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fury
-- 發表時間: 2014/11/20 08:18pm
有些植物很稀有~ 得從國外買才會有.... 如果說有找到賣家 有一些事項要注意~~~ 得先去 植物檢疫局問 https://www.baphiq.gov.tw/index/index.html 然後到去看看是不是"首次輸入" 如果是 得去填申請書 經過1~2個月的審核....(我申請的瓶子草 從9月到現在了無音訊, 如果要明年二月購入之類的 現在就要申請 而且要打電話去查詢進度 以免對方忘記) 行政效率低落..... 漫長的溝通~ 踢皮球~ . . . 然後如果順利的話 會拿到一張公文 說可以進口了 條件是 看地區會不一樣 我拿到的條件是 "只允許組織栽培 並且 要官方檢疫證明 並且注解 經檢疫沒有穿孔線蟲 巠線蟲 還有一個..." 接著要跟賣家展開漫長的雞同鴨講~ (到最後他會不會按這樣來還得看他...) 要注意的 以我遇到的例子是 要請對方確定事組織栽培 附上CITES 並且加註 我們這裡要求的事項 還得請他們官方 按規定來 檢查~ . . . 等到了台灣 還得經過查驗..... 如果有不合規定, 就麻煩了~ DHL 效率很不穩定 我上一次訂等了兩星期(出問題 退運 損失~) 這次6天就到了 如果有要問更詳細的 可以問我~~XD (只能問 不代購了~~除了是熟人~) 但是我只熟那邊的 這樣子 ~ DHL paket 嚴格上不算是DHL 他會跟另外一種 效率非常的接近 可是他有提供線上追蹤 大概只有多這一點 其他都一樣~
-- 作者: 大園鄉麥酒
-- 發表時間: 2014/11/20 09:13pm
沒考慮用郵寄闖關 ? @@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1 09:44pm
真的要多輸入 及多申請 http://www.coa.gov.tw/show_communique.php?cat=show_communique&serial=coa_webuser1_20120116113638&print=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公告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1年1月16日 發文字號:農防字第1011490073號 十二、...及某一植物或植物產品如於過去五年內均無輸入紀錄,得重新啟動該產品之風險評估作業。 https://www.baphiq.gov.tw/newsview.php?typeid=1469&typeid2=1485&news_id=10274 五、... 除首次輸入情事外,若有下列任一情況發生時,防檢局得視其檢疫風險情形進行風險評估; (一)於輸入之植物、植物產品或其包裝物上截獲我國未曾發現且可能對我國農業生產安全或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之有害生物。 (二)於輸入之植物、植物產品或其包裝物上截獲我國管制有害生物。 (三)具檢疫風險之植物有害生物有新的傳播途徑事證。 (四)具檢疫風險之植物有害生物已在其他國家或地區造成經濟或環境衝擊,而我國尚無相關檢疫管制措施。 (五)五年內未有輸入紀錄之植物或植物產品。
-- 作者: 抹茶tea
-- 發表時間: 2014/11/22 03:10pm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用郵寄闖關喔 你可以自己看紀錄,明明台灣的瓶子草品種很多,卻沒多少紀錄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2 04:3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抹茶tea[/u]在 [i]2014/11/22 03:10pm[/i] 發表的內容:[/b]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用郵寄闖關喔 你可以自己看紀錄,明明台灣的瓶子草品種很多,卻沒多少紀錄 [/quote] 不知道所有種是不是都有個別紀錄 但有不少.spp 的 http://www.baphiq.gov.tw/news_list.php?menu=1330&typeid=1386 美國全株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組培苗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種子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 澳大利亞全株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組培苗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種子Darlingtonia spp.眼鏡蛇土瓶草屬 美國全株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組培苗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種子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 捷克全株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 澳大利亞全株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組培苗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種子Heliamphora spp.南美瓶子草屬 丹麥全株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加拿大種子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美國全株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組培苗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美國種子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泰國組培苗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捷克全株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奧地利全株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澳大利亞全株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組培苗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注意輸入州別 (穿孔線蟲) 澳大利亞種子Sarracenia spp.瓶子草屬
-- 作者: artistinbc
-- 發表時間: 2014/11/26 02:43pm
沒想到台灣需要這麼久,應該是體制問題。在加拿大大概是10天就給你答覆,包括發進口許可,但是不准有土壤,且需要消毒,怕會帶來病蟲害。 因為有些病蟲害會帶給當地農業毀滅性的災難,他們這種考量是可接受的。 [quote][b]下面引用由[u]fury[/u]在 [i]2014/11/20 08:18pm[/i] 發表的內容:[/b] 有些植物很稀有~ 得從國外買才會有.... 如果說有找到賣家 有一些事項要注意~~~
得先去 植物檢疫局問 https://www.baphiq.gov.tw/index/index.html 然後到去看看是不是"首次輸入" 如果是 得去填申請書 經過1~2個月的審核....(我申請的瓶子草 從9月到現在了無音訊, 如果要明年二月購入之類的 現在就要申請 而且要打電話去查詢進度 以免對方忘記) [/quote]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6 09:4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tistinbc[/u]在 [i]2014/11/26 02:43pm[/i] 發表的內容:[/b] 沒想到台灣需要這麼互A發進口許可,但是不准有土蘇隻釣ヵf蟲害會帶給當地農業毀滅性的災難,他們這種考量是可接受的。 [/quote] ...輸入的風險分析是IPPC的規範 https://www.ippc.int/standards 有幾個標準涉及有害生物風險分析 類似的加拿大的規範應該是 RMD-12-06: The addition of plant taxa to Canada's list of plants for planting that are not authorized for importation pending completion of a pest risk analysis http://www.inspection.gc.ca/plants/plant-protection/directives/risk-management/rmd-12-06/eng/1373311999178/1373312000522 還沒找到完全一樣的 因為生物種類很多,不可能平白浪費資源事先風險分析。自然是有需求的物種才會去分析。而且很少人研究的物種根本就缺乏資料,不管是本身的入侵性或是可能攜帶的有害生物種類。 跟一般輸入申請許可是不一樣的...
