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蝶與蛾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25)
--- 2008台灣紫斑蝶不想飛?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5&topic=6042)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7/12/11 11:24pm

大雪節氣本來該是北方系統大舉南下北台灣,太平洋高氣壓卻往西入侵打退大陸高氣壓,讓整個台灣與中國南方地區進入赤道熱風帶中。

按照我的[標準],是一個新年度的開始了。

紫斑蝶也開始進入陽明山區,隨著2008年的第一道南風、西南氣流(夏風)與東南風(春風)開始新年度的生命旅程。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7/12/19 11:33pm

2007/12/19

上午開始吹西風。中午西風強勁,松山機場飛機改向起飛。下午減弱仍吹西風。傍晚吹西風。

雲朵最低高度約300公尺左右。

快冬至了,卻來西風。芒萁吐芽,馬醉木開花了,過去這兩種現象可以宣告[開春了]。

冬至還沒到,春天就來了。

雪萊阿雪萊,你那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詩句,卻在21世紀初期的北台灣出現冬裡春現象。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7/12/27 06:51pm

2007/12/27 入冬第三波回暖,東南風轉南風 氣溫29度 指外線指數6
唭哩岸山 新鮮黑脈樺斑蝶西南向飛入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1/08 11:35pm

2008/01/07-08入冬第四波回暖。寒流持續約十天,平地最低溫約10-12度C。稜線約8-10度C。

回暖西南風兩天,太陽下高溫35度C,相對濕度60-75%,紫外線指數太陽下2。1-4。5。

內湖:端紫斑蝶幼蟲(珍珠蓮)與母蝶尋找食草產卵。青帶鳳蝶幼蟲。
北投:黑脈樺斑蝶尋找食草產卵。地圖蝶。

欖仁樹轉紅、烏桕轉紅、羅氏鹽膚木轉橘,楓香轉紅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1/27 01:41am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9151.html

2008-01-20
科學家發現大樺斑蝶遷徙的分子基礎

Scientists discover molecular basis of monarch butterfly migrat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19003419.html

January 08, 2008

自從被發現之後,北美洲東部大樺斑蝶(monarch butterfly,帝王蝶、王斑蝶)的年度遷徙擄獲了人類的想像力與心靈。每年有數百萬隻蝴蝶飛行了幾千英里到中墨西哥松樹林叢生的中墨西哥,涵括範圍約 70 平方英里,在許多方面來說,是個令人敬畏且神祕的事件。然而,過去 20 年來,科學家開始揭開這趟旅程背後的緣由:那一種生物學壯觀的結果,由蝴蝶腦部一小群細胞中,一種錯綜複雜的分子機制所驅使。

麻州大學醫學院教授以及神經生物學系主任 Steven M. Reppert, MD,成為了致力揭開大樺斑蝶遷徙神祕面紗的一股先導力量。他的先前研究證明,蝴蝶利用一種具時間補償的太陽羅盤(time-compensated sun compass)與日光提示協助引導牠們抵達松樹林。他的研究證明時間補償是由蝴蝶的晝夜節律時鐘(circadian clock)所提供,即使太陽橫跨天空,那仍允許帝王蝶持續校正其飛行方位以維持一個固定的方向。

現在,有二篇論文將於本週發表在開放進入之出版者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旗下的二份期刊上。 Dr. Reppert 等人首度詳述大樺斑蝶的晝夜節律時鐘,並確認與描繪一種全新時鐘基因的特性,其所提供的深刻理解不只包含了蝴蝶的生物學與牠的遷移,還包括一般晝夜節律時鐘的演化。

在「Cryptochromes Define a Novel Circadian Clock Mechanism in Monarch Butterflies That May Underlie Sun Compass Navigation」這篇文章中,發表在 PLoS Biology 上,Reppert 等人揭露大樺斑蝶的晝夜節律時鐘利用一種新穎的分子機制,那迄今為未曾在其他昆蟲或哺乳類動物身上發現。

藉由研究其他二種生物 -- 果蠅與老鼠 -- 科學家認為牠們分別是理解昆蟲時鐘與哺乳類動物時鐘的優良模型。透過這些研究,科學家描述了一種時鐘機制,那本質上是種循環(loop),蛋白質在一個大約需要 24 小時來完成的週期內被製造與摧毀。此外,研究者確認出這些一同作用,驅動此過程的因子。

Reppert 等人對於其中一種因子格外感到有興趣:CRY,一種隱花色素(cryptochrome)蛋白,那最初在植物當中發現,隨後也在果蠅與老鼠身上發現。在果蠅中,CRY 作用如同一種藍光受體(blue light photoreceptor),讓光線能進入(access)包含時鐘的細胞。在老鼠身上,CRY 並不會吸收光線,相反地,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元件,為中央的發條(clockwork)提供動力,讓回饋圈(feedback loop)能持續下去。(在老鼠身上,光透過動物的眼睛進入此時鐘。)

考慮到 CRY 在果蠅身上的功能以及光在遷移當中的角色,科學家假設大樺斑蝶的時鐘與果蠅相似。Reppert 等人因發現蝴蝶的時鐘如同其遷徙一樣壯麗而感到吃驚與興高采烈。遺傳研究揭露,大樺斑蝶不只具有像果蠅一樣的 CRY,而且還有另一種隱花色素,那進一步測試後確認為蝴蝶體內,一種新的時鐘分子。令人驚訝地,這種隱花色素,封為 CRY2,在結構上反而與脊椎動物的 CRY 更為相似。

特別是,科學家們也發現大樺斑蝶時鐘的核心成份與那些哺乳類動物時鐘相似。如同在老鼠身上,CRY2 在蝴蝶體內作用以維持此回饋圈,而 CRY1 則如同果蠅那樣,讓光線仍能進入細胞。

"這是個相當有趣的,關於一人如何考慮昆蟲時鐘模型的重新組合。在此沒有理由懷疑蝴蝶的時鐘與果蠅(drosophila)會相異。而這些差異已經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晝夜節律時鐘如何演化的事," Reppert 解釋道。"我們在蝴蝶體內所看見的是種令人震驚的時鐘機制,那與我們自己的晝夜節律時鐘更加相似,而與果蠅反而不太相同!出現二種功能迥異的 CRYs 指出大樺斑蝶的(時鐘)是一種祖傳的(ancestral)時鐘;這種時鐘,在整個演化路線中,已經改變成不同於其他昆蟲與哺乳類動物。"

