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cysung 記者孟祥傑/台北報導 在夏秋之際傍晚的天空中,一顆顆小星星從眼前飛過,這是一般人對螢火蟲的認識,但卻有一種螢火蟲是夏天不發光、冬天才發光的,而且還在海拔2000公尺的高中雪地裡,與雪光相互輝映著,牠就是「雪螢」!(圖/自然生態教育基金會提供) 雪螢是冬螢的一種,在台灣共有4種冬螢,全部都是台灣特有種,雪螢就是其中一種,而且是棲地海拔最高的一種,分布環境最高可到拔2500公尺的雪線之上,這也正是牠得名的原因。 令昆蟲學家們好奇的是,為何當冬天山風凜冽、平均氣溫降到攝氏零度時,竟然還有雪螢這種毫不畏懼酷寒昆蟲,能夠對惡劣的環境甘之如飴,並繼續著傳宗接代的神聖使命,但至今尚未能夠找到真正的答案。 昆蟲學家們只好推測螢火蟲原生於溫帶地區,對於寒冷的生存環境有較大的適應能力,而雪螢更是在演化過程中,「愛」上了冬天高山的「山地勇士」! 一般來說,雪螢發光的時間約莫在日落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內 以尾端發生的耀眼光芒照耀著高山雪地,以吸引異性的注意,達成繁衍子孫的目的,與其他螢火蟲最大的不同,雪螢的亮光是持續性,而非一般螢火蟲的「一閃一閃亮晶晶」。 不過也正由於雪螢性喜在高冷地帶生存,曾有昆蟲學家試著把雪螢握在手心中,沒想到短短10分鐘就把雪螢給「活活熱死」,不但驗證了雪螢適應低溫的能耐,卻也同時證明在一般生物所生存的溫度,對於雪螢來說,反倒是「致命的殺手」! 對於雪螢的生活習性,至今仍未有充分的調查研究,不過初步證明雪螢幼蟲與大多數螢火蟲幼蟲一樣,是以吃毛毛蟲為生,而且也會吃蛞蝓、蝸牛等軟體動物,不過當成蟲破蛹而出後,卻飛往更高的山區開始其不吃不喝,只為了發光繁衍下一代的終極任務。 為了產下更多的卵,雌雪螢與絕大多數的雌性螢火蟲一樣,肚子大得嚇人,也因此其翅膀特他成小葉片般,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只等著雄雪螢前來「勾引」,而不論雄雪螢或雌雪螢,成蟲的壽命只不過半個月到1個月左右,在完成交配、產卵任務後,就結束了牠璀燦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