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大陆地理风情文化讨论区 (大陸地理風情文化討論區)
塔內植物園[ 大陆博物志 (大陸博物誌)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蚩尤的後裔——苗族有文字找到確鑿證據 史學界定論被推翻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蚩尤的後裔——苗族有文字找到確鑿證據 史學界定論被推翻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Amin 發表於: 2012/04/06 07:38a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認為在新中國裡居住的苗族,堪稱"安居樂業"的,應該看看這一篇報導(上周的三聯周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無論是大陸的朋友或是台灣的網友,都有這種隨意在網路搜查再玩剪貼的習慣.

    現在網路上,誰不會google或維基一下?或是百度一下?
    需要像老太婆那樣雞婆(囉嗦)剪貼給大家"知識"嗎?

    在網路便捷,資訊大爆炸的年代.有一個潛在的教育問題,就是知識破碎化.很少年輕人願意腳踏實地地做學問或學知識,而是從網路上去拼湊一些東西.看似豐富,卻夾雜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

    給幾句比較不客氣的建議

    請多讀書..實實在在地讀書
    不然就去旅行,自己去體驗生活.去看真實的社會

     
    Amin 發表於: 2012/04/01 06:57am

    下面引用由JOHNHILL2012/03/30 11:04pm 發表的內容:
    我認為苗族人到沿海的不會很多。 ...



    你認為?

    請問你認識或結交過的苗族人或西南少數民族有幾人?

    在你居住的城市中,外來務工的,穿的都是和你我一樣的現代服飾,講的也是漢族的普通話.你能區分出嗎?

    我有很多朋友本身就是經營工廠的,這些來務工的年輕人,來自何方,我們會不知道嗎?我上星期還和一位桂林龍勝的苗族的女孩面對面聊天,就在上海.

    無論苗族或漢族,你知不知道這些來大城市務工的年輕人,除非很好的機運,否則他們很難在大城市扎根生存.但他們工作生活於大城市之後,他們返鄉,連上個廁所都不習慣.何來"安居樂業"?

    中國心?

    這幾年緬北果敢事件,你知不知道中國政府對於被欺壓的漢人(果敢族)默不作聲.因為中國大型國企與緬甸軍政府的經濟利益掛勾在一起,所以對這些"化外之民"視若無睹.你去問一下這些講中國話,寫中國字的難民們,還有沒有"中國心"?
     
    JOHNHILL 發表於: 2012/03/30 11:04pm
    我認為苗族人到沿海的不會很多,民族習慣的原因,苗族是山居民族,喜歡往山區遷徙。清代大量遷居越南寮國以及泰國的北部山區,越南戰爭有很多遷居美國,如今已經形成跨境民族,據報道說他們大多還有一顆中國心。
    封建王朝時期苗族的確受歧視,不准住平地,不准讀書,屬於化外之民。
     
    Amin 發表於: 2012/03/28 06:25am

    下面引用由JOHNHILL2012/03/18 11:44pm 發表的內容:
    自上古時期開始的苦難遷徙終於在新中國畫上了句號,持有的後裔苗族人如今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安居樂業?

    你要不要去調查一下,滇貴桂這一帶有多少年輕人留守在家鄉,又有多少比例是必須到沿海工廠打工討生活?

    引用資料,也要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否則就是拾人涕唾
     
    JOHNHILL 發表於: 2012/03/27 06:20pm
    清代末期陸雲士(又名陸次雲)所著的《峒溪纖志·志余》中專門保留了「苗書二章」,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城步苗文資料。目前也有石碑刻寫該段苗文
    此次為較大規模發現而已,基本已經被專家確認為古苗文。


     
    bik 發表於: 2012/03/25 08:53am
    JOHNHILL您好:

    您的文章很有趣,但就是少了幾張圖,如果你可以拍幾張苗族的文字照片給我們看,這樣才暢快。或許您無法拍到這樣的圖片,那倒不如就您所在身邊的事物談起,拍一些圖片,相信這樣才不會有隔靴搔癢的感覺。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