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0 01:5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空降甘霖在 2004/01/11 11:11pm 第 2 次編輯]
上裡拜看到的就....給他敗回來的 :em15: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0 06:43pm
杉葉石松.一般這種型態最常見的就是這種Huperzia squarrosa 不過印象中從新幾內亞到澳洲有幾種類似但完全不同的東西.孢子囊穗還跑出垂枝石松的樣子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0 07:5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4/01/10 06:43pm[/i] 發表的內容:[/b] 杉葉石松.一般這種型態最常見的就是這種Huperzia squarrosa 不過印象中從新幾內亞到澳洲有幾種類似但完全不同的東西.孢子囊穗還跑出垂枝石松的樣子 [/quote] 謝謝大大的正名 :em02: 納可以再請問要如何照顧比較好阿 :em15: 我目前是重在蛇板上....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0 07:58pm
看您的環境 如果風大..空氣濕度不足 其實還是建議種盆耶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1 11:5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4/01/10 07:58pm[/i] 發表的內容:[/b] 看您的環境 如果風大..空氣濕度不足 其實還是建議種盆耶 [/quote] 我是種這樣子滴... 因為爬文看到的幾乎都是倒吊種的(有樣學樣 :em06: ) 我只是在水苔那加上,種蘭花用的那種軟塑膠盆(把它剪開包上去) 還是說依定要立起來種在盆子裡阿 :em14: 立起來會不會被風吹斷阿 :em19: 第依次種這東東,如有耍笨還請多多包涵 :em15: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2:25pm
您盆裡可以的話考慮一下別全用水苔 或是用粗孔網來將水苔與它固定在板子上 因為它新芽其實很可能不會由下面的洞鑽出來.卻往上穿過水苔.可是濕度要是沒控制好 可能還來不及鑽出就先爛掉了 基部最好也別埋太深.立起來..如果風不太大應該不會斷啦... 我覺得每人環境不同 最好自己先嘗試一下.比較能找出自己的方式 如果一定要上板 我的建議是水苔不用那麼厚. 用線或粗孔網將它跟植株固定在板上就可以了^-^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2:5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4/01/11 02:25pm[/i] 發表的內容:[/b] 因為它新芽其實很可能不會由下面的洞鑽出來.卻往上穿過水苔.可是濕度要是沒控制好 可能還來不及鑽出就先爛掉了 ... [/quote] 我是比較想給他種在蛇板上耶~~ :em23: 買來時他就是種在這個朔膠盆裡,因為根都纏著水苔,我怕傷到根 所以才直接給他包上去 :em06: 請問一下 :em15: ....如果我照著大大的方法來種植的話, 他會向上成長還是向下發展阿,還是說石松本來就是會向著陽光生長阿 :em06: 如果不使用水苔當介質的話...納要用什麼來替代阿...謝謝 :em06: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6:19pm
現在這個季節發根其實蠻容易的 纏在一起的水苔可以不要動.外緣剝掉一點無關緊要的就行了 它們還是會朝有陽光的地方偏斜.只是隨著越來越長.就都會下垂 如果是種盆子.我是比較喜歡細蛇木混細樹皮跟珍珠石來種 表面可以鋪水苔看乾濕情況.呵呵
-- 作者: gq18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7:04pm
不錯ㄉ東東耶 我再田尾有看到耶 不便宜耶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7:0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空降甘霖[/u]在 [i]2004/01/11 02:59pm[/i] 發表的內容:[/b] 我是比較想給他種在蛇板上耶~~ 買來時他就是種在這個朔膠盆裡,因為根都纏著水苔,我怕傷到根 所以才直接給他包上去 em15: ....如果我照著大大的方法來種植的話, 他會向上成長還是向下發展阿,還是說石松本來就 ... [/quote] :em17: 如果你是喜歡那種下垂的 感覺 那很抱歉你選錯種了 這種是一定往上長的 找到一個高度後會因為長度越來越長再橫向下垂最後長出柔軟的 莖再下垂包子囊 如果要那種下垂的 那就要買軟軟莖的 那些種類,如福氏石松 所以你要把蛇木板倒轉過來掛,不然之後你會後悔 介質只用水苔的 話那1年後水苔腐敗後 你的石松會肢解成一斷斷 然後再一條條掉下來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1 09:2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4/01/11 07:09pm[/i] 發表的內容:[/b] 如果你是喜歡那種下垂的 感覺 那很抱歉你選錯種了 這種是一定往上長的 找到一個高度後會因為長度越來越長再橫向下垂最後長出柔軟的 莖再下垂包子囊 ... [/quote] :em11: 這麼恐怖喔.....