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人文地理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0)
--- 達邦的鄒族風情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0&topic=887)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8 11:0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4/03 11:23pm 第 8 次編輯]

2005年03月03日,於阿里山鄉特富野社舉行瑪亞士比 (mayasvi) ,
有人翻譯成瑪雅斯比,意思是「戰祭」,但當天是幾十年來台灣最
冷的一天,海拔1,300公尺以上幾乎都下雪,所以遊客不多。

車子沿阿里山公路而上,過了石卓加油站,見到往達邦的路標後右轉,
然後可以到達樂野、達邦、特富野、里佳,
達邦到里佳18公里,但由於是山路,車行需要40分鐘,不過很值得,
達邦到里佳的山路旁植滿櫻花,02月初是盛開期,可以沿路旅遊過去,
達邦可以到街角咖啡喝一杯當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吃一點美食,
特富野男子聚會所(kuba) 下方也有當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可以品嚐。

請跟著天池的圖檔來旅遊,圖檔的內容很豐富,也很珍貴,
有沿路的風光,鄒族里佳國小的畢業典禮、婚禮、戰祭、生命豆祭、
頭目、長老等人文地理風光,天池介紹給大家,
歡迎到鄒族的故鄉,親自體驗鄒族的生活及人文地理,
絕對值得這一趟鄒族之旅,Follow me----------------

路旁的溪流與陡山
[UploadFile=B9FA8B9A4sB4BA11_1111159263.jpg]
遠遠見到這個涼亭就要左轉了
[UploadFile=B9FA8B9A4JA4f202_1111159334.jpg]
看到這個拱門, 達邦已經到了
[UploadFile=B9FA8B9A4JA4f13_1111159398.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8 11:3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2 09:31pm 第 4 次編輯]

鄒族生活寫照
[UploadFile=BCD0BBx14_1111159488.jpg]
特富野入口
[UploadFile=AFSB4IB3A5A4JA4f_1111159576.jpg]
特富野的標誌, 猜猜看是藍腹鷴還是帝雉.
[UploadFile=AFSB4IB3A516_1111160005.jpg]
特富野男人聚會所(kuba) [UploadFile=AFSB4IB3A5AEwA7a_1111159645.jpg]
男子聚會所(kuba)是mayasvi祭儀活動中心
右邊公路上有兩位放學的小學生正在走路回家,  
這個村莊沒有都市的車來車往, 很寧靜的世外桃源 .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8 11:5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19 10:50am 第 3 次編輯]

2005年在特富野新蓋的男子聚會所(kuba)[UploadFile=AFSB4IB3A5AEwA7a_1111160425.jpg]

當天氣候不是陽光普照,算是有些霧氣的天候,
以上八張圖檔都是閃光燈拍出來的,效果差強人意。
以下圖檔未經許可請勿翻印,
因為是我的人情事故才能拿到這些珍貴的圖檔,
不然我沒有這種本事,
一天就可以拍出這麼豐富的鄒族人文照片。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8 11:5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19 11:00am 第 5 次編輯]

由於圖檔很多,先貼上三張戰祭的圖檔,
我必須按照順序排檔,不然亂掉會鬧笑話,也對不起鄒族的朋友。

戰祭(一 )
[UploadFile=Negative0040421B_1111200958.jpg]

戰祭(二)
[UploadFile=Negative0111122B_1111201017.jpg]

戰祭(三)
[UploadFile=Negative0282823B_1111201064.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9 11:1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19 08:59pm 第 1 次編輯]

生命豆祭(一)
[UploadFile=Negative035332A5_1111202117.jpg]

生命豆祭(二)
[UploadFile=Negative001002A5_1111202176.jpg]

生命豆祭(三)
[UploadFile=Negative0054A2A5_1111202229.jpg]

生命豆祭(四)
[UploadFile=Negative035332A5_1111202284.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19 11:5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1 01:05pm 第 3 次編輯]