Reppert 等人不只發現 CRY2 在帝王蝶時鐘中的功能,他們也發現 CRY2 也具有標記一種關鍵神經路徑,從晝夜節律時鐘到太陽羅盤,的功能。這種時鐘到羅盤的路徑在時鐘與太陽羅盤之間提供一種基本的連結,這兩種都對於成功的定位與導航不可或缺。如同 Reppert 所解釋的,"CRY2 顯然具有雙重功能 -- 身為一種核心時鐘元件與一種輸出模組,將時鐘與羅盤連結在一起。"

在他們大樺斑蝶時鐘的研究與關於 CRY2 的鑑別之外,Reppert 等人也同時合作創造出一個蝴蝶基因組資源。

在「Chasing Migration Genes: A Brai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Resource for Summer and Migratory Monarch Butterflies (Danaus plexippus)」這篇發表於 PLoS ONE 的文章中,Reppert 等人描述一種腦部表現順序標籤(brain 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藉由比較基因在遷徙性與非遷徙性蝴蝶腦中的基因表現以確認涉及遷徙行為的基因。

他們已確認約 10000 種 ESTs,那佔大樺斑蝶基因組 50% 以上的基因。ESTs,那代表基因在蝴蝶腦中的表現單位(expression units),目前正在分析與歸類,而且 Reppert 希望此遺傳資訊將能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所廣泛利用(譯註:詳見相關報導)。

"這資訊,以及在此研究中所確認的遺傳標記,將協助我們區別族群之間,或甚至是遷徙性與非遷徙性蝴蝶之間的遺傳差異," Reppert 說,並補充道:"此資訊為蝴蝶基因組的複製設置了舞台。"

事實上,Reppert 以及他的研究員最近與 SymBio Corporation (www.sym-bio.com) 開始了一項合作協議,要將整個蝴蝶基因組定序。根據 Robert A. Feldman,SymBio 的總裁與 CEO,表示:"我們勘查大樺斑蝶基因組的序列感到相當興奮。所取得的資訊不僅能幫助闡明蝴蝶遷徙的分子基礎,還能夠為比較基因組的研究增添大量知識。" SymBio 專精各種生物的基因組定序,從細菌到哺乳類動物。

最終,Reppert 實驗室將繼續研究以了解大樺斑蝶時鐘如何以 CRY2 的力量與太陽羅盤「交談」。研究者的研究目標是要了解時鐘--羅盤交互作用的分子與解剖學基礎,當太陽在一日之內越過天際時,那能夠讓遷徙維持在固定的飛行方向上。

Dr. Reppert 也說明,"大樺斑蝶為神經生物學提供一種迷人的動物模型。藉由了解更多關於晝夜節律時鐘與太陽羅盤交互作用的方式,讓大樺斑蝶能夠達到其生物學密度,我們將獲得關於「腦部如何作用以包含關於時間及空間資訊」的有用洞見,那已遠超過與蝴蝶之間的關連。"

http://www.physorg.com/news119003419.html
Scientists discover molecular basis of monarch butterfly migration
Since its discovery, the annual migration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n monarch butterflies has captivated the human imagination and spirit. That millions of butterflies annually fly a few thousand miles to reach a cluster of pine groves in central Mexico comprising just 70 square miles is, for many, an awesome and mysterious occurrence. However,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ientists have begun to unveil the journey for what it is: a spectacular result of biology, driven by an intricate molecular mechanism in a tiny cluster of cells in the butterfly brain.
Sponsored Links (Ads by Google)

Platypus Technologies - Cell Migration Assay Available Now!
www.PlatypusTech.com

Butterfly Valley - Make the Most of Your Vacation: Get the Truth. Then Go.
www.TripAdvisor.com

Butterfly Tattoos - Find Butterfly Tattoos. Search Butterfly Tattoos.
AllTheTattoosButterFly.info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Professor and Chair of Neurobiology Steven M. Reppert, MD, has been a pioneering force in the effort to demystify the migration of the monarch. His previou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utterflies use a time-compensated sun compass and daylight cues to help them navigate to the pine groves. Hi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ime compens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butterfly’s circadian clock, which allows the monarch to continually correct its flight direction to maintain a fixed flight bearing even as the sun moves across the sky.

Now, in two papers that will be published this week in two journals of the open-access publisher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Dr. Reppert and colleagues describe in detail the monarch butterfly circadian clock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an entirely new clock gene that provides insight into not only the biology of the butterfly and its migration, but also the evolution of circadian clocks in general.

In “Cryptochromes Define a Novel Circadian Clock Mechanism in Monarch Butterflies That May Underlie Sun Compass Navigation,” published in PLoS Biology, Reppert and colleagues reveal that the circadian clock of the monarch uses a novel molecular mechanism, heretofore not found in any other insect or mammal.

By studying the clock in two other organisms—the fruit fly and the mouse—scientists thought that they had very good models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ect clock and the mammalian clock,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se studies, scientists had described a clock mechanism that is essentially a loop where proteins are made and destroyed over a cycle that takes approximately 24 hours to complete. Further, investigators identified those factors that work together to drive this process.

Reppert and colleagues we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one of these factors: CRY, a cryptochrome protein that was initially discovered in plants and was subsequently found in the fly and the mouse. In the fly, CRY functions as a blue light photoreceptor, allowing light access to clock-containing cells. This enables the resetting of the clock by the light-dark cycle. In the mouse, CRY does not function to absorb light; rather, it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that power the central clockwork enabling the feedback loop to continue. (In the mouse, light enters the clock through the animal’s eyes.)

Given the function of CRY in flies and the role of light in migration, scientists presumed that the monarch’s clock would resemble that of the fly. Reppert and his collaborators were stunned and elated to find that the clock of the butterfly was as spectacular as its migration. Genetic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monarch had not only the fly-like CRY, but also another cryptochrome that further tests identified as a new clock molecule in the butterfly. Surprisingly, this cryptochrome, dubbed CRY2, is more similar in structure to vertebrate CRY than to that of the fruit fly.

