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食蟲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9)
--- [求助]高山植物在高溫環境下生理機制是如何崩潰的?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9&topic=8382)


-- 作者: 王子麵
-- 發表時間: 2008/02/06 08:32pm

想問一下像是太陽瓶之類的高山植物.
或是像眼鏡蛇瓶子草的需低溫植物.
在高溫環境下生理機制是如何崩潰的?
要不然都不知道心愛的植物是怎麼死的...><
並且希望能幫助牠們越夏~

希望知道的大大們回答一下!
謝謝!!


-- 作者: Ghostrider
-- 發表時間: 2008/02/06 08:39pm

嘖  標題還真是下的好

2007 2008最HITO的前十大流行詞彙應該少不了"崩潰"吧 XDD

我想所有的生命行為反應到頭來應該還是和生化生理作用脫離不暸關係
其中又尤其和酵素的反應息息相關

可能這些高地的植物其酵素活性在高溫時效率不佳  
無法提供生物體本身所需的物質  也因此可能到最後便逐漸衰弱而死

基本上你想讓他們度夏  那就提供適當的環境吧

以上只是本人小小的猜側   恩


-- 作者: 王子麵
-- 發表時間: 2008/02/06 08:4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Ghostrider[/u]在 [i]2008/02/06 08:39pm[/i] 發表的內容:[/b]
嘖  標題還真是下的好
2007 2008最HITO的前十大流行詞彙應該少不了"崩潰"吧 XDD
我想所有的生命行為反應到頭來應該還是和生化生理作用脫離不暸關係
其中又尤其和酵素的反應息息相關
...
[/quote]
我記得好像還有一種酵素無法休息而造成衰竭的...
還有日夜溫差對酵素影響~
誰能說明一下?
謝謝!!


-- 作者: csyin
-- 發表時間: 2008/02/06 09:42pm

我想...就算知道機制,
唯一的解決方法還是給它適當的溫度才能越夏.


-- 作者: playerst
-- 發表時間: 2008/02/06 10:59pm

如果發現主要機制
並能減少降溫的時間
長期下來可以省下不少錢勒
我覺得這才是重要的$.$


-- 作者: Ghostrider
-- 發表時間: 2008/02/06 11:2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layerst[/u]在 [i]2008/02/06 10:59pm[/i] 發表的內容:[/b]
如果發現主要機制
並能減少降溫的時間
長期下來可以省下不少錢勒
我覺得這才是重要的$.$
[/quote]
如果真的要找到答案  那蓋個水牆其實還比較省錢

做實驗實在太貴了  除非中樂透
不要看植物沒手沒腳不會動不會跑  就因為他們沒辦法移動

所以體內的基因數量還有生理代謝的複雜程度不輸給動物  
才能因應環境的改變做變化

很多高地的食蟲植物需要溫差  可能也是千萬年來演化下來的結果
也許晚上需要低溫讓某些酵素可以適當的執行功能  

也許只是酵素上某幾個安基酸序列出現了變異  就可以造成不同的結果

但是要找到這個差異或是其他原因  數十萬甚至百萬的花費是跑不掉的吧
 


-- 作者: 王子麵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0:02am

好像高山氣候都是高溫差.
所以日溫高並不太會怎樣.
只要不要太離譜...
重要的是夜溫要低~
是嗎?


-- 作者: dogsheep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0:4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子麵[/u]在 [i]2008/02/06 08:47pm[/i] 發表的內容:[/b]
我記得好像還有一種酵素無法休息而造成衰竭的...
還有日夜溫差對酵素影響~
誰能說明一下?
謝謝!!
[/quote]

是heat shock protein嗎...忘記中文怎麼翻了...= =
好像又不是
我只知道溫度升高主要造成死亡的原因是...會讓變性蛋白質大量累積
heat shock protein這時候會出現
其實不只在高溫時候
有些較迫切的環境下heat shock protein也會出現
主要就是防止變性蛋白質破壞正常生理功能...

那個變性蛋白質好像影響比較深
有些蛋白質變性後... 被崩解就算了
有些蛋白質變性後反而會存在...這種摺疊異常的蛋白質累積
可能會產生一種叫做epigenetic effect的效應 促使更多正常蛋白質變成摺疊異常的蛋白質...
或者就是直接影響其他生理功能...

epigenetic effect其實是我比較有印象的地方
一般我們都知道遺傳訊息是由DNA所攜帶
可是epigenetic effect 指的就是非基因性的遺傳...不知道怎麼翻譯= ="...應該是這樣吧


至於造成某一酵素無法休息衰竭...
會不會是heat shock protein阿XDDD
會不會是高到他負擔不過來
大家就變性死光...

不知道
好像在cell biology或phytophysiology之類的書有~


我之前學了感覺自己好像只能打打嘴砲而已...
什麼東西都種死了  ...囧rz
要考試了最近又沒時間弄...
噢~"~...


-- 作者: 王子麵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1:11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dogsheep[/u]在 [i]2008/02/07 00:42am[/i] 發表的內容:[/b]
是heat shock protein嗎...忘記中文怎麼翻了...= =
好像又不是
我只知道溫度升高主要造成死亡的原因是...會讓變性蛋白質大量累積
heat shock protein這時候會出現
...
[/quote]
高手來了~^^

所以heat shock protein是來處理變性蛋白的...
變性蛋白是因為太熱而產生的...