不過加拿大的Automated Import Reference System (AIRS) 的確是比較有點節約公務人力幫助說明的效率 http://www.inspection.gc.ca/plants/imports/airs/eng/1300127512994/1300127627409 (因為按到最後其實還是要去申請許可...所以只是節約說明所需的人力)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6 10:15pm
USDA 的NAPPRA (Not Authorized Pending Pest Risk Analysis) http://www.aphis.usda.gov/wps/portal/aphis/ourfocus/planthealth/sa_import/sa_permits/sa_plant_plant_products/sa_plants_for_planting/ct_nappra/!ut/p/a0/04_Sj9CPykssy0xPLMnMz0vMAfGjzOK9_D2MDJ0MjDzd3V2dDDz93HwCzL29jAx8TfULsh0VAY_1WkE!/ 台灣也應該來弄個清單,把正在風險評估中的物種也列出來。 要不然比如說 有50個人都填了"首次輸入植物種子苗申請問卷" https://www.baphiq.gov.tw/newsview.php?typeid=1386&typeid2=&news_id=336 且都申請了同一個物種AAA (因為大家都喜歡的物種可能就是那些, 生產地區就是那些) 另蠻好奇的是 比如說 評估人員只要評估完50個人申辦的這個物種AAA,不管是許可或禁止, 是不是就可能可以獲得同時辦結50件申請公文的績效... 因為申請的有50個人...
-- 作者: artistinbc
-- 發表時間: 2014/11/27 01:03pm
其實加拿大公務員也是會問你,會先e-mail給你,問你一些申請上的疑問,而填申請單時會直接連到一個植物資料庫,可從裡面選哪一種植物你打算進口。從申請到發許可約花10天左右,還會告訴你甚麼時候是淡季。 個人覺得台灣雖然民主化有一段時間,但公家體系還多停留在威權時代思維,其實准或是不准可早點說,不必拖。 [quote][b]下面引用由[u]fierycloud[/u]在 [i]2014/11/26 09:46pm[/i] 發表的內容:[/b] 下面引用由artistinbc在 2014/11/26 02:43pm 發表的內容: 沒想到台灣需要這麼互A發進口許可,但是不准有土蘇隻釣ヵf蟲害會帶給當地農業毀滅性的災難,他們這種考量是可接受的。 ...輸入的風險分析是IPPC的規範 https://www.ippc.int/standards 有幾個標準涉及有害生物風險分析 類似的加拿大的規範應該是 RMD-12-06: The a [/quote]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7 01:4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tistinbc[/u]在 [i]2014/11/27 01:03pm[/i] 發表的內容:[/b] 其實布O會問你,會先e-mail給你,問你一些申請上的疑問,而填申請單時會直接連到一個植物資料庫,可從裡面選哪一種植物你打算進口。從申請到發許可約花10天左右,還會告訴你甚麼時候是淡季。 個人覺得台灣雖然民 ... [/quote] 台灣也有輸入紀錄.. https://www.baphiq.gov.tw/news_list.php?menu=1330&typeid=1386&typeid2=1780 幾年之前詢問過... 沒有特殊情況的需3-5工作天... 但是若申請的物種較多可能就會對應延長... 現在不曉得如何... (n年前有一次去電確認是否有收到申請書,承辦人還問會不會很急? 後來問過某家報關行才知道,報關行或進口商在進口前通常都會再申請一次,確認條件是否有改變。之前申請過只是再確認最新的情況可能一天內就可以獲得回函。) 首次輸入所需的評估時間個人沒問過... 因為個人有申請過的物種,都是獲得回函(禁止輸入,暫緩輸入,有條件輸入之類的),沒有遇到過被要求申辦首次輸入的狀況。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7 01:51pm
突然想到 食蟲有的是需要CITES 加拿大的是需要40天? Application for a Permit to Import, Export, or Re-export Live Plants or Plant Parts or Products http://www.ec.gc.ca/cites/default.asp?lang=En&n=9590D573-1 "A period of 40 days may be required to review an application before the CITES permit is issued. Please note that this reviewing period begins once all required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are received." 不曉得台灣的要多久...
