞彙或新定義而小弟待在中國這,跟這裡的蘭友談話,術語還是老的那一套 呵!話說回來.你說的也是有理..你認為那是素心,就是素心吧. 我只是把傳統蘭藝定義告知塔內其他朋友 :"素在文意上是淡雅之意,不代表無雜純色.這也因此在春蘭命名中即使是桃腮或黃苔等等.我們依然稱為XX素.而淨白無雜,才稱為素心" 坦白說,見到台灣朋友也越來越多人喜愛細葉國蘭,特別是台灣本土的春蘭.我真的很高興.記得以前台灣外流多少好的品種到日本韓國,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愛,就應該會多一點珍惜. 雖然台灣春蘭的瓣型多為竹葉瓣,但我也不認為就傳統蘭藝中的品相看法,就認為竹葉瓣不如荷瓣,梅瓣.大學時代,偶獲一盆台灣細葉素心春蘭,那沁香還深深印在我腦海中. 只是春蘭在台灣平地復花不易,需要較高的管理水平.祝福您,明年順利復花,一年比一年香 雖然我是就傳統的解釋方式來回應.但不代表我就接受傳統的鑑賞品相的方法.我覺得個人喜歡就好.不一定從眾從俗.我沒認為素心就一定比其他花來得更美.或許再過一二十年,重視的,比較的不再是花色,而是花香.這裡也提供兩盆花供123兄鑑賞.我可以告訴您,我更喜歡的是香氣鬱鬱的彩花下山蘭(不是單純的紅花,它會從紅紫青黃之間做變化),而不是雲南大雪素.在傳統上,那只是一盆雜花,品相怎麼可能比雪素好.但我可以告訴您那盆彩花更香....會讓您醉的香 "養蘭如養心,養心如養蘭",不管是傳統蘭藝,還是後現代主義;我這老古板認為這句話的意含是千古不變. "養蘭如養心,養心如養蘭",仍以此話,與123兄共勉之 祝福您與您的蘭花 [UploadFile=DSC02187_1111184219.jpg][UploadFile=cymb0752_1111184433.jpg]
-- 作者: ccs117 新手來,請多多指教
-- 作者: 123
[這篇文章最後由123在 2005/03/20 11:41pm 第 3 次編輯] 我只是把傳統蘭藝定義告知塔內其他朋友
-- 作者: Amin
[這篇文章最後由Amin在 2005/03/21 08:33am 第 5 次編輯] 我們對素與素心的定義是指舌面上淡雅與淨白無雜.是素心都是素,但素不一定是素心.(呵.聽起來像是白馬是馬,白馬非馬).素的用語,在我們古漢語遺留的河洛話中還殘存,譬如我們稱一個女人打扮穿著很"素". 在前面小弟的言論中沒有強調桃腮素不等同素心. 我只是強調小弟是素心都是素,但素不一定是素心. 淡雅為素,無雜是素心 我只是指出您這盆花,舌面(唇瓣)依然殘存U型的淡紅印.在中國傳統春蘭中,能稱素,而不是素心. 您再看一下小弟的花近照,是的,在顎(腮)的上尖處有紅蘊兩點,但舌面是淨白無雜.還是符合素心的定義. 舌面(唇瓣)是重點,您能明白嗎? 素與素心,就是看舌面而已.這是很基本的蘭藝知識. 小弟的語言邏輯並沒有相矛盾.您要是不信的話,將您的照片與我們的對話貼在其他國蘭專業的論壇上,讓其他老蘭友來說看看. 小弟在此再一次強調花自己喜歡就好,是素,是素心原本都不重要. 沒想到小弟無心的一句話能引起這樣的"討論".坦白說,還真累.素心本來就是以"白淨為宜"..但我並沒有說蘭花以"素心"為宜.在傳統江浙春蘭名品中的西神,龍字,綠雲等也都不是素心,但皆是高貴銘品.反而如張荷,楊氏,文團等素心價格更廉價.單純追求素心之美的恐怕只有宋朝.不同年代的賞欣角度不同(跟存世的數量也有關係),否則廉價的四季素心不會也滿地攤都有. 本來不太願意回應您(小弟向來很懶),您認為是素心就是素心吧. 養蘭如養心,養心如養蘭....看來小弟養心的功夫不到家,該閉門自我檢討.以後還是少對別人的蘭花妄下評斷.
