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wlk
[這篇文章最後由wlk在 2005/12/02 09:18am 第 4 次編輯] 鬣蜥與其他爬蟲類咬傷處理
在咬住你的爬蟲的鼻子前,揮動沾滿消毒用酒精(異丙醇rubbing alcohol)或藥用酒精(乙醇alcohol,藥局有售)的濕布. 阿摩尼亞也有一樣的效用-其難聞的氣味可以咬住你的爬蟲忍受不住而從你身上鬆口離開.鋁箔小包裝的阿摩尼亞在醫療支援型錄和醫療支援處中可以找到(譯者:他是說藥局吧).阿摩尼亞放在研究室和醫院中的醫護人員那兒及抽血站中,用來替代從前的"嗅鹽"(smelling salt,醒藥、碳酸錏).如果你手上有其中之一,可以拿來潤濕布在爬蟲的鼻子前揮動,但是不要去碰到鼻子、嘴巴、和牠的牙周.如果有可保持冷靜的人在現場,可以請他拿家用阿摩尼亞或含阿摩尼亞的清潔劑,潤濕海綿或者抹布並拿在爬蟲的鼻子前,但請不要觸碰到牠的鼻子和牙周. 倒些飲用酒(萊姆酒、白蘭地、威士忌...等烈酒)到牠們口中.如果牠們的聲門(在牠們的舌後,連接肺臟的一個閥門)是開著的,試著將牠們的頭部朝向地面,或至少讓牠們的頭側向一邊,免得倒入的液體流入牠們的肺中. 脖子下的喉部表皮有著皺折的鬣蜥或其他蜥蜴,可以將牠們的垂皮或皺折用手拉著撐開,並上下顛倒地抓著.這樣的失去方向可以讓牠們稍微失去判斷力,並可以使牠們放鬆. 用毛巾或衣服蓋住牠們的頭.一旦牠們的眼睛和頭部處於黑暗之中,牠們可能會覺得比較安全並鬆口. 如果是一隻鬣蜥從你身上鬆了口,將牠放在牠自己的地盤並大聲地斥責牠.牠並不會懂得你的話,但牠會明白你的指責語氣和特別不溫柔("不"需要去掌摑或者扔牠-只要對牠凶一點,不用像平常一樣溫柔,但是不代表傷害牠或打牠,像是你當下是多麼想發洩!).其他爬蟲可能並不在乎.如果你被咬是因為餵蛇時的愚昧人類餵食行為,牠是一定不在乎的,儘管牠會覺得納悶:怎麼這怪味道的食物跑了呢?
以優典塗抹傷口(普威隆碘povidone-iodine,或克羅希西定(譯註1),如果對碘過敏者可用Bactine(譯註2)),接著覆抹上抗菌藥膏.最好可以繃帶包紮傷口2-3天,其後可在白天時拆掉,晚上就寢時再包紮上去.再來,我會使用Bag Balm塗抹傷口(這是一種農牧業中行之有年的抗菌軟膏,可以在飼料店、鄉村產品郵購型錄、以及越來越多的藥房及雜貨店/超市的初級藥品區找到). 晚上時,我會以溫水清理傷口,然後在包紮繃帶前塗上抗菌軟膏.這個動作可以對付厭養與好癢菌並加快傷口癒合,而且Bag Balm也會從外部滲透加速癒合.減少癒合過程中因其他細菌及真菌的傷口感染.Bag Balm使用再較深的傷口時請注意,結痂的皮膚下正在癒合的組織,在完全痊癒前可能會變得脆弱及具有疼痛感.