「'aveoveoyㄝ」意思是「我心喜悅」,是鄒族人見面時的問候語。

  鄒族迄今仍保有許多傳統的部落,也是台灣十一族山地原住民中,
保留傳統文化較完整的兩個原住民族之一。
   達邦村是結合達邦、特富野二社而成立,阿里山鄉公所位於樂野,
多訂於每年陽曆的2月15日舉辦戰祭,
由達邦及特富野輪流擔任祭典儀式。鄒族承繼頭目長老制,
信守傳統習俗、禁忌、保留男子集會所“庫巴”
、部落屋舍、各姓氏祠堂、文物品的自有文化特色。
   戰祭祭儀可分四大段落:預備活動(smouyu'ho)、正典(mayasvi)、
歌舞祭(pasu-mayasvi)、結束祭等。正典(mayasvi)包括迎神祭、
團結祭、送神祭、路祭及家祭等。
   如果其他種族的人參觀鄒族的戰祭祭典活動,請遵守祭典時
不要喧嘩說話,女性禁止進入男人聚會所“庫巴”等鄒族的禁忌。  


-- 作者: 沙雲
-- 發表時間: 2005/03/20 11:03am

大哥拍的真是精采
羨慕著能無憂無慮過著生活的人們
內是福氣吧
我想..
謝謝大哥精采的分享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0 12:0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7/23 09:52pm 第 1 次編輯]

       有些人都視為自己的習俗天下一同,不尊重他人習俗,這是沙文
心態在作祟,鄒族有自己的風俗民情,就像鄒族只有大社才可設立頭
目,一般都是世襲,頭目對於社裡大小事務有命令權與使役權,可以
使役村民服役社內公共事務,若頭目認為社民違抗命令或破壞風俗習
慣時,也會行使懲罰戒權,社內民眾的搬離與遷入,都需經過頭目批
准才可進行。頭目在村莊裡的的身分地位比村長還高,處理社內大小
事務的是頭目。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0 05:44pm

沙雲姊妹,我也很嚮往他們的生活,能夠與山林為伍,
山林是他們廣大的花園,人情是他們溫暖的信靠,
很羨慕樂天知命,快快樂樂生活的日子。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2 02:17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2 02:46pm 第 3 次編輯]

達邦到里佳(尼亞烏支那)的路程有18公里,驅車需要40分鐘,
沿路的風光非常美麗,兩旁栽植美麗的緋寒櫻,
花季時是很好的賞櫻地點,沿途都是美美的粉紅及蒼翠的山巒,
里佳村海拔在1100~1400公尺之間,是一個很美麗的莊社。                        

這是去年的花季,路上的櫻花很美吧!屬於山林的美,
山林的樸素及原始。

[UploadFile=A5BCA9RA6W2011_1111473887.jpg]
[UploadFile=A5BCA9RA6W2012_1111473919.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2 03:18pm

達邦村里佳國小,有高雅的鄒族文化的畢業典禮,
是都市沒有的濃濃人情味,以及對長官蒞臨的那份盛情。

右邊為達邦頭目汪傳發先生,居住於里佳。
[UploadFile=0601_1111475829.jpg]

左邊為達邦長老汪榮華先生, 右邊為前里佳國小校長吳通本。
[UploadFile=0602_1111475887.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2 03:2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3 01:49am 第 3 次編輯]

第二位為嘉義縣長陳明文,也是首位蒞臨里佳的嘉義縣長。[UploadFile=0603_1111476103.jpg]

這麼隆重的畢業典禮是平地人沒有的,人生最美麗的記憶,
會深深烙印在學子的心靈深處。
[UploadFile=0604_1111476176.jpg]

畢業典禮還有烤山豬的餘興節目,
因為今天本校來了一位關心我們的縣長。
[UploadFile=0605_1111476289.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2 03:3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3 00:14am 第 5 次編輯]

你的畢業典禮有脫上衣嗎?
將來這些畢業的學子都是美麗山區的勇士,
也是鄒族文化的傳承護衛者。
[UploadFile=0606_1111476669.jpg]

