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5:3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7/05/04 08:34pm 第 6 次編輯]
看到很多網友對學名不知道該怎麼念,小弟我在這提供一點自己的研究心得... 大家都知道植物的學名是以拉丁文書寫,可是拉丁文要怎麼念呢? 目前拉丁文的發音方法大致上有為兩種 1. 古典法:用來朗讀拉丁文的古典文獻 2. 教廷法:是羅馬梵蒂岡的官方語言,用來朗讀現今的拉丁文章、生物學名,以及朗誦經文、禱告、唱頌 以下的發音規則是採用教廷法,事實上這也是根據現今羅馬人的發音習慣整理而來,所以如果你會念義大利文,幾乎你就會念拉丁文了 說了這麼多,重點來了... :em17: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b]「拉丁文幾乎每個字母都要念,而且很規則」[/b],不會像英文或法文有省略不念,或一個母音有不同的發音 因為多數人都有學過英文的音標,所以我就以音標,輔以注音、國字和英文來標示 第二、母音的念法 音標 注音 a /a/ ㄚ e /e/ ㄝ i /i/ ㄧ o /o/ ㄛ u /u/ ㄨ 雙母音:除了ae、oe發 /e/ 的音,其他的基本上兩個母音都念 【心得】拉丁文母音的發音是很固定的~ 第三、子音的念法 音標 注音 補充說明 b /b/ ㄅ c /k/ 或 / t∫/ ㄎ 或 曲 (見 ※註二) d /d/ ㄉ f /f/ ㄈ g /g/ 或 / d3 / ㄍ 或 舉 (見 ※註二) h /h/ ( ㄏ ) 或 不發音 (見 ※註一) j /j/ ㄧ 如 Jesu (耶穌),音標 / jesu / ,這個字翻譯得很棒,可以說是幾乎一樣 k /k/ ㄎ l /l/ ㄌ m /m/ 閉嘴說嗯 n /n/ ㄣ p /p/ ㄆ q /k/ ㄎ r /r/ ㄌ加上打舌 有沒有聽過金門王唱「流浪到淡水」,最後「齁搭啦∼」的「啦」就是打舌 如果不會打舌,那就念 /l/ 或ㄌ,千萬不要發英文r的音 s /s/ 或 /z/ ㄙ s 只有夾在兩個母音中間時念 / z / t /t/ 或 / ts / ㄊ 或 ㄘ 一般念 /t/ 。 ti+母音 時發 / ts /,但如果 ti 前面是 s, t, x ,那還是念 /t/ v /v/ 台語我不知道有沒有,客家話「黑」(烏) 用音標來寫就是 / vu / w /w/ ㄨ x /ks/ ㄎㄙ k 的音非常輕、短 y /i/ ㄧ z /dz/ ㄗ gn / ŋ / 即英文的ng,後鼻音,ㄥ或ㄤ最後結束的那個位置發的音 也是台語我不知道有沒有,客家話「我」用音標來寫就是 / ŋai / ph /f/ ㄈ 跟英文一樣,如:photo- sc / sk / 或 /∫/ ㄙㄎ或 噓 (見 ※註二) 至於 pf, pn, ps, pt 這幾個開頭的字, p 很短,可以省略不念 ※註一:ch, gh, rh, th, sch,這幾個的 h 不發音,所以分別發 /k/, /g/, /r/, /t/ , / sk / 一般來說,h 如果前有子音後有母音、或是在字尾,都不發音 ※註二:c, g, sc 這三個後面接的母音如果是 e, ae, oe (以上三個念 /e/ ) 或是 i, y (以上兩個念 /i/ ) 要分別發 / t∫/, / d3 /, /∫/ 的音。如果是其他母音,則發 /k/, /g/, / sk / 例如,ce 念 / t∫e / ,ci 念 / t∫i / ;ca 則念 / ka / ,co 念 / ko / ,cu 念 / ku / PS. / d3 / 這個音標打不出來,所以用 / d3 / 來代替。他的發音就是英文bridge 的 dg 的音 【心得】子音發音規則也很固定,補充說明還有註一和註二,需要多加注意 第四、重音以 á, é, í, ó, ú 來表示,要用注音的四聲(ˋ)或一聲來念,並且提高音調來強調那個母音。還有,重音的位置[b]「通常在倒數第二個音節」[/b]。另外,一個字如果很長,那他可能有兩個重音 舉個例,如 amare,意思是愛,音標 / a má re / (請聽這個字的 [url=http://www.melop.net/phlatina/pron/amare.mp3]發音範例[/url] ) 音調高低變化 和 發音 聽起來就像念很慢的台語「阿嬤壘?」(不過那個壘要打舌就是了:p ) 【心得】可以多加揣摩那個發音範例的音調變化,因為大部分拉丁文的音調變化 就是「高低」、「低高低」、「低低高低」 最後,舉些實用的例子: 蘋果豬 Nepenthes ampullaria ,拉丁發音 / ne pén tes am pul lá ria / 。注意 th 發 / t / ,lá ria 念成「辣李啊」 捕蠅草 Dionaea muscipula ,拉丁發音 / dio néa mu ∫í pu la / 。要注意的是 sc 因為後面是 i ,所以念 /∫/ 至於重音位置在這裡比較特別,如果想知道的更多,可以看看下面的網頁 [url=http://www.melop.net/phlatina/index_cn.html]http://www.melop.net/phlatina/index_cn.html[/url]
