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duduteng 好久沒貼圖了, 跟大家分享我的食蟲植物園的近況 N. bongso N. platychila N. platychila 近照
-- 作者: duduteng
N. veitchii x hurreliana N. veitchii x hurreliana背面照 N. northiana
-- 作者: duduteng
N. burbidgeae N. jacquelineae N. jacquelineae瓶身近照
-- 作者: asd82421
給一個讚+++
-- 作者: duduteng
N. hamata N. hamata 瓶身近照 D. adelae
-- 作者: duduteng
眼鏡蛇瓶子草 土瓶草 我的N. ampullaria 在瓶子的翼中間都會長出另一片小小的東西, 不知道是什麼?
-- 作者: virusercch 特殊個體的N. ampullaria,長大後值得期待...
-- 作者: duduteng
捕蟲堇 太陽瓶 紫瓶子草
-- 作者: virusercch 請問這是生態缸嗎?應該花了不少心思吧...
-- 作者: duduteng 每小時噴霧15分鐘, 夜間噴霧的景象!![UploadFile=A5PA4HB4x20009_1296483622.jpg] N. veitchii x eymae 期待長大後的樣子!
-- 作者: 丫土伯
可以請教底層是甚麼蓋起來的嗎?
-- 作者: rlf2neta
duduteng大太利害了
-- 作者: Hello
大大技術真好,連N. burbidgeae和N. platychila都種的這麼漂亮,真期待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丫土伯[/u]在 [i]2011/02/01 00:44am[/i] 發表的內容:[/b] 不好意思, 當初在弄得時候還沒有像機,並沒有圖片,但是我不久前有設計一個沙漠植物區,現在貼在塔內多肉植物的論壇裡面, 標題是~~我的沙漠植物區~~裡面有比較詳盡的圖片介紹, 步驟差不多,可以參考看看. 不同的地方是我的介質使用的是無肥泥炭土, 粗顆粒的赤玉土, 珍珠石, 蛭石, 混合均勻之後, 在上面舖上一層活水苔, 就這樣而已, 目前水苔的厚度大約有15公分以上,比底層的介質還厚, 這個食蟲區已經建立大約5到6年了,也還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戶外溫溼度變化比較大, 只能用一些工具來補足這個缺點!!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rlf2neta[/u]在 [i]2011/02/01 12:40pm[/i] 發表的內容:[/b] 積少成多, 我一開始也是從跟別人買的豬的盆子裡的一點點的水苔慢慢培養而來的!!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Hello[/u]在 [i]2011/02/01 09:31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你, 我也好期待 N. platychila 的上位籠喔!!而且讓我驚訝的是, platychila並沒有我想像的難種, 反而他的生長速度比其他品種的豬規律許多, 之後一定會陸續的跟大家分享!!
-- 作者: 丫土伯
剛剛過去看了一下,所以澆水完全就是用造霧機提供的水分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丫土伯[/u]在 [i]2011/02/02 00:14am[/i] 發表的內容:[/b] 澆水的部分, 我夏天幾乎每天澆一次水, 冬天就兩三天澆一次!!
-- 作者: cywong1hk 大大的豬太美麗了!
-- 作者: 香草
你的食蟲缸是大家住在公寓裡的夢想 想問大大 妳們在拍美圖都是要用到腳架來拍嗎?
-- 作者: ttnweev
真厲害肉肉已經用的很漂亮了
-- 作者: jeremy84518
WOW!!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香草[/u]在 [i]2011/02/07 08:25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eaglet 爬完duduteng大"我的沙漠植物區"的文了,大大真是有心又認真,有些問題想再請教您,鐵桌上先鋪塑膠軟墊再舖上一層紗網,所以澆水後多餘水分會自然滲透流掉?如果沒有自動澆水系統,水份會不會不足?底層介質厚度不到15公分會不會太淺?上層用水苔是保水性的設計嗎?另外死亡的水苔會不會有腐敗的問題?先謝謝大大的分享,因為我最近也在規劃在樓頂弄個食蟲區,還好有先看到大大的文,收獲真多
-- 作者: dudute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eaglet[/u]在 [i]2011/06/18 11:2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eaglet
瞭解了,非常感謝duduteng毫不保留的分享....
-- 作者: duduteng 現在因為是夏天, 我每天都會澆水, 我都是用水管接自來水, 另外接一個可變換水量的噴頭來澆, 這樣水量才不會太大, 才不會把植物打傷, 其他季節可能都是看活水苔的情形來澆水就可以了, 食蟲區上方因為有舖網架, 爬滿了N. alata 和N. khasiana, 所以颱風下雨我其實都沒有在做什麼準備, 因為那些藤蔓已經都把大部分的風雨擋掉了. 加油囉!祝你成功! :em02:
-- 作者: eaglet 瞭解了,謝謝!因為我是樓頂的開闊空間,幾乎是整天日照,缺點是風很大,跟duduteng大的環境相反,所以也還在想方法,既要防風防雨,又要遮光,挑戰似乎很大....
