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食蟲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9)
--- 保濕的問題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9&topic=5030)


-- 作者: oceansky
-- 發表時間: 2006/01/05 06:21pm

各位有這樣的煩惱嗎?每天把你的食蟲植物套膠袋保濕, 然後又把它拿出來透氣和曬太陽, 如果只有一盆還好, 多幾盆的話真的有点累人. 如果開放濕机又不太夠保濕!可能只有多買一個魚缸才可解決!你們有這樣的問題嗎?


-- 作者: jweilee
-- 發表時間: 2006/01/05 08:08pm

試著讓他適應馴化,不用每天打開吧,我的毛氈苔套2-3週後就開始打開讓他適應,現在已經放任他曬太陽了,不但活的很好也很會抓蟲。


-- 作者: Minjer
-- 發表時間: 2006/01/05 09:1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jweilee[/u]在 [i]2006/01/05 08:08pm[/i] 發表的內容:[/b]
試著讓他適應馴化,不用每天打開吧,我的毛氈苔套2-3週後就開始打開讓他適應,現在已經放任他曬太陽了,不但活的很好也很會抓蟲。
[/quote]
現在學乖,讓他訓化不累主人 (熱帶種小心寒風)

不太去管它...長得更好...(氣)


-- 作者: KyoLeung
-- 發表時間: 2006/01/05 10:1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jweilee[/u]在 [i]2006/01/05 08:08pm[/i] 發表的內容:[/b]
試著讓他適應馴化,不用每天打開吧,我的毛氈苔套2-3週後就開始打開讓他適應,現在已經放任他曬太陽了,不但活的很好也很會抓蟲。
[/quote]
不是要打開,令她適應"袋子外"的環境
才叫馴化嗎?


-- 作者: waterking
-- 發表時間: 2006/01/05 10:37pm

不如你試用我的方法啊~~~[UploadFile=114_1485_1136471796.jpg]


-- 作者: oceansky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8:3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oceansky在 2006/01/06 09:54am 第 1 次編輯]

[UploadFile=DSC01872_1136512402.jpg]
我在想不知這樣的小膠箱(家裡有現成的不用再花錢再買)可用來種植食蟲植物作保濕之用嗎?但小膠箱又不夠透光, 真苦惱!

waterking, 你這個是用膠片卷成圓桶狀而成的嗎?


-- 作者: howardwu0118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9:36am

如果是毛氈苔的話
直接丟在外面全日照就好了
不用特別的馴化

只是有一些怕冷or怕熱的才要特別處理


-- 作者: lhy2000
-- 發表時間: 2006/01/06 11:0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oceansky[/u]在 [i]2006/01/06 08:34am[/i] 發表的內容:[/b]
我在想不知這樣的小膠箱(家裡有現成的不用再花錢再買)可用來種植食蟲植物作保濕之用嗎?但小膠箱又不夠透光, 真苦惱!
waterking, 你這個是用膠片卷成圓桶狀而成的嗎?
[/quote]
若一定要用這箱子的話,把蓋子換成保鮮膜就可以囉


-- 作者: oceansky
-- 發表時間: 2006/01/06 11:2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lhy2000[/u]在 [i]2006/01/06 11:07am[/i] 發表的內容:[/b]
若一定要用這箱子的話,把蓋子換成保鮮膜就可以囉
[/quote]
對啊! 可以保鮮膜, 謝謝! 不一定要用這箱子, 我在想放箱子內比放進袋中來得方便!


-- 作者: waterking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5:39pm

回覆oceansky
對呀~~~自己來做一個比較方便~~
size可自行調整~~~~


-- 作者: jweilee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6:55pm

拿保特瓶或透明塑膠杯來用都可以啊,廢物利用很方便的,我都是這樣用,反正只是用幾週不用特地去買箱子來裝。


-- 作者: oceansky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7:22pm

可是拿保特瓶或透明塑膠杯怎樣密封保濕?


-- 作者: hbh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8:48pm

如果有地方可以露天種植這些植物,應該就不需要用到這些設施吧????
濕度低有影響嗎????


