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rm6y7
高身鏟頜魚,俗名: 霞面,免仔 [UploadFile=DSC00101_1120063223.jpg]
-- 作者: 台灣白魚痴 rm6y7兄:這種魚真的還蠻多的不過何氏棘魞也不少啦!近年來有向北擴展的趨勢 .烏溪流域已經有自然繁殖的記錄.個人覺得和人類重疊的生存環境的台灣原生種小型魚才真的需要保護.而還有一些局部分部的小魚也是該保種啦!局部分佈的小魚我真的覺得很危險.因為棲地一個個被開發找尋多一些適當棲地分擔風險才不至於此魚的絕跡.像這次南部的水患中間鰍鮀的族群少了很多.有消失的危險.陳氏鰍鮀經過去年的七二水災.以往數量多到不行烏溪竟然現今難以發現.這也是令一個危機.
-- 作者: joekao 拍得真棒 是那支新的數位嗎~
-- 作者: rm6y7
[這篇文章最後由rm6y7在 2005/07/20 01:55pm 第 1 次編輯] 魚痴兄
-- 作者: 台灣白魚痴 rm6y7 兄:烏溪的何氏棘魞應該是人為放的.在這幾年清華都有在此溪調查.發現的都是幼魚所以此溪已經有自然繁殖的情形了.還有謝謝你的鼓勵啦!畢竟我想法很單純只是想為了這些魚謀生存啦!不過版大說的也是有理所以我們再為這些小型魚謀福利時也是要多加注意別的物種啦!有機會大家大家認識一下審慎的放流對這些魚是有幫助的呦!
-- 作者: KenKuo
[這篇文章最後由KenKuo在 2005/06/30 05:26pm 第 1 次編輯] 以前有看過某個節目、在某個地方保育成功
-- 作者: 台灣白魚痴 高身固魚和高山固魚一字之差會造成很多誤會.高山固魚就是苦花啦!高身固魚是霞面.而先前在報導應該是達納伊谷啦!那是一群苦花啦!
-- 作者: KenKuo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白魚痴[/u]在 [i]2005/06/30 05:56pm[/i] 發表的內容:[/b] 可是我明明看到那集的主題
-- 作者: rm6y7
其實媒體以訛傳訛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 [UploadFile=P110042_1120200357.jpg] [UploadFile=P110032_1120200493.jpg]
-- 作者: maxx ㄏㄏ~~那是觀光資源囉!!~功能=錦鯉!!..不過苦花能多一點活著..也是好事阿!!
-- 作者: rm6y7
[quote][b]下面引用由[u]maxx[/u]在 [i]2005/07/01 07:45pm[/i] 發表的內容:[/b] 我並不認為這樣是好事~當然,活著是好事!!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看法啦~~~~~~~~~~~
-- 作者: 愛魚人
高身鏟頷魚數量確實有增多的趨勢,在楠梓仙溪,高身鏟頷魚比何氏棘魚八還多,而且高身鏟頷魚的凶狠是出了名的,任何魚都不敢靠近牠,不然只有負傷逃離的份了,其實當地公所及民眾,一直要求主管機關開放垂釣高身鏟頷魚,只是答案一直是不準,結果是主流裡的苦花都被高身鏟頷魚趕到支流了,剩下一大堆不能垂釣的高身鏟頷魚,搞的是大家既生氣又無奈,連其牠的溪魚都想要抗議了只是一昧的保育高身鏟頷魚,卻沒想到其他溪魚卻越來越少了,只能說這種保育方式是有瑕疵,欠缺整體考量的方式,畢竟整體的生態保育,必須是要達到物種之間平衡才是正確的
-- 作者: 飛蝴蝶 嘉義那些魚美其名是要保育,但用飼料養大、多以後想也知道另有其用途,不必擔心他會被洪水沖走。
-- 作者: huxia
達納伊谷內
-- 作者: 台灣鬥魚王
[quote][b]下面引用由[u]rm6y7[/u]在 [i]2005/06/30 04:42pm[/i] 發表的內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