-- 作者: csyin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9:46am
((((((;゚Д゚)))))) 這麼多字喔~ 想必大大花了整個晚上在寫這一篇... 應該要列印出來膜拜 m(_ _)m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1:08am
哈哈..被你發現了 好想睡啊~~~ :em24: :em24: 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有問題請發問 :em25:
-- 作者: N16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1:31am
好像以前在學西文的感覺 發音的方式都是固定的 只是英文用多了會不習慣 感謝大大整理呀~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1:32am
不需要太過於在意如何念啦 因為拉丁語已經變成死語 所以呢,念法幾乎已經變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所以當跟外國同好交流時,幾乎有i的像是二齒豬英語系國家一率是"敗", hirsuta,千萬別念西爾斯塔歐,ir是變成像是bird的念法,所以是賀蘇塔 遇到法語系的國家hamata一率自動變成阿瑪塔 沒有聽過R有在自動校正的,有點像是大家愛如何念就跟著念,用KK應標就可以了,有時念的太"正確"發現自己說的東西沒人聽的懂時反而會很警張,變成好像我說了火星語
-- 作者: ytsung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1:37am
謝謝您分享這些資訊,受益良多。 請教有些種名最後面連續有兩個i,例如Paphiopedilum delenatii, 這個字尾應如何發音呢?是唸 (ㄊㄧˋ)ㄧ,(ㄊㄧ)ㄧ,或是(ㄊㄧˋ)愛?拉丁發音有ai(愛)這個音嗎?謝謝。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1:2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6/12/21 11:32am[/i] 發表的內容:[/b] 不需要太過於在意如何念啦 因為拉丁語已經變成死語 所以呢,念法幾乎已經變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所以當跟外國同好交流時,幾乎有i的像是二齒豬英語系國家一率是"敗", ... [/quote] 其實你說的也沒有錯 「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 當我們要跟別人溝通,用彼此都聽懂的語言當然會比較方便 我看過的網頁中,的確也有的說拉丁文會依照各自不同的母語習慣,直覺來念 比方說德語式念法,就是用德國人用德語的發音規則來念拉丁文 所以兩個德國人,用德語式的念法來溝通是沒有問題的 其他的,還有像法語式、英語式、義大利語式 至於像古典式,是根據過去拉丁典籍推敲而來,拿中文來比喻,就好比是某個字的古音,是古文專家的溝通語言 而教廷式,其實就是義大利語式,和古典式只有些許的差別,兩個在音調上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上面這套規則是義大利人看到拉丁文的念法,學會這套規則,也等於是學會義大利文的發音方法 也是目前學習拉丁文者比較通一的念法,目前用來讀拉丁文、和拉丁文的宗教經文、宗教歌曲,也都是用這個方法 我想,英語的發音規則我們大概知道,不過比較麻煩的是,英語是個比較不規則的語言 因為他吸收了太多外國語的念法,發音比較混亂,也導致我們這些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學習上的障礙 不過有趣的是,我發現英語在念科學學術的用語時,像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蠻多是跟教廷式拉丁文雷同、或極為接近。所以在學習這些東西的時候,也增加了不少趣味。 多學一種語文,總是有幫助的,當然,用英語式拉丁文的念法來跟英語系國家的人溝通,也是未嘗不可囉 :em18: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2:0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N16[/u]在 [i]2006/12/21 11:31am[/i] 發表的內容:[/b] 好像以前在學西文的感覺 發音的方式都是固定的 只是英文用多了會不習慣 感謝大大整理呀~ [/quote] 謝謝^^ 能夠讓大家多學一點我也很高興 西文,是西班牙文嗎? 能多學一種語言真好 我也是聽朋友說西班牙文發音也是蠻固定的 有機會也想學學 :em07:
-- 作者: 捕捕捕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2:15pm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這篇真是讓人驚奇啊~ 一直覺得網路只是"御宅族"打打屁打發時間用的東西~ 但是到這個討論區之後才發現大家都是能人異士啊~ 連發音教學都可以在網上敎~太佩服啦~
-- 作者: N16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2:2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捕捕捕[/u]在 [i]2006/12/21 02:15pm[/i] 發表的內容:[/b] 這篇真是讓人驚奇啊~ 一直覺得網路只是"御宅族"打打屁打發時間用的東西~ 但是到這個討論區之後才發現大家都是能人異士啊~ 連發音教學都可以在網上敎~太佩服啦~ [/quote] 某種層面上來說 我們是屬於Plant OTAKU.... ...0rz
-- 作者: N16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2:2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翔的草[/u]在 [i]2006/12/21 02:03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 能夠讓大家多學一點我也很高興 西文,是西班牙文嗎? 能多學一種語言真好 我也是聽朋友說西班牙文發音也是蠻固定的 ... [/quote] 以前學校規定要上的第二外語啦 可是我語言學習能力很差 所以跟沒學一樣 應付考試而已 只記得老師打舌打得很誇張 我們都在台下偷笑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4:4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6/12/21 10:04pm 第 2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ytsung[/u]在 [i]2006/12/21 11:37a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您分享這些資訊,受益良多。 請教有些種名最後面連續有兩個i,例如Paphiopedilum delenatii, 這個字尾應如何發音呢?是唸 (ㄊㄧˋ)ㄧ,(ㄊㄧ)ㄧ,或是(ㄊㄧˋ)愛?拉丁發音有ai(愛)這個音嗎?謝謝。 [/quote] 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拉丁文的 ai 發注音 ㄚㄧ 的音,是兩個獨立的母音,這跟注音的ㄞ或是英文中雙母音 / ai / 是不同的 所謂雙母音就是兩個母音合併發一個音,像英文 / ai / 跟注音ㄞ,在發音上都是由 /a/ 過度到 /i/ 所以說拉丁文是沒有「愛」的音,只能說 ai 念 / a-i / 很接近 / ai / (愛) 這個音 根據上面說的這個觀念,就可以了解為什麼 ii 不會合併成 i 至於要如何發 ti-i 這兩個音。據我所知,拉丁文 ii 結尾的字,前面的 i 短,後面的 i 要拉長念,聲調的話兩個都很接近注音三聲 如果用拉丁文的標示法就是 tiī ,第二個上面那個一橫就是告訴我們這個 i 要拉長念 所以 natii 要標示長音的話就寫成 nātiī ,ā 跟 ī 要拉長念,另外,這裡遇到了 ti+母音 的情形,所以這裡的 t 發 / ts / (ㄘ) 配合聲調的話......