-- 作者: 無限
-- 發表時間: 2006/01/06 09:3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無限在 2008/12/23 09:41am 第 3 次編輯]


-- 作者: ㄚ甫
-- 發表時間: 2006/01/06 10:12pm

那愛蒂露呢?好望角呢?....直接日照?
我是露天栽種的,溼度也很低,夏天時放外面直接日照,完全不用馴化,全掛。
我是覺得看你有什麼環境(北.中.南部日照差很多,每人家中環境溼度也不同。溫度越高,給予的溼度就要越高,但是更要通風度夠),種適合的種類比較重要,絕對沒有清一色的種法。


-- 作者: monoarch
-- 發表時間: 2006/01/06 10:5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ㄚ甫[/u]在 [i]2006/01/06 10:12pm[/i] 發表的內容:[/b]
那愛蒂露呢?好望角呢?....直接日照?
我是露天栽種的,溼度也很低,夏天時放外面直接日照,完全不用馴化,全掛。
我是覺得看你有什麼環境(北.中.南部日照差很多,每人家中環境溼度也不同。溫度越高,給予的溼 ...
[/quote]
嗯嗯!個人是認為跟毛氈苔很能忍受溼度波動!是種類而定應指日照時間和強度吧?


-- 作者: waterking
-- 發表時間: 2006/01/06 11:24pm

我的裝置可否防止蚜虫入侵嗎~~??


-- 作者: pauljoule
-- 發表時間: 2006/01/08 01:3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aterking[/u]在 [i]2006/01/06 11:24pm[/i] 發表的內容:[/b]
我的裝置可否防止蚜虫入侵嗎~~??
[/quote]
空气不流通.


-- 作者: toxifera
-- 發表時間: 2006/01/08 05:5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ㄚ甫[/u]在 [i]2006/01/06 10:12pm[/i] 發表的內容:[/b]
那愛蒂露呢?好望角呢?....直接日照?
我是露天栽種的,溼度也很低,夏天時放外面直接日照,完全不用馴化,全掛。
我是覺得看你有什麼環境(北.中.南部日照差很多,每人家中環境溼度也不同。溫度越高,給予的溼 ...
[/quote]

嗯嗯..其實看回覆就可以明白...

台中以北的玩家多半都比較主張可以野放,讓食蟲適應...

台中以南的玩家如果拿出去野放,不保濕....大多的下場是在還
沒有適應的情況下就整株乾掉了....

在南部只有小毛和幾種耐種的補蟲堇是可以用腰水,但也只限
在風不很大的地方,不然真的只可以等死...

之前我也聽大家說可以野放,加上我又是做組培的...

適了很多品種,每次都是幾十棵去適應,不過結果是全軍覆没
連花市豬都無法適應,最後還是乖乖用蓋子養....
前後約往生1千棵以上...沒一棵成功

所以大家在給建議時,最好是可以說明一下種在什麼樣的環境
例如:

1.地區:台灣(北中南東)
2.海拔:在平地或高山(大約多高)
3.溫度:大約最高溫或最低溫(大約就好)
4.濕度:沒濕度計的話也說一下是很濕或乾
5.風:整天都有風或是大多情形下無風

這樣子大家會比較好參考吧..

我的環境:高雄市市區,就是平地上...
種樹的後方是一大片空地,整天風吹個不停...
在整個地上潑完水,也大約只要30分就全乾了...
太陽光是全日照....

我前後試了,約一千多棵豬籠草,不幸的是全往生.....