Notably, the scientists also found that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monarch clock resembled those of the mammalian clock. As in the mouse, CRY2 functions in the butterfly to maintain the feedback loop, while CRY1 still allows light to access the cells, as in the fly.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realignment of how one thinks about insect clock models. There was no reason to suspect that the butterfly clock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rosophila. That it is different has already told us something about how circadian clocks have evolved,” explained Reppert. “What we have in the butterfly is an astounding clock mechanism, one that is more similar to our own circadian clock and less similar to the clock of the fly! The presence and function of two distinct CRYs suggest that the monarch’s is an ancestral clock; a clock that, over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has changed differently in other insects and mammals.”

Sponsored Links (Ads by Google)

DeltaV for TDC 2000/3000
End your high support costs. Easily connect with DeltaV.
EasyDeltaV.com/EasyConnect

Vista Migration
Migrating to Windows Vista? Download our free guide today!
www.ITBusinessEdge.com

MagicData
High Performance Dat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ww.ispt.co.il
Reppert and colleagues not only discovered the function of CRY2 in the monarch clock, but they also found that CRY2 may function to mark a critical neural pathway from the circadian clock to the sun compass. This clock-to-compass pathway provides an essential link between the clock and the sun compass, as both are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orientation and navigation. As Reppert explains, “CRY2 appears to have a dual function— as a core clock component and as an output molecule, linking the clock to the compass.”

Concurrent with their studies of the monarch clock and relevant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Y2, Reppert and colleagues have been working to create a butterfly genomics resource.

In “Chasing Migration Genes: A Brai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Resource for Summer and Migratory Monarch Butterflies (Danaus plexippus),” published in PLoS ONE, Reppert and his collaborators describe a brai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resource, used to identify genes involved in migratory behaviors by comparing the gene expression in the brains of migrating butterflies to those of non-migrating butterflies. They have already identified ~10,000 ESTs that likely represent over 50 percent of the genes that make up the monarch genome. The ESTs, which represent expression units of genes in the butterfly brain, are currently being analyzed and catalogued and Reppert hopes that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will be of wide use to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This information, along with genetic markers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will help us distinguish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tions or even between butterflies that are migratory and not migratory” Reppert said, adding, “This information sets the stage for the cloning of the butterfly genome.”

In fact, Reppert and his fellow investigators recently initiated a collaborative agreement with SymBio Corporation (www.sym-bio.com) of Menlo Park, CA to sequence the entire butterfly genome. According to Robert A. Feldman, President and CEO of SymBio, “We are very excited about the prospect of sequencing the monarch genome. The information gained will not only help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butterfly migration, but will also add substantial knowledge to comparative genomic studies.” SymBio specializes in sequencing the genomes of a wide range of organisms, from bacteria to mammals.

Ultimately, the Reppert laboratory will continue to work to understand how the monarch clock “talks” to the sun compass, with a focus on CRY2.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ers’ studies is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anatomical mechanisms for clock-compass interactions that enable migrants to maintain a set flight bearing as the sun moves across the sky during the day.

Dr. Reppert also states, “The monarch provides a fascinating anim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neurobiology. By understanding more about the way the circadian clock and the sun compass interact to allow the monarch to fulfill its biological destiny, we will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the brain functions to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about time and space, which has relevance far beyond the butterfly.”

Citation: Zhu H, Sauman I, Yuan Q, Casselman A, Emery-Le M, et al. (2008) Cryptochromes define a novel circadian clock mechanism in monarch butterflies that may underlie sun compass navigation. PLoS Biol 6(1): e4. doi:10.1371/journal.pbio.0060004

Citation: Zhu H, Casselman A, Reppert SM (2008) Chasing Migration Genes: A Brai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Resource for Summer and Migratory Monarch Butterflies (Danaus plexippus). PLoS ONE 3(1): e1345.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345

Link: www.plosbiology.org

Sourc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2/08 00:03am

2008/02/05 台東成功

小紋青斑蝶沿海岸線北飛
定點觀察約30分鐘 通過小紋青斑蝶北飛數量約100隻
少量從海岸線往陸地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2/21 11:41pm

2008/02/21 台北北投
少量紫斑蝶過境。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03 10:23pm

2008/03/03 台北北投
少量斯氏紫斑蝶過境。

斑鳳蝶、端紅、青帶鳳、黑鳳、波紋小灰、琉璃蛺等,蝶類熱鬧的一天。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05 08:32pm

2008/03/05 台北北投

少量小紋青斑蝶過境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06 06:44pm

2008/03/06 天晴,氣溫24度。相對濕度30-40%
少量紫斑蝶過境。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08 07:59am

紫斑蝶北遷 國道15日起封道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斗六報導】 2008.03.08 04:19 am

 
「紫斑蝶北遷、國道封道」生態保育措施,從15日起到4月底實施,國道高速公路局中區工程處長許鉦漳昨天表示,封道路段與去年相同,在國道3號北上251點8到253點7公里、全長近2公里,啟動封道標準由去年每分鐘2000隻出現,下修為500隻。

清明前後是紫斑蝶遷徙旺季,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專集後,引起國際注目。國道高速公路局為避免蝶群飛越國道時遭車輛撞死,去年依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建議,首次封閉國道為紫蝶讓路,還架護網、設紫外線廊道引導,先進保育做法,贏得保育人士肯定。

許鉦漳說,封道計畫與去年相同,但會機動彈性,封道期間隨蝶訊調整延長,15日在封道路段完成設置防護網等設施,一旦出現每分鐘500隻蝶群,就啟動封道,在外側車道沿途放置紅色交通錐,由高公局派人搖動紅旗子示警,要駕駛人放慢速度。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詹家龍說,7年來觀察發現,斑蝶集中北遷時間出現在3月26日到4月5日間,他已在斑蝶由南到北可能出現地方,增加觀測點,掌握蝶訊。

【2008/03/08 聯合報】@ http://udn.com/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09 06:21pm

搶先報╱紫斑蝶將遷徙 高工局於國道架設防護網
2008年 03月 09日 14:40 ╱ 蘋果搶先報  
 
 
清明節前後,紫斑蝶將循著「蝶道」過境雲林縣林內鄉,國道高速公路局在中二高北上252公里處,清水溪橋旁邊護欄架設防護網,讓紫斑蝶提高飛行。李政遠攝

每年清明節前後,紫斑蝶將循著「蝶道」由高雄茂林往北飛、過境雲林縣林內鄉,清水溪橋林內觸口附近,單日遷徙量達上萬。國道高速公路局今上午在國道3號北上252公里處清水溪橋旁邊護欄,架設長460公尺的蝴蝶防護網,讓紫斑蝶提高飛行。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13 10:38pm