-- 作者: 揚仔 [UploadFile=B6B3ABnB3B7AFC0_1111370476.jpg] 這也是雲南雪素!
-- 作者: hao
[這篇文章最後由hao在 2005/03/21 11:11pm 第 1 次編輯] 徐兄,這句話有沒有專利?......哈哈哈. [quote][b]下面引用由[u]123[/u]在 [i]2005/03/19 01:54am[/i] 發表的內容:[/b] 您的花若讓我來取名,我會取名為"多情素"!依桃腮素衍生而來. 鵝黃色(我的銀幕顯示的是微粉紅)不是單一條紋,所以是複數="多". 人時常用顏色來代表感情,所以在舌瓣出現的顏色,可以代表"情". 正如"桃腮素"把那2片腮紅拿掉,舌就成單一素色. "多情素"把鵝黃色拿掉,舌也成單一素色. 以上不知道算不算自圓其說......不要k我喔....呵呵. ********************* 看了以上2位兄台的討論,有些感觸. 有人會隨時代滑移,有人認為滑移過頭就該引回原位,這就是人生有趣的互動生活之一,這麼有趣,害我不跳進來趣味一下都不行....呵呵. 2位兄台文筆都流露著高度智慧,小的才疏學淺粗言粗語的,還請各位見諒! 當我第一次接觸白花春蘭時,我第一個念頭,他乃乃的是以前哪個"色盲"命名的阿!應該確實的區分,綠瓣白舌素花春蘭,綠瓣黃舌素花春蘭.....之類的,才恰當阿! 白花不白,紅花不紅,黃花不黃,黑花不黑,無奈!誰叫我不是命名人呢! 在"素"的探討上面,個人認為: 素的例子可由每人一定有接觸的布料說起: 只有單一顏色的布料,我門皆稱為素色布料. 與底色非常接近的小區塊不同顏色,均勻的散佈在素色布料上,我們稱為素花布料. 其它雜色統稱為花布料,如:格子花,花條紋,大花,小花布料.....等. 那以每人都會接觸的布料顏色來引用至花朵的顏色區分,"應該"不為過! 個人依上述理由產生下面觀點: 3色或3色以上都該稱覆色花,以花瓣顏色多者為主,如:紅色系覆色花,黃色系覆色花......等. 只有2色的稱呼,應該以瓣色在前,舌色在後,因為瓣比舌多數,如:綠瓣白舌素花,綠瓣黃舌素花.....等. 整朵單一顏色才可稱為素,如:黃金素.....等. 至於"心"自在每人心中,花的"心"在哪裡???又想起,誰叫我不是命名人呢! 多情的心也是心,無雜的心也是心,黑心肝也是心! "心"可用來形容花的型態或花給人的感覺,不應該被拿來作為顏色的區分. 曾幻想改良新品種,自己想怎麼取就怎麼取,把白花取名為黑花! 如果有人問我明明是白花!為什麼要取名為黑花!我會答:物極必反,因為白到了極限,所以稱他黑.......哈哈哈. 說穿了,自圓其說就是要唬爛的漂亮,讓人能接受,反之,不認同的人自會提出另外看法,而不同的看法,對自圓其說者是種考驗........... 啊~~~~完了!大家等一下不要考驗我,我是滑移新手,舞步生澀,大家當作沒看到我!沒看到~~~沒看到~~~沒看到~~~溜啊~~~~
-- 作者: Amin
[quote][b]下面引用由[u]hao[/u]在 [i]2005/03/21 11:05pm[/i] 發表的內容:[/b] To Hao兄: 呵!你的幽默中有智慧..別溜別溜.國蘭界哪能隨便放過您這熱血青年呢. 小的淺見,除了台灣興盛的報歲之外,國蘭的鑑賞從宋代對建蘭素心(四季蘭)得追求,到明清江浙春蘭的流行,開始轉變對瓣型的考究.到近來川蘭,蓮瓣等掘起.真的是很熱鬧.然而對色花的開始重視,卻或多或少受日韓春蘭的影響.其實在傳統江浙春蘭很少稱什麼紅花,白花..更別提有什麼朱金,黃花等.這與各地不同蘭花的特點有關. 台灣春蘭,會有白花二字,個人淺見..也多半受日本對色花喜好的影響.呵!可能日本人多色盲...不過話說回來,近一兩個世紀,日韓確實對色花的分類做出一定的貢獻.連帶近年的湖北草,或貴州春蘭(貴州春蘭真有白花,不是我們說帶青白色的白...)也開始成為"賭草"... 對色澤不豔的傳統江浙春蘭來說,確實讓人感覺很新鮮. 現在通常我們除了瓣型之外,是否線藝,奇花之外;通常我們還會因顏色區分色花或素花."色"基本上是瓣的顏色.."素"是指舌面....