這樣寫應該會比較可以有參考價值吧....

toxifera


-- 作者: ㄚ甫
-- 發表時間: 2006/01/08 07:47pm

終於等到像您這樣的人出來點醒了!
不一定要以台中為主啦!彰化也是中部啊!我相信也是可以野放栽種。
因為我曾在台中和台南栽種過食蟲,而且我都是露天栽種,沒有像賣植物的商人那樣有廣大的空地,種一堆植物增加溼度,也沒自動灑水的設施來降溫,所以比較的出來,栽種食蟲的差異。
捕蠅草在南部的夏天雖然可直接日照,但會慢慢縮的很小,直到冬天日照時才又變大。
雖然很多食蟲沒有一定要溼度高才能種的必要,但是當溫度超過它所能負荷的範圍時,濕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會幫忙散熱,不過首先不能密閉栽種,否則就是直接蒸煮植物。


-- 作者: wei0818
-- 發表時間: 2006/01/08 07:54pm

嗯恩.我到現在還是不敢把透明杯拿開.除了拿去曬太陽時..
在冬天的話可以保溫/保濕/防風..
夏天的話.我就不知該怎麼養了.還沒遇到..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6/01/08 11:5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toxifera[/u]在 [i]2006/01/08 05:54pm[/i] 發表的內容:[/b]
嗯嗯..其實看回覆就可以明白...
台中以北的玩家多半都比較主張可以野放,讓食蟲適應...
台中以南的玩家如果拿出去野放,不保濕....大多的下場是在還
沒有適應的情況下就整株乾掉了....
...
[/quote]
哇~
1000多棵 @@ll
難道您在掛掉數百棵之後
都沒想過問題之所在嗎???


-- 作者: oceansky
-- 發表時間: 2006/01/09 10:23am

我的情况是這樣:

本來是打算不理它(但定時供水、灑太陽等,不過不特別去作保濕情序),等它馴化去適應我家環境,但發現以下的問題出現!

●首當其衝的是豬籠草,好幾棵瓶子枯掉!
●毛氈苔未端出現枯掉(盆底水源充足沒問題,但不排除有風吹乾掉的可能性)
●瓶子草有一根頂端有枯乾現像(盆底水源充足沒問題!)
●土瓶草不加濕有生長放緩情况出現,加濕後出了好幾片葉!

基於上述情况才想到要注重保濕!

P.S. 當然各人情况不同!另外,我在香港!是放在窗旁種植,有風!

wei0818
我到現在還是不敢把透明杯拿開.除了拿去曬太陽時..
在冬天的話可以保溫/保濕/防風.. ← 絕對同意!


-- 作者: howardwu0118
-- 發表時間: 2006/01/09 11:09am

1.豬籠草在濕度低的地方,籠子本來就比較容易枯掉,而且長不大
2.毛氈苔在適應期時,水珠會先乾掉,未端會枯掉,後來長的新葉就會有水珠了(一些比較少見,龜毛的毛氈苔例外)
3.瓶子草,只要有腰水就可以了,隨便丟都可以長的很好
4.捕蠅草,北部是夏天長的比較好,,秋天開花,最近開始縮小了

在台灣和香港都是海島型的氣候
濕度再低也有40%以上(南部一些有特殊氣候的地區,如:焚風例外)
我個人是覺很豬籠草對濕度比較敏感之外
其他的就直接丟在外面就可以了
(我的食蟲植物,全都是一買回家就直接丟到外面去,沒有特別的馴化)

而且豬籠草半日照就可以了,不太需要到全日照,如果要全日照
最好要加上遮陰網會比較好

至於土瓶草,我的種死了
所以就不給見意了

我的毛和捕蠅草是丟在頂樓陽台最高的地方,全日照,風又大
而豬籠草是放在頂樓的女兒牆的牆腳下
相對濕度35∼100%不一定,看天氣
沒做特別的加濕or降溫
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

ps.毛:紅色和綠色的纖葉毛,阿帝露,叉葉毛,intermedia,花市毛


-- 作者: frankho
-- 發表時間: 2006/01/09 11:09am

[這篇文章最後由frankho在 2006/01/09 11:11am 第 1 次編輯]

提供一些小心得.

1.地區: 台灣北部, 新竹.
2.海拔: 平地約50 公尺.
3.溫度: 夏天最高 35 度, 冬天最低 7 度.
4.濕度: 25% - 80%, 平常只有 40%左右.
5.風: 夏天微風, 冬天輕度颱風, 這裡是新竹風最強的區域之一.