過去台北北投觀察到的斑蝶潮:

03/19 青斑蝶潮。陽明山方向往台北平原區飛行。蝶潮中幾無紫斑蝶。

04/22 紫斑蝶潮。紫斑蝶類、青斑蝶類都有。以青斑蝶、斯氏紫斑為主幹。台北平原區往陽明山方向飛。

04/28 紫斑蝶潮。紫斑蝶類為主。各類紫斑蝶都有。台北平原區往陽明山方向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19 09:3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3/19 09:47am 第 1 次編輯]

地方政府  
http://www.cna.com.tw/menu/NewsDetail.aspx?strCatL=LOC&strSearchDate=&strNewsID=200803180331&strType=LG

南投林管處:砍伐林內危木未影響紫斑蝶 2008/03/18 23:14:27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十八日電)針對南投林區管理處砍伐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林班地危木,引起外界非議,南投林管處今晚發布新聞強調,基於林內鄉公所要求,伐除、修剪湖本至坪頂台61道路路旁危木,以維人車安全,經評估並未影響紫斑蝶棲息環境。

又到了紫斑蝶遷徙季節,林內坪頂是重要遷徙棲息地之一,正在此時,卻傳出南投林管處伐除所轄坪頂林班地林木,引起民眾非議,處長田志城指出,基於安全顧慮,經現場會勘,並評估對紫斑蝶棲息環境影響,對部分枯木,進行單株伐除或懸吊半空中枝幹修剪。

田志城表示,伐除危木,係基於人車安全考量,不得不進行,否則若傷及用路人,南投林管處可能招致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一項負國家賠償責任。

田志城強調,林管處也是保育機關,採伐作業自會考慮對紫斑蝶的棲息影響,基於附近的61、66、67林班還有大面積的闊葉樹林,可供紫斑蝶棲息,不致造成負面影響。970318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r/18/today-life13.htm
擔心樹壓人 林務局砍紫蝶棲息林  

目前正值紫蝶北返季節,但雲林坪頂山區廿多棵樹木卻被砍除支解,破壞紫蝶棲息生態。(記者林國賢攝)
〔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植樹節植樹潮才過,民眾卻發現林務局在坪頂山區大砍樹,生態保育人士表示,紫斑蝶季已屆,砍樹嚴重破壞紫斑蝶遷徙棲息的環境生態,讓人傻眼,而林務局每年大量種植新樹苗,卻砍大樹,讓人不可思議。

保育人士痛心

林務局表示,砍樹是因為連絡坪頂、湖本的山區道路,有許多樹木有傾斜或枯死情況,擔心倒塌壓傷前往山區健行或賞蝶的民眾,在會同林內鄉公所實勘後,總共砍了廿多棵樹齡廿多年的相思木等樹木,主要是為維護安全。

紫蝶保育義工曾振楠氣急敗壞表示,被砍的樹木是蝴蝶的蜜源植物,或是提供遷徙紫蝶暫時休憩的住所,砍樹行為可能會造成紫蝶遷徙途徑轉移;尤其這些樹中有一些攀附著已五、六年有如大人手臂粗的羊角藤等食源植物,將因此死亡,讓人心痛。

曾振楠指出,蝴蝶是對於氣流相當敏感的昆蟲,任何微妙的改變,都可能造成影響,著名的「蝴蝶效應」學說,就可體會端倪,這些樹木都已存在廿多年,砍掉後,周邊氣旋會改變,對於紫蝶的影響難以評估。

紫斑蝶保育義工們說,過去茂林地區為了方便民眾賞蝶,將一處蝴蝶谷填平,做為停車場,引起國際生態保育人員嘩然,如今,林務局等單位重蹈覆轍,為了讓民眾上山安全,砍除樹木,凸顯人類老大心態,讓人無法苟同。

曾振楠強調,紫斑蝶遷徙已經展開,勿再進行任何人工砍樹或噴藥除草,讓紫蝶能在最自然的環境中完成繁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r/18/today-life14.htm

高潮蝶起!每分鐘50隻北返  

成功國小師生在蝶翅上標記編號。
(記者林國賢攝)
〔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紫蝶初春北返生態奇景再現!雲林縣林內鄉出現每分鐘五十隻紫斑蝶遷徙大量,成功國小師生立即前往後山進行今年首度標放作業,期待有緣人再度捕獲,驗證紫斑蝶北返的路線,進行生態保育教育工作。

「哇!那邊有三隻」、「那邊有一大群,好漂亮!」「這隻紫斑蝶翅膀已經殘破不堪了,卻還能飛,讓人佩服」,學童們拿著專門的捕蝶網捕捉紫蝶,再拿到工作站進行丈量、記錄,在蝶翅上標記編號,每個小朋友臉上放都充滿著興奮的笑容,為台灣的生態保育貢獻心力。

成功國小校長蔡正龍向小朋友進行機會教育,柔弱的蝴蝶從高雄縣茂林飛到雲林,已經飛了一百多公里,還要繼續飛一百多公里,只為了世世代代繁衍傳承,小朋友也要珍愛土地,才能生生不息。

蔡正龍說,根據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義工觀察,今年到高雄、台東渡冬的紫斑蝶數量,創七年來新高,如果氣候條件許可,應可出現大量,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昨天天氣條件不錯,出現了每分鐘五十隻的大量,才會讓小朋友出動進行標記作業。

[epaper] 賞蝶報報970318 (懇請轉寄宣廣)

★人事異動聲明★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近期人事異動,活動專員康涵琇及研究員詹家龍均任職至97年2月底止,其原負責工作項已辦理交接,新任活動專員程歆伃已於3月到職,敬請各位蝶友繼續給予鼓勵及支持。

☆新人問候信函!

    各位蝶會的夥伴大家好:

我是程歆伃,在三月份開始正式擔任蝶會活動專員的工作。我來自純樸的宜蘭,從小就在大自然中長

大,特別喜愛大自然,很高興加入蝶會這個大家庭。和美麗的蝴蝶朋友建立感情!  

