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kygico
-- 發表時間: 2005/09/22 12:24pm
各位大大 我拿到3顆花格貝母 請問該怎麼種阿 得到的資訊是很難種 煩惱哩
-- 作者: silverstar
-- 發表時間: 2005/09/26 11:12am
在台灣應該是很難種的 如果您住高冷地區可以試試看 平地的話就沒辦法了 以貓頭鷹出版的球莖花卉圖鑑為例 光生長適溫就差得遠 您該不會是團購或者某網站交換來的吧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09/26 11:36am
連外國的網站都說這種貝母 比王冠貝母需要更低溫 但溼度可以多一些 王冠貝母在台灣..... 所以可能.....
-- 作者: kygico
-- 發表時間: 2005/09/26 02:50pm
to silverstar 是在拍賣網站買的 3球150 我在士林 to fierycloud 除非今年台北市下雪 否則我也只能試著種種看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09/26 03:57pm
不用那麼冷 不過也差不多 荷蘭網站寫說 15-0-15 只要有這樣的溫度周期就可以 15度開始長 長出來後 高溫到15度之後又會休眠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10/01 05:03pm
基本上買來就將它放在冷凍庫保存還可以讓你永遠擁有 種到土裡會有若干镸出一些葉子然後不久就會消失 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美麗的影像封存在記憶中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1 05:12pm
今年說不定會有一個嚴寒潮濕的冬天 說不定可以看到花 才化作春泥 湖北貝母農試所好像有在做組培 是不是台灣可以種 希望有人可以進口來試試 反正也是藥用的 大陸也種很多
-- 作者: kygico
-- 發表時間: 2005/10/01 05:38pm
[UploadFile=A8A9A5C0_1128159314.jpg] 就是他啦 打算12月在下土 fierycloud 我覺得浙貝母花色好"樸素" 台灣應該能種吧 聽說浙貝母滿耐高溫的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10/02 02:01pm
浙貝母只分布在華中地區 要是耐熱的話,那華南地區早可以種植 即使再耐熱的貝母,也是要想想你住的環境,這裡是台灣 依據我多年試驗的結果,送你3個字"醒醒吧"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3 10:5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fierycloud在 2005/10/04 03:28pm 第 1 次編輯]
我的花格貝母已經發芽了 大概看不到開花了 真是不該把它以潮濕的方式冷藏 那請問大大湖北貝母呢 農試所有做組培測試要用價值 是不是會比浙貝母好種呢 還有雖然華中地區冬季比華南冷 可是中國三大火爐 有一個就在華中 南京還是有產貝母及百合 華中幾個盆地夏季高溫潮濕 比受海洋調劑的台灣還要潮濕悶熱 不過當然這些都是產在郊外或山區 不過夏季並不會涼太多 因為不高 地中海的歐洲緯度大約40度 然而夏季仍有30-40度之高溫 義大利百合種植產業仍很發達 因為使用二次培土 或先以8-12度發根等方式 再栽植 取得相當成果 人類的栽植技術及作物是互相改良 一起演化的 不過沒有專家在台灣引進 可能是比較不適合在台灣種植 或種植方式太繁瑣而沒有經濟效益 這樣我就想到 年初的王冠貝母 其原生地夏季與台灣一樣熱 但是乾旱 冬季只要冰一下就可以 但是還是沒有種起來....[UploadFile=DSC070821_1128410928.jpg]
-- 作者: kygico
-- 發表時間: 2005/10/03 12:0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5/10/02 02:01pm[/i] 發表的內容:[/b] 浙貝母只分布在華中地區 要是耐熱的話,那華南地區早可以種植 即使再耐熱的貝母,也是要想想你住的環境,這裡是台灣 依據我多年試驗的結果,送你3個字"醒醒吧" [/quote] 大大 以你多年的經驗 太台灣有種到開花嗎 老實說 我不是很喜歡浙貝母的花色 至於我的花格貝母 能不能生長開花 或是半路死亡 我只能遙遙期望囉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10/03 04:4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ygico[/u]在 [i]2005/10/03 12:05pm[/i] 發表的內容:[/b] 大大 以你多年的經驗 太台灣有種到開花嗎 老實說 我不是很喜歡浙貝母的花色 至於我的花格貝母 能不能生長開花 或是半路死亡 ... [/quote] 镸完葉子夏天就跟著來 然後就...... 每次都這樣 即使在冬天冷的比台北還冷的馬祖也是消苞 所以再說一次"醒醒吧" 另外就更不需要幻想黑百合了 它的學名就是勘察加半島產之意 勘察加半島在哪,自己翻地圖就會知道....在庫頁島上面...... 好了最後會發現種這類的東西就像是再夢遊仙境般的 種植這些球根時,要先自我催眠或是像是在託夢一般的種入球根 然後........OK