鄒族俊俏的小戰士, 隨著驪歌響起,即將步入國中的學程,
將來成龍成鳳來貢獻鄉親,發揚鄒族的傳統。
[UploadFile=0607_1111476733.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3 01:32am

鄒族的美麗學子, 淡淡的歡喜畢業的時節,
今天是里佳國小最驕傲的日子,
因為縣長親自來里佳舉行我們學校的畢業典禮
[UploadFile=0608_1111512541.jpg]

這次不是我的畢業典禮, 不過這也是我必經的典禮日子,
我也會長大, 成為鄒族的美少女.
[UploadFile=0609_1111512636.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3 01:47am

里佳國小畢業典禮, 陳明文縣長頒發獎狀
[UploadFile=0610_1111513626.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3 02:01am

美麗的民族, 美麗的風景, 美麗的心思, 美麗的日子, 這是鄒族人的寫照,
不要忘了您的旅程, 如果想到山裡走走, 請不要忘記台灣原住民之美,
造訪這美麗的境地, 絕對很值得, 就算在櫻花季來看櫻花,
滿滿的路旁櫻花也會歡喜迎送, 就算來看看台灣的淨地,
也是一種享受, 一種從沒有過的靈動感受 .


-- 作者: W健
-- 發表時間: 2005/03/23 10:29am

美麗的地方、純樸的民風、可愛的人............
感謝分享!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3 01:58pm

戰祭夜晚的舞蹈
[UploadFile=11_1111557475.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3 02:25pm

2002年的生命豆祭傳統婚禮盛大舉行
[UploadFile=1011_1111559072.jpg]

鄒族生命豆祭傳統婚禮
[UploadFile=0212_1111559138.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3:30am

這些新人的喜悅就是達邦的喜悅, 一對對成婚的新人,
傳承著鄒族歷史的使命, 這把鄒族的聖火,
需要這群新人接力下去, 年年有更多的新人成婚,
有更多的新人接力下去,
恭喜這些新人們, 能讓鄒族更發揚光大.

[UploadFile=051_1111606168.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3:32am

[UploadFile=042_1111606324.jpg]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12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ani在 2011/12/02 03:07am 第 1 次編輯]

天池兄介紹的達邦、特富野、里佳等地原住民以鄒族居多,因為很少和外族混居,文化保存較原始完整;歷史上發生的一些事件(如虛構的吳鳳故事;以及高一生事件、湯英伸事件……等等)多少影響鄒族人的民族性,感覺上鄒族人比較壓抑、沈默,自尊心和自省能力也特別強。

1990年代成立鄒是工作室深刻探討傳統文化和族群問題。一方面要保存傳統文化,一方面要因應現實壓力開放觀光,又不願意因外面打擾影響到傳統信仰,這之間如何平衡似乎正困擾著注重傳統的鄒族人。不過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是結合生態保育、文化保存、原住民自治相當成功的典範。

鄒族和其他台灣原住民族除語言文化差異之外,臉型、身高也特別不一樣,外型看起來倒是很像南美的馬雅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歌頌的就是鄒族﹚。鄒族人普遍比台灣其他原住民族要高些,鼻子也特別挺直。有位鄒族朋友告訴我,樂野有少數隔代遺傳紅髮白膚藍眼珠的鄒族人,可能是數百年前荷蘭人或歐洲船員的後裔,可惜我一直沒機會去求證。

跑過一些鄒族部落,認識了幾位鄒族朋友。也有幸在1994年和2000年兩度參與達邦社的MAYASVI(戰祭)。天池兄貼了漂亮的照片,小弟沒有照片,只好以文字把了解有限的鄒族文化、歷史和大家分享。

由他族人介紹鄒族文化總覺得有點越俎代庖,因了解膚淺和思考模式不同很容易有所偏差。若鄒族朋友願意補充請不吝指正。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15am

自己開車到達邦可以方便跑一些附近的部落。但是我有時候喜歡從台北坐夜車天亮到嘉義,轉乘公車到石桌,再從石桌慢慢走路沿途看鳥賞景,大約傍晚剛好到達邦部落。

有趣的是,幾次漫步到達邦的行程,半路上都看到兩隻山麻雀活潑的在同一棵老樹附近活動,幾年沒去了,不知牠們是否無恙?