念成「那∼(ㄘ一ˇ)矣∼」 更正確的念法可以聽聽看這個網頁,左邊第一個 Play 旁邊,寫著 bāsium, bāsiī (n) kiss ,按下那個 Play 就可以聽到 bāsiī 的念法,那麼 natii 也就可以知道該怎麼念了 [url=http://www.wheelockslatin.com/chapters/four/index.html]http://www.wheelockslatin.com/chapters/four/index.html[/url]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4:5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N16[/u]在 [i]2006/12/21 02:25pm[/i] 發表的內容:[/b] 某種層面上來說 我們是屬於Plant OTAKU.... ...0rz [/quote] 哈哈哈....沒錯啊....只有身為「植物」才能了解「植物」 :em01: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7:06pm
解說的很好 給你拍拍手 只是當你遇到豬仔第一人者的Geoff或是Charles 當他們開口閉口都是說lowii(AI)時,我想你會開始猶豫,.........我猜Chi'en Lee 也是發一樣的 當英語統治世界時,似乎照著做好像都不算錯的太多
-- 作者: pongpong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8:17pm
感謝飛翔的草這麼詳盡的解說...發音的問題困擾我很久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一篇可以用來專門探討學名的發音, 有想知道怎麼發音的學名都在這一篇解說, 甚至可以將所有的食蟲植物原生種納入加上發音, 國外畢竟我們比較少接觸至少在國內我們可以統一一個發音標準, 讓大家在溝通上可以更便利, 也可讓新接觸的蝕友可以大聲說出學名而不用怕說錯(其實說的就是我)..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9:44pm
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吧...只要彼此聽得懂 如果說多數人都使用英語,那其他語言存在的必要性在哪? 如果說多數人都使用簡體中文,那正(繁)體中文存在的必要性在哪? 對我們來說,那是我們從小習慣、最有親切感的文字; 對中華文化而言,那是親近了解我們數千年文化瑰寶的利器。 對多數的大陸人民而言,或許不常使用,但如果認識正(繁)體字,必定能增加自己的視野觸角,當然也能更容易欣賞中華文化之美 相對的,我們如果也了解簡體中文,對大陸的資訊也能更快吸收 文字與語言是個了解該文化的利器,我們對這個語言越熟悉,我們也就對使用這個語言的文化了解越深入 每多學一個語言,自己的對文字的辨識能力就提高一層 慢慢的,會在其中發現彼此間的相同性、相異性、甚至趣味性 總覺得語言文化不該是誰去影響誰、誰去併掉誰 不可否認,文化強勢者很容易拓展自己的勢力 但是我從不擔心小眾文化會消失,總是會有人繼續延續他 當明明是同一個東西,人們彼此間用不同語言來說時,會發生什麼現象時間推回到幾百年前的台灣,當初,島上多數人用漢語來溝通時 原住民同胞,他們遭遇什麼樣的命運與選擇?而今,又發生了什麼現象象? 一個獨自存在的文化,是激盪不出燦爛的火花的 30年前,50年前,原住民同胞們絕對想不到,現在的漢民族政府 會為了維護文化多樣性及各種理由,願意每年提撥經費來支持他們的文化發展 誰說小者就會被吞沒了呢?君不見台灣島上也因為各種語言──日本語、台語、客家語、國語、原住民語、英語──的交互影響下,而豐富了彼此的內涵 回歸你所說的,雖然我現在遇不到你所說的那些人,沒辦法接受他們的語言習慣不斷洗禮 但是如果我真的遇到他們,我想我也會猶豫 但很慶幸的,因為猶豫,所以有機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 如果連想都不想就直接順從,那不就代表我根本不曉得我原來會(有)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特色 而我如果不堅持用我的方式來說,那他怎麼會有機會去了解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 一個小眾文化如果沒有特色的話,是絕對會被遺忘的 雖然說英語目前非常強勢,然而,文化是會興迭的 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羅馬文化深深的影響著整個歐洲,拉丁語主宰了整個學術文化 科學上、藝術上,甚至延燒到音樂上的專業術語至今仍使用義大利文,拉丁文化深厚內涵,不容小覷 航海時代後,英國的船艦打敗了西班牙的艦隊,從此劃下了英語時代的來臨 然而,時間拉回現代,環顧全球局勢,接下來的世界會變怎麼樣的呢?你、我、和所有的人,都在參與著,不必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吧...前提是,怎麼樣讓對方聽得懂?
