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5 11:30pm 第 3 次編輯] 入口處位於159甲24.2k
-- 作者: 沙田友
全程為人造石板所舖砌而成的步道,除一小段鐵橋為平路外,全程均為下坡路段,部分坡度達六、七十度。
-- 作者: 沙田友
全程最平坦的路段
-- 作者: 沙田友
有些路段會有樹倒發生,看來也有一段日子,要好好跟阿管處反應一下。
-- 作者: 沙田友
過了橋前行約四十公尺,先從左邊的河床下切到上層瀑布的瀑頂一探究竟。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5 11:23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水流相當大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6 09:11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這個天然滑水道可直達下方瀑潭,看來不會有人敢來玩命[UploadFile=DSC_1209_1255620837.jpg]
-- 作者: 沙田友
沿河谷往上溯還有很多小瀑布,可惜沒有溯溪經驗與裝備,只好看看就算。
-- 作者: 沙田友
看完瀑頂,又要去爬一次那段驚險之旅,想起心裡也有點發麻。
-- 作者: 沙田友
回到原路再下行五分鐘總算來到鳳凰瀑布第一層。
-- 作者: 沙田友 [UploadFile=DSC_1275_1255621602.jpg]
-- 作者: 沙田友 瀑身呈四層式階梯狀,一層比比層高,一層比一層寬。[UploadFile=DSC_1277_1255655643.jpg]
-- 作者: 沙田友 瀑頂右邊的石壁上還長了一大片野薑花。[UploadFile=DSC_1276_1255655792.jpg]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6 09:21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UploadFile=DSC_1256_1255656048.jpg]
-- 作者: 沙田友
相當少見的環形的紋路。
-- 作者: 沙田友
不知是那個天才的傑作,是太無聊或是太閒??
-- 作者: 沙田友 [UploadFile=DSC_1265_1255656443.jpg]
-- 作者: 沙田友
找不到路通往下瀑,不知她的長相如何?
-- 作者: 沙田友 [UploadFile=DSC_1229_1255657246.jpg]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21 09:55am 第 3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行圓旁的情人吊橋 [UploadFile=DSC_1062_1255658253.jpg]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6 10:01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走過亂石堆,終於來到三叉路,右邊往峯雲瀑布,中間往通霄瀑布,左邊往情人瀑布。
-- 作者: 沙田友
雜草叢生的峯雲瀑布入口,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
-- 作者: 沙田友
只好慢慢把路跡摸出來。
-- 作者: 沙田友
幸好越往上走,路跡就越明顯。
-- 作者: 沙田友 流水聲越來越大,果然拐了一彎後,峯雲瀑布終於出現在眼前。[UploadFile=DSC_1101_1255659457.jpg]
-- 作者: 沙田友
[size=5][color=#DC143C]峯雲瀑布[/color][/size]
-- 作者: 沙田友 放棄水平,來一張瀑潭下水路全景張。[UploadFile=DSC_0002_1255660092.jpg]
-- 作者: 沙田友
[size=5][color=#DC143C]通霄瀑布[/color][/size]
-- 作者: 沙田友 瀑頂呈多層階梯狀[UploadFile=DSC_1119_1255660478.jpg]
-- 作者: 沙田友 水流量不大又不集中,瀑身又易崩塌,所以很難形成瀑潭。[UploadFile=DSC_1120_1255660632.jpg]
-- 作者: 沙田友
[size=5][color=#DC143C]情人瀑布[/color][/size] [UploadFile=DSC_1126_1255661021.jpg]
-- 作者: 沙田友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10/16 10:46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沙田友 [UploadFile=DSC_1141_1255661363.jpg]
-- 作者: sulo
唸高中時去過榮華山瀑布
-- 作者: ptcys1 看到情人橋畫面.內心總是溫馨.因為約40年前.小學時期的那段時光.從家後門走幾步.就到情人橋.有時在橋上看夕陽.或是在橋上等在河床種菜的母親.甚至騎腳踏車.母親總是從村落各戶煙囪炊煙的狀況.判斷該回家煮晚餐.榮華山我們小時稱呼的地名叫過溪仔.吊橋還沒建之前.只是簡易的竹橋.每次到瀑布區時遇到下雨必須趕快回程.否則溪水(八掌溪)上漲竹橋就會被沖走.瀑布區的最下段記得稱為水簾洞..穿過瀑布躲進洞穴相當涼爽.
-- 作者: 林小為yinwei
好山好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