從達邦到特富野可以順汽車路,也可以順著捷徑,走起來感覺都不錯。

天池兄貼的『達邦拱門』、『鄒族生活寫照』塑像、以及『歡迎光臨-特富野社區』拱門應該都是後來才建的,也顯示為了迎接外來遊客,原住民部落的景觀十多年來有明顯的改變。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17am

鄒族的瑪雅士比(MAYASVI)和小米收穫祭(HMEYAYA)仍秉持傳統,由各氏族長老固定在象徵氏族的「禁忌之屋」(EMOONO PEISIIA)及主要聚落中央(HOSA)建築的男子會所(KUBA)內外進行各項儀式,吟唱祝文和歌謠。這兩種建築的所在位置、內部格局、禁忌物的陳設都與古代無異。即使現代要修建KUBA,所有建築材料和建築方法都依循古制,而且要遵守有關的禁忌行為,很少更動。

其實,一般原住民和鄒族一樣對傳統文化習俗都抱著一定的虔敬和執著,然而多數因外來現實壓力而做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以調適。能像鄒族嚴守古代祭儀和會所制度的已不多見,實屬難能可貴。

以下就兩次參與達邦MAYASVI祭典所看到和了解的過程和大家分享: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20am

[color=#DAA520]參與MAYASVI活動注意事項:[/color]

1.MAYASVI祭典不同於一般嘉年華會的歡樂活動,請保持肅靜以維持祭典的莊嚴性。
2.MAYASVI祭典進行中請勿擅入會場,這是冒犯戰神的極大禁忌。
3.MAYASVI祭典舞隊行進之方向為戰神行進的路線,嚴禁穿越或在舞隊前攝影或停留。
4.身上未繫樹皮簽條(FKUO)者禁止參加迎送神祭,也不得登上男子會所(KUBA)。
5.婦女嚴禁登上男子會所(KUBA)。
6.攝影和照相者必須在定點進行,請勿隨意走動影響祭典活動秩序。
7.歌舞祭活動中禁止酗酒者參加。
8.為維持祭典活動之神聖性和莊嚴性,參加歌舞祭的外地朋友要事先練習後才加入。

註:樹皮簽條(護身符FKUO)由木槿樹皮製作,並以樹材煮汁成紅色染料染成紅色用以去邪。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23am

古代達邦社是由莊氏(NOATSACHIANA)及吳氏(YUONGANA)先祖所建立的部落(其後方氏族和其他11個氏族先後遷移到達邦部落成為一個大社),所以主祭者為莊氏及吳氏。

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和部落征戰有密切關係,所以有人稱「戰祭」、「敵首祭
」、「凱旋祭」、「人頭祭」。是祈禱戰神保佑出征順利、得勝,並以戰功報神,砥礪族人心志的祭典;以前是由征帥(YOUOZMU)主持,各氏族擔任陪祭。

一般資料都會提及鄒族男子會所(KUBA)的地位、禁忌和象徵意義,特別不可忽略的是KUBA內的火塘和所懸掛的「敵首籠」(內裝敵首、火器、矛、弓箭等武器)是神聖不可侵犯,外族人不可觸摸和窺視。古代KUBA內火爐之火終年不熄。近代因無人管理,祭典時才點燃。

達邦社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儀式分成

1.建祭(EKUBI)
2.粟祭
3.戰祭(祭戰神)
4.中樞大祭(團結祭)
5.路祭
6.家祭
7.歌舞祭

七個部份,以下分別作簡單說明: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2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ani在 2010/12/18 08:27pm 第 2 次編輯]

