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食蟲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9)
--- 初學者發問:請問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9&topic=6875)


-- 作者: kain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4:5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kain在 2007/02/21 05:05pm 第 1 次編輯]

請問中地豬位於海拔幾公尺才是中地豬呢? :em14:


-- 作者: kain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5:21pm

請問像N.specabilis,N.stenophylla耐熱嗎?


-- 作者: pongpong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7:4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ain[/u]在 [i]2007/02/21 04:59pm[/i] 發表的內容:[/b]
請問中地豬位於海拔幾公尺才是中地豬呢?
[/quote]
ep 是以溫度區間來分的...請參考
Lowland: 18-35°C
Intermediate: 12-30°C
Highland: 7-27°C

出處..http://www.exoticaplants.com.au/welcome.aspx?page=72&mid=2&cat1id=1&cat1name=Nepenthes+Species


-- 作者: kain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9:32pm

pongpong 謝謝你~


-- 作者: lhy2000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9:39pm

kain老弟~~你應該算老鳥了吧
食蟲都玩那麼久了還再初學者 別逗了


-- 作者: kain
-- 發表時間: 2007/02/21 09:4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kain在 2007/02/21 10:00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lhy2000[/u]在 [i]2007/02/21 09:39pm[/i] 發表的內容:[/b]
kain老弟~~你應該算老鳥了吧
食蟲都玩那麼久了還再初學者 別逗了
[/quote]
lhy2000大我是不得已的~
中地豬已掌握了~
可是怕買到高地~
只好稱自己是初學者~


-- 作者: 益仔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0:59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ain[/u]在 [i]2007/02/21 09:43pm[/i] 發表的內容:[/b]
lhy2000大我是不得已的~
中地豬已掌握了~
可是怕買到高地~
只好稱自己是初學者~
[/quote]
kain大大
''中地豬已掌握了''
種沒幾株中地豬就敢說此話
這句話你敢說我都不敢聽喔
連我都不敢這麼說很有把握
中地豬是包括原種及交種都有
對沒接觸過的豬
都應該抱著嘗試與摸索的心
不是嘴巴說說就算的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4:5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7/06/03 11:14am 第 4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kain[/u]在 [i]2007/02/21 04:59pm[/i] 發表的內容:[/b]
請問中地豬位於海拔幾公尺才是中地豬呢?
[/quote]
目前我還沒看過有人為 高/中/低地 定個海拔範圍
我是覺得...大概可以用1000m和2000m當個界線
低於1000m算低地, 高於2000m算高地, 中間的就是中地
不過這樣分實在過於簡略, 很多豬都是同時跨兩個(中高地或中低地)
所以還是進一步知道海拔分佈比較好
可以參考板主大大整理的表格 [url=http://www.exoticaplants.com/database/cps/nepenthes/attitude.htm]http://www.exoticaplants.com/database/cps/nepenthes/attitude.htm[/url]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4:47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7/06/03 11:14am 第 1 次編輯]

分佈地的地圖
[UploadFile=sa_1172133919.gif]


-- 作者: qmo96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5:44pm

益仔幹麻這樣~~~~
掌握是好的阿~~~是我們資質愚笨~~所以就~~~~~都一直不能掌握啦~~~~


-- 作者: 李文考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7:5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李文考在 2007/02/22 11:18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qmo96[/u]在 [i]2007/02/22 05:44pm[/i] 發表的內容:[/b]
益仔幹麻這樣~~~~
掌握是好的阿~~~是我們資質愚笨~~所以就~~~~~都一直不能掌握啦~~~~
[/quote]
哈哈~有必要弄的這般怪氣氛嗎?
益仔也沒惡意吧,確實只種一些不能代表你對這海拔內的豬都能養的很好
就像低地豬中的N. northiana,蘋果種的好這棵未必搞的好~~~~
^   ^


-- 作者: csyin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8:08pm

老話一句, 做人要謙虛.
就算是權威也是要謙虛才對.

