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cloudy
-- 發表時間: 2008/02/16 09:5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cloudy在 2008/02/16 10:39pm 第 1 次編輯]
[UploadFile=B6EAAFCD1_1203169867.jpg] [UploadFile=B6EAAFCD2_1203169891.jpg] 之前在安妮貼過 還在跑低山時的一些收穫 撿了幾次之後也沒什麼所謂出不出運的 過去不用動腦的採集 就只能靠一個拼 後來開始跑高山 就不太容易再遇到了
-- 作者: 軒轅
-- 發表時間: 2008/02/17 02:06am
聽說大陸產的族群數量相當普便 真不懂為何隔了條海峽就差這麼多....
-- 作者: 喜歡大自然
-- 發表時間: 2008/02/17 02:37am
想必樓主非常熱愛台灣蟲 強阿
-- 作者: cloudy
-- 發表時間: 2008/02/18 02:26am
[這篇文章最後由cloudy在 2008/02/18 02:49am 第 4 次編輯]
是阿 台灣蟲確實令人相當著迷 [UploadFile=1_1203273530.jpg] 像是台灣深山鍬形蟲 就有很多產地上的迷人處 不過 有趣的地方早已不是北中南東幾個型的差異了 為了比對牙型上的變化 反應地理位置的不同 往往需要大型個體的比對 以往只留極大個體的觀念 導致換出一些重要的產地以及一些過七的大型個體 後來才發現比對時數量的不足 開始蒐集便慢了 算算 過七個體僅留下了約六十來隻 以台灣這麼小的地理區域 就能分出這麼多產地 恐怕需要為數更多的量 在比對上 才能更具說服力 [UploadFile=2_1203273560.jpg] 其他還有像一些深山屬 特定產地雖數量龐大蒐集不是問題 但是其他產地採集就十分不易 更何況除了數量還需要大型個體就更難了 [UploadFile=3_1203273594.jpg] 採集的方式 讓我對鍬形蟲的生活型態產生莫大的興趣 坦白說 研究肥角的過程中 反而比檢燈賭圓翅鋸來的更有學問 而每年總在討論著誰是今年圓翅鋸的冠軍得主...... 我想大概是大自然吧 肥角雖然是大部分蟲友公認的四大天王 或是所謂的芭樂蟲 玩蟲玩了這些年 朋友們也都知道至今我還在研究肥角 這隻蟲給我相當大的啟發 [UploadFile=4_1203273628.jpg] 我想我是對採集非常狂熱的人吧 扣掉大多數不到標準或是比較沒代表性的個體不蒐集之外 挑選自認為比較有留下來而具價值的標本 大概約有二十五六箱上下吧 每箱都快塞暴了 不過也這因為如此 也變成了外國蟲白痴......... 分享之吧 "安妮昆蟲"有一些小弟採集的冒險故事 還有一些不成材的飼育經驗與個人發現 跟坊間書上或是傳來傳去的想法有些許不同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作者: 喜歡大自然
-- 發表時間: 2008/02/18 07:20pm
關於台深 北橫產之個體身 牙型態粗細皆有極不穩定 北部低山產之個體體態相對非常穩定 (粗) 小弟一直認為此蟲與原產地之海拔溫度有些許關係 看了你的飼育紀錄低山台深高山飼育 小弟多年來想做的 您做到了 希望您能不吝分享台深成蟲照予原產地的差異 謝謝
-- 作者: cloudy
-- 發表時間: 2008/02/19 02:0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cloudy在 2008/02/19 05:27pm 第 5 次編輯]
喜歡大自然兄您好: 我也相當喜歡大自然 ^_^ 小弟自當十分願意分享我手邊飼育於高山的低海拔台深照 不過關於您所提的問題 我在這邊跟您做一個簡單的討論 首先是關於北橫台深以及低海拔台深的牙型變化 就個人還算有一段時間的野外觀察以及採集記錄 北橫台深相較北部低山台深的牙型變化確實是豐富了多 但是不可否認低海拔台深的變化也有不少 再加上頭 "木盾"的變化就有更多討論的空間 至於您所提到高山飼育的差異 其實有太多的變項影響 如 1飼育(食材種類)與野生(食材種類)的差異 2食材(補充食材的頻率 ex 是否有餓到 補充食材是否有中途更換 或是品質差異) 3溫度高低以及日夜溫差的差異 以上的變項都很有可能影響到這隻蟲的”成型” 此次的結果唯一能控制的坦白說只有種源吧 以下為我最後手邊留下的高山飼育(北部低海拔台深)個體 [UploadFile=DSCN0199_1203400517.jpg] 我認為是沒什麼差別 比較有趣的是 同一批朋友飼育於平地溫空在20上下的 北部低山台深 A 體長平均都比我養在高山的大了約3-4mm (不知是否與恆溫有關 ) B 而體型上飼育高山比例牙都較長 與野生相若 平地飼育大都粗短 比例較胖 不過仍然相當大型 (不知是否與低溫有關 ) 總體去區分台深的型 可區分最常講的北中南東 然而北又分了很多個產地 而眾所皆知的北橫與北部低山台深 已經有許多差異 準此來說 所謂北部苗栗以南就有多處台深很可能有牙型 的變化 西側台深以中部產牙最為直 而到了南部 瞬間" 木盾"也沒了牙也短了 又是怎麼個變化的 再者 中央山脈右側東部地區 花蓮海岸線相當長 座落了一座海岸山脈 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呢? 東台深橫括的範圍遠超過了中央山脈西側我們所分其他產地台深的範圍 這段距離又會是如何變化? 由東南繞過來台灣南部 中間又是如何? 有人說這樣玩蟲很龜毛勒 無意義嘛 我到覺得問題的根本應該是 "玩蟲你想得到什麼?" 即便現在看起來最低階的採集大蟲 你也要知道最基本的哪邊比較容易抓到"體長"最長的台深來下手 本來想把手邊的台深整理一下 做一個比較 無奈許多產地仍然欠缺 自不量力 也許等產地齊了一些再做討論好了 有圖總是比較好說明的
-- 作者: 喜歡大自然
-- 發表時間: 2008/02/20 04:12pm
cloudy兄您好 感謝您分享寶貴經驗 您與朋友的飼育結果給了我要的地域性差異感謝您 至於北中南東區域性差異那可能是無解吧(固定了) 其實玩蟲龜毛才叫玩蟲 您我皆是 不是嗎
-- 作者: 奎
-- 發表時間: 2008/03/05 09:42pm
看到你的照片真讓人嚇到啊 改天一定要去你那參觀
-- 作者: neilabc127
-- 發表時間: 2008/03/08 06:41pm
~真的數大便是美,這壯觀的景象我真的被震懾了,原來對台蟲迷戀的人還真不少呢~
-- 作者: 日羽羽隹
-- 發表時間: 2008/03/12 08:58pm
你蒐集了幾年 應還有好幾年了吧 好多阿[羨慕] 都是採集來的嗎 你真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