[color=#DAA520] ●、建祭(EKUBI):[/color]

建祭是鄒族男子集會所(KUBA)的重建或修繕祭典。依傳統原則,KUBA在每次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以前小修一次,每二十年大修一次,每四十年重建一次。建祭的舉行要根據酋長家族中的長老(族長)托到好夢在先,而祭祀在後。所以,如果族長托不到好夢那祭典就有得拖了。

達邦的KUBA上上次重建於1949年,本來應該在1989年重建;拖了幾年終於在1994年元旦之夜托到好夢,隨即宣佈重建KUBA,在1994年2月初開始動工,2月15日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舉行以前在屋頂種木斛蘭神花(即金草蘭Dendrobium aurantiacum)禮成。

建祭過程如下:

1.卜夢:要重建或修建KUBA必須先卜夢,擔任卜夢的氏族依序是吳氏、莊氏、方氏和汪氏。卜夢吉利才可以採集白茅和柱子等材料。

2.採集材料:大約正典前三天採集材料。先將白茅採集捆好,祭典清晨派壯丁前往帶回。禁忌是這些建築材料不可先帶回,也不可置於屋園或住屋內。

3.修繕KUBA:修繕KUBA是在正典之日清早,破曉時由莊、汪二氏派壯丁上山採木斛蘭(FITEU)。[color=#DAA520] 這木斛蘭是鄒族的神花,也就是我們通稱的金草蘭(Dendrobium aurantiacum)。[/color]黎明時開始修繕KUBA, 將兩叢木斛蘭神花(FITEU)置於KUBA屋頂兩側,之後整理屋頂並清理會場。

請參考:
鄒族男子會所(KUBA)
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main/tribe-art/building/ts/ts-all.html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31am

[color=#DAA520] ●、粟祭:[/color]

粟祭為達邦社MAYASVI的開場白,主要是感謝粟神(粟女神)福佑族人豐收,並祈求風調雨順、年年有餘。祭典儀式過程為:

1.鄒族男子集合前往汪家祭屋(MONO PEISIA)。
2.頭目宣佈各項規定和注意事項。
3.祭粟神,由汪、吳、安、洋、方氏主祭。
4.分飲粟酒。
5.回KUBA。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4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ani在 2005/03/24 08:33am 第 1 次編輯]

[color=#DAA520] ●、戰祭(祭戰神):[/color]


達邦社和特富野社一樣,戰祭分為四段(集合、祭火入場、戰祭、迎神祭)
一、集合:

儀式:
1.呼叫神花(木斛蘭)進場,與會者著裝。
2.各氏族分發樹皮簽條(護身符FKUO),與會者分綁在身上。
3.分發神花(木斛蘭)與會者每人2枝。安、楊、杜、洋氏由下往上插在皮帽,其他氏族則全部由上往下插。

意義:
1.神花(木斛蘭)可以怯邪,也是戰神認識的標誌。是表達虔誠的禮儀。
2.簽條(護身符FKUO)由木槿樹皮製作,並以樹材煮成紅色染料汁液將簽條染成紅色用以去邪。

二、祭火入場(OHPUEHO):

儀式:若干人為一組,莊、吳氏在前引燃取自KUBA火塘內之火炬移往主祭典廣場。

意義:火炬表示生命、希望之意。


三、戰祭(HOOKAID):

   儀式:
1.與會者於神樹(赤榕YONO)前排列。
2.主祭者傳呼豬仔(取代敵首)進場。
3.吳家長老率先刺殺豬仔。
4.與祭者以祭刀刀尖沾豬血少許後回到原位。
5.手高舉祭刀,口中出聲往神樹(赤榕YONO)移動,將刀尖所沾豬血擦在神樹葉面後回到原位。
6.歡呼三聲(PAEBAI)。
7.壯丁數位爬上神樹砍除枝葉,只留三分岔。一枝朝KUBA,一枝朝汪家祭屋,一枝朝吳家祭屋[color=#DAA520](此過程即天池兄4樓照片1) [/color] 。
8.砍樹後回原位,壯丁以筷狀竹棒沾豬血插在神樹樹幹上,事畢退回原位(TOPANO)。