-- 作者: 小耀
大大
-- 作者: duduteng 我是利用人造光線, 造霧氣以及澆水來調整溫度的 , 這裡白天31度, 晚上大概23度.
-- 作者: Ghostrider
[quote][b]下面引用由[u]duduteng[/u]在 [i]2011/06/20 10:57pm[/i] 發表的內容:[/b] 話說植豬長大後才是真正的挑戰 因為這個條件目前看起來是可以讓植株生長 但是能否長大就需要在繼續觀察下去了 期待您再次分享
-- 作者: duduteng 謝謝你的回應, 我們家不是住在山區, 沒有用冷氣也沒有用冷水機, 我想只是因為我們這裡是小鄉下, 附近有比較多的山, 所以稍微涼一點, 之後會陸續跟大家分享食蟲的發展, 謝謝!
-- 作者: bagelpony
平地23度夜溫有那麼訝異嗎? http://en.wikipedia.org/wiki/Kuch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A%B3%E5%9F%8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9%9A%86%E5%9D%A1 當然,嘟嘟家不在赤道雨林氣候區,但他用了造霧器...
-- 作者: persi 只看高低溫夠嗎,平均降雨日數(幾乎半個月有雨,還是熱雷雨型態) 人工建築物在白天吸收太陽能,晚上大量釋放熱能
-- 作者: Halo
畢竟塔內的蝕友大多是生活在台灣
-- 作者: bagelpony
[這篇文章最後由bagelpony在 2011/06/22 08:41am 第 1 次編輯] 只看高低溫夠嗎,平均降雨日數--->請讀完他各篇文,嘟嘟用了造霧器,而且造很大,印象中一小時作動15分鐘吧,如同降雨,而蒸發不斷的帶走熱, 都市的夜溫平均都比鄉下高,也降得慢--->請讀完他最後一次回覆,裡面不是說了他住鄉下,為什麼我們要討論都市? 如果我們要討論台灣平地容不容易降到23,有點常識的都知道不容易, 另外,以離嘟嘟家最近的台中氣象站來說,
-- 作者: bagelpony
[quote][b]下面引用由[u]Halo[/u]在 [i]2011/06/22 02:01am[/i] 發表的內容:[/b] 因為嘟嘟的豬在台灣就找台灣data? 你覺得六月間像嘟嘟那樣大量造霧,
-- 作者: fury 那個資料是台中市區的 我剛剛也好奇他住在哪邊 那個地方應該是離市區比較遠的"台中縣" 所以應該是要再扣個3度左右 只是~這樣不是在邊緣 等以後更熱的時候會不會有危險~
-- 作者: playerst
其實在臺中的大坑天氣就可以種一些高地豬 還有臺中市區的夜溫和郊區就有很大的差別
-- 作者: Halo
[quote][b]下面引用由[u]bagelpony[/u]在 [i]2011/06/22 08:30am[/i] 發表的內容:[/b] 以人口比例來看 我想推測大於50%的蝕友應該不會是住在 平地鄉間or山區 吧 對這大於50%的蝕友 特別是現在或不久之後 夜溫23度是真的有點難想像 如果戶外26度,而只單獨使用造霧器頂多降溫到26度而已 我想 duduteng大 室外環境應該更低於23度ㄅ?
-- 作者: bagelpony 回playest: 砲你? 包括這次,不管是 我都很同意, 微氣候是可以差距很大的,逢甲北側西安街那過去有一大排榕樹,
-- 作者: bagelpony
[quote][b]下面引用由[u]Halo[/u]在 [i]2011/06/22 11:31am[/i] 發表的內容:[/b] 他這個豬區正是在室外阿
-- 作者: Ghostrider
[quote][b]下面引用由[u]Halo[/u]在 [i]2011/06/22 11:31am[/i] 發表的內容:[/b] 噴霧降溫可以提供溫差 但是同時還會製造很多其他的問題 噴太多會太濕 噴太少降溫效果會不明顯 其實是比水牆還要難控制得 而且看起來這個系統幾乎是仰賴人工光源才能達到 如果使用自然光的話 溫度方面會更難控制 討論到底能不能到23度對我來說沒啥意義 而是這個23度的夜溫是否真的能有效的維持在這個系統當中 不然也許凌晨 清晨真的可以達到 那也只有短短的幾個鐘頭 是否對於高地 豬能有顯著的影響就要再觀察了 特別是接下來準備進入夏季 我想最後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種到山上去 只不過這個不太可能就是了
-- 作者: bagelpony
拜託各位哥哥先把他發的文爬完再評論,因為他有提到這樣種了四年, 我的愚見: 氣溫的確不是絕對, 而人工光源在這方面你將其視做門檻,我將其視做優勢,
-- 作者: sysc 那展燈 我記得雖然是很好 但是也很熱? 戶外用應該比較沒關係
-- 作者: spirit 学习了
-- 作者: 525277466 = =好……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