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9 08:49am 第 3 次編輯] 20020908_N5704006.jpg,內湖
-- 作者: alex0216 #2-1 20020928_N5704808.jpg,第5區 側面
-- 作者: alex0216 #2-2 20020928_N5704809.jpg 背面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9 08:45am 第 1 次編輯] 20030209_N5729205.jpg 常見的,但是場景還不錯。
-- 作者: alex0216 #4 20030426_N5738882.jpg,第7區
-- 作者: alex0216 #5-1 20030712_N5752173.jpg,第6區
-- 作者: alex0216 #5-2 20030712_N5752185.jpg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9 08:41am 第 2 次編輯] 20031019_N5770276.jpg,富陽公園 我對這張照片的印象特別深刻。
-- 作者: alex0216 #7 20040425_N8704778.jpg 常見的,看看側面。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5/07/26 01:00pm 第 1 次編輯] 20050405_D7008056.JPG,第4區
-- 作者: alex0216 #8-2 20050405_D7008063.JPG
-- 作者: alex0216 #8-3 20050405_D7008068.JPG
-- 作者: alex0216 #9 20050416_D7010635_C2160.JPG
-- 作者: alex0216 #10 20050702_D7016025.JPG
-- 作者: alex0216 #11 20051224_D7028527.JPG,第6區 在晴朗的日子裡,持續吸吮著不知什麼東西。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9 08:42am 第 2 次編輯] 20060506_D2B02205.jpg,虎山溪旁 注意到牠有什麼不同嗎?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0 09:31am 第 1 次編輯] 20060506_D2B02233.JPG 這隻可真夠慘!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0 09:30am 第 1 次編輯] 20060506_D2B02233_C1440.JPG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0 09:22am 第 1 次編輯] 20060506_D2B02249.JPG 附帶一張交代背景。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09 01:34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1•使用接近1:1的範圍。 NIKON D200的CCD製程或者說支援電路的設計,並沒有真的超越D70的元件水準,所以塞了千萬畫素後,在ISO400之下,JPG照片中大面積近似色彩範圍內的雜訊比D70明顯。原圖縮圖沒問題,裁切縮圖就會顯現。我對裁切圖中大蚊以外的背景做了一些模糊處理,但是我沒耐性做到完美,只要仔細看本體邊緣,就會看出毛病。 能儲存RAW檔或是RAW檔加上FINE JPG當然有助於品質及後製,可是一張RAW檔就要10MB,對我這種機關槍射手奢侈了一點。(即使是FINE JPG,4GB的CF卡只能裝七百多張!) 另一個大問題是電池。不像D70有很多副廠的選擇,目前只能用原廠的,一次充滿電可在當天拍攝四百張至八百張不等,要看有沒有一直看照片、放大,還有使用哪顆鏡頭、如何取景拍攝等等而定。D70相對省電多了,我最高紀錄曾以一顆電池連續兩天共拍攝近兩千張。 話又說回來,D200的手感、觀景、對焦、測光、白平衡、連拍、儲存、自訂等等,確實高過D70很多,基本上我還是很高興能夠升級。至於原本的D70用了十四個月,已經拍攝約三萬五千張,現在固定放到學校裡使用。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17 10:0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6/05/19 09:11am 第 2 次編輯] -------------------------------------------------------------------------------------------- 當時我用雙閃,可是沒用柔光罩。因為我改用105mm帶VR的那顆微距新鏡,不是用60mm那顆,結果因為距離加大,閃燈輸出也得加大,不利於連拍,而且聲音較嘈雜。 假設距離加倍來解釋吧:以同樣角錐射出去的光會分佈到四倍面積上,就算兩顆閃燈輸出都加倍,實際照度還是不如原先,而且柔光罩一扣上,閃燈管就是配合14mm鏡頭涵蓋範圍來擴散,發的光又被罩子減弱。 將柔光罩兩側內部的凸點削平也沒用,除非整個挖掉,才不會被偵測到。可是沒有凸點,罩子會滑落!若是黏住,拍遠物要拿掉又不方便。改用別種形式的柔光罩,則會增加體積或增加消耗功率。 -------------------------------------------------------------------------------------------- 不用罩子的光線比較生硬,一旦遇到容易襯出影子的環境,陰影就會邊緣清楚而且深黑。 後來我重新查閱SB800閃燈的手冊,以為找到在加罩的情形下開啟電動變焦以配合鏡頭的自訂功能,也就是不強制受限於搭配14mm鏡頭的廣角位置。如此一來,不觸動廣角變化,而以105mm的較集中光線,經柔光罩擴散減光,得到柔和的陰影,又保有原來的設定功率,即可隨意連拍。 可惜我錯了,這種設定只能搭配內建擴散片,對於柔光罩無效。[color=#FFD700]如果還想隨時連拍,大概得用襯墊物貼在罩子上下,以半套入的方式使用閃光燈了[/color] -------------------------------------------------------------------------------------------- 為什麼搞這麼複雜? 因為D200能夠以一秒五張的速率連拍二三十張也沒問題,大大增加某些場景的捕捉機會,真是太有用了。新鏡頭的安靜迅速以及遠近皆宜,則使我不願回去以舊鏡頭為主力。 所以我在閃燈的設定和電池的挑選方面,必須費心配合。
-- 作者: 蟲之友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5/07/26 12:52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蟲之友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5/07/26 12:55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蟲之友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09 01:3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謝謝蟲之友。 另外,我對使用閃燈的說明做了一些修改,也請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18 09:5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確實淺一點。不是不能克服,但是和使用DC時的經驗會有相當的差異。 比方說,以前不管我們照遠照近,更換距離時都可以相當容易透過螢幕看到新目標,但是現在距離變換較多時,從觀景窗裡看出去是一片模糊,需要更準確的方向判定,否則自動對焦對錯目標也是麻煩。 清楚成像的範圍較小有好處和壞處,需要下工夫調適。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23 10:5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我在前面所謂的模糊,是鏡頭停留在前一次對焦狀態必然的結果。105mm比60mm明顯,一般數位相機受影響則更輕微。 --------------------------------------------------------------------------------- 縮光圈增加景深,如果就背景的能辨度來說,確實如此。 但是如果在接近一比一拍攝的時候,以主體身上真正清清楚楚的「深度範圍」而言,即使縮小到F/16以後,差別都很難感受。在60mm鏡頭盒內附的原廠說明書不是有張表嗎?這種狀況的depth全都在1mm以內。 105mm的焦長本應使散景較柔和,但是以主體呈現同大為前提,拍攝距離後退又抵消一些效果,和60mm鏡頭成像最後的差別不是很大。 真正大的影響是慣用的拍攝距離! 我心中的理想鏡頭,是改良70-180mm的那顆,使其成像至少同等、輕於一公斤、抑噪、高速對焦、防手振,並提升極限放大率至一比一。
-- 作者: tjming
[這篇文章最後由tjming在 2006/05/29 06:16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6/05/29 09:46am[/i] 發表的內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