   新手上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會很認真去學習,若是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就請多包涵和指教。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1 08:48am

中國時報 2008.03.21 
年度遷徙 上千紫斑蝶過境嘉縣
莊哲權/嘉義報導

 數蝶▲紫斑蝶低空掠過,嘉義縣梅圳國小高年級的小朋友,仰頭數蝴蝶。(莊哲權攝)

    著名的越冬紫斑蝶春季遷移旅程展開了,蝶群沿著楠梓仙溪的溪谷,從阿里山鄉的茶山部落進入嘉義縣,在隙頂、石桌的中興國小、梅山的仁和、梅圳及龍眼國小,近幾天都傳來「蝶報」,每分鐘可達百隻以上;小朋友仰頭數蝴蝶,驚呼聲連連。

    南風吹起,加上些微的熱氣流幫忙,一年一度的大規模越冬紫斑蝶春季遷徙旅程已經展開,前天天氣好,昨天上午九點廿八分番路鄉隙頂的民宿業者朱永傳目睹壯觀的蝶群從甜柿集貨場後方的鞍部湧現。他說,過去僅止於聽說,果然百聞不如一見。

    在梅山鄉梅圳國小的操場上,五、六年級的小朋友,由總務主任何應傑帶領仰頭數著蝴蝶,「那邊還有一隻」,點點蝶影在小朋友驚呼聲中翩翩飛舞,從早上九時廿分開始,一直到下午一時卅分,總共紀錄了上千隻。另外,根據阿里山鄉的茶山國小,竹崎鄉的龍山國小金獅分校、中興國小,梅山鄉龍眼與仁和國小回報,上午十點到十二點左右是高峰期,每分鐘可達百隻以上。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進行紫斑蝶追蹤計畫,研究其北返的遷移路線,為了降低紫斑蝶穿越國道三號的死亡率,高速公路局去年更展開「國道讓蝶道」措施,頗受國際好評。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8032100408,00.html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1 09:14pm

2008/03/20-21 青斑蝶類同方向如過去紀錄一樣通過唭哩岸山。翅膀完整但鱗粉脫落嚴重翅膀略為透明。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2 08:29pm

紫斑蝶迎大選 國道三號部分封道讓飛越 2008/03/22 17:45:26

http://www.cna.com.tw/menu/NewsDetail.aspx?strCatL=SOC&strSearchDate=&strNewsID=200803220155&strType=JD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二十二日電)今天總統選舉熱烈展開,紫斑蝶遷徙也出現量流移動,通過國道三號高速公路清水溪橋南段,一度達每分鐘通過六百隻,高速公路局封閉部分車道,讓紫斑蝶順利飛越,預估今年通過量將是七年來最多,高速公路也首度封路,高公局呼籲民眾安靜在橋下賞蝶飛越,切勿喧嘩驚擾。

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下旬,是紫斑蝶從高雄北飛的遷徙季節,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淺山地區,是紫斑蝶遷徙過程中重要棲息地之一,在飛越高速公路時,部分蝴蝶因飛行高度不足或被高速汽車擾流,被撞死或受傷事件頻傳,高公局去年封道讓路,傳為佳話,今年續辦渡蝶兒,並見成效。

高公局今天指出,去年在清水溪橋南側加裝防護網,引導紫斑蝶飛高些,或是在橋下涵洞設置特殊引導燈,希望讓蝶兒順利通過國道三號,不要再發生魂斷清水溪橋事件,去年未達每分鐘二千隻標準,飛越高流量也未出現,並未封路,今年降低為每分鐘五百隻,並首次封道讓路。

高公局表示,今天蝶群數量提高,一度達到每分鐘六百隻,於是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封閉北上二百五十一公里至二百五十三公里,長約兩公里的外側車道,引導蝶群飛越四公尺高防護網,然後順利通過清水溪橋,往北飛到彰化八卦山棲息後繼續往北。970322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5 07:15pm

中國時報 2008.03.25 
紫斑蝶大遷徙 台東上空一分鐘上千隻蝴蝶
中央社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5+112008032502765,00.html

    氣溫回暖,躲入深山避冬的紫斑蝶,這幾天開始大遷徙,台東上空蝶影飄舞,一分鐘上千隻的蝴蝶掠過天空,相當壯觀。

    三月二十二日總統大選日,第一批紫斑蝶開始舞動翅膀,飛過台東縣卑南鄉的東興新村部落,接著二十公里外的台東縱谷,也可以撞見成群往北移動的蝴蝶群。

    這幾天,已經進入紫斑蝶的大遷徙黃金期,台東上空,抬頭仰望,可以看到成群的蝴蝶。從最北的大武鄉加羅板山區、太麻里鄉至南端的泰源、鹿野鄉,都可以看到每分鐘數百隻的紫斑蝶在山區盤繞,群蝶飛舞的場面非常美麗壯觀。

    從事紫斑蝶調查的「山豬」表示,這幾天調查小組追蹤紫斑蝶遷徙路線,最壯觀時出現一分鐘上千隻的蝴蝶飛過天空,目前還無法掌握這些紫斑蝶的遷徙路線,只知道一部份進入中央山脈,一部份往北飛,在關山鎮都還可以看到紫斑蝶的蹤跡。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6 09:56pm


2008/03/26

上午中午東風 小紋青斑蝶陽明山往台北平地方向飛。

下午西南風紫斑蝶台北平地往陽明山方向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7 10:45pm

2008/03/28
青斑蝶類陽明山往台北平地飛。有一隻漂亮新鮮的青斑蝶喔。

紫斑蝶平地往陽明山方向飛。端紫多。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8 11:50pm

2008/03/28
青斑蝶類穩定通過,陽明山往台北平地飛。青斑蝶類數量偏多。
少量紫斑蝶台北平地往陽明山方向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3/29 05:4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3/29 05:48pm 第 1 次編輯]

2008/03/29
不少翅膀舊舊的青斑蝶類、紫斑蝶類穩定通過

當然也有不少翅膀新鮮豔麗的青斑蝶定點優雅的飛舞吸蜜。

北飛青斑蝶類、紫斑蝶類北部蝶道串出來了。^^
:em02: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5 08:3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5 08:46am 第 1 次編輯]

2008/04/04 林內高公局紫斑蝶秀場
紫斑蝶飛越高公局架設的障礙網數量不少。據高公局人員表示有達500/分門檻,於上午10:30-13:00進行車道管制。

中午過後紫斑蝶繼續北飛,下午二點多仍有一定數量紫斑蝶飛越高速公路。

因高公局架設障礙網迫使紫斑蝶可以快速通過高速公路252-251K段改到飛越的數量約70%左右。高公局架設的助飛網變成紫斑蝶體能消耗障礙網。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5 08:39am