-- 作者: archaean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6:14am
雖然夏洛特大講的真的粉殘忍…@_@ 不過我真的讚成他的意見… 這些物種,就是因為適合他原本生長的環境,所以才能在這麼冷的地方生存下來。 同樣的道理,熱帶地方的物種真的硬要十萬八千里的送到很冷的地方種,一樣。 難道建造溫室就可以克服了嗎? 雖然我本身也是對一些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的物種存有幻想,相信這是大家都難以避免的XD。 但我覺得我們都應該保有謹慎的態度,尤其是我們常常在塔內「混」的人(呵呵呵…我都嘛潛水比較多)更該有這樣的認知。 真的沒辦法,我覺得就別種好了,當然自主權仍在您及各位塔友們的手上。 但我只想說…就像養動物一樣,當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還是別傷害自已心愛的小生命… 最後,我想說的是…應該是人類遷就自然,而非自然應隨著人類改變。
-- 作者: Archaean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6:3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fierycloud[/u]在 [i]2005/10/03 10:55am[/i] 發表的內容:[/b] 我的花格貝母已經發芽了 大概看不到開花了 真是不該把它以潮濕的方式冷藏 那請問大大湖北貝母呢 農試所有做組培測試要用價值 是不是會比浙貝母好種呢 還有雖然華中地區冬季比華南冷 可是中國三大火爐 有一個就在華中 南京還是有產貝母及百合 華中幾個盆地夏季高溫潮濕 比受海洋調劑的台灣還要潮濕悶熱 不過當然這些都是產在郊外或山區 不過夏季並不會涼太多 因為不高 地中海的歐洲緯度大約40度 然而夏季仍有30-40度之高溫 義大利百合種植產業仍很發達 因為使用二次培土 或先以8-12度發根等方式 再栽植 取得相當成果 人類的栽植技術及作物是互相改良 一起演化的 不過沒有專家在台灣引進 可能是比較不適合在台灣種植 或種植方式太繁瑣而沒有經濟效益 這樣我就想到 年初的王冠貝母 其原生地夏季與台灣一樣熱 但是乾旱 冬季只要冰一下就可以 但是還是沒有種起來.... [/quote] 不好意思…我不是來討伐您的,雖然我上面已經發表一篇,不過我現在有看到這個,好像沒什麼人回答… 所謂的組培方式進行葯用價值的測試,並不是就是把它「種」起來! 目前的研究競爭並不准許時間上的浪費,因為隨時會有人比你早做完相似的研究,比你早發表,然後正在做的東西就…沒用了。 所以這裡所說的組培的方式,並不就是一般我們所認為的把它組培然後誘導成一株株的小植株,拿去種。因為我們所謂的中葯或西方所稱的herb的葯草之類的葯用植物,都是利用植物細胞所產生的二次代謝物所產生的功用。所以現在進行量產及實驗,均只是培養出植物細胞,但並不太誘導它們分化成各種不同功能的細胞,只藉由細胞培養的方式來取得細胞所分泌的二次代謝物(其實大部份就是它們的「廢物」)再進行分析其中是否真有對人體疾病或健康有益的成份。 所以,在台灣有進行組培的葯用價值分析,並不代表就有種。即便有試種,也是種在中、高海拔的 地區,比如在宜蘭、嘉義、新竹等地區的山區。否則的話,以台灣園藝商人的腦筋…馬上就推陳出新了。 至於,你提到很多很多地方的夏季跟台灣相似,又比台灣熱,但仍可以種植。 您有沒有想過,這些地方的夏季多長?這些氣候的時間延續多久? 百合科的植物,具有鱗莖就在於它們可以暫時利用鱗莖躲在地下,等待不適合生長的時期過去。 但是,生長期與休眠期之間必須有一定的平衡。 這些地區的「嚴酷氣候」(對於貝母),是多久,應該相對就有多久的休眠期,相對的,貝母們能夠生長的時間有多久?那麼您就可以了解,何以這些地方能種而台灣平地是種不起來了。 不好意思,我說話和打字的口氣都是一個樣的… 但我的心態是一半跟你討論,一半是也是希望您多考慮。^^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2:11pm
關於Archaean大的回覆 當然相差過大的環境的確是不可能的 但是其間交錯的機會如 高緯短暫的夏季 以及台灣的冬季恰可配合 只是日照時間須掌握 人沒有能力的時候到底是需要培養進而繼續實驗 還是就此放棄真的很令人兩難 不是嗎 我們仍生存在數億年前的生物所產生的廢毒氣之中 且缺之不可 人類與自然是一體的 糧食作物不也與人類完美的共生 人類藉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種族 糧食作物也占據了大量的面積 既然生物有所活動 有限資源的分布必然有所影響改變 生物量已經積聚並被搜括控制於人類的族群當中 必然會對自然界的運作造成影響 難道要藉由各式方法強迫人類死亡釋出生物量 並藉以減少人類每日飲食日用排遺的各種流動進出而受影響之生物資源 更遑論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干涉具有延時效應 現在人類已經使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利用自然 然而過去的人類活動也使得自然的改變速度讓許多生物無法趕上 以致滅絕 只伸手去挽救物種 有很多時候 是因為環境無法完全改善 更多是因為 不經濟 自然環境改變與人類的生存適應是相應且必然的的 只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對於湖北貝母在研究報告中的確是有提到使用組培取得的二次代謝產物 進行藥用分析 但另一點重點是針對增殖鱗莖 因為若只需在研究室間工廠中讓細胞合成藥用物質 大可不必考慮環境 採用藥效成份最多之川貝及藏貝
