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stanley69520
近日來新聞報導木瓜,香蕉盛產價跌消息!!!
-- 作者: ogtb
問題出在 芒果大多不會產銷過剩價跌的問題
-- 作者: n9321740
今年市場販售荔枝已經到7斤100,可想而知產地批價應該是已經很慘烈,建議農政單位可以出來規劃,協助農民,依市場需求做供銷生產,併依適地適種來做種植產品輔導,這樣比較能穩定市場價格,才不會供銷失衡,當然能拓展外銷是最好,底線不失守,才能往上發展!
-- 作者: 飛蝴蝶 這種戲碼每年都會上演農民早就知道,大部份農民年紀都很大,只會種,拼命種!因為看別人種可能有好價格就一窩蜂盲目跟,這也是為什麼價格會低的原因之一,像高麗菜農委會的大宗蔬菜預測系統有發出警告數量過多可能會崩盤但是還是有人拼命種,數量多不跌才怪。
-- 作者: yalo
這個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如果只一味將原因歸咎於農民無知,大盤商剝削,這樣將會跟農委會說法一樣,對實際情況沒有助益
-- 作者: yalo
政府長期忽視農業,卻不知綠金對未來的重要.農產品生產運輸保存銷售是一種商業問題,不是只有農業技術而已
-- 作者: esunhua
之前種柳丁時,家人還要打電話拜託中盤商前來收購,一斤多少?三塊半至四塊!果農很無奈呀!他們只專注於如何生產,但「銷售」不是他們的專長,產銷不通暢時,農民就會欲哭無淚,而屆時就會有政府官員出來吃水果給大家看。農委會要有行銷專家進駐,幫幫農民賣他們的產品。
-- 作者: pocyu 做農ㄝ在台灣真的很辛苦,一生身好技術卻跟付出不成正比, 先天候, 市場, 不肖商人,隨便一樣整年辛勞化為烏有 ,看不出政府對農業有何長遠規劃,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農民在台灣真的很辛苦..............
-- 作者: 果林
台灣的水果產銷有問題 當工業的根靠這塊土地滋養茁壯了, 也是農業退場的時候 看政府對待老農與農田的態度, 放任數十萬公頃農地休耕, 若一國的農業崩潰? 註: 所謂的一級優良農地, 是指大面積方正平整/土深/供水及農路完整
-- 作者: 台灣山蘇 我有一個疑間:台灣冬天高麗菜生產季,正是日本,韓國,中國北方冰天雪地的時候他們應該缺菜缺得很嚴重,為什麼台灣的高麗菜不能外銷日本,韓國,中國,而必須耕鋤?
-- 作者: aaaaaaowen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山蘇[/u]在 [i]2011/07/15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ogtb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山蘇[/u]在 [i]2011/07/15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外銷沒那麼簡單喔 台灣高麗菜 農藥問題就過不了關
-- 作者: n9321740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山蘇[/u]在 [i]2011/07/15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yalo 芒果被日本以農藥不合格退回的原因是有些農要在台灣還能用,但是在日本是不能驗出也就是禁用,這是可以解決的
-- 作者: stanley69520
政府的休耕或是耕鋤政策感覺是一個很奇怪的作法耶!!
-- 作者: yalo 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作物要休耕,主要是連作有病蟲害跟調節種植面積.以香蕉而言,香蕉的大敵人是象鼻蟲,通常香蕉種到第二次以後象鼻蟲就不好處理了,因此通常第一次苗採收完會廢園再重新整理,因此種植是周期性的.只要有政府補助,就可以控制種植面積,讓同時期種植量平均並不是不要種.
-- 作者: spade
谷特菌網站看到轉貼過來 說到另一個源頭管理,同一天農委會也發一個新聞稿稱,日前有生技業者研發從福壽螺卵中萃取蝦紅素,蝦紅素因為含有天然抗氧化劑,可運用於醫療保健、美容保養品;但農委會擔心造成下一波「棄養潮」,更會造成「生態浩劫」,正式公告禁養福壽螺,違者將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試問,馬英九不是在國光石化停建時,才說要發展生技產業嗎?再問,農委會不是有專責防疫機構嗎?該機構可以不必進行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控制,就憑一紙毫無科學分析的駝鳥公文就了事了嗎?這樣子對花了錢,努力解決本鄉本土問題的廠商是情何以堪?果如是,大腸桿菌、肉毒桿菌這類所謂的有害生物,都不可以在一定生產條件下量產,也不會有今天幾千億產值的生技業了。 諷刺的是,同樣是農委會,對所謂「世紀之癌」的樹木褐根病,不但是在號稱監測用途,以對廠商進行所謂的技術移轉美名下,以每家一百萬元的代價,向無植物保護訓練的園藝業者大開方便之門,傳授如何培養「世紀之癌」,鼓勵業者大量繁殖;另方面卻對於相關病原菌的流向不聞不問。致使近年來我國褐根病發生到了氾濫的地步,公部門樹木褐根病的防治經費,也以驚人的幾何級數方式增加。 眼見農政鬆散如此,雖勇於建言,卻無力改變,誠痛心疾首矣!