意義:
1.以上是迎神前必備儀式。
2.豬血是去邪氣之物,也是天神喜愛的食物,並以之為餌引誘敵靈。
3.達邦社呼喚天神以三次為限,特富野社五次。
4.神樹留三分岔表示祈求天神照顧全社,吳、莊、汪三氏代表全達邦社。

四、迎神祭(EHOI):

儀式:[color=#DAA520] (此過程即天池兄4樓照片2、3)[/color]
1.主祭者為首,從KUBA門口神樹前方排成半圓形迎神隊伍。
2.主祭者起唱,與會者分部合唱迎神曲『O』。
3.唱兩遍,身體隨節拍微微搖動。

   意義:
1.迎神曲在達邦全以『O』發音,是恭請在上天福佑族人的戰神降臨KUBA。
2.迎神曲重覆唱兩遍以示慎重。
3.戰神下凡時以神樹(赤榕YONO)為梯,所以[color=#DAA520] 迎神隊伍從神樹排向KUBA門口作為戰神的通道,穿越或阻塞這通道為大禁忌。[/color]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49am

[color=#DAA520] ●、中樞大祭(團結祭):[/color]

一、祭五家,即莊(溫、湯)、汪(吳)、方、洋(杜)、安(洋)歷代傑出征帥(YUOZOMU)。

儀式:
1.與會者回KUBA內集合。
2.莊、汪、方、楊、安等氏族各派自家壯丁到本家祭屋取準備好的小杯粟酒。
3.取粟酒回KUBA時要大聲呼嘯,KUBA內長老聞聲後以木樁撞擊地板回應之。
4.將粟酒供於神櫃並祝禱。
5.五家再指派別家壯丁取大杯粟酒及米糰。
6.分飲粟酒分食米糰。
7.兒童初登KUBA禮(PATKAAYA)。
8.成年禮(YASMOYUSKU)。
9.凱旋誦文(TU’E)。
 
       意義:
1.小杯粟酒供於神櫃內獻神不可飲用。
2.大杯粟酒和米糰為祭戰神之用,奠酒完畢可分飲食用。
3.取粟酒回來大呼「伊喲」(PAI’BAYU)是報告天神「我來了」;KUBA內長老聞聲後以木樁撞擊地板是代表天神回答「好」。
4.摻酒表示全社團結。
5.在神櫃前奉上滿周歲兒童是介紹與戰神認識。
6.成年禮是表示此少年已長大成人,從此擁有行使部落的權力和保衛家園的義務。


二、送神祭:

       儀式:
1.與會者步入廣場排成送神隊形。
2.主祭者起唱送神曲(O),第一遍全體原地不動,第二遍隊形依逆時針方向移動。
3.祭歌前半段為送神曲(O),後半段變(EYANA N0 POH’O)。此時婦女方可持火炬(由莊、汪兩家婦女代表持火炬)進場參加歌舞行列。

       意義:
1.唱送神曲第一遍時天神尚未離開KUBA,所以隊形不能移動以免阻擋天神去路。唱到第二遍時天神離去,立即關閉KUBA大門,所以隊伍緩慢移動。
2.婦女持象徵各氏族之火炬,要和KUBA內的聖火相結合以增加部落戰力。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51am

[color=#DAA520] ●、路祭: [/color]

   儀式:
1.與會者離開KUBA前往路基點(SKOKAYA)。
2.與祭者取茅草2枝。
3.與會者取樹皮簽條將茅草捆綁並修砍整齊。
4.祭奠祝神。

   意義:
1.茅草柱象徵人的生命。
2.路祭主要目的是祭神鳥(征戰時之卜鳥)。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54am

[color=#DAA520] ●、家祭: [/color]

