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多食蔬菜水果有益身心健康
塔內植物園[ 蔬菜水果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有何差異???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有何差異???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jackyleersa 發表於: 2007/04/11 07:36pm
    感謝mak88116大大的解答。
     
    mak88116 發表於: 2007/04/11 11:30am
    粘果酸漿或稱之為墨西哥酸漿,英名稱之為Husk tomato或Tomatillo,學名為Physalis ixocarpa,其果實為酸漿類中最大者,且果實表面具有粒液。粘果酸漿原產墨西哥,食用上以未成熟果為主,因此時果實較酸且較具風味,墨西哥的Morelos州便栽培了13,000公頃,主要做為漿汁,稱之為Salsa verde,此外也可混合青辣椒,做成沙拉漿汁。

    小果酸漿或稱之秘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原生於安第斯山,印加帝國時期便被利用做為水果,目前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家不多。在夏威夷常稱之“Poha”,在熱帶地區的山區海拔500至1,200公尺之間生育良好,若低於海拔500公尺,海拔愈低,果實愈小。台灣也引進栽培,但結果量不高。目前主要栽培地區為澳洲、紐西蘭及南非,紐澳地區並未進行品種改良的工作。但已建立其栽培系統,南非及肯亞山區為主要產地區,肯亞常將秘魯酸漿混合桑椹、番石榴及桃子製成風味獨特的果漿。英文上常稱秘魯酸漿為“Golden berry”(黃金莓),主要其果色金黃,且富含維他命C,而其宿存萼較為革質,將其反轉後與金黃色小果實形成有趣的糕點漿飾,常被利用於高級餐廳。

    摘自http://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35-3.htm
     
    jackyleersa 發表於: 2007/04/11 02:55am
    請問各位前輩,墨西哥酸漿與黃金莓有何不同?還是一樣的植物,只是名稱不同?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