"至於造成某一酵素無法休息衰竭"
我記得好像是某種酵素在白天的高溫會變成"甲酵素"進行工作...
夜晚氣溫低就會變成"乙酵素"休息...
可是如果一直是高溫酵素就會停留在"甲酵素"的狀態無法休息!
然後衰竭~

如果有誰知道細節的...
請說明一下!
謝謝~^^


-- 作者: Ghostrider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1:52am

個人認為和heat shock protein沒什麼關係

heat shock protein算是一種逆境蛋白 可以幫助生物慢慢適應環境的改變

但是你今天詢問的例子根本就是"完全無法適應"台灣夏季的氣候

並不是說從秋冬開始種穩定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的慢慢適應夏天的氣溫

所以不符合上述的例子    還是乖乖製造適合的環境比較保險

這裡畢竟也只是個休閒娛樂的論壇  想要得到專業的知識可能還是要從書本上比較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  書本上的知識又要如何套用到自己實際應用上更是個問題


-- 作者: dogsheep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2:08am

嗯嗯~
我只是針對他詢問的"高溫"來講而已~

也只知道逆境蛋白XDDD


至於實際應用...真難
= ="...每次都種死


-- 作者: 阿行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9:30am

高山植物 定義太廣泛, 甚麼算是高山 ?? 高山又是那一種的高山環境 ??

光是不同海拔環境就可以相差很遠, 更別說加上不同生境的差異了, 好像高山上也有温度變化很少的地方, 高山環境不一定就是一般人說那種豬籠草白天高温晚上低温那麼簡單, 不同的物種也許還有不一樣的特性和適應性, 所謂 機制也許根本就不盡相同, 個人覺得這課題不會得出甚麼具體的結論的 ...

不如先請個100 棵 rajah 回家, 再準備10個冰箱, 每組10 棵由提供夜温13度一個小時到10個小時處理, 再用一年來觀察生長情况可能還更實際


-- 作者: a9010214
-- 發表時間: 2008/02/07 09:37am

hot shock protein的中文沒啥了不起的,就直接直譯成熱休克蛋白,是一種輔助蛋白質折疊的蛋白質,因為大量出現在生物處於高溫而休克,使蛋白質結構崩潰時,所以才得到這個名稱。

epigenetic effect也是顧名思義,epi-genetic effect,epi是"外"的意思,genetic是"基因的"的意思,所以就是基因以外的效應,就是說非由基因攜帶的效應,例如DNA被甲基化的現象,又稱超遺傳現像。

其實....我只是來作名詞解釋而已,因為我是植物新手,這輩子第一次種植物.....(豬籠草是我的"第一次"喔^^)


-- 作者: 王子麵
-- 發表時間: 2008/02/07 11:01pm

謝謝各位大大的回答~ :em25:


-- 作者: a9010214
-- 發表時間: 2008/02/07 11:36pm

阿!發現一件錯事,應該是heat shock protein才對,用複製貼上的,沒發現錯了....
另外我支持Ghostrider大大的理論,因為不同酵素有不同的最佳作用溫度,而經過物競天擇的篩選,同一種生物體內大部分的酵素的最佳作用溫度都是相同的,若是溫度不對,酵素的功能會低下或是錯亂,例如本來是把a受質變成b產物的酵素,變成產生c產物(扯太專業應該會很多人不懂,所以隨便舉例吧....)而c產物可能就會有毒,因而造成生物掛掉。
除此之外大大說的"酵素無法休息而造成衰竭的現象"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這部份我讀過的書說得程度也只跟大大說得差不多而已,根據小弟我的知識程度猜測,酵素本身其實不需要休息,因為當酵素過度使用後會很快被細胞分解,不會有休息的現象,所謂衰竭,應該是該酵素的輔因子消耗殆盡,因為胺基酸能回收,輔因子卻是不一定....
而熱休克蛋白呢,我猜可能性不大,因為蛋白質結構沒那麼脆弱,即使是不適合該酵素作用的溫度,也只是酵素效率不佳而已,穩定蛋白質結構的力量應該至少要到40度以上才會崩潰才對,到時候才需要熱休克蛋白出場...
以上是小弟以淺薄的知識所作的猜測,各位大大覺得有錯可以說出來一起討論^^


-- 作者: dogsheep
-- 發表時間: 2008/02/08 00:5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dogsheep在 2008/02/08 00:56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子麵[/u]在 [i]2008/02/07 01:11am[/i] 發表的內容:[/b]
高手來了~^^

所以heat shock protein是來處理變性蛋白的...
變性蛋白是因為太熱而產生的...

"至於造成某一酵素無法休息衰竭"
我記得好像是某種酵素在白天的高溫會變成"甲酵素"進行工作...
夜晚氣溫低就會變成"乙酵素"休息...
可是如果一直是高溫酵素就會停留在"甲酵素"的狀態無法休息!
然後衰竭~

如果有誰知道細節的...
請說明一下!
謝謝~^^
...
[/quote]

阿阿阿阿
聽到你這個描述
甲變成乙
我都忘記之前有學過這個很重要的酵素

叫做rubisco !?
這一個酵素有兩種酵素的功能
這兩種酵素功能合起來簡稱rubisco
記得溫度高可以增加他的活性

可惜詳細情況
真的是不是造成高溫死亡的主因 阿災XD

這酵素還蠻重要的

google應該可以找到很多

看到甲酵素變乙酵素 驚了一下~應該是rubisco吧?
不是的話...真抱歉="=|||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