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南俠
-- 發表時間: 2003/10/03 12:2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南俠在 2003/10/03 03:17pm 第 2 次編輯]
譯自美國非洲紫羅蘭協會雜誌 Volume 54 November. December 2001 Number 6 African Violet Success By Winston S. Marchant, South Africa 成功種植非洲堇 沒有比能種出一株又健康又開滿花的非洲堇更開心的事. 如果你是一個擁有這樣的堇兒的幸運兒, 你就可以不用看下文了, 否則以下的資料可能對你有幫助. 光照 非洲堇喜歡足夠的光照, 但不是直射的陽光. 光照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及促進開花. 堇兒在清晨曬上一小時也未必會做成傷害, 但在中午曬上一小時就可能把葉片燒焦了. 堇兒只長葉而不開花是沒怎樂趣的. 如果你種植的環境比較陰暗, 可以用日光管來補光, 植株離日光管要有8至12吋, 每天照射10至12小時, 記著每天都要給堇兒在黑暗的環境下休息. 通風 堇兒需要非直接的通風, 強風或冷氣的直接噴射都是不適合的, 但如果全不通風, 霉菌或病菌就會很容易滋生. 擺放堇兒時, 盆與盆之間最小要有6吋的距離. 澆水 由上澆水或由下吸水是沒怎分別的, 各有好處和壞處. 用溫水的效果會比較好, 用冷水可能會傷害到植株 (譯者按: 筆者可能住在會結冰的地方), 澆水的次數及數量要看環境來決定. 最簡單的測試就是用手指插入植料10mm處, 如果發覺是乾乾的, 那就應該澆水了. 缺水會令葉片失去光澤及下垂, 足夠的水份才能令堇兒健康地生長. 請記著, 不要水淹堇兒, 澆水過多是堇兒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溫度 種植堇兒最理想的溫度是華氐60至75度 (譯者按: 攝氏16至24度), 突然的溫度轉變不利堇兒的生長, 如果溫度經常超過華氏80度 (按: 攝氏27度), 會令花苞變小及跑色, 葉片變小, 葉莖變長, 班葉的班會變少, 甚至完全沒班, 噴點花的點點亦可能會不出現. 如果長期處於攝氏12度以下, 葉片會變硬及變脆, 中心的葉片會擠在一起, 外圍的葉片會向下捲曲而包盆. 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 花蕾變得稀疏. 而班葉會白化. 濕度 非洲堇生長的最佳濕度是60% (譯者按: 內陸地方的濕度很低, 所以作者要用方法把濕度提高至60%),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助你逹到這濕度: 水盆 在淺盤內放入卵石, 再加水至水位剛剛低過卵石頂, 把種了堇兒的花盆放在淺盤內, 確保水不會直接接觸花盆的底部. 噴霧 用噴霧器噴灑薄霧在堇兒之上, 但不要直接把葉片噴濕, 最好薄霧降落葉面時還是暖暖的. 肥料 一般的平均肥已經很足夠了. 班葉的品種需要使用一些低氮而高磷及鉀的肥料. 一段時間後, 植料內會積聚了肥料的結晶, 這些結晶會令葉莖腐爛, 所以要用和暖的清水去沖洗植料, 讓水把結晶溶解並在盆底流出, 每三個月沖洗一次. 如果肥料積聚, 中心的葉片會擠在一起, 並長出長毛, 中心更會變成灰色. 如果你的堇兒看來不太健康, 不要增加肥料的份量, 這會是傷害多於幫助. 最後一個提議, 如果你覺得舒服的環境, 堇兒亦會覺得舒服, 換句話說, 把你的堇兒當作人一般看待. 南俠譯
-- 作者: eddy
-- 發表時間: 2003/10/03 10:20pm
這樣翻譯沒有版權問題嗎?
-- 作者: 喵喵
-- 發表時間: 2003/10/04 08:07am
哇!南俠大哥好棒喔!
-- 作者: 南俠
-- 發表時間: 2003/10/13 09:09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eddy[/u]在 [i]2003/10/03 10:20pm[/i] 發表的內容:[/b] 這樣翻譯沒有版權問題嗎? [/quote] 放心, 我已問了AVSA, 取得翻譯的權利, 所以沒有版權問題. 南俠
-- 作者: 714polaris
-- 發表時間: 2003/10/21 01:49pm
南俠大人,果然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