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1 11:22am 第 1 次編輯] 此刻,台北的上空正如同往常一般,因空氣中含蘊大量的懸浮物,而呈現灰濛濛的一片。如此看來,前日那場大雨並未改善多少空氣品質。不過這倒無妨,因為此時的自己,並非前往上班途中,不必忍受那令人不舒暢的空氣品質,值得欣慰的,我是要去爬山,去尋蘭,去享受大自然的浸濡。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1 05:14pm 第 2 次編輯] 一早騎著單車先到指定地點與朋友會合後,再乘坐朋友的轎車前往目地地,路上免不了要經過交通壅塞的市區,才能抵達寧靜的市郊。我們將車子停在山陬,而後步行了一段產業道路後,才正式抵達登山口。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1 11:27am 第 1 次編輯] 只是,光這段產業道路我們就走了將近一個小時;倒不是因為路程遙遠,而是我們老是走岔了路,得折回路口再行走,又因我們總是且拍且走,致使一段短短的路程就花了如此長的時間行走。
-- 作者: 水杳 4 交尾
-- 作者: 水杳 5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1 05:20pm 第 2 次編輯] 在山陬的這段時間裡,我們遇著不多蝴蝶及其他種類的昆蟲,也拍了幾張照片。朋友一邊拍照一邊解說著蝴蝶的繁衍特性。他表示:「雄蝶會等雌蝶羽化,然後趁著它的翅膀尚未風乾不能飛行前強行交尾,以達到繁衍下一代的目地;而且其他種類的昆蟲也會如此。」我這才理解到這其間之奧妙。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1 05:16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11:57am 第 1 次編輯] 順著階梯往上走,沿途風景極其幽雅,我們一邊走,一邊找尋拍攝目標;走累了,就地而息。忽地,隱隱的聽見樹葉簌簌的響,等了好一會才見嬌怯的松鼠緩緩探出頭來;過一會,另有松鼠打左側的樹梢跳出,而後向右飛跳,一同享受樹上的果實。我悄然一笑,想著橫豎不趕路,索性不走了,就在這山間萬靜之中,聆聽、欣賞最自然的演出。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2:43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2:45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4:55pm 第 2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12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4:56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4:57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4:58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5:03pm 第 2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3 11:56am 第 2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18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2 05:06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20
-- 作者: 水杳 21 花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08 09:32pm 第 1 次編輯] 小唇蘭
-- 作者: 水杳 23 葉子
-- 作者: 水杳 24 台灣羊耳蒜
-- 作者: 水杳 25
-- 作者: 水杳 26 另一株
-- 作者: 水杳 27 葉子
-- 作者: 水杳 28 花&蠅
-- 作者: 水杳 29 唯一見到的附生蘭
-- 作者: 水杳 30 又見台灣羊耳
-- 作者: 水杳 31 紫花羊耳
-- 作者: 水杳 32 另一處水源地
-- 作者: 水杳
33
-- 作者: 水杳 34 沿途這最常見
-- 作者: 水杳 35 路滑
-- 作者: 水杳 36 一葉鍾馗
-- 作者: 水杳 37
-- 作者: 水杳 38 真的很痛
-- 作者: 水杳 39 雙扇蕨
-- 作者: 水杳 40
-- 作者: 水杳 41 好大一片
-- 作者: 水杳 42 毛茸茸的傢伙
-- 作者: 水杳 43 附近有好幾株
-- 作者: 水杳 44 桔梗蘭
-- 作者: 水杳 45 似乎就是為了這個才走錯路?
-- 作者: 水杳 46 什麼澤蘭?
-- 作者: 水杳 47 在陽光底下看真漂亮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3 11:59am 第 2 次編輯] 倏地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3 12:01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3 12:02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kinmatsu
[quote][b]下面引用由[u]水杳[/u]在 [i]2004/05/08 09:17pm[/i] 發表的內容:[/b] 在瓢蟲背甲反光中, 隱約見到攝影師的身影. ^_^
-- 作者: Tony 半枝蓮在陽光下開了一片 ...真美
-- 作者: Tony 赤星瓢蟲好可愛...好想當寵物養唷....>"<
-- 作者: Tony
謝謝分享蝶/蛾/蘭....還摔跤.....
-- 作者: 水杳
[這篇文章最後由水杳在 2004/05/14 01:48pm 第 1 次編輯] 抵達山下公路後我才看出,原來,我們早已翻山越嶺的達到另一座山頭,這一帶是我就讀的小學的所在範圍,只是往事已遠,早已不復記憶。至此,我已明白該如何前往原先停車的地方了,不過因為時間已晚,所以我們決定再碰碰運氣,看是否能再攔到願意送我們一程的好心人士,因為這裡要到我們停車的地方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而且還得換車才行。當然我們又很幸運的攔到一輛休旅車,這對夫婦非常好心的什麼也沒多問,就答應送我們一直到停車的地方,省去了我們轉換公車又須步行一段的麻煩,使我們能在天黑前回家。 此次上山尋蘭,是我的第二次經驗。尚缺乏登山經驗的自己,自然無法挑戰過高難度的山徑,只能挑選北縣低海拔的山林碰碰運氣,並且練練拍攝技術。然而此次行動,結論上是蠻慘澹的,或許是由於第一次尋蘭行程順利,且頗有佳績,致使自己過於自滿,才會掉以輕心的在山間迷路。雖然最終是安全的返回停車地,不過,仍須自省,下回對於不熟悉的山林路徑,應多作事前準備,了解路況及天氣才行。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這些善心人士。那位騎著機車美麗又大方的小姐、開著賓士轎車的夫婦和那開休旅車的夫妻。在現在這樣的社會,你們還願意為我們伸出援手,使我們脫離窘境;如果當初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不知還要留在山裡多久,也許摸黑也走不出。更感謝您們,讓我們的心仍有光明,有希望,有信心。 全文詳見於下
-- 作者: 水杳 謝謝kinmatsu 及To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