研究競爭更大的問題就是在實驗中努力減少時間浪費 然而卻不交通有無 以至於過去失敗無結果的研究 不斷的有新的計畫人員資源投入浪費 關於貝母這個議題 當然是有研究過才會發問 中國貝母生育期約需2-5個月 其中平貝2個月 湖北貝3.5個月 湖北貝母生育地為兩湖盆地周圍200-400m地區 台灣秋春冬皆有相似 湖北貝母3月發芽 6月中收成 冬季氣溫高於零度
花格貝母3月種植至4月開花 六月初收 根據此篇 http://www.actahort.org/books/266/266_12.htm 只要在台灣10-12月之前提供5度低溫供其發芽 一月溫度低於18時種下 使花苞發育(12-15度)在最冷的二月前後應該就可以開花 當然這是查到的資料 變數還很大 希望大家先進 可以把種植失敗的步驟氣溫季節介質透露一下 這樣大家可以不用在鑽死胡同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2:20pm
忘了還有一點 很多生物無法在一地繁衍 並不只是因為演化所造成的習性限制 或是該地環境相差過大 有更多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到達該地 或是沒有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型態到達 就像是或野外的霍香薊 還是有人種不起來 在南非變成野草 號稱海平面到3000公尺高山都有分佈的台灣百合 從種子種不到開花的台灣人又有多少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2:22pm
嘿嘿 兩樣都種不起來的就是我 不是特例哦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2:37pm
很多東西在排除萬難的實驗下都可以有些成果 只是一旦涉及到商業栽培,一些不符合經濟效應的種植方式就會被放棄 即使在趣味栽培時,要是需要的過程相當繁瑣而變成無趣時,我想也是難以讓人接受,雖然台灣的冬季可以提供短暫的低溫供做這屬成長的低溫,已讓其開花,但是在接下來的儲存養分等肥球的工作就很困難,當消費者枝到這花的真實面目是和鬱金香一般種完就隔年就丟我相信會想去買的人會大大的減半銷售量必定很差,這又影響到進口商會想去進它來賣嗎? 是的提供光照以增加其成長其需要的日照,但是這植物所需要光質不像非洲堇那般只是幾盞簡單的日光燈時,消費者需要想想去花高價去買比球根還貴的燈管是否有其必要 最後未何少見還有個更大的原因是.......當花農用計算機算算成本後,當他們知道花了一堆成本和技術後一把切花只能賣120,不但利潤很低而且拍賣時會有可能變成殘貨時..........那還是種宮燈花或是彩色海芋這種廣為多數人會喜愛的種類時會比較保險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3:52pm
同感 鬱金香球根在台灣還是有人賣有人買 就像切花會枯 明年不會再開 還是會有人買一樣 重點是消費著認為是否值得 市場的區隔夠明顯 又有足夠的管道提供需求與供應 還有宣傳與資訊 就會是商機所在 商機並不只在於植物本身 附加價值的提升以及週邊器材介質 也是商機的來源 只是可藉此商機生存的商人數量多寡會變動 不以營生為目的 當然也要是在於有結餘又有意願的情況下 光是就興趣所獲得的成就感 就難以用金錢來估計 當然投入的資源就要該個人情況的權衡 像宮燈及海芋一般台灣人不也種成一年生植物 甚至連開花都不得見 反而只能大量出現在切花市場上 而街頭巷尾常見的孤挺花 就不像歐美可以容易地買到切花 商業栽培有時還是能夠扭轉乾坤的 只要有需求 經濟效益符合 就像是霧峰的菇農不分四季 利用冷庫 生產出多種低溫菇類 當然要配合銷售措施及宣傳
-- 作者: kygico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8:06pm
哇 沒想到3顆小貝母引起諸多專業的迴響 其實就算到時種不起來 3顆150的成本也不會令我太心痛 只能感嘆就像charlot大大所言 有機會出國見到花格貝母的蹤影 趕快拍下來並留在記億中了
-- 作者: 曉月
-- 發表時間: 2005/10/04 09:00pm
貝母 連我這裡都活不了 而且越美麗越活不了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05/10/05 09:26am
是夏季種的嗎 貝母都生育在春季為多 低海拔的也活不了嗎 北京的貝母http://home.no.net/chenyi/fritillaria.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