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豆蘭
塔內植物園[ Orchidaceae ][ Bulbophyllum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分享] 豆蘭的中文翻譯名稱 ~~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分享] 豆蘭的中文翻譯名稱 ~~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felix 發表於: 2025/10/21 07:27am
    [這篇文章最後由felix在 2025/10/21 03:43pm 第 3 次編輯]

    豆蘭的中文翻譯名稱 ~~

    全世界豆蘭有 2199種, 先翻譯一部份 ~~

    Bulbophyllum ankylochele, 1993, 彎唇豆蘭,
    ankylochele 源自希臘語“ankylos”(彎曲)和“cheilos”(唇瓣)。

    Bulbophyllum albociliatum, 1973, 白毛豆蘭,
    albociliatum 的名稱源自於拉丁文「albo」, 白色 和「ciliatum」, 有穗, 指其花朵的「白色唇瓣」

    Bulbophyllum annandalei, 1920, 安南代爾豆蘭,
    依印度海綿專家 N. Annandale, 安南代爾 的名字命名。

    Bulbophyllum barbigerum, 1837, 鬍鬚豆蘭,
    拉丁文「barbatus」意為有鬍鬚的,

    Bulbophyllum bifurcatoflorens, 2014, 分叉花豆蘭,
    bifurcatoflorens 字面意思是 分叉花,

    Bulbophyllum basiflorum, 2023, 基花豆蘭,
    「basiflorum」一詞源自於其基生花的特性,

    Bulbophyllum carunculatum, 1995, 魚臭豆蘭,

    Bulbophyllum crassipes, 1890, 厚唇球葉豆蘭,
    crassipes”一詞源自拉丁語, 意為“厚足”, 指的是這種蘭花粗壯的柱狀足。

    Bulbophyllum facetum, 1996, 優雅豆蘭,
    facetum 拉丁語意為「優雅」或「精緻」。

    Bulbophyllum graveolens, 1912, 惡臭豆蘭,
    graveolens = 惡臭,
    拉丁文名稱“graveolens”意為“惡臭”, 指的是其花朵散發出的類似腐屍的氣味, 這有助於吸引特定的傳粉昆蟲。

    Bulbophyllum grandiflorum.1849, 大花豆蘭,
    grandiflorum = 大花,

    Bulbophyllum karenkoensis, 2016, 花蓮港豆蘭,

    Bulbophyllum lasiochilum, 1874, 毛唇豆蘭,
    “Lasiochilum”一詞源自希臘語, 意為“毛茸茸的唇瓣”, 唇瓣上的長毛。
    帶有草莓香味。

    Bulbophyllum mastersianum, 1912, 大師豆蘭,
    mastersianum = 大師, 碩士,

    Bulbophyllum medusae, 1861, 美杜莎豆蘭,
    因神話人物 Medusa, 美杜莎 而得名,

    Bulbophyllum nymphopolitanum, 1916, 寧芬堡宮豆蘭,
    Nymphenburg Palace in Munich, 該蘭花因德國慕尼黑的寧芬堡宮而得名,
    以其惡臭的花朵而聞名, 這種惡臭可以吸引蒼蠅前來授粉。

    Bulbophyllum putidum, 1912, 臭豆蘭,
    因其強烈, 難聞的臭味吸引腐屍蠅前來授粉,

    Bulbophyllum phalaenopsis, 1937, 腐臭豆蘭,
    phalaenopsis 源自於其與蝴蝶蘭相似的大葉片,

    Bulbophyllum roxburghii, 1861, 羅克斯堡豆蘭,
    依蘇格蘭植物學家 William Roxburgh, 羅克斯堡 的名字命名。

    Bulbophyllum thiurum, 2005,
    thiurum = 十三,
    目前認為, 此蘭花在野外已滅絕, 僅存於栽培環境中。

    Bulbophyllum bicolor, 1830, 雙色豆蘭,

    Bulbophyllum claptonense, 1897, 克拉普頓豆蘭,
    產於婆羅洲的蘭花, 澳大利亞的一個地方, 那裡可能是該品種最早被記錄種植的地方。

    Bulbophyllum ericssonii, 1893, 艾里克森豆蘭,

    Bulbophyllum fascinator, 1908, 迷人豆蘭,
    fascinator = 迷人,

    Bulbophyllum lobbii, 1847, 洛布豆蘭,
    依 Thomas Lobb, 洛布 的名字命名,

    Bulbophyllum longiflorum, 1822, 長花豆蘭,
    “longiflorum”在拉丁語中意為“長花”

