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wlk
[這篇文章最後由wlk在 2005/11/25 04:41am 第 2 次編輯] 噴嚏與哈欠 噴嚏 許多人第一次看到或聽到自己飼養的爬蟲打噴嚏的時候都很擔心,尤其是鬣蜥的飼主,像許多的鬣蜥所打的噴嚏,比其他動物都來得頻繁且有其效用(至少那些鬣蜥的飼主能夠運用他們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清潔窗戶、牆壁、以及家具上等等地點的鹽分累積物) 一般說來,爬蟲類的噴嚏比起人類和其他動物來說,是基於一些理由.當有刺激物在鼻腔裡時噴嚏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也可能是過敏徵兆,不論是對空氣中的懸浮物體或者是對所吃下的物質產生的過敏. Stephen Barten DVM 在他的書籍"Mader's Reptile Medicine and Surgery"中的 Lizards 章節(第53頁)說明: "鼻鹽腺(私譯,希望有人提供正確學名)器官出現在草食性鬣鱗蜥, "內部鼻孔是在嘴巴 anterior in [inside, in the back]的 這不是建議你給你的鬣蜥餵食有加鹽調味的食物.如果你餵食了特定食物超過一個星期,且發現你的鬣蜥鼻鹽產生量比餵食此特定食物前來得多,那麼你可能得停止餵食此特定食物數星期,並觀察是否因為停止供應此種食物而降低鼻鹽產生量.如果是,那就可以繼續餵食此種食物,但是不要太常供應. 打噴嚏並不是因為感冒病毒.爬蟲們會罹患肺部感染通常是因為細菌的因素.有時候因為飼主餵食口服藥液或食物時的不慎,進入了肺部而不是該進入的食道,或者是反胃出的物質又被爬蟲們給吸進肺裡.爬蟲類的常見呼吸道感染症狀並不包含打噴嚏. 清理鼻鹽(私譯) 鼻鹽(Snalt)是一些綠鬣蜥飼主談到似乎是綠鬣蜥靠近或接觸的所有表面上的沉積物質所產生的名詞.是由snot(鼻涕) + salt(鹽)所組成(就像煙霧 smog = smoke +fog ),鼻鹽不只是鹽,當一個人從各種表面上清理鼻鹽時發現的. 當鼻鹽累積在鼻孔周圍時,可以濕布輕易地擦除.你可能需要刮刀清除鬣蜥飼養缸玻璃上的鼻鹽,然而一個含有溫和清潔劑的玻璃清潔器也是可以完全清除玻璃上的鼻鹽.至於沾在眼鏡上的鼻鹽必須先以熱水沖洗,然後以溫和的肥皂水清除鏡片上的殘留.如果你擦拭鏡片上的鹽分殘留物,可能導致鏡片刮傷.鼻鹽也會侵蝕黃銅及其他金屬,所以如果你在乎自己的燈具或其他家具,那最好是迅速且經常地去清理. 哈欠 鳥類會打哈欠,蜜蜂也會,甚至是樹上的爬蟲們也會.研究人員並不完全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打哈欠, 或者是為什麼哈欠會傳染.他們知道普通偶發的哈欠是因為腦部或肺部的氧氣缺乏導致的睡意所引起的.過度的哈欠是因為身體吸入或循環氧氣的機能的問題(心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等).一些藥物會影響氧氣的吸收,當哈欠會加重一些關節負擔和疼痛的狀況,包括顎關節及神經痛.(譯者:一些......神經痛,這段我也不知道他在講啥意思的,也應該是我英文太差吧,看不太懂,不過他提到的應該是關於顎關節障礙症[url]http://www.angeldentist.com/s11occlusion.htm[/url]) 除了"氧氣缺乏論"(私譯),另一種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醫院面臨除了某醫生的病人之外,病患的高死亡率.這位醫生唯一異於他人的措施是對病患使用擠壓式人工呼吸器(譯者:我也不知道那真正名稱叫啥,不過大家應該都懂我指的是什麼),那是充滿了空氣的,且可以強行把空氣灌入肺部.這個理論是:經由擠壓式人工呼吸器與哈欠所產生的強力氣流可以重新分配肺臟中肺泡的表面作用素,表面作用素是藉由改變肺泡中的表面張力來保護肺泡不至於塌陷以及維持保持表面作用素的分布,這就是醫生沒有使用擠壓式人工呼吸器的病患之死因.(譯者:真是專業的一段話>"< ,請參考[url]http://140.117.93.1/~zoopei/chap15.pdf[/url]) 而爬蟲類,有其他的原因會引起哈欠或像是哈欠的行為.一隻常被飼主看到牠似哈欠行為的蛇在他結束一場大型獵物捕時動作所產生的"脫臼"行為,打了個哈欠來調整自己的顎關節及其鄰近的骨頭.爬蟲們進食包裹著黏液的食物,例如身上有黏液的魚、兩棲類、蝸牛與蛞蝓製造的驚人黏液,似哈欠的嚙合動作可以幫助清除口中的附著黏液.如果你正在想像,而且你不會對花生過敏,那這個動作一定很像我們在試著清除卡在口腔上方的花生醬(尤其是用濕軟白麵包作的 pb&j 三明治).(譯者:蝦咪洗"pb&j 三明治" @@~) 哈欠的傳染性很顯然是人畜共通的(譯者:禽流感正熱,那就這樣翻吧..哈!).我曾經在看過我的鬣蜥打哈欠後也引發我打了個哈欠,而且我也看到牠們當中有幾隻也在我當牠們面打哈欠後也打了哈欠. 當你正在觀察你的爬蟲時,準備好利用牠們打哈欠的時機:哈欠提供了絕妙的機會讓你可以靠近觀察牠們口腔內部,正好可以觀察牠們口腔內部的結構,也可以觀察口腔內部是否看起來都健康. 譯註:
-- 作者: 紫櫻
給你拍拍手.... :em18:
-- 作者: erebus00484
真是謝謝你.辛苦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