另外, 通常1000公尺以上算是高地豬了...
比較少人有細分到中地豬...
我覺得有些在平地也養得起來的高地豬大概就有人會把它當作中地豬了...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7/02/22 08:4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翔的草[/u]在 [i]2007/02/22 04:54am[/i] 發表的內容:[/b]
我是覺得...大概可以用1000m和2000m當個界線
低於1000m算低地, 高於2000m算高地, 中間的就是中地
不過這樣分實在過於簡略, 很多豬都是同時跨兩個(中高地或中低地)
...再看看靠近北回歸線的恆春, 因為離赤道越遠, 冬季太陽就越斜
所以即使同樣都在熱帶, 但恆春一到冬天, 就會比較冷(一月平均最低溫17.8度)
[/quote]

拿恆春當例子有點小問題
除了緯度外  還要考慮恆春位在海島地區的南北兩端之一
所以一樣會有植被壓縮現象
所以分布到高海拔的輪葉沙參居然也可以在半島的沿岸鹽區峭壁上
跟海棗  鵝鑾鼻決明  小葉魚藤伴生

覺得用海拔分非常粗略
可能意義不是很大
每個物種的各族群  個體  都是獨一無二的

常用簡略的二分法
會讓人習慣忽略更細微的條件  也許就跑出一堆問題囉


-- 作者: 阿行
-- 發表時間: 2007/02/22 10:3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7/02/22 08:45pm[/i] 發表的內容:[/b]
拿恆春當例子有點小問題
除了緯度外  還要考慮恆春位在海島地區的南北兩端之一
所以一樣會有植被壓縮現象
所以分布到高海拔的輪葉沙參居然也可以在半島的沿岸鹽區峭壁上
...
[/quote]
受教了 ~ 謝謝 ~  :em04: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2:0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mpbell[/u]在 [i]2007/02/22 08:45pm[/i] 發表的內容:[/b]
拿恆春當例子有點小問題
除了緯度外  還要考慮恆春位在海島地區的南北兩端之一
所以一樣會有植被壓縮現象
所以分布到高海拔的輪葉沙參居然也可以在半島的沿岸鹽區峭壁上
...
[/quote]
謝謝坎貝的指正
我想請教幾個問題
壓縮效應是發生在島嶼的狹長端嗎?越狹長的端壓縮效應會不會越明顯, 比方說恆春半島會比台灣北部明顯?
如果台灣島是打橫的, 即東西狹長, 那一樣也會出現壓縮效應嗎?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2:3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翔的草[/u]在 [i]2007/02/23 02:07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坎貝的指正
我想請教幾個問題
壓縮效應是發生在島嶼的狹長端嗎?越狹長的端壓縮效應會不會越明顯, 比方說恆春半島會比台灣北部明顯?
如果台灣島是打橫的, 即東西狹長, 那一樣也會出現壓縮效應嗎?
[/quote]
不是狹長端
是"南北"兩端
由於東北季風的關係產生的植被壓縮

是不是越狹長  此現象越明顯
應該還要考慮風向  地形之類的因素
我沒有專研  不敢多說
但這應該只是影響因素之一
不太能那麼比較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2:52pm

原來是這樣喔, 那壓縮效應跟大陸塊加熱效應不就不一樣了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3:22pm

你會提大陸塊加熱  就表示有作點功課
我也常提  每個物種 族群都是獨一無二   無可取代
事實上   地理環境也是

所以別用名詞去簡單的劃分吧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6:48pm

只用海拔高度來計算栽培容易度會是一個陷阱
因為即使是海拔分布超過2000的原種還是有分高山草原及雲霧森林的環境,兩類的擺在一起種問題就會跟著來,
即使是低第種也是有在草堆路邊就可以挖到的種類,那和一些終年躲在高溼密不通風的低地雨林種的種植也是判若2人,所以不要只是以一些數字,然後在電腦前加加減減的推算,就以為可以搞定
關於一些原種分成高地及低地,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低地種怕冷或是高地種怕熱,所以造就了兩種不同海拔分布的原因,以truncata來說,低地種多是產在島的東岸山區,因為可以輕易的得到東岸迎面而來的溼氣,所以低海拔即可分佈,島的西岸因為如同台灣中南部因為在山背雨影,所以導致高溼的雲霧發生的地區往上升,真正的原因是濕度,兩者的習性事實上沒有差距太大(veitchii也是相同的情況)
因此種植時,面對未知的品種還是需要賭一賭(海拔數字只能當作參考,絕對不可以奉做教條,)每一種物種都有不同的習性,要用一套公式是很難的...最多只能抓到部份,例外的會是非常多
要選好種的高山種,除了交配種外,似乎就是那幾個老面孔,問一問就大概找的出,不需要拿計算機來加減
雖然緯度上升和海拔上升的關係是有一定的相關,用在北半球比較高緯度低海拔的種類或許受用,但是一旦拿南半球那3個比較高緯度低海拔的原種(mada, maso, perv)來推算,就完全失真,因為那3種困難的原因和氣候一點關連都沒有.......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多參考別人的經驗吧(或許這還蠻主觀的)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7/02/23 06:58pm

嗯..謝謝夏洛特大大還有坎貝大大 :em25: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