-- 作者: 阿行
-- 發表時間: 2006/12/21 09:48pm
很不錯的教學文章 !!! 可恨我不懂注音 ....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0:1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翔的草[/u]在 [i]2006/12/21 04:46pm[/i] 發表的內容:[/b] 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拉丁文的 ai 發注音 ㄚㄧ 的音,是兩個獨立的母音,這跟注音的ㄞ或是英文中雙母音 / ai / 是不同的 所謂雙母音就是兩個母音合併發一個音,像英文 / ai / 跟注音ㄞ,在發音上都是由 /a/ 過 ... [/quote] 不好意思,我剛剛發現一個地方有誤,在於 ti 在這裡的發音,為 ㄘㄧ 原回po的文章已作更正。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0:3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N16[/u]在 [i]2006/12/21 02:27pm[/i] 發表的內容:[/b] 以前學校規定要上的第二外語啦 可是我語言學習能力很差 所以跟沒學一樣 應付考試而已 只記得老師打舌打得很誇張 ... [/quote] 老師打舌打得很誇張!?....很想知道那是怎麼樣個情景,會讓你們在台下偷笑 話說我當初學打舌,跟學外語一點關係也沒有 每天私底下自己練,花了快三個禮拜才把打舌練出來 練成時還頗有成就感的 :em02: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0:4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6/12/22 01:41am 第 4 次編輯]
我把這篇的標題分類加上 [討論] 了 這真的是一個蠻值得討論的問題 包括像:1. 在國內大家對學名發音的共識是什麼 如果學術界搞不定 至少我們這群人可以有共識,找出一個對大部分人都容易學的方法 2. 用英文發音該怎麼念,大致上規則是如何?希望有大大可以分享 老實說,雖然我學英文學了好多年,但是看到不是用英文拼音習慣拼出來的文字,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用英文的方法念 對我來說,拉丁文看起來既不像英文、也不像德文、法文,但他看起來就很像義大利文,所以我就直覺用義大利文的方法來念 而義大利文和英文各自有各自的優點,如果大家最後的共識是用英文來念,我想,能夠和世界上很多人的拉丁文念法相同,也未嘗不是好事一樁 3. 中文名稱的統一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6/12/21 11:25pm
哎呀 不好意思讓你生氣啦 不需要這樣的 我只是要表達的是英文幾乎是大家的第2語言 所以你我不太會去跟一些使用完全不會的第3種語言的人士用"言語"交談 因為說英文的人就是這樣發音 所以呢與其跟那些說英文的人無法溝通(常常是差異到完全都聽不懂),還要跟他們說這才是正統的拉丁唸法,我想在你我都可以用中文溝通的情況下,你會跟我使用蘋果豬,而不會去念那"Am~a" 還不如先習慣一下你可能會要用來跟人"語音"溝通的方式 當然啦,拉丁式的書寫體是不會改變的,這也不需要爭論 除了今天你要跟只會說法語還是其他說義大利語的人溝通(如果你很厲害我也很佩服你ㄡ)那大可以用你說的"正確的"拉丁拼法"關於生物的事情,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只會說英文的.....需要以英文作為跟外國溝通與獲得更多的新知,不需要自己畫地自限吧,這跟趨附流俗是完全不相干的,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要獲得別人不寫在書中的知識罷了, 當然啦 中文越來越重要,以後就只要"說"中文就好, 不說了...說多了只是惹人生氣 :em15:
-- 作者: yam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0:1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翔的草[/u]在 [i]2006/12/21 01:25pm[/i] 發表的內容:[/b] 不過有趣的是,我發現英語在念科學學術的用語時,像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蠻多是跟教廷式拉丁文雷同、或極為接近。所以在學習這些東西的時候,也增加了不少趣味。[/quote] 因為到一次大戰為止, 拉丁語都還是上流語言. 所有高級學門都要用拉丁語書寫, 當時像是法律系, 生物系, 醫學之類的一定都要學拉丁文的聽說寫. 所以即使到現在, 很多特定學門要創造專有名詞時, 也會採用拉丁語來組合 這並不是巧合
-- 作者: yam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0:29am
