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beluga330
[color=#B8860B]2004.02.23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tw/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7+112004022300819,00.html 如何將誤闖淡水河的三海豚送回大海?中華鯨豚協會受台北市建設局委託,於上周六提出救援計畫,初步敲定將動員300人,分搭60艘各式船隻橫列淡水河面,敲打鐵棍發出音波,形成「聲牆」,將海豚驅趕出海,保守估計一天近70萬元開銷,動員資源相當可觀建設局將於周三邀集相關單位,做出最後決定。 中華鯨豚協會目前搭乘台北市政府提供的簡易竹筏,每日嚴密觀測三海豚的健康情況,獸醫師邱榮鐸表示,依今天上午觀察,三海豚的活動明顯變少,但呼吸頻率仍算正常,可能在躲避人群或暫時休息,健康沒有立即危險,他說,兩、三天前,三海豚再次往淡水河上游移動,從重慶橋移動到台北橋附近,距離河口愈來愈遠,他表示,期盼「聲牆」救援能儘速將三海豚平安送返海中。
建設局於本月11日首次接獲通報,在淡水河關渡大橋附近發現迷途的三隻海豚,至今邁入第14日,邱榮鐸表示,依國外類似事件的經驗,海豚誤闖入淡水區,兩個星期就可能威脅到海豚健康,他進一步解釋,海洋鹽度是千分之30,淡水河重陽橋附近只有千分之10,且愈往上游鹽度愈低,對海豚健康威脅也更大。 邱榮鐸強調,「就像我們長時間把手泡在水中」,會產生皺紋,若海豚長期待在淡水,也會因為鹽度不同,使得水分不斷進入體內,讓原本光滑的皮膚鬆弛,他表示,雖然國外也有出現海豚在淡水區超過一個月的案例,不過那時海豚健康恐怕已嚴重受損,必須立即捕捉,送醫治療。 ********* 2004.02.23 中時晚報 鯨豚協會今天提出聲牆驅趕法實施計劃,動員船隻及人力可觀,將是台灣地區最大規模的海豚救援行動 http://news.chinatimes.com.tw/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108+132004022300460,00.html 全光輝
誤闖淡水河的3隻皺齒海豚仍沒有返回大海的跡象,中華鯨豚協會今天提出聲牆驅趕法的實施計劃,以台北橋為起點,將動員超過60艘船隻橫列河道,從上游往下游驅趕,陸上並配置救援人員及醫療設備,隨時待命下水救援。至於執行驅趕日期還有待相關單位決定,屆時將是台灣地區最大規模的海豚救援行動。
根據鯨豚協會今天提出的聲牆驅趕計劃,將動員超過60艘船隻橫列淡水河,從台北橋下開始「佈陣」,每隔20到50公尺配置1艘,每艘船配置3到4人,以輪流敲打鐵管方式發出聲音,從上游往下游驅趕,導引海豚游回大海。 除了河面上的船隻,在河岸還佈署觀察人員及救援人員,一旦發現海豚受傷,救援人員將立刻下水搶救。如果海豚擱淺,一旁待命的潛水人員將下水扶持海豚保持平衡,防止吸入河人,現場還有大型水箱車待命,隨時將海豚後送到野柳海洋世界復健。 據了解,音牆驅趕將動員可觀的船隻、人力及裝備,將是台灣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豚救援行動。至於何時展開救援行動,包括農委會、海巡署、台北縣、市政府等單位將再開會協商,鯨豚協會建議在執行驅趕前進行「勤前訓練」,培養救援人員的默契。 根據鯨豚協會過去處理皺齒海豚的經驗,前年有1隻皺齒海豚「小福」在貢寮擱淺,復原後在宜蘭外海野放,這是國內首次成功野放皺齒海豚,另外1次成功野放紀錄就是大名鼎鼎的瑞氏海豚「阿通伯」。 [/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