對於動物咬傷是否需要縫合有種不同的主張.縫合動物咬傷似乎潛藏了更高的感染風險.(注意:如果真的需要縫合,則必須在咬傷後6小時內施行縫合手術)部分原因是因為醫療團體缺乏對於動物口中存在有哪些主要的病源體的知識,或者傷口沖洗得並沒有那麼乾淨,導致咬傷時滯留在傷口裡面的碎屑和牙齒與其附帶的菌體引發傷口化膿. 告訴你的醫生,爬蟲類的口中帶有革蘭氏陰性菌(譯註3).如果你的醫生打算指定給你口服抗生素,這將會影響他指定的口服抗生素種類-要有心理準備,即使是他們病歷表上常給的抗生素,還是蠻貴的(譯者:偶們有健保勒,七刀!).請服用完整療程的指定抗生素-即使並沒有任何感染的徵兆且傷口似乎癒合完善.沒有服用整個療程意味著,服用量所控制下的倖存細菌,會產生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抗抗生素菌種成為漸漸嚴重的健康問題.至少美國境內是如此,所以,放聰明點,服完整個療程的藥-這在未來對你是會有幫助的.(我們的"生猛食肉菌"喊開飯了嗎?這是抗抗生素菌種的完美範例之一) 如果你的工作是和動物一起,特別是野生、未馴化、以及特別的物種,維持你的破傷風注射劑的有效狀況是有其意義的.有這樣的兩派主張-一派是認為注射於血液中的計量足夠預防破傷風感染達7~10年,另一派是必須每5年注射1劑.
[img]http://www.anapsid.org/images/suestitches.jpg[/img] 在繁殖季期間,人們可能無心地因為穿著的顏色、錯誤的上下擺動動作、混亂的綠鬣蜥日常作息、沒有提供合適的攻擊與交配的發洩管道(天曉得對牠們的關心卻像是提供了飢渴的雄性綠鬣蜥一個交配的機會!),觸發了綠鬣蜥的攻擊行為(參閱:[url=http://www.anapsid.org/iguana/breedingaggression.html]綠鬣蜥繁殖期攻擊行為之應對[/url]).注意看,觀察行為與姿態的細微改變,當心不要表現出可以觸發攻擊行為的動作,同時也做好萬全準備,那麼你就可以大大減低被咬的風險. 這並不是說你就不會被咬-你可能反應太慢,或是沒有足夠時間去反應,又或者可能你一時耍笨,讓自己一時分了心(這就是為什麼六個月前不應該被咬到的我還是被咬到了,到現在仍然只能用9個手指頭打字的原因)-放心,你並不會成為醫院急診室、放射科、和領藥處人員的最後一個客戶的. 蛇類飼養者時常被咬,是因為自身的愚昧.不管這條蛇有多溫馴,當牠飢餓且感覺到某個溫暖的好東西在牠面前晃來晃去,特別是同時聞到好像平時食物的味道(齧齒動物、兔子、鳥類)就會去攻擊.牠不會停止這樣的衝動還去想"我的獵物並不會穿T-shirt和牛仔褲的"(譯者:有咬有真相啦!).牠不會停下來思考:牠只會能有多快就多快地衝上去獵捕,像隻餓鬼似的.我的重點是,如果你的味道聞起來像是食物,如果房間聞起來有食物的味道,如果你和聞起來像食物的人在一起(如果你15分鐘前曾去抓蛇的喜好獵物,鼠、兔、鳥之類的,你聞起來也會跟那些動物一樣可口),對與蛇的腦袋來說,你就是美味大餐.
