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悠悠 嘉義市寄養家庭授證典禮—愛的守護天使誕生 【嘉義訊】嘉義市政府於20日上午十時假市政府八樓會議廳舉辦「寄養家庭授證典禮」,共計有13戶寄養家庭獲頒許可證,在市長見證下,寄養家庭重新負起照顧嘉義縣寄養兒童少年的重責大任,意義非凡。
授證典禮中,黃市長敏惠、李副市長錫津、張社會局長寬煜、張副社會局長元厚、家扶中心范主委進財、沈主任明彥及全體寄養家庭皆穿著由兒童局所贊助製作的寄養家庭招募T恤,鮮豔亮麗,期待更多社會的有心人士能共同來加入寄養家庭行列,共同來照顧需要照顧的兒童。寄養父母在典禮中親自扮演「家」,寄養兒童青少年在寄養家庭中,由寄養父母陪伴、關懷、傾聽、肯定、擁抱、接納與尊重寄養兒童少年,從受虐環境轉換到寄養家庭,像呵護花朵般灌溉,讓兒童少年得以正常健康成長,逐漸展現希望與自信,這個過程,讓寄養兒童少年可以得到成長的元素,雖然緩慢,但卻必要。 寄養家庭許哲仁、蘇紅鳳伉儷擔任寄養家庭已9年,照顧過4名兒童青少年,許氏伉儷感謝家扶中心給予機會,讓他們從待人處事中歷練出如何去關懷更需要受照顧的人。雖然曾經受過寄養家庭訓練,但在面臨挑戰及考驗時,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並感覺到人往往是被動,遇到困難問題,才能腦力激發智慧出來,方體悟出助人的快樂。藉由照顧寄養兒童,才逐漸曉得寄養童內心深處所真正需要的及期望是什麼,孩子本性天真活潑善良,但因家庭習性及自我內心封閉,造成對外有所戒心及自我保護,孩子需用親情及愛心來照顧,身為寄養家庭需要用無為心去做有為事,發揮大無為的精神,更要懂得無論面臨任何挑戰考驗之際,內心始終保持一份安詳與寧靜。 另一戶寄養家庭凃順益、張燕青伉儷亦分享自己擔任寄養家庭的感受,自己在搬進新房子上沒有裝設鐵窗因而不敢入睡,卻在寄養少女的一句「只要有睡的地方,在哪裡都敢睡」鼓舞下,突破自己的勇氣,第一次在沒有鐵窗的家入睡,寄養媽媽很感動於孩子反而帶給她勇氣與成長,這是自己很歡欣的意外啟發。 嘉義家扶從民國74年以來接受市政府委託照顧寄養兒童少年,23年來,共計有近百名孩子曾經住過寄養家庭,接受寄養父母家庭式的照顧,提供接納與關懷,來自父母親角色的溫潤與陪伴,嘉義家庭扶助中心表示寄養兒童青少年從以前的單純一般寄養到目前的多元寄養類型,從機構式收容回歸到家庭照顧,從單一兒童關懷到輸送家庭服務,從保障生活安全到目前的滿足多元需求,所以寄養家庭愈來愈難擔任,也有少數寄養家庭在照顧過程中感受到這份 助人工作不易擔任而打退堂鼓,但也有寄養家庭照顧一名又一名,在兒童人生的道路扶他一把,投入兒童少年所缺乏的成長元素,讓寄養兒童少年在未來人生路上多一份希望。
[UploadFile=BCC6A6ECB7D3A4F9_1179902107.jpg]
-- 作者: 悠悠 家扶籌建彩虹屋 讓孩子走出悲傷 家扶基金會嘉義家庭扶助中心自民國92年起提供兒童及少年心理創傷復原服務,從事遭受虐待或是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的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迄今已幫助過169名兒童、少年及家長的心理復原。鑑於場所的不足,影響專業品質,該中心特別興建「扶幼館暨兒童少年心理復原服務中心」,聘請心理師、社工師提供個別諮商會談、家庭諮商會談、團體輔導等,希望幫助受到創傷的兒童、少年及家長能過走出悲傷。該建館工程尚缺2千萬元,有意支持建館者請與家扶中心聯絡。
嘉義家扶中心表示,該中心自民國56年成立迄今已40年了,在提供家庭扶助、兒童及少年保護、寄養服務的過程中,該中心發現這些家庭無論是家長或是兒童及少年,大部分都呈現出社交孤立、人際關係不佳、緊張的親密關係、自尊心低落及自我價值感低、情緒困難、攻擊力強、退縮、自我能力不足、依賴性強等狀況。針對需要,該中心除提供經濟、法律、醫療、育樂、課輔、家務等服務外,在民國92年更提供兒童及少年心理創傷復原服務,聘請心理師、社工師針對遭受虐待或是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及家長提供個別諮商會談、家庭諮商會談、團體輔導等心理輔導、治療工作。
該中心統計自民國92至95年服務的169名個案中。個案數從92年23件、93年31件、94年47件,而至95年已增加為68件,顯現此服務方案需求性越來越高;在個案類型上,以身體虐待51名(30.1%)居冠,性虐待31名(18.3%)次之,疏忽26名(15.4%)第三,顯示兒童受到虐待後,除身體上的傷害外,心理的傷痕更需要撫平;而因管教不當親職困擾23名(13.6%)位居第四、失依20名(11.8%)、目睹家暴16名(9.5%)和其他。而針對169名個案中,家扶中心在該中心及朴子服務處各設置一個遊戲室,提供2,133人次的輔導諮商服務,平均每名12次以上,讓心理創傷的孩子,透過遊戲方式,能夠勇敢面對傷痛,走出心理陰霾。
鑑於個案數增加及場地簡單,影響專業品質的提升,該中心特別興建五樓的「扶幼館暨兒童少年心理復原服務中心」,其中心理復原中心(彩虹屋)位於新館的三、四樓,規劃設置四間兒童遊戲室、三間團體輔導室、二間親職教育教室,該中心除現有的社工師(員)外,將外聘心理師共同提供個別諮商會談、家庭諮商會談、團體輔導等,希望幫助受到創傷的兒童、少年及家長能過走出悲傷。該建館工程尚缺2千萬元,希望有心人捐獻,嘉義家扶中心劃撥帳號:00346171或直接電捐款專線05-2852085與家扶中心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