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蝶與蛾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25)
--- 淡小紋青斑蝶的生活史(下)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5&topic=7441)


-- 作者: kannakkan
-- 發表時間: 2009/07/04 05:56am

                    淡小紋青斑蝶的生活史(下)-紫斑蝶追、追、追(三)

                                                                                   kan小炭

       當自己在四月下旬的傍晚,回到家中,看到沙皮狗幼蟲已經倒掛在枝頭,做著仰臥體坐。這時只能期待隔天清晨能一睹牠脫衣變身的過程,尤其那毛毛蟲的身軀幻化成蛹的過程。等到翌晨驚醒時,已經是七點多了,這時沙皮狗幼蟲……,啊!牠已經…抖落掉蛻下的表皮……。


       真是的,又錯過這精彩的瞬間,回了神,立即架好相機,繼續紀錄後半段的發展。回顧短暫蛻皮瞬間,只剩下肉質突起、三對腳及肉足的緊縮外衣閒置在地。掛在枝頭的是不斷搖擺的蛹體,這蛹體不再是長條形圓桶狀的身軀,轉變成玲瓏有致、晶瑩剔透的綠寶石,從側面還可以看得清楚,不曾出現在牠生命的翅膀紋路。


[UploadFile=1DPP_27411_1246658007.jpg]

蛹體不再是長條形圓桶狀的身軀,轉變成玲瓏有致、晶瑩剔透的綠寶石


[UploadFile=2DPP_27416_1246658107.jpg]


從側面還可以看得清楚,不曾出現在牠生命的翅膀紋路


       這項雕塑計畫還未完成,牠對此曲線還是不夠滿意,逐漸圓潤的身體持續些微的扭動,頭、胸、腹勻稱的每一體節開始產生變化,看著原本在中央區隔的白色點狀線條,慢慢躍升到三分之一處,就知道腹部在逐漸擠壓中不斷縮短。這時,美麗的翅膀紋路顯得更加耀眼,試想這些外表看得到的轉變已經夠眼花撩亂,然而綠寶石內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機制讓沙皮狗幼蟲有這麼大的轉變呢?誰來告訴我啊!


[UploadFile=3DPP_27422_1246658126.jpg]

從側面還可以看得清楚,不曾出現在牠生命的翅膀紋路



-- 作者: kannakkan
-- 發表時間: 2009/07/04 05:59am

       羅賽在「蝴蝶密碼」中談及蝴蝶幼蟲到蛹期生理上的變化,他說『其實許多改變在成蛹之前就開始了。』尤其對於匍匍前進的幼蟲,多了兩對亮麗的鱗翅。他繼續談論著:『早在第一個幼蟲階段,也就是一齡的時候,蝴蝶的翅膀就出現了,就是在胸節內的增厚細胞,而這些細胞會變成兩個囊袋,稱做翅芽或是器官芽。到了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第五齡時,每個囊袋都會向內摺起,成為一個四層的構造,對應未來成蝶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這時脈管的型態已確立,翅膀的藍圖也逐漸形成,甚至小到最小的眼紋。』因此這些機能上的改變,早就在看不見的身體內部裡,慢慢醞釀著,無聲無息沈潛、發酵著。


       綠寶石的新型態大致底定,又過了一天,白色點狀線條鍍上一層金屬光澤,周圍還點綴著銀色斑紋。從外表而言,這顆綠寶石融入大自然的色彩,但是表面的銀色金屬斑紋,似乎又在擾亂天敵視線,或讓天敵驚覺此非為可食之物。大自然的演化,讓這擬態與警戒兼具的蛹體,成為一顆可遠觀、不可褻翫焉的閃耀綠寶石。


[UploadFile=4DPP_27483_1246658301.jpg]

這擬態與警戒兼具的蛹體,成為一顆可遠觀、不可褻翫焉的閃耀綠寶石




       在閃耀綠寶石內,這段時間,基因開開關關,細胞間不斷著運作著。羅賽在「蝴蝶密碼」上有一段巧妙的譬喻,他說『在變硬的蛹體上,牠們終於像是一千台彈珠遊戲台。碰!喀啷!彈回!這是彈珠奇技,混亂控制了,沒有一樣是隨意的。簡單的幼蟲眼睛消失,複雜的蝴蝶複眼從其他的細胞長出來。腿拉長,還加上節肢。新的肌肉也發育出來,有些是為了飛翔。那個凸顯的大肚子縮小了。性器官出現,雌性體內的卵成熟,雄性體內的精子也會。』