曾經把未馴化的土瓶草, 冬天放在室外, 一小時後變成乾燥標本.
不過, 這裡曾經是臺灣原生毛氈苔的主要分佈地之一.

馴化過的毛氈苔, 豬籠草, 瓶子草, 貍藻 在強風無保溼的室外, 生長良好.


-- 作者: monoarch
-- 發表時間: 2006/01/09 12:39pm

嗯嗯!看過大大們的見解真令我大開眼界!那我也來說一些廢話好了!
1.豬:根系弱葉片發達所以喜歡蒸散作用小的環境(濕度高)
2.毛:大部份根系發達(可能是因為葉泌作用需要高根壓吧?)所以根部供水很重要
供水不等於高濕度!
基本上夜晚盡量提高濕度與降溫!避風比較好!個人觀點大家笑一笑就好!


-- 作者: ㄚ甫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1:51pm

1.栽種食蟲,我從沒說過每種食蟲植物對濕度要求都很高。
我只是強調當栽種環境溫度過高,超過它的負荷時,而用處於空曠通風的場地,此時並不是光靠通風就可足夠降溫(此時很像烤箱),這時候時常保持植物潮濕目的是要靠著通風來帶走大量的熱量。這和食蟲植物需要高濕度才能種的道理是不一樣的。
從很久以前我就提到每人的栽種環境都不同,所以發問的人要描述您的栽種環境為何?住北部還是南部?如何照顧....等。而回答的人也是要說您是住北部還是南部,栽種環境、如何照顧?反正盡量詳細回答,而不是只說:我都野放,直接丟到外頭去全日照,然後澆個水就種的很好,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回答,而大部分的人都這樣回答,所以我也不方便跳出來了說了。
不然我也可以說:我這裡的兩齒豬、蘋果豬、維京、rowanea.....一些低地種等,在冬天根本都不需要做防寒措施,不用搬到屋內就可種的很好了啊!....那請問北部的同好呢?一樣的道理啊!
我們要知道有不少新手在這裡尋找答案,所以回答是否更應該客觀呢?
我在想不知道版主是否能將以前到現在,許多人做過的回答做個統整
,然後放在精華文章處呢?.....很抱歉又將問題丟給hbh兄....^^"
2.傳個以前拍的圖給大家參考我夏天時的栽種環境,澆水後地面30分就全乾了。[UploadFile=C0F4B9D2_1136785834.jpg]


-- 作者: wei0818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3:25pm

對阿.用老手的方法給新手種.真的ㄟ害...+.+
難怪很多新手碰了一兩棵食蟲後就灰心了.不敢再碰...
我真的以新手身分規勸新手們.透明杯真的不要拿開.也不要隨便野放.
等養了一鎮子有心得後在慢慢馴化.不用急著打開透明杯!
我的經歷是.3個月(超新手= =")越養越有心得..

建議各位大大在po文時可以注明一下自己養食蟲的經歷^^
不要輕易丟出"我都野放,直接丟到外頭去全日照,然後澆個水就種的很好"這類的話..
拜託囉!!^^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4:05pm

一個小小的台灣,擁有的複雜氣候真的是連住在這裡的人自己都不知到,當在台北的人還在縮在又濕又冷的冬季時,南部的人還在溫暖的陽光中,相反的,每次到了夏季,北部在火傘高漲面臨缺水的情況下,南部卻是在西南氣流的作用下,正在淹水,
還是要說一句話,需要蓋蓋子的,終究還是建議用魚缸以人工光源在室內種植,不需要蓋蓋子的,買到後,就請"逐漸馴化"的方式,將杯子打開,讓他適應,我想在這裡發言原本大家只是發表自己的種植經驗,應當不至於需要千扯到"負責任"這樣嚴肅的話題,事實上即使標明了氣候,縱使在北部,蘭陽平原和桃園台地的氣候還是差異很大,像是樓上這位大大,要是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在高雄.捕蠅草夏天會變小,改在冬天成長,我只知道現在我在桃園野地裡的紅龍和其他鯊魚牙齒幾乎都已經縮小到躲在活水苔下面了
說來說去,種死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只是還是儘可能找出該植物正確的種植方式才是正途,該泡水的就泡水,不需要泡水的就別泡水吧
空氣中的溼度,這種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鼻子聞不到的東西,還是需要自己的體會


