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4/06/28 09:59am 第 4 次編輯] 這個主題將陸續呈現不以清晰為訴求,但別具風味的小東西、小地方。
-- 作者: alex0216 第2張,拍攝於2002.10.26.士林官邸,由原圖縮小。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8/14 03:38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artspace 這幾張真是美極了,微觀的世界真是迷人......
-- 作者: Tony
真是視覺饗宴
-- 作者: alex0216 我會再努力,不知各位有無點子或經驗可以分享?
-- 作者: yamai 第二張看起來是百合的柱頭..可是第三張我怎樣都想不出是什麼..可以請教一下嗎?
-- 作者: ad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3/08/15 09:11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只能找到這張,作為第三張的線索。
-- 作者: alex0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adam[/u]在 [i]2003/08/18 12:18pm[/i] 發表的內容:[/b] 我會努力,只是眼拙,希望能找到好的目標。
-- 作者: yamai 喔...夾竹桃科的"紅皺藤" Mondevilla x amabilis "Alice Du Pont"
-- 作者: alex0216 說真的,以前我不太留意植物,所以不敢接話。 但是,您這麼神!? PS. 「yamai」是不是有「高山」的意思?
-- 作者: yamai
是的...Yamai是我的泰雅族名字..不過他在達悟族也有意義--颱風
-- 作者: alex0216
今天真是太高興了!
-- 作者: yamai Sleeppig都叫我"阿富叔"..我怎麼會年輕呢..呵呵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8/18 04:48pm 第 2 次編輯] 除非「年輕」是指二十歲以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9/12 07:53am 第 1 次編輯] 拍攝於2003.08.17.台北虎山溪生態工法的階梯,由原圖縮小。 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最佳寫照。我本來在照大水黽,有位中年人問我還要照多久?原來他要放狗下去泡水。我起身讓他,無聊地對準階石上的螺(不認識,就這麼稱呼吧),想不到狗老兄不合作,主人硬把牠趕下水。 一霎時間,水漫金山寺,這張照片就完成了。
-- 作者: Tony 還好這些金山寺都不怕水...夏季看這一些影像..真是清涼到底..
-- 作者: 多多龍
好有趣喔~直接衝涼....
-- 作者: alex0216 #5 2003.08.30,第5區
-- 作者: alex0216 #6 拍攝於2002.04.27,第7區 不是頂漂亮,但這張可能是本版迷離幻境照片的始祖。
-- 作者: alex0216 #7 2002.04.27,第7區。
-- 作者: keynes
[quote][b]下面引用由[u]yamai[/u]在 [i]2003/08/18 02:27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福勞爾
第二和五兩是否扶桑的柱頭.....
-- 作者: alex0216 應該是。 福勞爾請原諒我對植物的問題,習慣語帶保留。 -------------------------------------------------------------- 另外,Yamai比我年輕。
-- 作者: 莎菈
第一張圖真的是既迷離又夢幻....
-- 作者: alex0216 謝謝莎拉,我還在留意有無圖片可供更新。
-- 作者: alex0216 #8 2002.04.27,第7區。
-- 作者: alex0216 #9 N8706352_20040502,第3區。 誰說我被蜘蛛絲黏住?
-- 作者: cysung - yamai 是 黃世富先生, 他是 "台灣的竹節蟲採集與飼養圖鑑"(大樹出版) 的作者, 我讀過這本書, 對 yamai 非常敬仰, alex0216兄說他很神, 我也有同感 :-) -
-- 作者: alex0216 這次拍苦苣苔展,中午吃飯時也聽人說到yamai,更進一步認知他在外的威名。
-- 作者: alex0216 #10 N8708755_20040523,第6區。
-- 作者: alex0216 #11 N8711124_20040606,第6區。 不認識我?
