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yogo04
台灣特有魚類:6滅絕、9瀕危 依生物學上的定義,如果30年內不再發現或採獲標本的物種,就被歸類為「滅絕」。過去台灣曾採集魚類標本179個「有效種」,其中78種屬於「台灣特有種」也就是台灣獨有的種類;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邵廣昭表示:其中6種可能已經滅絕!他舉例:像原產於淡水河的台灣下鱵,1969年以後就沒有再被發現過;吻棘鰍也是1970年以後就不曾捕獲。而本來分布在北部的台灣原生種「香魚」,最後的族群也已經在台北市的雙溪消失;目前台灣河川的香魚,其實都是從日本引進的!不過更為急迫的,其實是另外9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這些分布河川少、生長環境變差,加上原來數量就很少的台灣特有種魚類:像是台灣鱒、台灣白魚、中間鰍鮀、飯島氏銀鮈、南台中華爬岩鰍、台灣細魚扁等。這些「台灣特有種」一但滅絕,等於是全球的物種滅絕! http://tw.news.yahoo.com/050516/4/1u1mw.html
-- 作者: 雍宏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go04[/u]在 [i]2005/05/16 07:19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blueway
台灣白魚的話動物園有在繁殖復育喔
-- 作者: focus 棲地的破壞、人為的濫捕、環境的污染都是造成族群大量死亡的原因,政府的法令永遠趕不上時代環境的變遷,目前政治人物只管他們的權利地位,那還管得著這些生態保育的事,後代的子孫,可憐哦!
-- 作者: 阿智
政府法令&查緝趕不上破壞的速度是事實,
-- 作者: chieh-ff 似乎越稀有的物種越有人去研究, 不論是魚類. 植物類. . . . 所以較常聽到"研究發表" , 但就是少聽到 "復育成果的發表" 瀕危物種 的 "復育發表", 一定比 "研究發表", 更振奮人心
-- 作者: ljkyeh chieh-ff 大大所言極是 ! 個人也一樣可以投入 復育喔 !
-- 作者: Quota
我是認為 環境的保護 比較重要
-- 作者: focus 贊成版大的說法,其實棲地的保護比復育物種更難更重要,如:櫻花鉤吻鮭之所以無法完全的復育成功,其實不是在該魚的繁殖問題,而是目前無一個適合牠居住的棲地,簡單的說,就是不管放多少到野外,都是全軍覆沒。
-- 作者: 台灣鬥魚王 我不殺魚兒 魚兒卻我吃魚而死!
-- 作者: 台灣白魚痴
[這篇文章最後由台灣白魚痴在 2005/05/20 06:31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chieh-ff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白魚痴[/u]在 [i]2005/05/19 10:07am[/i] 發表的內容:[/b] 既然棲地保護不了, 那麼 "保種與復育"或許是這些魚種以後唯一的出路了
-- 作者: 台灣白魚痴
是啊! chieh-ff 兄不過棲地的保護還是要做啊!保種 復育我們先做啊!不要讓這些魚消失在我們這一代.而下一代呢?是否能延續那就不知道啦!
-- 作者: 與眾不同
加油加油-- 從小教育比較有效,
-- 作者: ljkyeh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2694709.shtml
-- 作者: HOW
我覺得這類活動該祕而不宣。。。只要經媒體披漏。。那就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