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aquarius1 從嘉義水上機場開車約二十分鐘,抵達台南縣新營後壁鄉烏樹林,面積兩百公頃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空曠農地裡,中午的太陽直射大地,園區三十米寬柏油路已鋪好,明亮摩登的示範溫室也部份完工。「根留台灣、花開全球」,政治味濃厚的招牌豎立在臨時辦公室門口。 為了將台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推上舞台,台南縣長蘇煥智去年底和今年春天,兩度到花卉王國荷蘭去取經。 蘭花,花卉中的黃金! 十六世紀,荷蘭靠著東方貿易賺取財富,開啟投資鬱金香熱的黃金時代。十六世紀,荷蘭人抵達台灣,以台南為基礎,開啟「以商治台」的殖民時代。 現在,台南的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園址正是台糖土地,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可以說就是現在台糖公司的前身。 探索歷史,看到許多奇妙的巧合。如同四百年前,荷蘭從種植和交易溫帶的鬱金香開始,奠定百年花卉王國的基礎。現代台灣是否也能以亞熱帶的優勢,成為蝴蝶蘭王國? 蘭花,是台灣花卉產業當中的黃金產業。在台灣,蘭花的花卉栽種面積,只佔全部花卉栽種面積四%,但創造的產值則佔二三%。 二○○二年花卉外銷金額五二七六萬美元,只佔全台灣總外銷金額萬分之四。金額雖小,但成長率驚人,比起十年前的花卉出口金額成長十倍。花卉外銷出口總金額,蘭花佔六成,其中,六成五是蝴蝶蘭。 蝴蝶蘭花型彷彿飛舞的蝴蝶,數朵一排停在傾斜的花莖上,姿態十分動人搶眼。去年,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等花卉主要消費市場裡,價格便宜、花型華麗、花期又長的蝴蝶蘭,躍升為消費量最大的盆花。 根據行政院國家型科技計畫花卉和觀賞植物組召集人朱耀源博士的研究估計,在全球蝴蝶蘭市場上,台灣掌握了五成以上的蝴蝶蘭種源,四成核心生產技術,但在全球蝴蝶蘭的產值,台灣卻不成比率只佔了五.八%。「台灣徒有種源和技術的世界優勢,但真正賺錢的產值卻拱手讓人,」朱耀源指出。 借鏡荷蘭一:打開胸襟 集團作戰 要發揮台灣蝴蝶蘭產業品種和技術的優勢,創造合理的產值,以小農為主的台灣花農,必須向荷蘭學習「集團軍」作戰精神。荷蘭經驗證明,匯集小農力量也能「strong together」。 台灣蝴蝶蘭走進國際市場,要先克服進入歐洲市場的障礙。「合作」是一個可能的出路。 台灣蝴蝶蘭外銷產業鏈中,單價最高的成株開花盆,因運費昂貴,打不進歐洲——全世界最大的切花和盆栽消費市場。目前,只以種苗形式外銷歐洲,一株一點五吋高的小苗,外銷金額單價還不到一美元。開花盆的外銷金額單價則有三.五美元以上,但開花盆體積大、運費也最昂貴,一盆開花盆重約○.五公斤,運費達二.五美元。 「高額運費問題不克服,不可能外銷到歐洲市場,」台大蘭園總經理賴本智說。 台大蘭園是台灣蝴蝶蘭前五大出口公司之一,七成營業額靠外銷,目前仍只能主打美國和日本市場。皮膚黑黑的賴本智是典型的知識花農,過去二十年靠一己之力努力打拚,年營業額約一億台幣。辦公室牆上掛著四個時鐘,分別是台北、東京和美國的時間。賴本智中興大學植物研究所畢業,和知名的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是彰化中學的同班同學。 「你們去荷蘭看到什麼,有什麼我們可以學習?」接受記者採訪時,賴本智卻拿出筆記本,不斷用一口道地的台灣國語反問問題。 個別的花農很拚,力量還是分散。一百年前,荷蘭的花農能團結組成拍賣市場。四百年前,荷蘭的商人也共同投資,以共同持有股份的方式,組成東印度公司到東方探險。台灣個別的小花農也需要團結打群體戰,一起在歐洲成立海外末端生產和接力據點,形成國際產業鏈,從台灣出口種苗,在當地催花銷售到市場。