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archer
如果說菫只用珍珠石混合蛭石
-- 作者: mhc6689
只用珍珠石混合蛭石種堇是很通氣涼爽的夏季配方,但因保水性較差,要注意水份的供應。
-- 作者: archer 那就要用底盆\接水囉
-- 作者: 林昆正 之前種過這種乾淨配方(完全不會澆水時滲出黑土),不過標準的都種成半迷你。
-- 作者: archer 那這樣水分和肥料都要注意到囉!
-- 作者: amy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cher[/u]在 [i]2004/06/17 10:35a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
-- 作者: shawnke
可美就是用蛇木屑當介質的呀!
-- 作者: poteku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林昆正[/u]在 [i]2004/06/17 11:1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taiwanbv2id
養分不足應該是原因之一 又 這樣的介質還要考慮對溫度的緩衝能力較差 、、、、
-- 作者: minero
[這篇文章最後由minero在 2004/06/18 08:49am 第 1 次編輯] 真珠石or珍珠石(perlite) 蛭石 泥炭土有土名但其實不是土,是溫帶地方沼澤裡水生植物經千萬年來腐化堆疊形成的。保水保肥力強,但不能乾過頭,乾過頭就不容易恢復吸水性,可以把整個浸泡水裡一陣子補救。 由上面三種組合可以得到保水、保肥、通氣性佳、又清潔重量輕的栽培土。 相對的 蛇木屑是筆筒樹的樹幹做成的,一樣具有通氣性佳的特性,但容易分解,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細菌會競爭土壤中的養分特別是氮,所以用蛇木屑種如果沒有混其他介質肥料施的比較淡的話,葉子容易比較黃,用蛇木屑種標準型長的比較小,由於不知盆徑大小無法推測,可能是種在2寸盆受限制導致,另外如果是用最細的蛇木屑粉介質感覺上比較濕,可能因此造成根系發育受影響也說不定,但用他混其他介質在適當水分管理下我相信應該也會長的不錯,陽明山阿姨的就多半用這個混泥炭土種的。 椰纖,靚土的主要成分就是這個,最細的椰粉性質類似泥炭土,未來希望能逐漸用這個取代泥炭土,畢竟泥炭土形成緩慢挖完就沒了(跟煤炭、石油道理一樣),而椰粉是椰子殼來的,只要有椰子來源就源源不絕,使用上一樣要注意細菌分解缺肥的問題 整體來說,沒有最完美的介質,只有最適合的介質,簡單說就是在你的環境跟管理方式下,用什麼樣的土種能長的好,就用那個吧,別人的配方只能參考用,相對的我們買的菜場堇因為是在適合繁殖場的環境下用的土,而且為降低成本往往是越便宜的、在他們的環境下種的好的就OK,所以有的把土倒出來看什麼碗糕都有,蟑螂、螞蟻、介殼蟲爬來爬去。當然也不是每一個都這樣,只是在選購的時候回來要稍微注意一下,這一點版上很多大大們有提醒過。另外因為環境變動,有可能回家後花謝光光,把她放在適當的環境,看看有沒有病蟲害,再養個兩三個禮拜,就會又看到花梗抽出來了。 上面很多資料在最上面的精華區都有,閒閒的時候我都會把老大們的精華看了再看,對照自己的管理方式,每天東摸摸西摸摸,觀察堇兒的反應,其實就不難啦,很多問題其實版大的Q&A都有 班門弄斧胡言亂語一番...................酸
-- 作者: 鹿角蕨 精采極了
-- 作者: archer 恩,謝謝大家給的意見 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是
-- 作者: minero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cher[/u]在 [i]2004/06/18 07:26am[/i] 發表的內容:[/b] 商品化的泥炭土一般裡面都有混入保水劑(理由參考樓上) 至於開封後乾掉的怎麼辦咧 ........................................再酸
-- 作者: archer
謝謝minero的意見
-- 作者: 明芙
因為乾了之後很輕,常常水一澆下去就漂起來了 :em06: 參考參考.
-- 作者: archer
謝謝大大的意見
-- 作者: archer
[quote][b]下面引用由[u]shawnke[/u]在 [i]2004/06/17 01:05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juan
archerㄝ....我如果沒記錯,小菫子大大也住屏東哩...
-- 作者: taiwanbv2id
[這篇文章最後由taiwanbv2id在 2004/06/18 04:22pm 第 2 次編輯] 蛭石的保肥力只是比珍珠石好一些 怕粉末的話只要先潮濕之就沒有問題 泥炭土當然是土,只是我們平常用的是泥炭苔 栽培非洲堇幾乎沒有人用泥炭土 台灣在埔里煤礦中大量發現 所以別把泥炭苔與泥炭土弄混了 個人也嘗試使用非一般三合一介質 沒錯蛇木的問題跟其他未腐熟的有機物一樣 以上的知識可參考郭魁士 土壤學 及盛澄淵肥料學 也許供玩家們參考
-- 作者: taiwanbv2id
[這篇文章最後由taiwanbv2id在 2004/06/18 03:49pm 第 1 次編輯] 以上供參酌之
-- 作者: taiwanbv2id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cher[/u]在 [i]2004/06/18 10:2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rcher
謝謝 taiwanbv2id 提供的論點
-- 作者: minero
口語講習慣了真是糟糕 主要是由水苔、立灰蘚或者蘆葦莎草等沼澤植物形成,來源是前者的比較好,後者分解程度高,pH值較低比較不適合使用。我們用的多半是前者形成的,才會稱為sphagnum peat,加拿大的每300年生成1呎厚,越早形成的顏色較深纖維較細,越晚形成的比較輕,通氣性比較好。至於乾燥後不容易附水加的那個是展著劑(wetting agent)前面提的保水劑是錯的,趕快把他忘記 :em06: ,沙拉脫具有同樣的效果。在噴農藥的時候加一點可以提高藥效,但是使用窄域油時不能加。 補充完畢有錯還請大大們指教 :em04:
-- 作者: archer
minero 大大我想請問你
-- 作者: minero
用過商品名是一路順的窄域油 詳情可參考 底下非廣告純僅供參考
-- 作者: archer 謝謝 minero 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