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隨便貼貼 隨便聊聊 別太嚴肅了 :-)
塔內植物園[ 隨意貼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安慰人的10大原則∼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安慰人的10大原則∼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nirwa 發表於: 2005/04/26 09:33pm

    下面引用由悠悠2005/04/26 07:56am 發表的內容:
    安慰人家是門大學問~有時說話不得體~~
    反而惹來更多"麻煩"~~
    唉~~先學會安慰自己~~~



    有些人就是喜歡別人來安慰他, 一個不小心還會翻臉, 不然就是黏著你不放...
    沒錯, 還是先學會安慰自己最重要.
     
    悠悠 發表於: 2005/04/26 07:56am
    安慰人家是門大學問~有時說話不得體~~
    反而惹來更多"麻煩"~~
    唉~~先學會安慰自己~~~
     
    煜揚 發表於: 2005/04/19 09:24pm
    安慰人的10大原則∼

    安慰人的10大原則∼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
    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
    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
    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
    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
    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
    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
    快速解決它、採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有些人則為了避免
    說錯話,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我們每天都與不
    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只
    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別人需要支援,或是自己需要求援
    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
    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於「絞盡腦汁」
    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
    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
    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
    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
    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
    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
    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
    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
    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
    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
    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
    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
    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
    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
    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
    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
    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
    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
    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
    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
    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
    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
    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
    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
    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
    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
    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
    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
    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
    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
    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
    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
    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
    ─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
    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
    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
    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
    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
    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
    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
    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
    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
    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
    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
    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
    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
    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
    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
    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
    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