請了解並不是所有的雄性綠鬣蜥都是這樣地有侵略性-不是全部都會對牠們的女性飼養者(或任何物種的雌性)嘗試攻擊性交配行為,也不是全部都會認為牠們的男性飼養者(或任何物種的雄性)會是他們在地盤與配偶的競爭者. 在我飼養於家中的許多綠鬣蜥當中(我目前只留下5隻,已經比之前同時養17隻還少),只有一隻,Freddy,只有對我的嘗試交配行為及面對其他可能性的雄性競爭者時有侵略性行為,還有另一隻,Elvys,在繁殖期時會規律地對我和所有人展現威嚇動作(譯者:所謂的威嚇動作,上下點頭,四肢撐起,身體鼓漲,甚至變亮橘色).其他沒有任何一隻會在繁殖期時對我或任何人顯示出任何侵略性的動作,即使在我的雌性綠鬣蜥面前以及地盤的爭奪上,牠們之間是相當競爭的.這當中還包括我的第一隻雄綠鬣蜥,Wally,他可是我從他剛出生時扶養到大的. 這兩隻會對我展現威嚇動作或嘗試交配行為的綠鬣蜥,在牠們七歲的時候來到這個家庭(兩隻相隔約1年),所以不管他是你從小養大,或是在牠生命中的某個時間點把牠援救、領養回來,對於繁殖期中的牠在你和你的其他綠鬣蜥面前作出何種反應並沒有任何特殊意義(我們可以在這段闡明).我堅信,你是否會成為極端繁殖性侵略動作下的目標,與你從第一天開始,如何地去馴化及教育牠適應群體生活有相當大的關係(而且,你知道自己不可能和綠鬣蜥交配產子,在你至少得在牠1歲大的時候才能知道牠的性別時,你就必須作出正確的對應方式).在Freddy和Elvys來到這個家庭時,是相當溫馴的,在這個家庭中的鬣蜥初來乍到時都是十足野性且不聽話的狀況中,這樣的例子是很特殊的.Fred在我援救牠回來時是被放在寵物店中寄賣了超過1年,而且對寵物店的所有員工都有著強烈的攻擊性,在和我初次相遇的幾分鐘內,牠卻像奶油般待在我手上.Elvys的舊飼主是個男性,至少在飼養的最後幾年對牠疏於照顧. 使用對的方式代表你終將會得到一隻溫馴也適合抓在手上的綠鬣蜥,並且很可能是一隻能在群體生活中覺得舒適和放鬆身心-不論春夏秋冬-或是和其他人類.這也意味著必須教育週遭的人們適當的表現,不能太過於戲弄,惹惱或激怒你的綠鬣蜥.不管牠們多麼溫馴或放鬆,綠鬣蜥仍舊是擁有著動物的野性,而且就算牠們可以容忍你對牠作一些動作,並不代表牠也可以忍受其他人同樣對牠.
如此,你學的越多,你就會越謹慎,更能減少被咬的風險.若你被咬了,記得牠不是非得咬你,不是蓄意、惡意、或者以咬人當樂趣.牠咬你是有其理由的.端靠你去找出原因並避免再次發生.也靠你在被咬傷後妥當地應對.打牠或者將牠朝牆壁扔去-任何身體上的懲罰-都是毫無意義的.如果牠是高度適應群體生活的寵物,讓他知道你生氣(透過你說話的音調以及短時間不要去碰牠或接近牠,幾個小時的時間)通常已經足夠表示你的立場了.這可能無法阻止未來牠體內的荷爾蒙突然暴增,也無法避免當你又踏上牠的地盤時收過路費的嘴臉(譯註5),但是讓自己對一隻動物發狂就像你對地震還是洪水發狂一樣.像是一股大自然的力量,你盡你所能地去避免傷害,一旦你明白你無法避免不受傷時去降低可能的傷害,但是要是真的發生了,你還是得打起精神重拾你的生活不是嗎?
-- 作者: 思萍
我才正在納悶為何老大會趁著我睡覺的時候偷偷咬我一口?原來牠思春期到了,還好牠只是輕輕的咬下去,我被驚醒馬上把牠的嘴扳開,所以只有留下輕微的齒痕沒多久就消失了。
-- 作者: saprobe
[quote][b]下面引用由[u]思萍[/u]在 [i]2005/12/01 10:1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wlk
[quote][b]下面引用由[u]思萍[/u]在 [i]2005/12/01 10:1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wlk
前天在作者的blog上留言,也徵求了翻譯Anapsid.org上文章的同意 [quote]There are times I do not write as clearly as I think I do. There are also So, I am going to change the paragraph. Most of it will be the same, but I Here is the original: Snake keepers most often get bit because they are stupid. No matter how tame
Snake keepers most often get bitten because they are stupid. No matter how 因此本文相關段落已更新,請查照.
-- 作者: 思萍
[quote][b]下面引用由[u]saprobe[/u]在 [i]2005/12/02 00:59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思萍
[quote][b]下面引用由[u]wlk[/u]在 [i]2005/12/02 02:06am[/i] 發表的內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