看樣子明天又來給他改種盆子囉 :em19: http://www.tbg.idv.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2&topic=868&show=75 借"minny"大大的圖一用 :em15: 當初會想種石松就是因為第四張的圖片... :em09: 那種下垂的感覺真的是言語無法形容阿 :em17: (不知道台灣哪有阿 :em22: ) campbell大大在介質方面是否可以混一點點陽明山土阿,因為光混蛇木及珍珠石我怕植株會搖來搖去的,盆子方面需要深一點的還是淺一點的阿 :em06: 謝謝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1 10:05pm
我知道你要的 感覺 只是你得選那種軟枝的種類 不 要加土 你可以混合細碎樹皮跟細蘭石增加重量 著生植物喜歡淺盆 如果不易固定 那就要先用鐵絲固定不 要讓他搖晃 但是別想只用介質來固定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1 11:0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4/01/11 10:05pm[/i] 發表的內容:[/b] 我知道你要的 感覺 只是你得選那種軟枝的種類 不 要加土 你可以混合細碎樹皮跟細蘭石增加重量 ... [/quote] 那....樹皮因該偏弱酸,蘭石偏鹼也就是說介質的酸鹼是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囉 :em06: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1 11:54pm
其實馬尾杉類幾乎長成都會明顯下垂 保持弓狀傾斜或半直立的不太多 所以我覺得沒有很大的差別耶 福氏馬尾杉其實剛長出來也是直立的.而杉葉石松野外生育地. 也見過著生在樹枝下方.剛長出來亦不太挺直的 如果要下垂的感覺. 只要你肯等. 總會等到 不過福氏通常不太可能超過50cm 一般常見的垂枝或杉葉都可以垂蠻長 另外小垂枝馬尾杉在野外看過超過1m的..你可以參考看看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1:4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空降甘霖[/u]在 [i]2004/01/11 11:09pm[/i] 發表的內容:[/b] 那....樹皮因該偏弱酸,蘭石偏鹼也就是說介質的酸鹼是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囉 [/quote] 誰說酸鹼沒太大差別阿? 就是因為他們對酸性近乎是挑剔到令人大吃一驚 所以我才跟你強調別全用水苔 要改介質 切記 以前我也以為是我自己疑神疑鬼 後來看到合朋種的狀況後並跟他討論了 一陣子 才知道確實大家都有這狀況 水苔的功勞確實不可抹煞 只是你願意每半年全換新的 話 我沒意見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2:5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4/01/11 11:54pm[/i] 發表的內容:[/b] 其實馬尾杉類幾乎長成都會明顯下垂 保持弓狀傾斜或半直立的不太多 所以我覺得沒有很大的差別耶 福氏馬尾杉其實剛長出來也是直立的.而杉葉石松野外生育地. ... [/quote] 現在只針對空降甘霖所買的 那株來說罷了 好死不死的 是他那種就是最硬最粗的 那種(新幾內亞粗莖) 我家有4盆,到過來種的 結果就是他會來先給你個180度的轉彎 等長了30公分後再開始往下垂 到時再後悔這蠢樣就來不及了 不 過我完全同意你說其他那幾種的生長模式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2 11:12am
杉葉石松新幾內亞有山採嗎? 現在應該大都是菲律賓印尼的比較多.台灣的不連葉.莖也可以長到小指粗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2 12:46pm
挖哩勒 :em06: 硬邦邦的....真怕他長的跟大樹依樣高阿 :em16: 使用介質為:細碎樹皮+珍珠石+蛇木+蛭石 比例為: 2 : 1 : 1 : 1表面再鋪一層水苔,盆底有用粗樹皮墊高 植株的水苔也泡水移除一些....這樣因該ok吧 :em15: 恩....在澆水方面的話是等水苔乾在澆,還是保持濕濕的阿 :em04: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2 12:55pm