2008/04/04 上午

八卦山脈紫斑蝶上山處。分布寬度約3公里寬。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05pm

2008/04/05 下午

八卦山脈車道有一定數量紫斑蝶被車子壓扁。沒力了,停在路上被車輪壓扁。

八卦山脈不少蜜源植物正在盛開,為何這些紫斑蝶不吃飽繼續北飛呢?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12pm

2008/04/05 上午 林內高公局紫斑蝶秀場

蝶況不錯。第一波貼斗六台地下降。第二波大軍壓陣,第三波急束凌飛。約有60%通過251K沒有護網處。護網變成干擾紫斑蝶飛越高速公路高架橋的主要障礙物。

希望高公局人員老實的面對這個問題。

看到標記人員標記六隻紫斑蝶。

林內紫斑蝶+八色鳥很有潛力成為台灣生態旅遊的經典行程。但因為欺世盜名者不少混在整個事件中,讓紫斑蝶遷徙研究[嚴重脫離]科學研究軌道,成為盜名者壓榨名利的工具。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1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10pm 第 1 次編輯]

2008/04/05 紫斑蝶飛越彰化縣調查(保留,紫斑蝶場子欺世盜名者太多了,印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18pm

2008/04/06 10:30

紫斑蝶飛越濁水溪大調查中聽到警廣廣播林內紫斑蝶秀場即將實施北上外車道管制。(主持人抱著疑問號說[封國道]??)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09pm 第 2 次編輯]

2008/04/06 紫斑蝶飛越台中地區調查
(保留,紫斑蝶場子欺世盜名者太多了,印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07pm 第 1 次編輯]

2008/04/06 紫斑蝶飛越苗栗地區調查(保留,紫斑蝶場子欺世盜名者太多了,印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01pm 第 1 次編輯]

2008/04/06 紫斑蝶+青斑蝶飛越竹南調查

林中有歐蔓、羊角藤等。斯氏紫斑蝶與少量青斑蝶類會在這裡生活。

斯氏紫斑蝶在04/03調查沒發現半知成蝶,但羊角藤有蝶卵。

04/06調查發現上百隻斯氏紫斑蝶正在進場登路,公的進場後吃一頓飯候開始搶地盤與忙著驅趕其它公蝶。母蝶採樣的有的處女,有的有產卵痕跡。

青斑蝶類翅膀大都新鮮,極少量青斑蝶類翅膀舊破。

遇苗栗紫斑蝶調查員三人、拿蝶網似在地中年南子兩人。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08pm 第 2 次編輯]

2008/04/06 紫斑蝶飛越新竹地區調查(保留,紫斑蝶場子欺世盜名者太多了,印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06 07:08pm 第 1 次編輯]

2008/04/06 紫斑蝶飛越桃園地區調查(保留,紫斑蝶場子欺世盜名者太多了,印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5:26pm

2008/04/06 紫斑蝶進入台北盆地調查,西部路線與詹標記路線略有不同。請修正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6 07:59pm

2008/04/03 台中都會公園 紫斑蝶:0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7 08:42pm

2008/04/07 台北市北投
紫斑蝶穩定通過唭哩岸山。多為斯氏紫斑蝶。東西路線匯聚。
強南風,松山機場客機往西起飛。氣溫32度。相對濕度40。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7 10:25pm

斯氏紫斑蝶北飛後第一代成長速度特快的。平均1.5天一齡,五齡化蛹約一星期喔。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8 07:01pm

2008/04/08 台北市北投
紫斑蝶容易看到通過唭哩岸山。
東西匯聚。

比較特別的是:終於看到西南方向往陽明山方向飛的青斑蝶類。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09 10:52pm

2008/04/09 上午天黑下雨 鋒面過境 中午天晴風大氣溫高
只看到一隻紫斑蝶匆匆忙忙飛越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0 06:47pm

2008/04/10 一大早台北公館下暴噢。石牌氣象局雨量計下22公厘。

氣溫下降到20-25度。

一隻青斑蝶飛過我頭頂,還回頭瞪我。慢慢振翅從西南方向往陽明山方向飛。這隻青斑蝶用意志力跟我說:我就是要往北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0 08:37pm

2008/04/10 羊角藤上找斯氏紫斑蝶,有卵喔。跟過去紀錄節奏一樣。
北飛族群(指跨越濁水溪的族群)
北中南採集的卵分布有趣:母蝶邊飛邊產卵,各地產一些分擔風險?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1 10:34pm

2008/04/11 清晨天雨,氣溫19。八點左右雨停。氣溫回升約25度。
斯氏紫斑蝶母蝶產卵。與過去節奏一樣。

確定北中南紫斑蝶、青斑蝶類產卵時間同步。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3 09:45pm

國內社會  

蝴蝶遷徙奇景 台東市區近二十萬蝴蝶南飛 2008/04/13 18:25:36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三日電)「哇!好美喔」,今天上午一、二十萬隻的蝴蝶從台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蝴蝶專家趙仁方教授表示,一般觀念「蝴蝶往北飛」,但是這些小紫斑蝶證明了蝴蝶也會往南方遷徙。

台東市區包括馬亨亨大道、豐年機場、台東縣立體育場等主要地區,今天上午忽然出現成群的小紫斑蝶由北往南遷徙,民眾只要抬頭都能看到成群蝶影飛舞,難得的生態景觀,民眾爭相走告。

義守大學教授、蝴蝶生態專家趙仁方表示,紫斑蝶大部分集中高雄、屏東和台東山區,越冬斑蝶通常往北飛,主要目的是產卵,當牠們發現中北部缺少幼蟲的食源,時只好回頭往南飛。

加上台東前幾天吹焚風,接著連續幾天下雨,一旦天氣放晴,蝴蝶就會傾巢而出,急著尋覓好的產卵地點。

趙仁方表示,一般人觀念都是「蝴蝶往北飛」,這次紫斑蝶往南遷徙,證明了並非所有蝴蝶都是往北遷徙,最少小紫斑蝶是往南飛。四月九日在台東市區就曾經發現三月三十日在南橫錦屏林道標放的小紫斑蝶,包括今天的大發生,兩次紀錄都證明小紫斑蝶會往南遷徙。

趙仁方說,比較傾向北飛至台灣中北部的紫斑蝶應該只有斯氏紫斑蝶和圓翅紫斑蝶,其他紫斑蝶並不會有這樣的特性。這個現象他在兩年前就已經發現了,只是這次這麼大規模的現象更證實這個論點。

