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專題發表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5)
--- 我愛我嘉(變調的梅山)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1289)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11pm

莫克拉颱風重創南台灣,嘉義縣梅山鄉,往日引以自豪的三多(山巒、瀑布、吊橋),大部份都變了調,不知要等到什麼候才能回復昔日風采。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1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3 08:15pm 第 1 次編輯]

從梅山市區,經162甲到太平這一段太平36彎路段,幸好只有零星的走山或塌陷。[UploadFile=DSC_1092_125016570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18pm

[UploadFile=DSC_1095_125016590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19pm

[UploadFile=DSC_1096_125016597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22pm

太平村只有小規模的邊坡滑落
[UploadFile=DSC_1098_125016611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24pm

太平國小旁則停了很多輛救難車
[UploadFile=DSC_1187_125016622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27pm

太平村[UploadFile=DSC_1693_125016643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32pm

[UploadFile=DSC_1202_125016670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37pm

瑞里飯店靠雲潭溪的山坡已經崩落一大片,雲潭瀑布第二層感覺也變了樣子。
[UploadFile=DSC_1210_125016695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8:40pm

海鷗救難大隊的S70C不斷在災區穿梭。[UploadFile=DSC_1234_125016723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22pm

[UploadFile=DSC_1173_125016973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30pm

由太平經154到太興、瑞水公路(122)的路段有多處嚴重坍方。[UploadFile=DSC_1231_125017010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3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3 09:35pm 第 1 次編輯]

幸好太興國小安然無恙
[UploadFile=DSC_1211_125017054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39pm

不知道竹坑溪受損情況如何?
看下去生毛樹溪的水位也曾暴漲過。
[UploadFile=DSC_1213_125017070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41pm

[UploadFile=DSC_1220_125017090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09:5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3 10:26pm 第 1 次編輯]

在路上遇到這位七十多歲陳姓老農夫。
他向我訴說,在154-1太興橋附近的一塊八分多農地。
種了五、六年的黑金剛蓮霧,再過一個半月就可收成。
產值估計有一百五十萬左右。
但今次大水災,不只收成沒有,連農地果樹全被土石掩埋。
多年心血,一夕化為烏有,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UploadFile=DSC_1151_125017150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00pm

藍圈就是他的果園所在地。
紅圈是岩溪吊橋,現在只剩下靠近山羊路那一側的橋墩。
舊日這段雲潭溪的河道是在右側,水災之後,從太興橋開始,變成兩個河道。[UploadFile=DSC_1212_125017191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0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3 10:09pm 第 1 次編輯]

這張是今年七月初,在瑞興觀光吊橋向太興橋拍過去的樣子。
山谷中白色建築物是瑞里飯店。
左邊檳榔樹旁那片灌木林,就是老農夫的果園。
世事就是那麼巧合,當初隨手一拍,今日就與老農夫相遇。[UploadFile=DSC_1667_125017251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18pm

[UploadFile=DSC_1171_125017311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25pm

昔日岩溪吊橋。
橋的左邊是通往雙溪瀑布的山羊路步道。
現在只剩下左邊的橋墩。[UploadFile=DSC_1885_125017350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30pm

往日吊橋下的行水道才那麼一點點。
[UploadFile=DSC_1903_125017384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35pm

從154-1通往162甲路上這片山壁,本來就很會垮,這次當然不能幸免。[UploadFile=DSC_1221_125017413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38pm

風災前這片山壁的樣子[UploadFile=DSC_1668_125017429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45pm

從太平往碧湖的路上,發現平時不起眼的小溪流,也能產生相當情度的破壞力。[UploadFile=DSC_1105_125017470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47pm

[UploadFile=DSC_1106_125017482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50pm

在162甲20.4k處,青龍瀑布的水流量大得有點嚇人,右邊是大峽谷的半邊山。[UploadFile=DSC_1111_125017503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53pm

[UploadFile=DSC_1112_125017516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56pm

24k路段,很多檳榔樹山坡都發生坍方。[UploadFile=DSC_1124_125017538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0:58pm

[UploadFile=DSC_1125_125017551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00pm

[UploadFile=DSC_1126_125017565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05pm

這次驚人降雨量,把921草嶺大崩塌處更多土石沖刷掉。[UploadFile=DSC_1118_125017593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06pm

[UploadFile=DSC_1114_125017599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11pm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雲潭瀑布第一層應該是變了樣子。
右邊的步道大概也毀了。[UploadFile=DSC_1169_125017630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18pm