-- 作者: yalo 古有所謂士農工商,意思就是他們都是一個平等的職業,應該平等重視.當然農業是一個國內必然的產業,既然如此就應該要好好規劃,不過你我拿鋤頭.曬太陽流汗,官員拿筆打電腦吹冷氣,意思就是他們完全搞不清楚問題所在,也對問題不關心.以我個人經驗,跟農委會建議陳情,得到的卻是打太極拳的回覆,要不是選舉在即,有那個政治人物會真的關心台灣的農業.對某些人而言,把農地改成工業用地,創造工作機會反而能解決政治困境.但是對於環境的破壞及糧食作物對外依賴增加跟過多閒置工業用地問題,卻視而不見.
-- 作者: spade
產地價跟市價差很多就是剝削 香蕉上報時20多 今天12 這幾年很多農產品都當成期貨炒作 大宗物資漲多跌少 與國際期貨脫節 漲價即時反應 跌價貨輪未到港卸貨
-- 作者: stanley69520
奇怪了...那農委會那些專業的官員們....
-- 作者: max999
[quote][b]下面引用由[u]stanley69520[/u]在 [i]2011/07/25 00:23am[/i] 發表的內容:[/b] 無為而治囉!!!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的.....
-- 作者: fierycloud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山蘇[/u]在 [i]2011/07/15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這個問題新聞有報過 至於日本 看過大陸節目是說
-- 作者: fierycloud
[quote][b]下面引用由[u]spade[/u]在 [i]2011/07/24 09:53pm[/i] 發表的內容:[/b] ... 先不說完全不一樣的水果 前幾年有看到新聞 農委會一直在推柳丁轉作比較有外銷潛力的柑橘類
-- 作者: spade
[quote][b]下面引用由[u]stanley69520[/u]在 [i]2011/07/25 00:23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果林
[quote][b]下面引用由[u]spade[/u]在 [i]2011/07/31 09:27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yalo 現在芒果剛收完,每天下雨,大多數時間閒閒,但是每天也要花幾個小時整枝巡果園.真正農夫一天如果工作一小時,那有東西賣?虧他以前還是宋先生愛將,宋先生光是到我們那裡視察就不知幾次了.
-- 作者: 桃李柿櫻
農夫一天如果工作一小時,那有東西賣?
-- 作者: yalo 如果農夫每天工作一小時就好,那上次中暑身亡的老農何必在三十幾度高溫的正午下工作,難不成是阿伯要作日光浴嗎?練肖話.上次同事來我家採果,天天運動的他才30分鐘就快中暑了,我那天則是工作了近六小時,所以你們應該要瞭解熊貓是非常厲害的.(題外話)
-- 作者: spade
上月荔枝成熟親戚來採果 百香果利用荔枝樹做架子 成熟掉落撿起來吃 嫌草太長不好找 除草機掃刀隨他挑 要吃蒼蠅自己抓 除一次草很久不敢嫌草長
-- 作者: linchienkuo
香蕉價格的操控
-- 作者: uranus
農委會副主委黃有才說「農民一天才工作一個多小時,怎麼跟勞工比?
-- 作者: 麥 今天看到路邊小貨車高麗菜4顆50元 今年沒選舉農民寄生蟲不用演猴戲給你看 自己想辦法
-- 作者: yalo
老問題政府根本不管供需問題
-- 作者: enigmatic 最賺錢的應該算是苗商,肥料商農藥商我看有很多開到關門的,因為鄉下地區很多農民買肥料農藥都是佘帳的,都是採收有收入時再還錢給肥料商或農藥商,但是收成不好的時候,那來的錢還,我老家那邊就是有些農藥行這樣關門的
-- 作者: yalo
賣苗比較好賺是真的,管你天氣如何,也不管物價波動,一棵苗就是那麼多,但總是要賣真的東西吧!
-- 作者: andrewchen66 應確實管制種苗生產數量
-- 作者: andrewchen66 種苗出售採登記制(電腦化),只一次(同地號),應不會太擾民
-- 作者: andrewchen66 苗量達95%,即警示有可能白種/耕鋤/曬菜乾
-- 作者: andrewchen66 政府定義:1.收稅,罰鍰,開錢,耍嘴皮
-- 作者: yalo 其實沒辦法種苗數量控制,因為自由經濟社會,沒有法源去限制種苗數量,只能道德勸說.其實農委會有監測大宗作物量,像是香蕉.幾年前香蕉銷日導致農民搶作,農委會就有去函台糖,請台糖不要讓蕉農承租土地,以防香蕉崩盤.但是農民依然搶作,因為部分農民他們看上政府會啟動補償機制,規規矩矩的農民一心想種出好香蕉銷日,但是也有投機者看上隨便種一種就有政府補助.納稅人血汗錢就這樣被糟蹋,阿兵哥也被迫每天吃香蕉,有些不能吃的就拿去餵豬,還好豬不會抗議,不然它們也會上街頭.其實不能一味怪政府,真正的農民也要保護自己,去抵制投機者.這些投機份子根本不是農民,他們只會利用市場價格好,去承租土地,再請人耕種,買空賣空,卻害了真正的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