趙仁方教授估算,這次小紫斑蝶成群往南移動,尖峰時段最高量平均一分鐘超過七百隻以上,整個上午移動的量高達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而且也很集中,已經達到國道高速公路封路標準。970413


http://www.cna.com.tw/menu/NewsDetail.aspx?strCatL=SOC&strSearchDate=&strNewsID=200804130132&strType=JD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3 09:5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14 08:47am 第 2 次編輯]

中北部無處產卵 台東出現罕見大量小紫斑蝶南飛

(註:中北部的小紫斑蝶食草龍盤木今年春天抽芽時間比羊角藤早很多,目前正在盛開中,生長勢比過去多好,此新聞標題[無處產卵]之說的背景不知原由,大家看看就好)

中廣新聞網╱張南雄 2008-04-13 14:20  調整字級:      

台東市區今天出現罕見的大量小紫斑蝶成群從北往南移動的現象,專家指出,可能和紫斑蝶在中北部地區已經找不到適合產卵的棲地有關,加上前幾天台東焚風以及接連下雨,一旦天氣轉好放晴,才會一下子所有的蝴蝶全部出籠。(張南雄報導)

研究蝴蝶生態多年的趙仁方教授指出,紫斑蝶大都集高雄屏東和台東山區,越冬斑蝶通常都往北飛,而飛出去的目的就是要產卵,當牠們發現中北部地區缺乏毛毛蟲所需要的食物來源只好又回頭往南飛,他說,事實上以前也曾經發生過紫斑蝶往南移動的情形,只不過這一次得數量特別多,原因應該和日前的天候狀況有關。

根據趙仁方教授的估算,這次小紫斑蝶成群往南移動,尖峰時段最高量平均一分鐘超過七百隻以上,整個上午移動的量高達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而且也很集中,已經達到國道高速公路封路標準。

http://news.yam.com/bcc/life/200804/20080413037617.html


15萬小紫斑蝶 異常南遷台東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2008.04.14 03:22 am

 
台東市區昨天出現大量小紫斑蝶異常南遷現象,半小時內達15萬隻。義守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趙仁方研判,上個月北遷的小紫斑蝶因找不到棲地而南遷,加上日前的焚風和陰雨,導致一波波南遷的小紫斑蝶滯留,於昨天放晴後同時南下。

昨天天剛亮,就有小紫斑蝶經台東市區南遷;不過,往年此時小紫斑蝶都是往北遷移,因情況異常,趙仁方等多名愛蝶人士都展開監測。

趙仁方說,初步統計,每分鐘飛過的小紫斑蝶約600隻,歷四小時,於上午9時到9時30分達最高峰,半小時便有15萬隻南遷。

他說,小紫斑蝶的遷徙範圍,經過近四年來的田野調查,確定大都在台東縣,原因是台東縣的盤龍木最多,小紫斑蝶以盤龍木樹葉為主食,但近年來,受都市化的影響,加上氣候異常,盤龍木越來越少,小紫斑蝶北飛找不到食物,只好回頭尋找棲地。

【2008/04/14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4298482.shtml


遷徙奇景 台東近20萬蝴蝶南飛

【中央社╱台東縣十三日電】 2008.04.14 03:22 am

 
「哇!好美喔」,今天上午一、二十萬隻的蝴蝶從台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蝴蝶專家趙仁方教授表示,一般觀念「蝴蝶往北飛」,但是這些小紫斑蝶證明了蝴蝶也會往南方遷徙。

台東市區包括馬亨亨大道、豐年機場、台東縣立體育場等主要地區,今天上午忽然出現成群的小紫斑蝶由北往南遷徙,民眾只要抬頭都能看到成群蝶影飛舞,難得的生態景觀,民眾爭相走告。

義守大學教授、蝴蝶生態專家趙仁方表示,紫斑蝶大部分集中高雄、屏東和台東山區,越冬斑蝶通常往北飛,主要目的是產卵,當牠們發現中北部缺少幼蟲的食源,時只好回頭往南飛。

加上台東前幾天吹焚風,接著連續幾天下雨,一旦天氣放晴,蝴蝶就會傾巢而出,急著尋覓好的產卵地點。

趙仁方表示,一般人觀念都是「蝴蝶往北飛」,這次紫斑蝶往南遷徙,證明了並非所有蝴蝶都是往北遷徙,最少小紫斑蝶是往南飛。四月九日在台東市區就曾經發現三月三十日在南橫錦屏林道標放的小紫斑蝶,包括今天的大發生,兩次紀錄都證明小紫斑蝶會往南遷徙。

趙仁方說,比較傾向北飛至台灣中北部的紫斑蝶應該只有斯氏紫斑蝶和圓翅紫斑蝶,其他紫斑蝶並不會有這樣的特性。這個現象他在兩年前就已經發現了,只是這次這麼大規模的現象更證實這個論點。

趙仁方教授估算,這次小紫斑蝶成群往南移動,尖峰時段最高量平均一分鐘超過七百隻以上,整個上午移動的量高達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而且也很集中,已經達到國道高速公路封路標準。

【2008/04/14 中央社】@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4298304.shtml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3 11:41pm

2008/04/13 北部溫帶雨林
桑科植物不少。圓翅紫斑蝶進場產卵的鏡頭容易看到。

青斑蝶翅膀新鮮,青斑蝶在北部不少越冬族群,研判看到的青斑蝶是北部越冬或春節過後少量北飛個體的下一代。

小紋青斑蝶翅膀破破的。

除青斑蝶外,看到的紫斑蝶與青斑蝶類都在尋找產卵的地方或正在產卵中。

今年提早入梅?下星期有颱風接近台灣?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4 07:22pm

2008/04/14 北投 氣溫25-28

紫斑蝶穩定通過,東西路線會聚。小青斑蝶、圓翅紫斑蝶入境產卵。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5 07:53pm

2008/04/15 艷陽高照 28-30度

一早紫斑蝶就飛越我家上空。本以為只是一隻或附近台大養的逸蝶,沒想到在台大校門口上空,紫斑蝶像行軍斑的排成一列滑行通過,跟我行注目禮。

到北投,紫斑蝶一樣空中滑行。整天都有紫斑蝶過境。可以近距離看到有圓翅、端紫、圓翅,青斑蝶、小紋青斑蝶等。只看到一隻往南方滑行。小紋青斑蝶在尋找產卵的食草,但試過上百次沒有找到。這邊沒有他的食草,為何會這麼認真的找食草?回家找不到還是....有新的沒被紀錄的食草呢?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7 00:40am

