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DLS
-- 發表時間: 2011/07/29 10:23pm
第一株的花 [UploadFile=IMG_1249_1311949278.jpg] 植株 [UploadFile=IMG_1265_1311949304.jpg] 第二株的花 [UploadFile=IMG_1331_1311949479.jpg] 號稱新一代的besseae交配種,是Phrag. Jason Fischer再交一次besseae,含7/8的besseae血統。目的應該是希望能淡化sargentinianum的影響,使植株變小一點,也希望花朵的顏色能更傾向besseae的絲絨螢光紅色。這兩棵Scarlet O’Hara的植株,的確不如Jason Fischer般巨大,小小棵差不多besseae的大小就可以開花了。但也因為血統偏向besseae,導致植株比較怕熱,夏天生長情況不佳。也許是因為在夏日的酷熱下開花,感覺上花的質感及色彩的鮮艷度反而並不如一般常見的Jason Fischer,不過話說又回來,不對時的酷暑下都能開成這樣子,若在涼爽的春秋季綻放,也許有不一樣的驚喜。
-- 作者: add
-- 發表時間: 2011/07/30 09:07pm
有夠水的花 不愧是出自DLS老爺家 :em21: :em25:
-- 作者: Alfredo
-- 發表時間: 2011/08/01 09:45am
請教 DLS 大大 Phrag. Scarlet O’Hara 有沒橘色的? 這樣就真的很 besseae .....
-- 作者: DLS
-- 發表時間: 2011/08/01 07:02pm
多謝德爺,多爺賞花。 我看過的Phrag. Jason Fischer和Scarlet O’Hara顏色都偏向第二朵的深紅色。幾乎沒有看到橘色或朱紅色的Jason Fischer和Scarlet O’Hara。也許是歐美的育種者都偏好深色的besseae,都拿深色besseae來當作親本所致。也許是sargentinianum影響,即使Scarlet O’Hara含7/8的besseae血統,但是besseae的螢光胭脂紅也無法在Scarlet O’Hara上重現。
-- 作者: brian-he
-- 發表時間: 2011/08/01 10:10pm
DLS大大您好 其實從Memoria Dick Clements到Jason Fischer再到Scarlet O’Hara 不乏很紅的個體出現,不過重點不在於紅的程度,我認為是besseae花朵的質地上就和它們有著顯著差異造成的視覺上感受不同,比如一樣的紅色印在霧面的紙上和亮面的紙上給人感受就會截然不同. 話說回來圖上這棵植株型態幾乎就是besseae的樣子再放大一點,兩棵顏色都不錯,感謝DLS大大的分享!!
-- 作者: DLS
-- 發表時間: 2011/08/16 07:14pm
謝謝brian-he兄 又開一朵,這朵顏色很豔,花型也圓整多了。 [UploadFile=IMG_1926_1313493155.jpg]
-- 作者: 阿行
-- 發表時間: 2011/08/20 07:41pm
Phragmipedium sargentianum
-- 作者: DLS
-- 發表時間: 2011/08/30 07:3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DLS在 2011/08/30 09:44pm 第 1 次編輯]
多謝阿行兄指正。 第一棵Scarlet O’Hara又開了一朵,也許是最近幾天溫度比較沒那麼熱,溼度也比較高,總算開出水準來了。花型圓整,整朵花是豔麗的深紅色,花瓣平坦,邊緣不像一般常見的Jason Fischer會有波浪般的皺摺。應該是sargentianum花瓣皺摺的影響被稀釋了,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花型及顏色。 [UploadFile=IMG_2552_1314703948.jpg][UploadFile=IMG_2559_1314703960.jpg]
-- 作者: max999
-- 發表時間: 2011/08/30 08:44pm
確實開得非常完美~~~ 漂亮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