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生物與生命科學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4)
--- 解救地球徹底毀滅代價 一年190億美元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204)


-- 作者: PPeter
-- 發表時間: 2008/03/07 10:0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PPeter在 2008/04/19 09:43pm 第 1 次編輯]

http://tw.epochtimes.com/bt/8/3/7/n2036093.htm
..................布朗描述下的地球,是個瀕臨環境破壞殆盡邊緣的星球。他呼籲,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必須「大規模動員」人類,強度不能亞於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抵抗德國納粹所做的努力。................
http://tw.epochtimes.com/bt/8/3/7/n2036093.htm


-- 作者: darren
-- 發表時間: 2008/03/08 01:23am

1900億美元一年保全球安全?哈哈,會否老千局?


-- 作者: 明月
-- 發表時間: 2008/03/12 05:50pm

目前地球情況很嚴重..但是要不要這麼多錢呢?
不知道..
不過地球只有一個高估總比低估好
只要大家多些小事合起來也會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垃圾要分類喔~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03/30 09:20pm

把生活需求降至最低吧~
地球養不起這麼多人.
要解救地球還真需要財團的支持 不過要降低群眾消費 又要他們支持 似乎很矛盾!?


-- 作者: Sarkomenos
-- 發表時間: 2008/04/14 00:21am

.......實在是太可悲了


-- 作者: Sarkomenos
-- 發表時間: 2008/04/14 00:27am

目前地球的人口數明明就要爆炸了,為什麼還要增加生育率呢?我想,如果這點都沒有控制,就算我們努力想保護地球環境,也將遙遙無及的吧...


-- 作者: 果林
-- 發表時間: 2008/04/16 11:38am

台灣人口密度世界排名數一數二,但還在鼓勵2個不嫌少.唉


-- 作者: Amin
-- 發表時間: 2008/04/18 04:0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果林[/u]在 [i]2008/04/16 11:38am[/i] 發表的內容:[/b]
台灣人口密度世界排名數一數二,但還在鼓勵2個不嫌少.唉
[/quote]

人口政策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關係.其規劃必須是考慮永續發展.

人口學並不單僅看人口數與人口密度.還要考慮人口結構與人口增長率.

台灣地區人口老人現象以及高齡人口的持續增加,而台灣新生兒出生率與結婚率也是歷年次低,台灣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將提前到來.

人口負增長與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一地區或國家有什麼重大影響.去看看人口學裡是怎麼說的....

回到這帖子的主題...解救地球徹底毀滅代價 一年1900億美元??數據與立論缺乏科學嚴謹的態度.用意雖佳,但如僅僅空話大言...那麼意義不大.

帖主屢屢引用該媒體的文章?不會是該媒體的編輯或記者吧?
呵~如不是的話,能否引用前自己先深思引文的合理性?


-- 作者: PPeter
-- 發表時間: 2008/04/19 09:3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PPeter在 2008/04/19 09:43pm 第 2 次編輯]

以下是其它中文網域報導  或許有些會被中國共黨封鎖看不到
http://e-info.org.tw/node/30984

http://city.udn.com/55444/2756312?tpno=14&cate_no=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307/16/utvn.html


路透社原稿         但是原文是190億美元??
http://www.planetark.org/dailynewsstory.cfm/newsid/47385/story.htm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這一本書 來看 書名是  Mobilizing To Save Civilization

http://www.celsias.com/2008/01/16/plan-b-3-mobilizing-to-save-civilization-out-now/


-- 作者: PPeter
-- 發表時間: 2008/04/19 09:3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8/04/18 04:04pm[/i] 發表的內容:[/b]
人口政策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關係.其規劃必須是考慮永續發展.
人口學並不單僅看人口數與人口密度.還要考慮人口結構與人口增長率.
台灣地區人口老人現象以及高齡人口的持續增布O歷年次低,台灣人 ...
[/quote]

很抱歉 我有時會瀏覽這媒體 因為有些資料比較新  

臺灣媒體也不一定有

我只是秉持分享知識理念 貼上來供大家分享

以後我會盡量  貼2處以上網址 以確定新聞來源是否正確

多謝阿明大哥指教


-- 作者: Amin
-- 發表時間: 2008/04/20 09:31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Peter[/u]在 [i]2008/04/19 09:37pm[/i] 發表的內容:[/b]
很抱歉 我有時會瀏覽這媒體 因為有些資料比較新  
臺灣媒體也不一定有
我只是秉持分享知識理念 貼上來供大家分享
以後我會盡量  貼2處以上網址 以確定新聞來源是否正確
...
[/quote]

分享是好事.但如果增加一些您個人的見解或感言,會更好些.