近來這裡的說法定義也比前更嚴謹些,白素就是真的純白無雜(特別是湖北草很多白素,瓣雖青,但舌淨白,價格不高,只是不帶香氣).白素是在舌面連綠色或黃色都不帶.否則就稱為綠素或者黃苔素心.我另個帖子所謂絲蘭白花,雪蘭白花只是延用日本人的叫法,如在中國就只說是台灣素心蘭. Hao兄說的:被多數人認同後,新的詮釋才能成立,否則只會成為個人的"慣用名詞"...這點我覺得很有道理.我真的不知道台灣國蘭界是否真的借用洋蘭的術語.但我知道我如果在中國這裡對蘭友或蘭商說semi-alba" ,肯定沒有人聽得懂. 在台灣花生叫"土豆",但在中國東北馬玲薯也叫"土豆"....你在大陸的餐廳點一盤"土豆",是絕對吃不到花生米的.這沒有是非對錯,只是同名而異義..大家習慣不同.所以絲蘭白花,雪蘭白花的叫法,本身也沒錯.近40年的說法,你如何能改.就如同大陸蘭友很不喜歡"軍旗"這個品種名稱(有人主張改名為和平),但你跑到蘭販那說妳想找"和平"...沒有人知道你要什麼. 小弟在這,也更正自己一個錯誤.其實123兄所貼的此花,也不是桃腮素.(我當初匆匆留言..).只是我們說的水跡素或水嘖(應該是水字旁加責...)素..那U型紅印真的還太明顯. 要唬爛,是可以.但誤導愛蘭而剛入行的朋友就不太好.基本的蘭藝常識是如何就該如何.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 "蘭藝術語不代表鑑賞標準,只是一套大家約定成俗的習慣叫法." 蘭花不分貴賤,喜歡就好
-- 作者: hao
[這篇文章最後由hao在 2005/03/22 10:46pm 第 1 次編輯] 呵呵....小的只有瘋言瘋語的愚見,一向不懂得包裝文字,前一篇只是個人有感而發,自言自語一番,並非有所指.....不要誤會我啊~~~不然我會被溺斃. 有感而發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對國蘭有興趣的人,都能勇於以正確心態加入任何討論,並隨時修正"自己或別人"的錯誤方向,不要"站高山看馬相踢(台語)"或以偏差的言論引發不必要的爭端. 往往在討論之中若牽涉到私人情誼,論點會被模糊掉,例如:甲乙雙方,各持己見,若甲是對的,乙是錯的,丙是旁觀者. 乙的友人知道乙是錯的,大約會有2種情況:(1)乙友人不好意思加入討論.(2)乙友人會以偏差的角度加入爭辯. 旁觀者丙,一向都抱著不關我事的心態,不願得罪人! 而~~~我是丁,來亂的! 亂一亂,戊,己,庚,辛.....才會陸續跑出來,越晚出來的經驗越豐富喔....哈哈哈. 以這整篇幅討論而言,雖然有事實的一面,但看過的蘭友絕對是每人各有自己的觀點,敘述一下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不認同事實!怎麼大家都那麼含蓄......出個正面的聲音不會怎樣阿~~~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2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賭草"是指期待他將來可獲暴利的嗎?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2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我認為"您可能沒看清楚 徐兄的字義! "我認為"是 徐兄不認同"白花"的字義,而私人寧願引用洋蘭的術語. "據我所知"台灣國蘭界並無借用洋蘭的術語,不要誤會囉~~~~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2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但誤導愛蘭而剛入行的朋友就不太好】 這段話要改成 【絕對不可因自己不確實的主觀而誤導旁人】 再加上 【每人都有義務勇於出面糾正錯誤】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2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ㄟˊ~~~用滾的姿勢比較低,大家比較看不到.....嘿ㄏㄟˊ~~~~~
