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有關CCD老化的問題?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明芙 |
發表於: 2003/04/29 11:43am |
代朋友貼一下... ---------------------------------------------------------------- 路過看到這個題目, 覺得很有興趣, 來插一下花. 以我所知, 數位相機有幾個主要元件會有老化問題:
# 光學變焦機件及自動對焦機件 兩者都是用馬達帶動齒輪/凸輪等機件,最後帶動鏡頭組件. 通常光學變焦的精確度要求不高(3倍變焦和3.1倍變焦是分不太出來的) 不過自動對焦與畫面清晰度直接相關, 老化磨損的影響就很大了. 最常見的情況是對焦機件磨損或對焦馬達老化, 由於推力不足或帶動不確實 使得對焦不精. # 機械式快門 通常快門是利用電磁閥帶動快門葉片開關來阻斷光線. 由於是機械裝置, 快門關閉時會有延遲. 如果沒有校正, 在高亮度下會有太暗或過亮的問題. 摩擦力增大(灰塵油垢)或電磁閥老化力道減弱都會造成延遲時間改變. 就會產生過曝或過暗的情況, 不過應該只在較亮處發生. # 紅外線過濾鏡 數位相機的感光器能感受紅外線, 必須把紅外線過濾掉才能呈現正確的顏色. 紅外線過濾鏡分成吸收式和反射式兩類, 其中吸收式的會因為濕氣而變質白化. 如果沒有好好保護的話, 差不多一年就完了. 不過實際上紅外線過濾鏡位於接近密閉的空間中, 所以除非環境太惡劣, 否則沒那麼容易壞. # CCD感光器 CCD感光器的矽結構本身其實沒那麼容易老化, 或者該說老化幅度沒那麼明顯. 不過為了讓CCD感光器能感受色彩, 彩色CCD感光器都有一層彩色濾光片. 這層彩色濾光片的主要成份通常都是染料, 而太陽光(或者說紫外線)正是染料的大敵. 染料變質褪色, 感應出來的色彩就會蒼白變淡. 所以有些數位相機的使用說明會提醒使用者避免陽光直射相機. 以一般使用而言, CCD感光器本身是很難看出感光度有明顯的衰減. 不過特殊應用或密集使用就另當別論了. 比如工業監控調整用的設備, 一年365天, 天天用足8小時(兩班三班制甚至到16或24小時). 想撐久一點都很難. 我猜測顯微鏡由於放大倍率大, 應該要加相當強的光. 就看使用頻度如何吧. 如果手上的真的是高檔機種(數萬以上), 皮套乾燥劑除濕箱都不要省吧. 適度使用加上細心保養, 還是能撐很久的. 至於便宜一點的就當消耗品吧.
|
|
aubrey |
發表於: 2003/04/11 10:31am |
下面引用由花癡在 2003/04/10 07:45pm 發表的內容: 乎所有電子"感光"元件和"感測"元件都會"老化","退化",比如舉例電視內的映像管,光度計,溫度計,電導度計,pH...的感測電偶.....等等,都會隨使用時間增長而"老化疲勞& ...
|
|
其實光電感應器有校正的模式與工具, 但是這並沒有開放給一般消費者使用. 就像手機裡有工程模式專供維修人員使用. 老化模型也是有的. 以高級儀器 (售價一千萬台幣以上) 用的CCD, 也是要每週校正一次, 大約要三個月到一年換一顆, 看接受光譜與敏感度而定. 至於像接在光學顯微鏡的CCD, 就以往使用情形, 大約三個月後色溫就明顯退化, 半年後敏感度就下降. |
|
花癡 |
發表於: 2003/04/10 07:45pm |
[這篇文章最後由花癡在 2003/04/10 07:54pm 第 3 次編輯]
乎所有電子"感光"元件和"感測"元件都會"老化","退化",比如舉例電視內的映像管,光度計,溫度計,電導度計,pH...的感測電偶.....等等,都會隨使用時間增長而"老化疲勞",有很多科學儀器會有矯正規零的方式,然而在電子感光元件在坊間卻沒有可校對的模式,因為"老化"是漸進的,肉眼也會漸進適應而不會發覺,除非拿出最原始的影像來比對....... 廠商是不會拿此"老化"打自己的產品,而且這種"老化"是在可允許的範圍內(當然不是聽說的那麼短,除非常在不良環境下使用),況且現在電子產品一日千里,今日最高級的可能就是明日的陽春級的了,不然廠商哪有經費來研發新機種ㄋ........ 所以如何延長使用壽命,就要看各家的功力了......... |
|
|