譬如說Lester Brown的B計劃2.0版與3.0版,做為公共政策理論或者自然環保的哲理論述.大膽假設與提出,當然無可厚非.你不妨直接介紹Earth Policy Institute以及這位Lester Brown(其實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個人組織....)

那本書,您也不用讓塔友們去買.這位可愛的布朗先生在自己的網頁中有讓人家免費下載的(http://www.earthpolicy.org/Books/PB3/Contents.htm).

或者您自己可以看完他的書,然後介紹給我們.當然別忘了您的"讀後心得".那才是最有意義的.而不是只是貼個連接鍵就了事.我相信網友更期待的是您自己的想法.

至於如果問我,對於Lester Brown以及他成立的Earth Policy Institute....我只能說有趣.但畢竟理論與現實有很大的鴻溝.對於這樣的"思想家"與他的理論,我也不會用閱讀SCIENCE或NATURE那種科研刊物所需的嚴謹與認真.

說回來,如果美國還不簽署Kyoto Protocol,那麼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面對的困難還是十分艱鉅.

Lester Brown所謂$190 Billion 拯救地球,恐怕沒有 Datamonitor Corporation(London),出的這本書"Carbon: Integration of local and global carbon markets(全球及各國碳市場調查)"更實際...呵,不過這本書比布朗的書貴多了.書價近三千美元.

目前京都協議中的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_清潔發展機制)還是比較實際有效.

最後還是重覆那句話給Peter先生...發表您自己的見解與塔友分享會比只貼個網頁連接更讓人期待!


-- 作者: 碎葉關山
-- 發表時間: 2008/04/25 11:51pm

如果只要花錢就能世界和平那.........
好像在做夢......
拉∼拉拉拉∼拉拉喇拉拉∼拉∼拉拉喇拉拉∼喇拉喇∼∼∼


-- 作者: Sarkomenos
-- 發表時間: 2008/05/27 00:50am

[這篇文章最後由Sarkomenos在 2008/05/27 00:53am 第 1 次編輯]

對了
如果我們現在
努力增加生育率
對於高齡化應該會有幫助
可是如果出生的人越多
加上死亡人數下降
那麼以後的老人不就
會更多嗎
為了避免老齡化
到時勢必又要生更多人來平衡
我記得之前選舉的時候
曾經有候選人說他支持提升生育率
但是以台灣來說
人口的負載量只有500萬人
根本不可能在容納的下多餘的人
當時李遠哲先生也曾說他希望
現在的人口數應該要下降

我們應該要放得更長遠
人口學再怎樣是一門學問
我只知道
目前面對地球危機的各國專家
都一致認為
生育率應該要降



-- 作者: Amin
-- 發表時間: 2008/05/29 12:1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Sarkomenos[/u]在 [i]2008/05/27 00:50am[/i] 發表的內容:[/b]
但是以台灣來說
人口的負載量只有500萬人
根本不可能在容納的下多餘的人
當時李遠哲先生也曾說他希望
現在的人口數應該要下降

[/quote]

我不知道台灣人口的負載量只有500萬人這句話的依據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李院長的學養固然值得尊敬~但術業有專攻,他畢竟不是社會學家也不是人口學的專家...也不是環境資源方面的研究學者.