很難得現在還會有人跑出來說拉丁語的正確唸法 不過也如夏洛特說的 不管是在學界還是在園藝商場 正統拉丁文念法是不存在的, 即使你說義大利文 德文等等 跟教廷式拉丁文很像, 但她們其實還是用自己的母語在發音, 只是剛好比較相近. 拉丁文的式微已經是趨勢, 即使ICBN也不見得會一直撐下去 更何況 ICBN跟ICZN吵著要統一某些堆定, 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現在植物發表, 大家也都是走便門, 用幾個生澀拉丁文寫個兩句就合法了, 主要的內容還不都是英文為主.. 所以不用吵了 我們不是語言學家, 不用為了一個死掉而且已經末日黃花的語言爭執不休 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才是植物學名唸法的不二法門
-- 作者: handsometz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0:46am
不過還是感謝草兄能夠為我麼這麼精闢的解說... 我想他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在為我們這些拉丁白痴說明這一切.. 大家的討論也並不是沒有共識.. 雖然拉丁文還是不太好唸.. 用英文唸起來就有點怪怪的.. 不過讓想唸正確拉丁文的人有了依據.. 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大致唸了之後.. 或許可以找出比較好唸的方法..(台式拉丁文?!?!) 慢慢多人使用後.. 或是可以改掉討論上用一些怪怪的中文俗稱的習慣吧.. 中文俗稱也不是不好.. 但通常沒辦法精準的描述那顆植物... 舉例好了..reticulata和longifolia現在都有人稱"長葉貍藻"~~ 但是如果要說"長葉"..這個名字應該給longifolia吧.. 而reticulata也有人說是"細葉貍藻".. 問題是..很多貍藻都是細細尖尖的葉子阿.. 甚至比reticulata更尖更細的呢... 就這樣.. 謝啦~~ 草兄~~~~~
-- 作者: pongpong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0:49am
[這篇文章最後由pongpong在 2006/12/22 00:57am 第 1 次編輯]
各位大大你們把問題看的太嚴肅了, 我只是想討論一下怎麼念而已(我才不管是拉丁發音還是英語發音呢)就只是要知道大家怎麼念, 念出來的大家一聽就懂 例如一些我們常看到的我會說 蘋果豬, 寶特瓶 但一些不常看到的像N. sibuyanensis N. aristolochioides 你們都怎麼念, 我想知道的是這個啦, 我相信一定很多人不會念吧 像這種難念的 飛翔的草 教我們拉丁念法 夏老大可以教我們英文念法呀 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 作者: handsometz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0:59am
西布亞內西思.. 阿雷思都囉奇歐ㄉㄟ思.. 舌頭快打結囉... >_<!!
-- 作者: yam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0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ongpong[/u]在 [i]2006/12/22 00:49am[/i] 發表的內容:[/b] 各位大大你們把問題看的太嚴肅了, 我只是想討論一下怎麼念而已(我才不管是拉丁發音還是英語發音呢)就只是要知道大家怎麼念, 念出來的大家一聽就懂 例如一些我們常看到的我會說 蘋果豬, 寶特瓶 但一些不常看到的像N. sibuyanensis N. aristolochioides 你們都怎麼念, 我想知道的是這個啦, 我相信一定很多人不會念吧 [/quote] 要知道怎麼發音, 其實還簽扯到一個問題, 拉丁學名只是被拉丁化, 他的語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語言, 比如你說的 sibuyanensis, 這是兩個字的組合 Sibuyan+ensis. Sibuyan 是菲律賓的一個島, 既然來自土語, 用土語發音才是"合理"的. 用拉丁發因不見得對應到於來的語言, 這個最明顯的例子是人名. 如果你叫 金帥帥, 被拼成 Chin-Suai-Suai, 然後有個外國人發成 "真衰衰" 你一定會覺得很不被尊重吧. 所以我不覺得特別去強調怎麼唸"正統"拉丁文發音有太大意義 去了解學名的結構或是字源還比較有意義 sibuyanensis = Sibuyan (地名) + -ensis (屬於某地的) 所以只要看到結尾是 -ensis, 前面就一定是地名 aristolochioides = Aristolochia (馬兜鈴) + -oides (相似的) 就是說 "像馬兜鈴" (ps. 但是光用學名無法知道是哪裡像馬兜鈴)
-- 作者: handsometz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07am
經亞麥大師一提... aristolochioides倒是真的覺得像是馬兜玲的花阿.. 因為牠開側蓋的樣子.. 又花花的..