下方瑞峰橋是162甲碧湖到瑞峰最低處。
過了橋到瑞太遊客中心這段路,大部份都是連續爬坡。[UploadFile=DSC_1120_125017668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21pm

幸好橋沒有被沖毁,否則通往瑞峰的路就全部中斷。[UploadFile=DSC_1129_125017689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25pm

風災前的瑞峰橋。
當時過了橋的路邊有一間貨櫃房,橋下有一處攔沙壩。[UploadFile=DSC_1677_125017713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28pm

現在貨櫃房不見,攔沙壩也垮了,可見當時水量多驚人。[UploadFile=DSC_1132_125017730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31pm

橋上的水泥欄杆全都被沖毁掉。[UploadFile=DSC_1133_125017746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37pm

右邊是雲潭溪,左邊是生毛樹溪。
兩溪交匯後,流過瑞興橋,再往大峽谷方向流入雲林縣。[UploadFile=DSC_1134_125017782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42pm

右邊為峯興橋,過橋沿154-1可通往太平或接122到瑞里。[UploadFile=DSC_1138_125017811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44pm

可是154-1這段路也有多處坍方。[UploadFile=DSC_1135_125017828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47pm

幸好路面只坍掉一半,否則大形工程車無法通行。[UploadFile=DSC_1143_125017844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53pm

看到怪手停在這裡,就猜到前方道路無法通行。
這樣要到瑞里,可能要從竹崎走122瑞水公路,或由162甲39k處轉122。[UploadFile=DSC_1145_125017883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3 11:59pm

對岸的產業道路已經全毁。
[UploadFile=DSC_1141_125017912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0:03am

這麼窄的行水道,瑞峰橋沒有被沖垮算是奇蹟。[UploadFile=DSC_1142_1250179311.jpg]


-- 作者: Tony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6am

我8月6日才經由竹崎-瑞里-瑞峰-太興-36灣-梅山下來....
隔兩天山河變色~好寫實殘酷...


-- 作者: EnergyStar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5am

差異真的太大了!
同為住附近鄉鎮的人淚推...  :em10:


-- 作者: 莊生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5am

二十幾年前,我曾在瑞里山莊(瑞里飯店前身)打工當過導遊,也走過瑞草縱走,附近景點如數家珍...
如今這景象卻是如此陌生,不禁感嘆....
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到底怎麼了....


-- 作者: adam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3:31pm

猶記四五年前, 帶著 nikon 995逍遙遊瑞里, 從太平上, 竹崎下, 沿途錯綜複雜的地貌, 百轉千折的山路, 悠靜的聚落, 還有滿山茶園檳榔園, 至今仍深印腦海. 上個月原想找假日再遊舊地, 還在想住青葉或若蘭山莊, 還在查怎麼去圓潭溪, 一場空前的狂風暴雨, 竟將這裡破壞得如此嚴重, 令人鼻酸. 山裡討生活不易, 不知當地居民要怎度過難關, 在土石流中重建家園?


-- 作者: Tony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4:57pm

青葉或若蘭與圓潭溪都再同一條路,因圓潭谿自然生態園區剛好在行水區,不知情況會不會很糟~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8:39pm

經過這次災變,相信很多往日風光都全變了調,要回復舊日風采,或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況且災後民生重建優先,風景區重建就變得遙遙無期。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8:4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dam[/u]在 [i]2009/08/14 03:31pm[/i] 發表的內容:[/b]
猶記四五年前, 帶著 nikon 995逍遙遊瑞里, 從太平上, 竹崎下, 沿途錯綜複雜的地貌, 百轉千折的山路, 悠靜的聚落, 還有滿山茶園檳榔園, 至今仍深印腦海. 上個月原想找假日再遊舊地, 還在想住青葉或若蘭山莊, 還在 ...
[/quote]

前幾天看TVBXS報導,青葉山莊那段路全被土石流覆蓋,看畫面感覺蠻嚴重。
今年三月到太和賞野櫻時,曾在青葉山莊用膳,老闆人很好很阿沙力,我們一家四口,就給了五菜一湯,算帳時,只收五百大元;當內人看到新聞報導時,談到當日老闆熱情的款待,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 作者: KS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1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KS在 2009/08/14 09:18pm 第 1 次編輯]