2008/04/16 艷陽高照 氣溫28-30 下五東部諾古力颱風外為影響大雷噢。晚上台北鋒面雷雨。

紫斑蝶、青斑蝶不少進場。產卵、占地盤、追逐鏡頭可見。端紫、斯氏紫斑蝶、小紋青斑等產卵。幼蟲一到二齡。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7 11:17pm

2008/04/17 上午雨、陰轉晴

紫斑蝶、青斑蝶繼續飛入與飛越。

端紫、大青斑吸蜜產卵。斯氏進場生活。

進場的斯氏有的已經交配了,有的來到這裡才交配。

端紫的產卵食草是錦蘭,2003年我在這裡發現的新紀錄。

細梗絡石開花了。

因軍艦岩親山步道被台北市政府[作了要命時間點的除草],無法估算端紫斑蝶的進場時序。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8 09:4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04/18 10:08pm 第 2 次編輯]

2008/04/18 24-28度 稍強東風
浣熊颱風侵襲中國海南、雷州半島。台灣東部雨。

紫斑蝶、青斑蝶類仍有進場與飛越。圓翅紫斑蝶在薜荔產卵。

黃星斑鳳蝶成蝶逐漸退場。在地新記錄白條樹蔭蝶、紅邊黃小灰等,來源不明。暫列人工飼養野放個體。

中國時報 2008.04.18 
諾古力颱風侵襲海南島 56漁民失蹤
中廣新聞/劉剛

   諾古力颱風今天侵襲大陸海南島,造成五十六名漁民失蹤。大陸媒體報導,這五十六名漁民到西沙群島捕魚,到昨天傍晚就和家人失聯,目前仍下落不明。

   諾古力颱風是今年侵襲海南島第一個颱風,也可能成為海南島有史以來威力最強的颱風,預計明天凌晨在海南島登陸。最近幾天,大陸氣象單位已經對海南省跟廣東省發出警告,諾古力將會為這兩個省份帶來強風暴雨,漁民跟沿海居民必須採取防範措施。

   在海南省,當地官員已經安排十二萬人撤離沿海地區。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18 09:51pm

2008/04/17 竹南採集斯式紫斑蝶化蛹。蝶卵到化蛹歷時15天,氣溫28-32度,24-30度。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0 08:37am

2008/04/19 東部路線
西向東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0 10:25pm

2008/04/20 北部紫斑蝶據點調查 氣溫26-30 午小雨 晴
錦蘭普遍看到蝶卵與幼蟲
仍有紫斑蝶過境
小紫斑蝶三齡蛻皮

其它蝶類幼蟲不少。


-- 作者: jason2705
-- 發表時間: 2008/04/24 09:13pm

4月20號大批斯氏小紫圓翅小紋淡紋姬小紋小青斑蝶與紫斑蝶從台中都會公園飛過去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4 10:29pm

2008/04/23-24 冷高壓來襲。氣溫19-24度。

四種紫斑蝶幼蟲到位。入境生活紫斑蝶飛舞。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6 12:25pm

2008/04/25 冷高壓中心東移逐漸回溫。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6 10:31pm

2008/04/26 冷高壓東移變性太平洋高氣壓中。晴空無雲。早晚輻射冷卻偏冷,白天紫外線強,氣溫略高。

一隻紫斑蝶飛過正在盛開的加羅林魚木,振翅飛,上上下下,飛得吃力。西南往東北飛。上次在台大校門口發現一群紫斑蝶是從東往西飛。

傍晚螢火蟲滿天飛,大發生?螢河重現?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8 11:24am

2008/04/27  薄雲陽光26-31 50-60%
加羅林魚木盛開魅力四射 來此朝拜的觀光客不少
紫斑蝶在社區建築無的陽台的盆栽搜尋食草
我家的羊角藤還發現葉片咬痕

--
端紫、圓翅搜尋食草葉片

--
端紫結蛹

--
圓翅端紫飛舞

ps未免影響許多承接紫斑蝶活動或研究案正在結案的的結論與抄襲

不再描述地點 僅描述觀察到現象

希望有助台灣生態研究學界與團體的水準提升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8 09:29pm

2008/04/28 鋒面過境下雨 中午停雨 下午多雲

圓翅紫斑蝶場域 某澤蘭盛開中

大白青斑淡紋圓翅等

有紫斑蝶飛入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4/29 00:27am

2008/04/28
各地採集蝶卵養成的紫斑蝶羽化。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5/24 12:53pm

2008/05/20-23西南風起,不少青斑蝶類、紫斑蝶類飛越北投向陽明山方向飛去。

眼睛看到可辨識青斑蝶類與紫斑蝶類比例約1:1。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島田氏澤蘭盛開散發的致命吸引力吸引部分青斑蝶與紫斑蝶循著這固定的蝶道上山作短暫的停留。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8/04 09:26pm

鳳凰颱風後,一堆紫斑蝶、青斑蝶飛~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8/31 10:28am

南飛了。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09/03 08:04pm

北部產卵。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11/01 00:36am

[這篇文章最後由taralee在 2008/11/01 00:40am 第 1 次編輯]

10月底,秋老虎不弱,中午還有35度的紀錄。大翅膀的斯氏紫斑蝶在我眼前飛,毫不猶豫的往陽明山方向飛。

10月不少端紫在此產卵。錦蘭也快開花了,一年兩次花。

黃星斑鳳蝶也來湊熱鬧,改寫了一年一世代的紀錄。一年兩世代也不錯啦。

樺班蝶、黑脈樺斑蝶是十月下旬的主角,牛皮消盛開,很有味道。

嘗試著找尋帝王蝶的蹤影,有人說他在上世紀四零年代在台灣絕跡。中國還有,會來台灣繁殖嗎?

滷肉呢?

秋芒秋老虎,波波秋聲。



-- 作者: taralee
-- 發表時間: 2008/11/08 10:03pm

11/07 立冬

許多蝶類趕著產卵,柑橘鳳、無尾鳳、大鳳、大琉璃鳳等。黑脈樺斑吸蜜、斯氏或圓翅紫斑蝶往陽明山方向飛。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