-- 作者: yam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09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handsometzai[/u]在 [i]2006/12/22 00:46am[/i] 發表的內容:[/b] 中文俗稱也不是不好.. 但通常沒辦法精準的描述那顆植物... 舉例好了..reticulata和longifolia現在都有人稱"長葉貍藻"~~ 但是如果要說"長葉"..這個名字應該給longifolia吧.. 而reticulata也有人說是"細葉貍藻".. 問題是..很多貍藻都是細細尖尖的葉子阿.. 甚至比reticulata更尖更細的呢... [/quote] 學名也不見得比較好~~ mirabilis-- 令人驚艷的 rajah -- 酋長 / 國王 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意義, 不是嗎~~ 更糟的是, 學名也會有"意思一樣"的情況出現 豬籠草一堆種名不是"毛", 就是"美麗"... 真要翻成中文還真不知道怎麼瓣 我絕得市場名其實還漫有趣的, 有時比學名貼切 當然也各有突捶, 所以沒差啦
-- 作者: handsometz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21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amai[/u]在 [i]2006/12/21 11:09pm[/i] 發表的內容:[/b] 學名也不見得比較好~~ mirabilis-- 令人驚艷的 rajah -- 酋長 / 國王 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意義, 不是嗎~~ ... [/quote] 不過.. 至少拉丁學名撇開語意後.. (因為如果要知道啥意思.光會講還不夠..) (還得深入了解耶..我想草兄得開另外一堂課了..) 如果死背起來.. 它就是具有"獨特性"不是嗎.. 這樣就不易混淆了.. 單單就字面而言... 但是如果能知道為啥這樣命名... 如"多毛的"啦.."馬達加斯加"產的啦.."Sibuyan"小島產的啦.. "維奇"發現的啦~~ 會更加的"充實"(?!?!) :em15: 當然中文俗名也能夠在旁補充說明啦...
-- 作者: yamai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3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amai在 2006/12/21 11:44pm 第 1 次編輯]
去了解學名很有趣, 所以多了解那些語意其實有他的意義在 但是順到一提 (不是要找碴, 只是說明有此現象) 學名其實不見得穩定跟"獨特" 許多分類比較麻煩的類群, 學名改來改去一點都不驚訝, 有時中文名還比學名穩定... 至於獨特性, 台灣蘇鐵不產台灣, 當時我們認為台灣的標本套用台灣蘇鐵Cycas taiwaniana 這樣的獨特性也沒了.. 所以我們其實都很難說這個學名現在套這個物種是不會變的, 如果被發現命名不合法, 甚至有可能同樣的學名變成指另一個物種, 所以學名要加寫人名是很重要的 ~~ 更何況大家寫學名都是亂寫一通, ex, et, in, () 都搞不清楚 有時還真不知道要套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學名很簡單, 二名法 但是卻是很難的東西...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4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arlot[/u]在 [i]2006/12/21 11:25pm[/i] 發表的內容:[/b] 哎呀 不好意思讓你生氣啦 不需要這樣的 我只是要表達的是英文幾乎是大家的第2語言 ... [/quote] charlot大大 我沒有生氣啦,你不用擔心喔 我知道大家都是互相丟出彼此的意見 這樣的討論才能激出火花啊 其實我也非常謝謝你提共意見 讓我們知道現在國際上的情況是怎樣 :em25: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2:2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飛翔的草在 2006/12/22 01:22pm 第 2 次編輯]
真沒想到當初只是因為我看到有大大在編寫精華區那篇文章,提出拉丁文該怎麼發音的疑問,而寫出的一小篇文章 可以引來這麼多大大的討論 well,這是好事一件 謝謝yamai大和charlot大 讓我們知道很多不知道的事 也學到不少喔,感謝 :em25: To 帥帥蔡~ 我對拉丁字義的了解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啦 發音我還行,字義的了解就還要多學習了 這方面 yamai 大大知道的絕對比我多 不妨向他請教,一定可以挖到很多寶的
-- 作者: pruns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9:05am
謝謝飛翔的草 受教了 常被這些字弄的糊塗的pruns 感謝您 真是太讚了 祝福您
-- 作者: 飛翔的草
-- 發表時間: 2006/12/22 01:32pm
謝謝 ytsung , pongpong , handsometzai 和 PRUNS ^^ 其實是我當初在接觸到一些義大利文和拉丁文時 發現他們的發音方法很好上手 又看到有人在問 所以就把自己的心得貢獻出來了 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拉丁文發音上的參考 不過就像yamai大大說的 我自己也是覺得如果都用教廷式的發音 未必適合我們來念,參考一下其他語言 會比較好,特別是種名的部分,真的有不少是人名或地名 尤其是我們熟知的那些名字,還是做一些調整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