這裡是多熟悉的地方........看的好心痛~
原本住瑞峰外寮無法出來的朋友,今天通了電說總算勉強搶通可下山來~
....天祐台灣!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S[/u]在 [i]2009/08/14 09:16pm[/i] 發表的內容:[/b]
這裡是多熟悉的地方........看的好心痛~
原本住瑞峰外寮無法出來的朋友,今天通了電說總算勉強搶通可下山來~
....天祐台灣!
[/quote]

162甲到38k處已經全線搶通,但38k到39k處依然中斷,如果能夠搶通,接下來是122。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Tony[/u]在 [i]2009/08/14 10:56am[/i] 發表的內容:[/b]
我8月6日才經由竹崎-瑞里-瑞峰-太興-36灣-梅山下來....
隔兩天山河變色~好寫實殘酷...
[/quote]

這就是天意。
我本來計劃暑假過後要去看豐山的蛟龍瀑布和外來吉的鐵達尼,但現在只能空想。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7pm

今早天氣比昨天好,決定再入山一次。
看來大興也有不少災情。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3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3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4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29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4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30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4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32pm

原來太興國小下方的山坡也有坍方,希望不會對國小的安全有影響。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4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37pm

過了瑞峰橋繼續往上方推進。
路雖然搶通,但泥濘滿地,摩托車走這種爛泥路,根本沒有抓地力,油門催大一點,後輪馬上打滑,只能慢慢龜速前進。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40pm

從瑞峰看過去太興,多處山壁坍塌得很嚴重。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46pm

就在30k竹坑溪步道入口處的山坡,因為排水道設計不良,導致大量雨水往這裡沖刷,整片山坡完全被沖垮。[UploadFile=DSC_1172_125025760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47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4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0pm

跟前方的阿伯探聽,幸好沒有人遇難。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2pm

這麼大的石頭也被沖下來,土石流的威力真的很可怕。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6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3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7pm

河谷對岸的山壁,原是一片翠綠,現在多了很幾片大傷痕。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09:57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01pm

看到個在步道入口處的告示牌,跟坍下的土石相比,成為很大的諷刺。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5.jpg


-- 作者: Tony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04pm

每回經過這邊,都會被震撼視覺得檳榔山所吸引,但心裡是擔心的。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04pm

在猶豫要不要進入時,看見地上有新鮮的鞋印,就給自己壯了膽,翻過欄杆繞過這堆土石。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0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Tony[/u]在 [i]2009/08/14 10:04pm[/i] 發表的內容:[/b]
每回經過這邊,都會被震撼視覺得檳榔山所吸引,但心裡是擔心的。
[/quote]

相關單位每次土石災害變後,都在檢討檳榔園的問題,但一直都想不出解決之道來。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13pm

12號前這個愛玉攤位,老闆娘每會都會拉我品嚐,不知下次品嚐要等到什麼時候?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14pm

過了12號橋,沿路都是很多大小落石。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7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18pm

這類頁岩,結構非常鬆動,就算沒風沒雨,也會很易剝落。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8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19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8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0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8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8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8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3pm

整個大樹頭也倒了下來。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5pm

橋面已經被碴到體無完膚,幸好鋼骨橋身還能挺得著。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28pm

來到10橋前的岔路,先轉下去看看龍宮瀑布。
看樣子石壁上那段通往龍宮的小路沒有受損。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1pm

瀑頂與瀑身旁石壁上的雜草,全被大水沖掉。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4 10:35pm 第 1 次編輯]

再往10號橋前進,抬頭一看,原隱藏在雜草中的雷音瀑布第三層下半段,現在全都露。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6pm

10號橋旁的雷音瀑布第四層變得更雄偉。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7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9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0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3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1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42pm

可是來到8號橋,眼前景象,真令我非常心痛與失望。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0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46pm

不只8號全毁,連從36.5k下來接到8橋那一段也斷了。
到龍宮瀑布的路正式宣告全斷。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0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47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0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4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0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2pm

龍宮瀑布,無法再跟你擁抱,只能向你說一聲再會。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2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3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2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5pm

九芎坪那片山壁,忽然間多出好多大小瀑布來。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2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5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3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6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3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0:58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3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0pm

到雷音瀑布第一層上的望瀧橋往下向,龍宮瀑布瀑頂的地貎真的改變很多。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43.jpg


-- 作者: jeep-jackson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1pm

921後
梅山鄉和古坑鄉山區地盤都不穩固
經常豪雨就會傳出災情
更何況這次破紀錄的雨量
草嶺國小旁的走山不知如何了!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4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2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4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jeep-jackson[/u]在 [i]2009/08/14 11:01pm[/i] 發表的內容:[/b]
921後
梅山鄉和古坑鄉山區地盤都不穩固
經常豪雨就會傳出災情
更何況這次破紀錄的雨量
...
[/quote]