-- 作者: monoarch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6:42pm

嗯嗯!光是同一種毛像intermedia 就有溫熱帶之分!所以環境的要素真的是一門
學問!所以老手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是在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是很高深的!台灣中北部
的亞熱帶跟南部熱帶氣候表現想必也不一樣!謝謝各位大大的指導!!!!


-- 作者: monoarch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7:12pm

如果是環境的話我的笨作法是找一個假日!拿著小學生的觀察日記(分早中晚喔)
和溫濕度計跟我家的概略平面圖!分幾個區域!掛上溫濕度計!每隔2h記錄一次溫濕度變化及日照強度!觀察一年以上最好(我就是這樣><)然後應該會發現意想不到的一些資料和發覺自己很無聊^^!我在想就算是隔壁鄰居每家的環境多少也有差異吧?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環境吧?用對的環境種對的植物這是第一步吧?(如果
太幼稚請見諒)


-- 作者: ㄚ甫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8:50pm

先說好!我不是故意將將食蟲植物的栽種法複雜化,而是希望大家要了解,每個人的環境差異所造成的栽種方法不同,不要因為有人種的很簡單,就大剌剌的直接叫人必須如何種之類的話,實在是沒身歷其境的人都不知道啊!
今天要不是有這篇文章,我看到現在來到這網站的新手,都只是得到簡便不仔細的回答,而永遠都有人都一直處於野放.直接日曬之類的迷思之下,結果怎麼種就是一直出問題,那他可能就因此對食蟲失去信心消失在站內了,難道這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 作者: monoarch
-- 發表時間: 2006/01/09 09:19pm

嗯嗯!沒錯!詳細的說明是有必要的!我絕對贊成!很感謝ㄚ甫大大的明燈指引!
造福新手!!


-- 作者: chahong
-- 發表時間: 2006/01/09 10:1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chahong在 2006/01/09 10:28pm 第 1 次編輯]

別這麼說啦~沒人"直接叫人必須如何種"啦,大家只是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別人而已,身為新手,理當從各方良言裡摸索以找到出入啊~每個人的先天環境不同,所以要從各方去參考的!
網友熱心的回答更不是"簡便不仔細的回答",很多東西本來就是要自己去深切的體會,經驗...多半是累積多年而無法言喻的!


終究~別人的意見都是拿來參考的,而自己累積出來的經驗,才是重點啊!
食蟲世界~我摸索了四年多....還是皮毛~哈哈!大家也別操之過急,多方參考,慢慢體會,很有趣喔!


-- 作者: toxifera
-- 發表時間: 2006/01/10 02:1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鹿角蕨[/u]在 [i]2006/01/08 11:59pm[/i] 發表的內容:[/b]
哇~
1000多棵 @@ll
難道您在掛掉數百棵之後
都沒想過問題之所在嗎???
[/quote]

其實不是沒想到,只是有做過組培的人大約都知道,
很容易不小心苗就越種越多,台灣也沒這個市場,想
拿去賣大約也賣不掉吧....

那時侯收了140多種吧....

每種都做一堆....
像小毛最多時,瓶中的苗應該有一萬棵以上吧....
不過都亂成一團...

反正只要有母瓶,就不怕沒種苗....

那時侯是想說拼看看會不會有出現變異株,剛好可以適應....

再回鍋重做成組培苗,就可以獲得具有適應力的品系....

所以就繼續拼呀拼....

可惜還是完蛋蛋..哈...

最後還是花錢買了塑膠圓筒....

自己乖乖打洞保濕了...

下面是我用的小型圓筒,很久以前也貼過一次...

參考一下吧

[UploadFile=B6ECBDA6B6EAB5A9_1136830312.jpg]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