"從永續發展的角度而言,台灣當然可以思考其「最適人口數量」,也許是八百萬、也許是一千兩百萬。

我們固然可以依照理論想像而各言爾志,但是就出生/死亡的再生過程而言,要達到特定人口數量所需要的調整時間極長;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依據最適的均衡人口數量而制定人口政策。

但是既然連李院長這樣的科學家都有這麼多的誤解,也許內政部與行政院都該加強宣導與解說,以免一個相對單純的人口政策都引發不必要的「化學變化」。 "

.................2006.07.16  中時社論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06/14 10:15pm

反正時間會解決一切~
人口與經濟密不可分 人類為了種族的繁衍 相信會不惜犧牲一切.
因為要活下去 當然要有所犧牲 況且我們人類族群的貪婪是有目共睹的.
我們要得太多 在大自然裡 一個物種的生存是不需要太多資源的 它們自有一個巧妙的平衡 但我們人類卻是地球上的貪婪異類.

所以說啥解救地球 也未免太 ....!
應該說 如何確保我們人類族群的繁盛之餘 有多餘的吃剩的殘渣 我們或許會考慮一下地球或其他生物的"權益"!!
別再偽善了 為何不乾脆承認我們人類的貪婪呢?
我們要的很多 要長生不老 青春永駐 ....
訂製人類疾病小鼠
http://research.ncku.edu.tw/nobel2007/medicine%20chinese.html
因為活著 本身就是件殘忍的事
我們必需大量消耗地球資源 我們必需掠奪其他生物的棲息處 .....
地球上的生物任我們予取予求 當作食物 或 實驗品 或 當作寵物.
這就是弱肉強食 ~
當然 地球這個餅早晚會被吃光的 所以說 看是要限制我們族群的食量
(可以啃久一點) 或 找另一塊餅 !?

沒啥參考資料 當我胡言亂語 ><
因為要解救地球 我們人類族群的心態要改變 不然花再多錢 作多少研究
.... 我覺得是治標不治本.
財團打個廣告 要減碳 要環保 要愛護我們的地球 ..... 所以請購買我們最新開發的節能新產品?
為啥財團不乾脆說: 請大家回歸自然 啥都不要買呢?
因為經濟與人類的繁盛 已無法切割!!
所以犧牲的是啥?請自己去想一想.



 


-- 作者: 碎葉關山
-- 發表時間: 2008/06/15 01:22pm

或許.....
人本來就是出現來毀滅地球的
只是這是正常的 地球週期
像冰河期那樣    冷完後熱  熱完後冷
當地球上的物種演化到一個階段
就會出現一個物種 負責毀滅
然後讓物種演化從頭開始
或許吧.....
還是...
人本來就是出現來拯救地球的
只是人們還沒發現到這項使命而已
或許吧.....
【XD小說看太多了】


-- 作者: Sarkomenos
-- 發表時間: 2008/06/21 01:27am

關於台灣人口負載量是500萬...
恩..
當初我在上社會課時
裡面有個單元叫人口
社會老師就和我們說
因為目前社會高齡化
必須增加生育率才行
所以如果碰到考試時
我們是要以此為答案
但老師自己和我們說
他其實不贊同提高生育率
因為台灣的人口負載量只有500萬人
(我就是從這裡得知的)
然而現在卻要教學生
寫考卷時
要以增加生育率為答案
他說他甚育還因此在辦公室和同事吵了起來= =
他就是希望不要把有爭議的題目放進考試裡
但是偏偏他的同事不認為這叫"有爭議"
所以最後我的老師很生氣的說算了...

哈...雖然老師的行為可能有點激動
但我還蠻認同他的說法的
每個環境本來就只能有一定的生物量
而"負載量"我在生物裡有看過這個名詞
意思就是一個環境所能容納的生物量
我是不太清楚老師怎麼知道的
不過我想他是老師所以大概有查過吧~

我覺得
不管今天各國的人口政策有沒有把環境負載量考慮進來
只要我們知道現在這一項必須重視
就有再重新考量的義務
就像我們參加辯論比賽
面對政策性論題時
要討論的不只是政策的執行面
更重要的
是政策的精神所在
例如說可能這個政策會違反憲法
但辯方並不能以會違反憲法來回擊
而因以政策的意義來討論
因為憲法是人訂的
也是會有修憲的狀況

所以
只要我們認為台灣的人口負載量
確實已經超過負荷
並了解其所有可能帶來的後果
我們就有義務去承擔與防範吧~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