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post16 2005國際新聞回顧-亞洲篇
來自全球的反全球化群眾,再加上從南韓來的2000農民代表,足足癱瘓香港6天之久。來自全球149個WTO會員國部長們,在閉幕前的最後一刻,發表宣言,除了歐盟大幅讓步,同意在2013年前,停止對農畜牧業的出口補貼,在各國關稅減讓,取消貿易壁壘等方面,也完成階段性共識。
由東南亞國協ASEAN十國,外加中日韓以及紐澳印6國元首與會的首屆東亞峰會,12月14號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隆重登場。這16個國家加起來,人口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影響力不能說不驚人。不過,ASEAN十國刻意邀請紐澳印三國參與,其實正反映東協國家,對中日韓三國集團的不信任。
神舟六號火箭載著太空人,直衝雲霄。這不但是中國大陸第二次載人太空船的任務,圓滿完成,更是中國首度在太空失重狀態下,成功進行多項科學實驗的先聲。
10月8號上午,一場芮氏規模7.6的強震,撼動位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喀什米爾高原。超過7萬人,陸續被放進死亡名單,200萬左右災民,則分布在印度,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統治的喀什米爾偏遠山區。然而,大災難也引起世人發大宏願,印巴兩國不但暫停擱置主權爭議,開放邊境哨站。百年難見的浩劫,同時也喚醒史無前例的國際賑災活動。
聯合國警告說,這波禽流感一但爆發人傳人的疫情,全球死亡人數可能高達500萬至1億5千萬.亞洲包括中國在內,目前71個死亡病例,候鳥遷移,更增病毒變種的機會,嚴防禽流感,已經成了國際合作最重大的考驗,各國政府都不敢輕忽。 [url=mms://210.59.147.2/wmv9/20051230_22001H.wmv]→請點此瀏覽新聞影片[/url]
2003年的一場炮火,換來了伊拉克的2005年民主大選。15號的議會選舉,一千多萬選民參加投票,在伊拉克政府和駐伊美軍嚴密的安全措施下,整個選舉過程基本順利。伊拉克選舉初步結果 ,什葉派在巴格達省領先。
玻利維亞古柯農領袖莫拉萊斯,改變200年來玻利維亞白人當家的傳統,成為第一位原住民總統。莫拉萊斯讓拉丁美洲的左派勢力如虎添翼,誓言讓要成為"美國的夢魘"。
德國總理大選,五五波的情形下,在歷經兩個月的談判,由梅克爾出任總理,創下不少歷史紀錄,不但是德國首位女總理,也是第一位來自東德的總理,51歲的年紀更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梅克爾上任後,希望讓歐盟憲法,敗部復活。
歐盟25國目前共有13個歐盟成員國批准了歐盟憲法條款。 但今年夏天,被法國和荷蘭的全民公決否決後被打入冷宮遭到擱置。歐洲一體化進展之路,崎嶇多變又難行。
倫敦地鐵連環爆炸案,56人死亡,過去英國是伊斯蘭組織避難、籌集資金、從事宣傳、試圖招募新人的地方,倫敦地鐵爆炸案發生後,情況已經出現變化,西歐不再被視為有用的後勤基地,而是成為新的戰場。 [url=mms://210.59.147.2/wmv9/20051231_19007H.wmv]→請點此瀏覽新聞影片[/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