冬天可以部藥一直濕.乾濕間有個短暫時間 不過這是以根已經長好的植株而言.如果是剛種.那只要保持微濕. 大約就是一團泡水的水苔用力捏乾的程度..等到春夏之交根應該也ok了 可以微乾但不要乾透.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6:1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4/01/12 11:12am[/i] 發表的內容:[/b] 杉葉石松新幾內亞有山採嗎? 現在應該大都是菲律賓印尼的比較多.台灣的不連葉.莖也可以長到小指粗 [/quote] 坎貝 我想你有學過地理吧?印尼擁有新幾內亞一半的領土,這難道你不知道嗎?我想這問題應當比"中國是否擁有台灣的領土"這樣的 問題還要容易理解吧? 事實上,我想還有個原因讓你誤解,就是每當你去問那些野生蘭和山採蕨的 業者,他們如果回答你,"泰國"OK 那表示他很誠懇連真實的 產地都報給你,如果他回答"印尼",那你要記得這是雙關語=我不想告訴你.以前我就問過不少人,這豬是哪來的.回答符號=印尼,然後我繼續問 ㄟ一萬多個 島是哪個,是婆羅洲?蘇拉維西?新幾內亞?蘇門達臘?爪哇?還是摩鹿加? 回答通常是先沉默(他再想要不要跟你說實話),然後說印尼就對了,那就怪了他自己從哪進的付錢給誰會不知道嗎?我常繼續白痴追問,結果只是人煩 所以下回要是答案是印尼時就別繼續在問了 以免................. 但是我想你自己可以去在詳加研究到底是哪 有些比較惡劣的連東馬的 也跟你說印尼 所以別再落入這種迷思 :em22: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6:1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空降甘霖[/u]在 [i]2004/01/12 12:46pm[/i] 發表的內容:[/b] 挖哩勒 硬邦邦的....真怕他長的跟大樹依樣高阿 細碎樹皮+珍珠石+蛇木+蛭石 比例為 1表面再鋪一層水苔,盆底有用粗樹皮墊高 植株的水苔也泡水移除一些....這樣因該ok吧 恩....在澆水方面的話 ... [/quote] OK 看到圖了 我想 依你這株看來 以後高度一定超過1尺,絕對更高,比我手上的 那幾盆都還要硬 真高興你終於知道他真正的 長法了 :em04:
-- 作者: 空降甘霖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7:26pm
謝謝兩位大大不吝嗇的指教 :em04: 雖然沒能長出我要的感覺 :em10: 不過我還是蠻喜歡滴.... :em23: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4/01/12 07:3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4/01/12 06:10pm[/i] 發表的內容:[/b] 坎貝 我想你有學過地理吧?印尼擁有新幾內亞一半的領土,這難道你不知道嗎?我想這問題應當比"中國是否擁有台灣的領土"這樣的 問題還要容易理解吧? 事實上,我想還有個原因讓你誤解,就是每當你去問那些野央@... [/quote] 我實在不能理解這奇怪的想法! 說說產地會如何? 難不成就會直接跑去產地買?????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3 12:1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4/01/12 06:10pm[/i] 發表的內容:[/b] 坎貝 我想你有學過地理吧?印尼擁有新幾內亞一半的領土,這難道你不知道嗎?我想這問題應當比"中國是否擁有台灣的領土"這樣的 問題還要容易理解吧? 事實上,我想還有個原因讓你誤解,就是每當你去問那些野央@... [/quote] 了...其實我沒有很詳究耶.印尼還是幾內亞大概都被符號化.比方說陳老如果提出大概產地 通常我就沒有特別再去問哪兒是哪兒了 因為人家拿的貨可能是三地轉運. 未必連他自己也很清楚產地. 就沒有仔細問. 我想.這就跟相信他給的學名正確性一樣好笑吧:p..當然這可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其實在我的山採符號概念裡面.新幾內亞跟紐澳劃上等號=要"山採"很困難 至於另一半印尼切掉的疆域就沒有理它. 聽到有人說是印尼山採. 我想的都是馬來到爪哇那一帶大小島耶 這應該是概念上的問題啦:p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4/01/13 12:1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鹿角蕨[/u]在 [i]2004/01/12 07:30pm[/i] 發表的內容:[/b] 我實在不能理解這奇怪的想法! 說說產地會如何? 難不成就會直接跑去產地買????? [/quote] 有時候這樣可能帶來些對它們而言不必要的麻煩吧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4/01/13 01:10pm
在以前做進出口貿易的最怕的是就是來源是不是能守住 但產地也多數還不怕說出來 現今網路這般發達,看他還能守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