  儀式:
1.與會者由主祭者帶領前往汪、方、安、楊、莊五家祭屋奠酒祭神。
2.祭神奠酒由以上五氏族負責。
3.分飲粟酒以示達邦各氏族力量結合。
4.隊伍離開莊家後每人取茅草2枝攜帶到KUBA袪邪。

  意義:家祭主要意義是將祭典所獲取的力量延伸到各氏族的家並凝聚各氏族的戰力。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7:56am

[color=#DAA520] ●、歌舞祭: [/color]

   儀式:
1.族人在祭典場所排成圓形隊伍,以逆時針方向移動。由長老分別帶領族人唱祭歌,以歌舞讚頌天神,並以先人英勇歷史故事砥礪族人。
2.歌舞祭一般延續二或三天。若遇有重大事情,經長老決定後要延續到新月才結束。
3.歌舞祭時可飲酒,但仍應保持虔誠、和諧、歡樂的氣氛。
4.歌舞祭結束時要在午夜之前行之,結束祭要莊嚴隆重,與正典時的氣氛相若。
5.歌舞祭結束後將廣場之火熄滅,正式結束MAYASVI祭典。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4 09:27am

MAYASVI是鄒族最隆重的祭典,許多儀式不得有外人在場或旁觀、干擾(如各家祭屋內和KUBA內的儀式);迎神曲、送神曲、亡魂曲……等祭歌不得在儀式之外吟唱﹙即使祭典前練習也必須在荒野,外人無法聽聞之處﹚。

以前多次發生外地人參觀祭典時喧嘩、或是在必須靜穆時竊竊私語、拍照……之後,即使允許外人參觀,事前也會聲明某些禁忌不得違犯。

MAYASVI的祭歌很好聽,我在1994年2月15日參與達邦MAYASVI祭典前曾親耳聽聞高英輝神父解說鄒族的音樂,他手寫一篇『---天籟---來自瀑布的歌聲』的文章來介紹鄒族MAYASVI的祭歌。他說MAYASVI的祭歌充滿神祕的韻味,鄒族祖先為了譜寫MAYASVI的曲子,必須前往高山,從峭壁滾滾瀉下深谷,回聲響亮的瀑布聲中去聆聽和學習神靈的聲音。

高英輝神父就是在白色恐怖年代遇難的鄒族領袖高一生的兒子。沒想到1994年2月也是最後一次和他見面,因為當年(1994)的7月10日颱風來襲時他走出輔仁大學校門不幸遭掉落之招牌擊中而辭世。

1992年雲門舞集出版一片CD:『鄒族之歌』,聽說原來是希望找達邦社錄製,但是達邦認為這是鄒族的禁忌,這些祭歌平常就不能唱了,更何況製成CD販賣到處傳唱,因此不答應。沒想到後來找上特富野社合作錄製(參加演唱的鄒族人各社都有),因此造成兩社嫌隙。

達邦某位長老告訴我,有些平地人的賣菜車竟然沿途放這片MAYASVI祭歌的CD到各社賣菜……這些平地人這樣做應該沒有惡意,而是藉此向鄒族人表示親近,沒想到這樣會嚴重觸犯鄒族的禁忌。這種禁忌可能有些年長者、文化工作者、或是注重傳統的頭目長老很重視,其他年輕一輩感受可能不會這麼深刻。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4 10:11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4 10:25am 第 1 次編輯]

yani 兄對鄒族的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及探討,看完yani 兄的敘述,
讓人對鄒族有更深的認識。我去過幾次達邦,但一直沒有深入了解,
這些敘述對於一位愛好旅遊者是很好的資料,
感謝yani兄對這個報導的補充,有yani兄的文字敘述,
更增添我對鄒族的了解。

