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行孢子囊生殖古植物
塔內植物園[ 蕨類植物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尋找稀有蕨類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尋找稀有蕨類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salvinia 發表於: 2006/01/07 01:30am

    下面引用由medulla2006/01/04 06:09pm 發表的內容:
    來跟各位說明一下為什麼要用稀有蕨吧
    題目是蕨類原葉體培養
    想要知道某種稀有蕨類的原葉體之最適生長溫度,介質等等
    藉此提供未來在此種蕨類保育或復育的基礎資料
    ...


    我覺得在討論保育生物學會牽扯到另一層次的觀念
    這樣的topic可能會招不少的爭議
    如果做這個題目會有太重的責任感
    我覺得不如換個方向
    例如把重點放在研究廣泛分布種的生態生理
    這樣的deta也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物種可能的生殖障礙的了解
    我覺得這是一體兩面的 而且我覺得研究前者評價可能比較高也有分析上的挑戰性(因為討論的範圍就很大了 而且你的deta也可能會較多變化與不預期的發現)
    這樣的研究做的好 我相信是更有價值的
    因為世界整體的觀點我覺得台灣並沒有一個很特殊的很侷限的分類群值得來做這樣珍稀物種的研究
    我想說的另外一個主題 "我"覺得也很有趣
    有些物種在一些嚴苛 旱生環境下怎麼完成他的life cycle
    目前以台灣material為研究 的資料並不多
    或許您可以試著做做看 在人工的環境下
    雖然小弟目前沒有特別在收這些spore germination和life history的資料
    不過對apogamy還蠻有興趣的 很期待多一些這方面在台灣蕨類的資料
    當然以上只是小弟我淺薄的意見
    以小弟的資歷 也不至於來點火 有火我就偷笑了
     
    hammer 發表於: 2006/01/06 09:54am
    針對這個問題  個人倒是爬了一下網路
    找到官方的計畫  提供參考一下  以下是節錄

    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一日科展字第0940003786號令發布

    附件九
    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參展安全規則

    參、準則:
    一、從事科學研究應以善待生物及不影響生態為原則,於製作展品時,尤應將維護作者自身及觀眾之安全健康及保護生物之生存環境為主要考慮因素,並不得有虐待動物、影響稀有植物生存之傾向。
    二、對保育類之動植物從事研究時,須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同意書。

    個人認為  在取材方面  可能尊重計畫的說明
    會引起的糾紛會少多
     
    slug 發表於: 2006/01/06 05:21am

    下面引用由medulla2006/01/05 03:37pm 發表的內容:
      slug兄, 我知道你是中山大學的博士生,可是請不要小看中學生量量溫度,數數萌發率的簡單科展實驗,說不定能從中發現到什麼新的idea也說不定


      如果我的學歷會讓你有壓力,那真的很抱歉。
      我只想用我的知識和大眾一起分享認識蕨類。

    下面引用由medulla2006/01/05 03:37pm 發表的內容:  
      只是來蕨版跟各位求救而以,求稀有蕨類孢子確實會引起爭議,但不是過錯,請勿說我點火
      再來,說別人只有某某程度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這種語氣少用,書讀多了,多多少少會有點恃才傲物,不要說不會,每個人都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包括我也是,要學會謙虛,縱使你是超專業


      我所說的點火,是針對你曾提到"保育稀有蕨類"的部份。
      我所謂的點火並無任何詆毀之意,主要是對應你的"冷冰冰的論壇"
      如果我說中學生程度的話或語氣傷害到你的自尊,那我在此鄭重道歉。


    下面引用由medulla2006/01/05 03:37pm 發表的內容:
      不能把科展實驗看成是要投到SCI期刊的研究,科展實驗的目的只是要中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流程,細節,進而啟發對科學的興趣,如果能利用旗艦物種或保育物種作較深層的了解(可以直接,也可以是間接的),也許能建構學生的基本保育觀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能讓學生親近那些平日只能在書上電視上看到的動植物,我相信這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不要跟我辯駁說那怎麼不拿貓熊來作實驗...事有輕重緩急,有程度上的差異,不能用同樣的觀點去看待每一件事


      不要因為我在的位置就推想我該怎麼想吧:)
      如果我只想到SCI那我就不會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我說過,觀念可以藉由對話散播出去

      因此,我得以看到你對中學生科展的想法∼∼
          得以瞭解你對保育物種的觀念


    下面引用由medulla2006/01/05 03:37pm 發表的內容:
      會想以稀有蕨類為題只是如此,因此構思很單純,不要想太多,看來我得另尋他法,在這裡只是得到批判性的迴饋,而不是建議性的