才有可能克服高運費,掌握終端產品的最高產值。 另外,台灣在花卉行銷上,也應多多學習荷蘭花卉產業聚沙成塔,匯集力量的做法。 「台灣花卉出口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持續推出新種花卉,外銷市場很快就失去了新鮮感,」在花卉輸出公會工作十多年的總幹事黃麗娟觀察。 荷蘭的花卉產業,花農和出口商每年共同提列一%營業額,由專業行銷專家操作國際行銷策略,如同流行產業操縱流行一樣的熟練。 另外,每年春天,在全世界最大的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園,冬天在全世界最大的阿姆斯特丹花展上,荷蘭花農和出口商都會推出花卉新品種和新顏色,也形成了全球花卉產業的流行訊息交換中心。 今年,在國際新興市場上,「康乃馨的再生」就是荷蘭重要的操作策略之一。拍賣花市展示間,拳頭大的康乃馨由清新的綠、白、粉紅和黃色鮮花組成脫俗花束。 「新興市場對於康乃馨沒有刻板印象。康乃馨不只是送媽媽的花,」阿斯米爾的公關經理連絲貝根(Adrienne Lansbergen)說。 借鏡荷蘭三:成立公正鑑價中心 除了合作做國際行銷外,在花卉品種的智慧財權保護上,也需要花農、花商和政府的共同協力。台灣小農的個別力量,沒有足夠資金,無法累積知識,為了生存只能追求眼前利潤,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競爭中,很容易被國外企業化經營的大型花農各個擊破。 荷蘭的花卉產業則把鬱金香品種中心,交由農業大學瓦格寧根管理。所有荷蘭的農民培育出鬱金香新品種時,第一步就是把新品種送到品種中心,由專家確認是否真是新品種。專家也會評估這個品種市場化的價值,品種的強弱、品質是否穩定等,並給予鑑價評估。 台灣目前並沒有相關的品種鑑價中心,所以花農培育出新品種時,不清楚商業化後的可能市價,往往很快被國外大公司以低價收購。 行銷和掌握種源,都是永續經營農業的重要支柱。另外,保持持續創新的行銷策略和新鮮品種,則需要對市場深入了解的研發資源支持。 如何讓農業的研發成果和市場結合,荷蘭經驗也值得台灣借鏡。在荷蘭,多數研發中心是利潤中心,必須自負盈虧。因此,農民就是研發中心的客戶,研究成果自然和農民需求密切結合。 目前,台灣蝴蝶蘭王國的位置,正面臨嚴厲挑戰,追兵緊追在後,荷蘭經驗提供台灣一些出路的解答,但時間是最大的敵人。 台大蘭園總經理賴本智今年三月,積極參與了台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第一階段招商,但到了六月卻開始猶豫。他在辦公室抽屜,抽出台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的招商簡介,同時也翻出廣州陳村的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招商簡介。「陳村把溫室蓋好租給你,成本更低,」賴本智說自己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認真考慮。 用和台灣同樣的名稱、同樣的願景,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招商條件,大陸正積極爭取蝴蝶蘭王國的地位。 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何時能開出滿園蝴蝶蘭,帶領台灣花卉產業進入一個新時代?此刻正面臨成敗的關鍵挑戰。 1.花一、兩百塊到花市,就可以買一盆蝴蝶蘭回家。 2.擺放在通風陰涼室內空間。 3.每次約一星期,等花盆的介質全乾才需澆水。 4.正確照顧,開花期可長達三個月。 美麗如何變成財富?花卉出口世界第一的荷蘭帶給台灣什麼啟示?2004年07月出刊的《天下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