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angiecchsu
以下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2006.02.13 只是人們對於溼地常充滿誤解,許多人刻板印象中的沼澤是蚊蚋叢生的惡質環境。在「開發優先」、「地盡其利」的思維下,導致台灣原本大面積的低海拔沼澤溼地就因此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當中,溼地生物與文化也共同面臨滅絕的命運! 幸運的是,隔年我們發現位於桃園縣楊梅鎮由桃園自來水公司所屬的七三一號戰備溜池(埤塘)有一群數量穩定的台北赤蛙,而且經由DNA遺傳結構的分析更發現,這群台北赤蛙具有異於其它三個地區族群的基因型,在生態與演化上的意義彌足珍貴! 近五年來的生態調查,除了台北赤蛙外,我們更驚喜地發現這處溼地還擁有難得一見的台灣原生田蚌、鱧魚與塘蝨,以及金錢草與黃花杏菜等珍貴的食蟲與水生植物;而也極為稀有的雙截蜻蜓,在這裡卻有著全台灣數量最多的族群。 但不幸的是,這些台灣珍稀美麗原生物種的家卻同樣難逃破壞、消失的宿命!因為桃園縣自來水公司將要把埤內的水放乾,向下挖深再重新蓄水,周邊工程已開始進行,怪手已經一步步向這片生機蓬勃的濕地推進。 起因是去年行政院為因應可能再發生的缺水,要求水公司在今年完成南桃園地區五十萬公噸的埤塘儲備用水。然而事實上,要增加五十萬噸儲備用水,除了開發七三一號埤塘外,是有其它替代方案的,且並不困難。 包含七三一號在內,桃園自來水公司共有五口自有埤塘,當這些埤塘重新浚深與加高護岸後,也僅能提供三十萬公噸的蓄水量,因此水公司必須向桃園水利會承租一口二十萬公噸蓄水量的埤塘才能達成目標。由於水利會在全桃園擁有星羅棋布的大、小埤塘,自來水公司大可在不動用僅只六萬公噸蓄水量的七三一號埤塘,轉向水利會再承租一口超過六萬公噸蓄水量的埤塘即可達成目標,而且所增加的經費不會超過一百萬元! 去年,我們耳聞桃園自來水公司面臨上級要求處分閒置土地的政策指示而可能出售或開發戰備埤塘,動物園曾經由園長率領研究人員至桃園,在縣政府人員的陪同下向水公司簡報七三一號埤塘的珍貴生態,更在之後提供一分以溼地生態、埤塘文化與水資源教育為主軸的低度開發規劃建議給水公司作為參考。遺憾的是,顯然桃園自來水公司並沒有接納我們的請求,就以最省事的做法決意讓這塊珍貴的溼地生態就此灰飛湮沒。 不了解實際狀況的中央政府若因此被認為不重視溼地保育,似乎又不盡公平。過去幾年中央其實已經給予濕地議題較多的關愛眼神,包括公共工程委員會、環保署及內政部營建署編列了不少經費投注於人工溼地的營造與溼地生態的復育,部分縣市政府並將濕地復育的成果列為遊憩景點與重要政績;只是在尚未進行野外溼地的全面普查與建檔,而水資源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對於溼地生態的認知又參差不齊的情況下,終而造成政府的左手正努力花錢重新復育溼地,右手卻同時不停地摧毀僅存的自然溼地的荒謬情況。 (林華慶為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張明雄為動物園動物組編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