-- 作者: Amin
[這篇文章最後由Amin在 2005/03/23 06:51am 第 1 次編輯] 這能證明台灣花友(不只是蘭友)的厚道與修養.... 在大陸的論壇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後面馬上有人跟著"丟磚"(大陸說法).像我把水跡素打成桃腮素,自己還沒發現,恐怕不到一個小時就會有人在後面"放砲"(台灣講法). 呵!!小弟該檢討檢討...修養不夠,有待加強.
是的...可能獲暴利,但也可能輸光 除了"賭草",還有"賭苞"的叫法.....
-- 作者: hao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3 06:37am[/i] 發表的內容:[/b] 那段話不是要大家"丟磚"啊~~~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太小氣,有漂亮的磚頭儘量拿出來分享大家觀賞,希望有"玉磚,金磚,鑽石磚...之類的,讓大家開開眼界,那麼漂亮的磚,拿出來的人一定會小心翼翼的放,誰捨得用丟的呢! 呵呵....可能我的磚頭比較普通,所以我放的時候沒注意,放的不大好,出了點聲音,但~~~絕對不是砲聲! . 那段話我想表達的是: 在2位兄台的討論之中,我非常理解2位兄台的文意. 小的對於國蘭的一些術語來龍去脈所知甚少,更別提洋蘭術語,理應無立足點介入,不過對於已成事實的不適用名稱不認同,也不認同使用洋蘭術語來替代這些名稱,也由於對術語方面的學識完全無知,求知若渴,只好胡說八道一番! 只希望引發經驗豐富的先進能出面,給予更詳細解說"術語的來龍去脈",不是只解說"術語的用法". 更赤裸的說法:我這隻菜鳥都跳進來了,老鳥還躲在後面幹嘛.......!!!(真正的用意並不是要大家丟磚) 您看看! 為了不讓您誤解我,只好說出明白話,這下不知道會得罪多少老鳥......發~抖~中~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3 06:37a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3 06:37am[/i] 發表的內容:[/b] 您潛下去缺氧時,還是要浮上來......不如留在海面大家有個照應,海面行船越多,被擊中率越低..........哈哈哈. 您還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渴望您再次品評國蘭之時,我能從旁偷學點!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3 06:37am[/i] 發表的內容:[/b] 要比粗,我比您粗,我是說行為語言啦~~~不是小弟弟啦~~~~哈哈~~~有夠粗嗎?不夠!我還可以更粗一點喔~~~呵呵. 文學,哲理,邏輯,矛盾,後現代主義,只是一堆詞句的包裝紙,就像要吃一堆放在路邊的免費餅乾,沒包裝你絕對不怎麼想吃,鐵盒裝,外面再套紙盒,一定大家搶著要,開了層層包裝,也不見得比沒包裝的好吃,那又何必太在意包裝紙呢!若相當在意的話,也可以把它拆了重新包裝呀~~~ 若自己的詞句被包裝,把包裝紙拆掉,就知道內容有沒有被加減料,勤於拆包裝紙,頭不容易暈........呵呵.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3/23 06:37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martin
大陸近年炒蘭瘋狂...... 就我了解 有蘭商說,幾乎是台商在哄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