       這麼神奇的變化,就如同他形容的彈珠遊戲台上的變化,『哨音、閃光、鈴聲大作!每一樣東西都在加快速度,要在正確的時間,被推向正確的地方,做正確的事。細胞死亡,被重新吸收,細胞分裂,細胞重新建造。你就勝了!』

       在大自然的巧手下,經過七、八天的醞釀,蛹體像是突然被倒了幾滴墨汁,只是幾個小時不見,它就染黑了。自己的飼養經驗中,等到黑寶石逐漸分離出外圍的透明表層,再慢慢浮現出薄薄的一層空氣,我想一隻嶄新的蝴蝶即將誕生。

       那是五月初的一個早晨,六點多,青斑蝶已悄悄的爬出透明表層,倒掛在枝頭上,然而無緣看到牠掙脫的過程,與吐納間逐漸舒展的鱗翅。猶記著半夜中還有醒過來一次,只是又貪睡了,那蝴蝶就在天色漸亮中,伸展波光粼粼的鱗翅,蟄伏等待著。


[UploadFile=5IMG_7946_1246658324.jpg]

蝴蝶就在天色漸亮中,伸展波光粼粼的鱗翅,蟄伏等待著



-- 作者: kannakkan
-- 發表時間: 2009/07/04 06:04am

       


       當孩子長大後,也有獨自闖蕩江湖的一天,蝴蝶飼養後的野放,亦是如此,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學習課題喔!若只是單純考慮蝴蝶未來的傳宗接代,那似乎只要野放到有幼蟲食草的區域即可,但是野放的地點能不能讓牠尋覓到愛的伴侶,以及不同領域會不會因人為因素,造成亞種間的交配,都是野放需要考量的因素。尤其看了詹家龍在『紫斑蝶』這本著作,自己有更多警醒。他提到大白斑蝶有台灣亞種,與翅膀波浪狀黑帶較粗的綠島亞種,在台灣亞種間,又因北海岸、蘭嶼、恆春半島等地理位置的區隔,有了不同程度的變異。



       至於野放青斑蝶需要顧慮哪些問題呢?詹家龍提到人工種植養殖寄主植物常可吸引雌蝶在此產卵,並建立穩定的族群這點看來,本種(淡小紋青斑蝶)應具有相當程度的移動能力。這是之後才知道的訊息,至於當時雖然好奇牠到底有沒有能力千里尋覓伴侶與幼蟲食草,但是還是選擇最保險的作法,那就是送回到原蝴蝶生態園區野放。


[UploadFile=6DPP_04789_1246658523.jpg]
蝴蝶生態園區中的淡小紋青斑蝶

       謝謝沙皮狗蟲蟲,約末一個月的相處時光,讓我有一美好的經驗,雖然生活作息有了改變,但是等待的過程是期待的、欣喜的。有了這段深刻的過程,當自己再看到青斑蝶時,都會想很多…很多。


               後記


       自從有了小豌豆,就沒辦法再隨性養蟲了,最近還被家長虧,如果照顧小豌豆像照顧蟲蟲一樣那就好了,唉!我想我給別人的印象真的有點走火入魔了。初為人父,小豌豆成為我新的觀察對象,雖然只有週末假日的相處時間,但是往返的感覺是甜蜜的。看著懷胎八個月後,小豌豆順利誕生,尤其在豌豆細心呵護下,她越來越有米其林的樣子了!真是有女萬事足。最後要感謝豌豆的辛勞與對我任性的包容,讓我在這個忙碌的學期末,還有閒暇完成這篇壟長的生活史。

[UploadFile=7IMG_2913_1246658544.jpg]


可愛的豌豆母女檔


                    歡迎光臨    kwan趴趴走中體驗生態教育

                      http://tw.myblog.yahoo.com/k-wan/

       在台灣及世界的趴趴走中,體驗自然生態之美,希望透過攝影與文字,將各個定點觀察的點點滴滴紀錄下來,描述著一段段動物的小故事,歡迎一起來體驗


-- 作者: 思靈
-- 發表時間: 2009/07/04 02:47pm

精彩精彩!!
每次找到食草都是以金班蝶的幼蟲居多,青班蝶的就比較少見.
班蝶吊蛹的金屬色實在很特別,可與鳳蝶比美~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