-- 作者: alex0216 #12 N8711171_20040606,第6區。 我是幻蝶魔君。
-- 作者: alex0216 沒人嘗試,我就自問自答了。 #12是蝴蝶起飛前的一瞬間。 我沒辦法完全掌握快門在那1/60秒內,如果以慢動作解析,究竟如何完成動作?但總之它必定對於光線進入而引起CCD反應,產生啟、斷的作用。 根據NIKON閃光燈的說明手冊,1/16強度的燈管發光脈衝,持續僅約萬分之一秒。因為我不是使用後簾同步,所以這個脈衝應該是發生在1/60秒的前段。 閃光的強度,遠勝於環境光線,所以在照片裡留下較為清晰的靜止輪廓;而蝴蝶隨即並翅,然後下拍起飛。從照片中可以看出,蝴蝶的身體有點向前,應該是腳用了些力,或者翅膀下拍的動作已經開始。 還有一重意義:
-- 作者: Tony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4/05/27 07:46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4/06/29 09:07am 第 1 次編輯] 如果我沒記錯,大概是這樣:
-- 作者: alex0216 #13 N8718236_20040724,新店安坑。 造訪藍紫小花的淡黃精靈。
-- 作者: 沙雲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4/05/27 07:46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沙雲[/u]在 [i]2004/08/12 06:38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14 N8710802_20040530,第3區。 樹皮上的小洞中,有一堆脫落的翅膀,還有新嫩的綠意。
-- 作者: 挖喜拍郎
[這篇文章最後由挖喜拍郎在 2004/09/02 09:24am 第 1 次編輯] 哇!版大 這張真棒,螞蟻為遷移而生的翅膀,種子的新生與垂垂老矣的樹幹,隨機的相遇,物種的必然與偶然,都在這張照片裡了 :em02: :em02: (讓我想到食神裡面那個女評審.....) 有一個問題想請教,這個樹洞看起來有點深度,按理裡面應該會偏暗,拍照時需要開閃光燈補光,可是看樹皮又沒有曝光過度的痕跡...,莫非版大使用腳架?或是當時太陽光的入射角度剛好可以補到光?請指導一下 :em25: :em25: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5/04/06 10:06am 第 5 次編輯] 這張拍攝時的環境是在溫和的陰影下,我的兩顆閃燈都向右60度。就像在 洞內主要是靠左燈向右轉60度之後,以溫和的側光貼近鏡頭的中心軸線照進去。
-- 作者: avery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4/09/02 02:31pm[/i] 發表的內容:[/b] 不用脚架唯有開盡光圈 , 最後即使拍得清楚亦只有犧牲了景深喔 ! 例子如下 : http://www.tbg.idv.tw/tbgweb/non-cgi/usr/56/56_248_1.jpg
-- 作者: alex0216
的確!
-- 作者: 挖喜拍郎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4/09/02 02:3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儒儒 我比較喜歡1.2張......(可能是放大ㄉ觀係吧)
-- 作者: alex0216 若有機會,想不想自己拍攝呢?
-- 作者: alex0216 #15 20050403_D7007104.JPG,象山步道某處岩壁下
-- 作者: alex0216 #16 20050403_D7007107.JPG
-- 作者: alex0216 #17 20050405_D7008609.JPG,第6區 巧遇同事時所拍。
-- 作者: alex0216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5/07/04 09:46am 第 1 次編輯] 20030222_N4517978.JPG 誰說植物成精了,一定要化作人形?
-- 作者: alex0216 #19 20030615_N4523136.JPG 蜘蛛的卵囊被水包圍覆蓋,形成這個景象。
-- 作者: swimming
[這篇文章最後由swimming在 2005/11/16 05:57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alex0216 前面貼的照片,有些是用NIKON CP4500、CP5700、CP8700等拍攝,它們都不具備1:1的能力,但以實得畫幅而言,都可以把比全幅135底片的3.6cm*2.4cm更小的範圍紀錄下來。 還有些是用數位單眼相機D70搭配60mm微距鏡頭,可以1:1成像,不過實際上很少真的用到那種程度。 如果著重的是放大倍率,我該轉向CANON的陣營,使用那顆三萬多塊錢的1∼5倍鏡頭。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5/11/17 03:08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CANON原廠網站的介紹: 總歸來說,我沒有迷上這東西,因為雖然它的光學品質不錯,但是實在太難用,只有真正做靜態研究的人可以耐心操作後,從中獲益。 依照需要,選擇適當的工具,這是我的態度。所以我前面回答「如果著重的是放大倍率,我該轉向CANON的陣營」,意思就是目前沒這打算。
-- 作者: tj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ex0216[/u]在 [i]2005/11/21 09:3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lex0216 某些消費型數位相機要攝得一公分以下的小東西,其實是比較容易的。 CP4500加鏡頭不就是如此?雖然細看光學解析是不足的,但是手持也「可以照到」約相當於全幅1:1效果的四倍大,甚至「還算清楚」。
-- 作者: alex0216 #20 20060211_D7030712.JPG,第3區
-- 作者: alex0216 #21 20060507_D2B03279.jpg,大安森林公園 在假吐金菊中,我見到小精靈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