      「稀有蕨類」其實就是一個很大很有趣的問題。
      這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
      VU NT EN CR都是IUCN 1994年所列的評估等級,其實之下還有文章
      .....
      其實要在網路上找稀有蕨類的種類和分布資料,很容易吧
      看你是要農委會的版本,郭城孟老師的版本,還是黃增泉老師1999年的名單
      唉  

      但要是只要活體來做科展,看起來真的只像扛著保育的大旗
      後面我就不說了
     
    campbell 發表於: 2006/01/05 07:20pm
    容插一小段話

    很顯然的. 既然. medulla認為. 在這個篇主題中. 其他人對於您的想法並不了解而驟下批判性的結論
    但, 反之, 身為提出問題者的您, 有沒有真的了解其他人在說什麼呢?..說真的...個人看不太出來
    這樣一來. 所謂''只是得到批判性的迴饋''是不是過於情緒化且武斷了呢?

    然後, 個人認為,  medulla兄企圖以稀有的物種作為明確目標  
    但另一方面在提出討論與回答中, 使用了太多的假設語氣, 難免令人生出天馬行空的感想

    再之..一般大眾所被教導的, 植物通常比不上會和人互動....的動物引人關注
    蕨類又是植物中較冷僻的一門
    既然都說明是中學生科展了. 那大家都知道的旗艦物種好像還輪不到蕨類上頭吧?
    又. 如果您的企圖是讓學生親近那些平日只能在書上電視上看到的動植物
    坦白說. 這應該是平日累積養成的...不該是打著科展的號召
    引出一群所謂菁英學生. 來做這些恐怕跟升學率有關的東西

    以上絕非文字遊戲,
    就如同我們只能藉由您的用字遣詞來了解您對內容物的想法
    其他的我們無法, 也不一定想了解那麼多

    無論如何
    希望你可換一個角度將此討論串的文章再看一下
    有很多詞彙..不是那麼輕鬆就可以挪用的

    以上.
     
    medulla 發表於: 2006/01/05 03:37pm
    [這篇文章最後由medulla在 2006/01/05 03:55p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slug2006/01/05 11:34am 發表的內容:
    嗯嗯∼∼∼
    在我寫二樓的回應時,我也在想,一個中學生的科展能做什麼
    大約八年前,新竹實驗中學的學生也曾經問我過類似的方向
    印象中數年前也有高雄中學的學生問過我,
    ...
    量量溫度,數數萌發率就可以保育復育,
    中學程度的你可能還要多向這裡許多人請益,
    保育這把尺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標準,不論哪時我都願意提供我的想法(想到數年前的書帶蕨)
    因為這樣觀念才有可能藉由對話散播出去
    來,火是你點的,談談你的想法作法吧


      slug兄, 我知道你是中山大學的博士生,可是請不要小看中學生量量溫度,數數萌發率的簡單科展實驗,說不定能從中發現到什麼新的idea也說不定
      只是來蕨版跟各位求救而以,求稀有蕨類孢子確實會引起爭議,但不是過錯,請勿說我點火
      再來,說別人只有某某程度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這種語氣少用,書讀多了,多多少少會有點恃才傲物,不要說不會,每個人都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包括我也是,要學會謙虛,縱使你是超專業
      不能把科展實驗看成是要投到SCI期刊的研究,科展實驗的目的只是要中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流程,細節,進而啟發對科學的興趣,如果能利用旗艦物種或保育物種作較深層的了解(可以直接,也可以是間接的),也許能建構學生的基本保育觀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能讓學生親近那些平日只能在書上電視上看到的動植物,我相信這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不要跟我辯駁說那怎麼不拿貓熊來作實驗...事有輕重緩急,有程度上的差異,不能用同樣的觀點去看待每一件事
      會想以稀有蕨類為題只是如此,因此構思很單純,不要想太多,看來我得另尋他法,在這裡只是得到批判性的迴饋,而不是建議性的
     
    medulla 發表於: 2006/01/05 12:30pm

    下面引用由campbell2006/01/05 11:24am 發表的內容:
    恐怕您想太多了.
    至少以塔內的蕨版而言..我想7成以上的相關文章都是很大眾化種類的...
    當然. 科學不設限. 一開始的構想版圖..無論如何都是個人的事情
    但更多事情..不見得就是那麼浮面化.
    ...


    呵呵, 版主, 講話不要那麼文謅謅的嘛
    討論版確實沒那麼科學,
    主要以娛樂及嗜好味道居多,
    討論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我最不會做的事就是想太多,
    呵呵, 開個玩笑##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