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我的新魚缸魚一直掛..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南俠 |
發表於: 2005/10/05 02:09pm |
下面引用由focus在 2005/10/05 01:36pm 發表的內容: 南俠版大:看了您的精彩故事之後,有關ph值等的問題,我來雞婆補述一下好了。
|
|
其實我也是雞公一只, 說說故事讓大家參考一下.
下面引用由focus在 2005/10/05 01:36pm 發表的內容: 1.每種魚、水草、水生動物等都有其生存的範圍,不單是ph值而已,還有溫度、硬度(kh)、亞硝酸、溶氧等其他指數,當我們想要佈置一個魚缸時,個人建議不妨先去瞭解我們要養的魚或水草是要什麼環境條件、能與什麼撘配混養,然後再去動手佈置好這個環境,等這個環境穩定之後再去放養我們想要養的魚種或水草。
2.ph雖然是養魚的指標之一,但不是絕對,因為要看影響ph值的因素是為何?如:酸性的水,除可能是因為CO2、材質(如泥炭土、黑水等)等所造成,但也有可能是亞硝酸造成,若是後者,水是酸了,但魚一樣是陣亡。
3.另外個人覺得養魚注重生態的平衡很重要,如:我們給予的環境條件都ok了,為什麼魚還是一直在陣亡?那就是這個環境未達成平衡,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似乎我們的缸一直都只有能有某種數量的魚,多了,不是死舊魚就新魚死。且高密度飼養,就算魚不死,也常發現魚不是長大大,就是脾氣會變得較差,攻擊性、排擠性也增加了。
|
|
糟老頭什麼也不懂就買缸養魚, 結果傷亡慘重, 我講個故事也只是讓大家參考一下, 多搜集資料, 做好規畫才動手, 以易生靈塗炭.
下面引用由focus在 2005/10/05 01:36pm 發表的內容: 4.硝化菌的添加不是萬靈丹,若是沒有一個讓硝化菌著床附生的良好環境,倒再多品牌再好的硝化菌都是無用浪費錢而已,而硝化系統的建立也是建立一個魚缸生化的重要一環。當硝化系統建立完成之後硝化菌就不須再添加了,而添加的時機就只有在清洗過生化濾材與用葯之後才須添加,另外在清洗生化濾材時也只有濾材堵塞(毛孔)時才做清洗,清洗時不要搓揉或洗太乾淨,用水沖過即可。
|
|
這正正是糟老頭的問題, 亦是很多菜鳥的問題, 店員說什麼, 我就跟什麼, 結果後來看原一大堆資料後, 那瓶硝化菌就放在家中, 掉了它又浪費, 不掉又阻地方.
下面引用由focus在 2005/10/05 01:36pm 發表的內容: 5.家中備些試劑有時是必須的,但也可養些指標物種,如:紅鼻剪刀、蛇魚、大帆三間等都屬這類,牠們有時會比我們的試劑還好用,因為我們不可能每天沒事都在量水質那太累,有這些指標魚種,回家看一眼就知道缸中有無出間題,那時再拿試劑來測試,就不太失誤與失去先機。
|
|
可能因為糟老頭是在實驗室工作, 每天也是對著試管及試劑, 喜歡記錄一個確實的數值, 看到還在低水平, 心才能安樂. 加上有些因素對魚兒的影響不是漸進的, 否則就不會突然反水, 一日之間全軍覆沒了.
下面引用由focus在 2005/10/05 01:36pm 發表的內容: 6.放養魚時最好看看這些魚種適不適合混養,與魚的體形、食性等都要考量,如您故事提及的例子,非洲王子,與孔雀、白鼠、燈魚混養,即使是水質ph值對了(更何況這些魚都不對盤),魚不死也半條命了,放魚時也不是光對溫而已,新魚放養前最好先放在原缸用隔離箱養幾天,一來,讓新魚適應新環境的水質,二來也可藉此馴餌換我們在用的飼料,三來也可增加原缸舊魚的熟悉度,避免被當成食物,尤其是體形相差太多時,放新魚的時機,最好就是在餵食時,舊魚會只顧進食,而沒空理會新魚,讓新魚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環境。 以上是個人養魚的小小經驗,內容繁鎖,若有不是之處請見諒!
|
|
大大又點中了我的死穴了, 之前塔內的網友已經告訴我非洲王子的問題, 已經把她們搬開, 另擇小窩了.
我也是希望學多一點, 才班門弄斧, 希望大大能多加指點.
南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