草嶺是今次全台降雨量之最,雖然沒有重大災情傳出。
但從碧湖觀光茶園看過去,發現很多地方都坍方。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6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4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09pm

從瑞峰看過去草嶺大崩塌處,山坡上已經形成很多河谷。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0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4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0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2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2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5.jpg


-- 作者: EnergyStar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沙田友[/u]在 [i]2009/08/14 09:32pm[/i] 發表的內容:[/b]
原來太興國小下方的山坡也有坍方,希望不會對國小的安全有影響。
(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249.jpg)
[/quote]
滿山遍野的檳榔樹或竹林呀,這種淺根植物能抓住多少地表? :em19: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6pm

162甲碧湖到大峽谷路段,23k附近坍方處清色可見。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17pm

頭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青龍瀑布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5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2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EnergyStar[/u]在 [i]2009/08/14 11:12pm[/i] 發表的內容:[/b]
滿山遍野的檳榔樹或竹林呀,這種淺根植物能抓住多少地表?
[/quote]

政府應該對容易發生土石流的山坡地,徹底改種抓地力夠強的植物,否則在下游猛花鈔票也不是辦法。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23pm

南天巨屏幸好沒有垮,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24pm

茶園也是山坡地殺手之一。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27pm

每到中午,高山的地區就很容易形成雲層,希望S70C能在能見下降之前多飛幾趟。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28pm

這段野薑花步道看來沒有受損。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0pm

可是來到38k處,路依然沒有打通。
只差一公里就到122交會處,只好徒步走過去。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2pm

來到162甲與122交會處,眼前景象很令人震驚,這裡全被土石掩埋。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4pm

土石高度有超過半人身高。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5pm

聽說去太和的路更淒慘。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6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7pm

車子唯一的用途是用來曬棉被。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8pm

這些密密麻麻的指標也沒有用。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39pm

通往瑞里的路只能用走。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沙田友在 2009/08/14 11:42pm 第 1 次編輯]

這排屋子成為土石流的祭品。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2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3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5pm

站在這裡,隱約聞到一股股屍臭味,應該是被活埋的家畜所發出來。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7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6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6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9pm

[UploadFile=DSC_1382_125026494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49pm

[UploadFile=DSC_1383_1250264988.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0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4.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1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2p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3pm

原來野薑花步道也有受損。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89.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6pm

這裡本來是很美。[UploadFile=DSC_1593_1250265375.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8pm

[UploadFile=DSC_1831_125026550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4 11:59pm

現在卻完全變了調。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1.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0a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0.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2am

不論坍方的路段或垮掉的路基,希望都能盡快修復。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2.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3am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3.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4am

再艱辛的路,也是回家去。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6.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5am

苦中作樂也無妨。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1397.jpg


-- 作者: 沙田友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0:07am

太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再相會?
http://i714.photobucket.com/albums/ww148/chiu2014/DSC_0640.jpg


-- 作者: 果林
-- 發表時間: 2009/08/15 09:4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EnergyStar[/u]在 [i]2009/08/14 11:12pm[/i] 發表的內容:[/b]
滿山遍野的檳榔樹或竹林呀,這種淺根植物能抓住多少地表?
[/quote]
為此次風災受損的國人致哀

臺灣的地質特性疏鬆碎裂地勢陡昇,看看116樓照片上之字形的山道
原本是平順的坡地,被人開挖道路之後,破壞了地表原有植栽及山勢,大雨一來
雨水迅速深入地層豈能不垮?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沙田友[/u]在 [i]2009/08/14 11:21pm[/i] 發表的內容:[/b]
政府應該對容易發生土石流的山坡地,徹底改種抓地力夠強的植物,否則在下游猛花鈔票也不是辦法。
[/quote]
這幾年,土石流發生愈來愈頻繁,個人認為這是對土地過多的人為干擾,老天爺對人類的回應.

記不起誰說過,對待山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動它,要做到應該很難
看看有人想在敏感地帶修復中橫或蓋蘇花高的心態就知,圖的只是方便運送山裡出產的水果或是想縮短北花間的交通時間,但這些方便的背後是天文數字的財政支撐及後續各類環境破壞後的副作用. 不知主政者思考過這種投資效益否?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