-- 作者: fury
-- 發表時間: 2014/11/27 04:01pm
CITES 出去 是要賣到國外 那個我不確定 進來是國外要負責辦理 一般應該也是要半個月左右 現在 台灣這邊 大排長龍 如果要明年春天(4月) 買的 現在去申請 也許只是剛剛好 我們這邊有些法令是有缺失的(訂了正常狀況無法執行的法令) 其中有一樣是 要在該國人員監控的狀況下 出瓶 並在檢疫書上證明 這點會造成額外的費用 另外還有就是 認定問題 ....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27 05:3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fury[/u]在 [i]2014/11/27 04:01pm[/i] 發表的內容:[/b] ... 我們這邊有些法令是有缺失的(訂了正常狀況無法執行的法令) 其中有一樣是 要在該國人員監控的狀況下 出瓶 並在檢疫書上證明 這點會造成額外的費用 ... [/quote] 是指 https://www.baphiq.gov.tw/admin/upload/twgov_file_201411101639595.pdf 中的"植物組織培養苗輸入檢疫條件"? ... 二、本檢疫條件用詞、定義如下: (三)非組織培養狀態:指植物組織培養苗於輸出前由輸出國植物檢疫機關監督下移出培養容器,並以密閉容器包裝者。 ... 五、以非組織培養狀態輸入之植物組織培養苗,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列屬本規定穿孔線蟲或黃金線蟲寄主,且非甲、一所列其他有害生物之寄主者,自穿孔線蟲或黃金線蟲疫區輸入時,應保持包裝容器密閉完整,且其輸出國植物檢疫證明書應加註下列事項: 1.本批組織培養苗係在無菌培養容器內進行培養,且未曾栽植於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長介質,並於輸出國植物檢疫機關監督下移出培養容器及進行加封包裝。 ... 紐西蘭是有類似這種規定 http://www.biosecurity.govt.nz/files/ihs/155-02-06.pdf 2.2.2 ENTRY CONDI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 2.2.2.3 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 "For plantlets recently removed from in-vitro tissue culture,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declaration must be identified upon the 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These plantlets were removed from the original culture container(s) in which they were grown, not more than 48 hours before export, and have not been in contact with any other growing media"."
不過其他國家似乎多是只要離瓶亦即離開無菌狀態 就是比照一般植物了... (或許能有相關程序要問對方國家的植物保護機關吧... 也不能沒有符合IPPC的程序就任意加註...)
不過蠻好奇的是 既然是來自瓶苗,為什麼不以瓶苗狀態輸入? (相關病蟲害寄主與疫區另外討論)
-- 作者: fury
-- 發表時間: 2014/11/29 03:53pm
瓶苗 非瓶苗狀態是要對方確定植物本身有一定穩定度 才出 對對方來說 一瓶有很多苗 他們不會遇到剛剛好買那個量的買家 正如果檢疫要做好 應該是請對方檢定無寄生蟲 正式證明 我們這邊抽驗 照這條規定 恐怕 不是我們這得一次申請案得 拖上一季以上 還有越來越多的電話 還會讓相對有風險的pass過去 總之 這不是好的規定
-- 作者: fierycloud
-- 發表時間: 2014/11/30 03:00pm
突然發現 在瓶中無菌狀態的也有國家更細分... http://192.192.148.121/coa/plantsearch2_idx.php?act=search_view&cid=92&skey=%C4%F5%AA%E1&spro=&io=E&io_l=%A5X%A4f&country=%AAk%C4%DD%AC%C1%A8%BD%A5%A7%A6%E8%A8%C8%28French%20Polynesia%29 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島對我國蘭花組織培養苗之輸入檢疫規定: ... 2. 依組織培養苗來源形態不同,須另加註符合規定之條件於植物檢疫證明書上: (1) 若採用植物部分(種子除外)組織培養者,應加註:「其母株或組織培養苗經檢疫未罹染 Vanilla mosaic virus、Cymbidium mosaic virus、Cucumber mosaic virus、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Watermelon mosaic virus及Orchid fleck virus」。 (2) 若採種子直接播種培養者,應加註:「組織培養苗係採用在無菌狀態中發芽之種子,且維持無菌狀態(The seedlings are germinated in vitro from seeds and remained in vitro.)」。
-- 作者: fury
-- 發表時間: 2014/11/30 04:05pm
:em12: 刪除文字
-- 作者: 卡笛
-- 發表時間: 2015/03/15 07:55pm
那如果是買種子也需要這些證明嗎
-- 作者: fury
-- 發表時間: 2015/03/19 12:10pm
原則上是要~ 但是種子的規定要在看過 會不一樣 種子比較小~ 而且你買種子的話 在還沒長大以前 我想沒人可以說那個是甚麼~ 基於這些原因 ~ 種子的灰色地帶更大 ~ 但是種子盡量買"人工種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