每年櫻花季也是去達邦旅行的重要季節,
也可以了解及看出鄒族對環境的經營及愛護,
到阿里山旅遊,可以從石卓進入,里佳的山櫻也很有可看性。


-- 作者: Tony
-- 發表時間: 2005/03/24 10:21am

上次生命豆季有去樂野玩了一下......山區難得著麼熱鬧!
謝謝天池兄的精采介紹!很棒!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4 10:2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3/24 10:29am 第 1 次編輯]

這是鄒族人在生命豆祭慶典的集團結婚典禮,  祝福這些年輕的夫妻,
百年合好, 重要的是早生貴子, 傳承鄒族的優良文化傳統,
[UploadFile=033_1111631070.jpg]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3/24 11:5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7/23 09:47pm 第 5 次編輯]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3/25 06:3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天池[/u]在 [i]2005/03/24 10:11am[/i] 發表的內容:[/b]
感謝yani兄對這個報導的補充,有yani兄的文字敘述,
更增添我對鄒族的了解。

[/quote]

天池兄請不用客氣,小弟從您的文章學習到更多有關蘭花的知識。

喜歡旅行,感覺上美景到處都有,但是最難忘懷的是『人』。很感謝這些原住民朋友願意分享他們特有的文化和歷史。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4/01 00:36am

我之所以要貼這一篇鄒族的人文地理紀錄,
是希望大家能關心了解鄒族朋友們,
這個報導也讓人看到鄒族文化之美,
也讓人更希望鄒族朋友能好好保存自己的文化資產。
Yani 兄詳實細膩報導鄒族祭典的過程,
讓人更感佩Yani 兄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研究。


-- 作者: 沙雲
-- 發表時間: 2005/04/02 08:00pm

天池大哥真是個有心人
做起任何事都是很盡心盡力的完成
並呈現給大家分享
真是讓人肅然起敬呢^^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4/02 10:4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4/02 10:44pm 第 1 次編輯]

感激沙雲姊妹的讚賞, 剛好我要一些鄒族的旅遊報導資料, 也剛好認識有
這些圖檔的友人, 更感謝yani兄文字敘述戰祭祭典的過程, 我這裡借了
一本關於研究藍色部落---尼雅烏支那(里佳) 的碩士論文, 有關戰祭部分
的資料還是yani兄提供的豐富, 感謝大家 !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4/20 07:26am

高英輝神父解說鄒族MAYASVI音樂『---天籟---來自瀑布的歌聲』的文章請參考:
http://www.tbg.idv.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0&topic=893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5/05 00:3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7/23 09:46pm 第 1 次編輯]

yani兄提供的資料很寶貴,讓人對鄒族朋友的文化更了解,
更能體會其精髓,這篇報告很美,


-- 作者: yani
-- 發表時間: 2005/05/05 05:48pm

謝謝。
天池兄兩個禮拜不見,上山賞蘭去了?還是拍照?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5/05 06:2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池在 2005/07/23 09:45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paco2046
-- 發表時間: 2005/06/06 10:3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天池[/u]在 [i]2005/05/05 06:25pm[/i] 發表的內容:[/b]
拍照和訪問業者學技術去了, 很想上山賞蘭, 順便拍些山上的花草樹木.
[/quote]
期待中 :)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6/07 05:51pm

這種天氣還是不要到陡峭的高山區為妙,
很怕崩路或落石或土石流,
前幾天為著拍幾種樹木的照片,去探訪有很多野生蘭的山區,
結果大雨下不停路又封了,白跑一趟,
不然現在的樹上有很多金草在開花,
金草是鄒族祭典要用的花說。


-- 作者: jeffrey
-- 發表時間: 2005/06/09 05:12pm

真精彩的報導,希望下次能恭逢其盛!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6/09 07:14pm

達邦村鄒族的各種祭典時間, 可以向阿里山鄉公所或農會詢問, 有單一對外窗口服務, 包含兩天一夜的行程套餐 .


-- 作者: 天池
-- 發表時間: 2005/06/27 10:08pm

很奇怪回覆點選數目突然少了1000  , 是程式出問題嗎?  如果程式有問題的話, 可能要修改一下.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