    Bulbophyllum longisepalum, 1895, 長萼豆蘭,
    因其萼片極長而得名。

    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 1974, 維納斯的梳子豆蘭,
    由拉丁語“pecten”(梳子)和“veneris”(維納斯的)組合而成。
    意為“維納斯的梳子”

    Bulbophyllum purpurascens, 1862, 紫豆蘭,
    名字意為“趨向紫色”,

    Bulbophyllum aestivale, 1915, 俗名夏花豆蘭,
    aestivale = 夏季,

    Bulbophyllum cumberlegei, 2014, 古氏豆蘭,

    Bulbophyllum curranii, 1912, 庫蘭豆蘭, 菲律賓也產,
    Hugh McCollum Curran, 休 麥可勒姆 庫蘭, 美國植物學家,
    1941年間在菲律賓農業學院擔任熱帶林業教授。

    Bulbophyllum cambodianum, 2014, 柬埔寨豆蘭,

    Bulbophyllum cocoinum, 1837, 椰豆蘭,

    Bulbophyllum danishii, 2020, 丹尼豆蘭,
    發現者 Dodik Bungur, 邦古爾 為了紀念其兒子而命名的蘭花。

    Bulbophyllum elassoglossum, 1991, 小舌豆蘭,
    其名稱由“elasso”(意為“小”)和“glossum”(意為“舌頭”)組成,

    Bulbophyllum frostii, 1928, 弗羅斯特豆蘭, 越南產,

    Bulbophyllum falcatum, 1861, 鐮葉豆蘭,
    指的是其獨特的扁平花序彎曲、鐮刀狀的外觀。

    Bulbophyllum helenae, 1912, 海倫娜豆蘭,
    了紀念一位名叫 Helena, 海倫娜 的人,

    Bulbophyllum laxiflorum, 1830, 疏花豆蘭,
    源自於其花序上精緻芬芳的花朵排列「疏鬆」或間距鬆散的形態。

    Bulbophyllum macraei, 1861, 麥克雷豆蘭, 越南, 印度皆產,
    紀念植物收藏家 John Macra, 約翰 麥克雷,

    Bulbophyllum mirum, 1906, 奇妙豆蘭,
    「mirum」源自拉丁語, 意為「奇妙」或「令人驚奇」。

    Bulbophyllum othonis, 1912, 奧頓豆蘭,

    Bulbophyllum rufilabrum, 1890, 紅唇豆蘭,
    “rufilabrum”意為“紅唇”, 由於其小簇狀花朵上長有紅色的唇瓣,

    Bulbophyllum rufinum, 1881, 紅豆蘭,
    rufinum = 紅色的,

    Bulbophyllum vaginatum, 1861, 帶鞘豆蘭,
    名稱源自於拉丁語“vagina”(鞘)和“vaginatus”(帶鞘)。

    Bulbophyllum brevipedunculatum, 2008, 短梗豆蘭,
    “brevipedunculatum”指其花梗較短。

    Bulbophyllum flaviflorum, 1973,
    「Flaviflorum」是一個拉丁詞, 意為 開黃花的,

    Bulbophyllum hirundinis, 1974, 燕子豆蘭,
    「Hirundinis」是拉丁文「hirundo」的屬格單數形式, 意為「燕子的」。

    Bulbophyllum insulsoides, 1974, 俗名是穗花豆蘭,
    insulsoides = 平淡,

    Bulbophyllum japonicum, 1910, 日本豆蘭,

    Bulbophyllum melanoglossum, 1914, 黑舌豆蘭,
    源自希臘語和拉丁語, 意為 黑舌, melano- 表示黑色, glossum 表示舌頭, 可能指其花朵上深色的唇瓣。

    Bulbophyllum omerandrum, 1914, 俗名毛藥豆蘭,
    拉丁文 Omerandrum = 橘子,

    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 1869, 黃萼豆蘭,
    拉丁文“retusiusculum”, 指其小而有缺口或鋸齒狀的葉片和球狀莖。

    Bulbophyllum setaceum, 1975, 剛毛豆蘭,
    「剛毛」一詞源自於其萼片和花瓣邊緣的剛毛狀特徵。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13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